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007-631X
国际标准刊号:1007-631X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核心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华医学会,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 本刊是中华外科学会会刊,面向广大高中级普通外科医师、外科各专业中青年医师、大专医学院校教师、科研人员、大学生、研究生等。涵盖普通外科各个专业,包括肝、胆、胰腺、门静脉、高压症及脾脏外科、胃肠道外科、腹腔镜外科、血管外科、感染及危重症外科、腹壁疝外科、乳腺、甲状腺及内分泌外科、外科营养及实验外科及局部解剖及外科学术学等等。

  办刊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外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外科学术交流。发扬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氛围。本刊报道国内外普通外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学术争鸣、技术改进、以及对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的专家评论等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杂志每期刊出内容包括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技术交流、经济交流、病例报告、综述、评论、争鸣园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等;不定期发布消息、会议征文、科研讨论会纪要、国内外其它学术活动消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局部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疗效评价 宋展,钱国武,吕柯,张海洋,王新伟,孙晓林,王耿泽,赵玉亭,僧国珍

  精准肝切除联合电子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黄军利,耿小平,李文岗,陈福真,苏昭杰,刘斌,夏晓刚,肖林峰

  影像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疗效评价 牛洪欣,张西坤,徐忠法,周钊,Niu Hongxin,Zhang Xikun,Xu Zhongfa,Zhou Zhao

  巨大肝血管瘤的切除治疗145例 肖年军,余强,段伟东,董家鸿,Xiao Nianjun,Yu Qiang,Duan Weidong,Dong Jiahong

  主髂动脉病变腔内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倪冷,李拥军,郑月宏,刘暴,曾嵘,叶炜,刘昌伟,Ni Leng,Li Yongjun,Zheng Yuehong,Liu Bao,Zeng Rong,Ye Wei,Liu Changwei

  TASCⅡ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 李艳奎,陈剑秋,吴义生,李学东,张韬,李清乐,张翔宇,沈晨阳,张小明

  结直肠漏评分系统预测左侧结直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分析 喻学桥,周卫平,蔡国豪,方壮伟,王清华,黄有群,彭永红,袁波,叶木林

  微波消融辅助腹腔镜肝切除29例 何晓军,肖梅,张辉,孔亚林,赵刚,李文兵,张洪义,He Xiaojun,Xiao Mei,Zhang Hui,Kong Yalin,Zhao Gang,Li Wenbing,Zhang Hongyi

  小肝癌划分阈值的临床研究 荣维淇,吴凡,吴健雄,王黎明,田斐,安松林,冯莉,刘发强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袖状切除术治疗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艾克拜尔·艾力,伊比提哈尔,赛甫丁,张成,皮尔地瓦斯,阿力木江·麦斯依提,王志

  相关论文范文: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70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7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另收治肺心痛心力衰竭患者170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90.00%,、有效率7.65%、无效率2.35%.总有效率97.65%,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

  关键词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卡托普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潴留及长期缺氧,会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引起心排血量下降、心肌收缩力降低、肺动脉压力增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由于肺心病心力衰竭具有复杂多样的病因,且病程长、症状重的特点,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研究的重点。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骶尾部室管膜瘤切除联合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例————作者:沈勇;陈旭豪;王希;

摘要:患者女, 18岁, 主诉"发现骶尾部肿物1年余。3周前逐渐增大, 伴红肿、疼痛"。查体:肛门周围无外痔、疣状物, 骶尾部皮肤可见1个大小3 cm×3 cm×2 cm肿物, 皮肤完整无破溃, 皮肤红肿, 质软, 局部皮温稍高, 轻触痛。直肠指检无异常。入院诊断:骶尾部肿物。骶尾部MRI检查提示:骶尾部皮下肿块, 黏液性肿瘤(图1)?行骶尾部肿物切除术+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前以无菌记号笔设计和标记病灶切...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无胃切割线漏的治疗体会————作者:许光中;廉东波;杜德晓;王亮;阿民布和;张能维;

摘要: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是治疗肥胖症患者最有效的方法, 胃切割线渗漏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结果发现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对切割线行浆肌层包埋缝合可最大限度减少切割线渗漏的发生

肥胖代谢外科2024年发展热点————作者:刘阳;陈宇涵;周福庆;陈文辉;王存川;

摘要:随着我国肥胖人口的不断增加, 人们对于体重管理需求的提高, 需要更安全有效的方式进行减重和改善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 进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最有效的减肥方式就是进行减重手术治疗, 但仍有体重减轻不佳、体重反弹及并发症等不足。而随着减重手术术式的不断优化、内镜下减重手术术式的发展、新靶点及多靶点减肥药物的问世、以及人工智能在减重代谢外科的逐步应用, 传统减重手术的不足得以改善, 新的术式和方法的优势逐...

单吻合口胃旁路术治疗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中期疗效分析————作者:周启阳;周春献;张刚;胡优;陈昕;周晓俊;

摘要:目的比较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与袖状胃切除术(SG)在治疗肥胖症、代谢综合征及相关术后并发症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至12月间接受OAGB或SG手术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OAGB组58例, SG组178例, 按照匹配比1∶1进行倾向评分匹配, 最终纳入了84例患者(每组42例), 比较各组在减重结果、代谢综合征缓解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2年随访结果显示OAGB组...

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后血浆胆汁酸水平改变与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缓解效果的研究————作者:田晨旭;乌云其其格;王亮;李哲宏;张能维;许光中;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后肥胖患者血浆总胆汁酸(TBA)水平的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缓解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至6月于北京世纪坛医院采取LSG治疗20例肥胖合并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结果与术前相比, 20例患者体重降低[(115.92±16.13)kg比(78.20±7.77)kg, t=15.675, P<0.001]、BMI降低[...

新型抗反流袖状胃切除术的疗效及其对循环脂肪因子与炎症相关细胞水平的影响————作者: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明;玉素江·图荪托合提;黄旭东;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艾克拜尔·艾力;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抗反流袖状胃切除术和袖状胃切除术对循环脂肪因子与炎症相关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性分析2023年4至9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联合胃底折叠术(LSGFD)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并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的45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体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胃食管反流病(GERD)调查问卷评分表(G...

免疫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微卫星稳定局部进展期胃癌病理完全缓解2例分析————作者:方圆;韩超;项世骏;张人超;岑刚;王庆国;袁琳;邢岩;裘正军;黄陈;

摘要:目的观察免疫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在微卫星稳定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对2例临床分期为cT3N1M0的微卫星稳定局部进展期的男性胃癌患者术前给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纳武利尤单抗)联合SOX(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行新辅助治疗4周期后, 分别于2023年2月和2023年10月行标准的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D2淋巴结清扫术, 观察术后病理学TRG分级信息以评估肿瘤退缩程度, 随访血清肿瘤学指标和腹...

平行重叠吻合法在3D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近期疗效分析————作者:吴超飞;李俊蒙;张超;李晓;陈庭豪;叶贺鸣;李腾龙;白军伟;

摘要:目的探讨平行重叠吻合法在3D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3年7月郑州大学省医临床医学院胃肠外科行3D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切除术消化道重建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3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65.3±28.9)min, 平行重叠吻合时间为(15.6±2.6)min, 术中出血量为(47.7±19.4)ml,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2±0.9)d, 术后...

远位减张美容缝合减轻甲状腺开放手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研究————作者:李大鹏;魏松锋;郝伟静;高子璐;胡琳斐;张文超;李钢;张艳;郑向前;

摘要:目的探究远位减张美容缝合法减轻甲状腺开放手术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和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头颈肿瘤科接受甲状腺切除术1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切口外观资料。根据关闭切口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采取远位减张美容缝合方式(减张组, 37例)和普通皮内缝合方式(对照A组, 术后3个月, 55例;对照B组, 术后6个月...

肥胖症相关代谢紊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及减重手术的治疗效果————作者:何翊姣;王建六;钟朝辉;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肥胖症相关代谢紊乱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机制, 并对潜在干预靶点以及临床减重手术进行分析, 旨在为子宫内膜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揭示了肥胖症引发的一系列代谢变化, 如激素代谢失衡、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等对子宫内膜癌的影响, 同时探讨了针对这些机制的潜在干预靶点及相应临床治疗策略

基于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变化对十字星切口、Y形切口和梭形切口入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作者:徐辰一;戴功建;丁康;石娜;

摘要:目的评估十字星切口和Y形切口在高位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 以确定适合的手术切口引流方式。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4年2至6月南京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61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 随机分为梭形切口组、十字星切口组和Y形切口组, 比较3组在术后第2、7、14天的创面肉芽组织病理改变、创面愈合、并发症、复发及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术后14 d, 十字星切口组和Y形切口组在创面毛细血管密度和浆细胞数量上均高于梭形组...

CT影像评估对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作者:杨森;闫帅;谭飞龙;王一涵;刘冰冰;岳学良;刘红山;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增强CT评估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程度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24例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的增强CT影像资料, 对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影像分期。对比分析70例有淋巴结病理患者的病理及影像资料, 对影像评估淋巴结转移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判断。结果通过影像评估方法将124例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3组, 总体判断淋巴结阳性、阴性的准确率为63%, 敏...

胃肠道多原发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作者:林志军;贺书杰;丛振杰;董成功;

摘要:患者男, 73岁, 因"纳差、黑便1个月, 乏力半个月"入院。查体:腹部柔软, 上腹部剑突下轻压痛, 无反跳痛, 腹部未及包块。胃镜检查示贲门胃底可见1个大小约2.5 cm溃疡, 被覆糜烂坏死物, 黏膜粗糙, 累及齿状线。腹部CT平扫见胃贲门处小弯侧壁增厚, 增强扫描可见增厚胃壁强化明显, 贲门旁及腹膜后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影, 大者约3.2 cm × 1.9 cm, 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均匀强化(图1...

嗜酸性粒细胞结肠炎伴消化道大出血1例————作者:唐翎;赵志强;冯浩;仲建全;

摘要:患者男, 82岁, 主因"腹胀、腹痛伴肛门排便、排气减少6 d"入院。查体:腹部膨隆, 脐周及右腹部压痛, 未触及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CT检查示:升结肠壁增厚, 肠腔扩张伴积粪征, 升结肠周围大量积血(图1)。急诊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升结肠全段大面积浆肌层破损, 表面大面积活动性渗血(图2), 并覆着大量血凝块, 腹腔有暗红色血性液体约1 200 ml。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于横结肠近段离断封闭横结...

甲状腺癌病因学研究现状————作者:孙海林;武振;崔兆清;

摘要: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发病原因仍不明确, 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病因学研究通过充分调查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达到控制或减少疾病发生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甲状腺癌病因学研究新进展, 以期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癌的病因, 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 并及时发现新发病例予以精准治疗, 提高治疗疗效, 指导临床实际工作

肥胖多学科诊治模式的探索————作者:李宗泽;孟凡强;

摘要:近十年来, 肥胖人群数量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 肥胖及其伴发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然而, 肥胖的科学管理困难且复杂, 亟需建立长期可持续、立体多模式的有效方法以诊治肥胖患者。中日友好医院"减重代谢手术多学科团队"应运而生, 主要致力于实施针对肥胖患者减重代谢手术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与围手术期全程管理体系

减重代谢术后复胖预测风险因素的分析————作者:李嘉豪;高祥;李鹏洲;朱利勇;

摘要:减重手术后复胖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可归纳为五大类因素:解剖学因素、心理因素、饮食运动因素、激素因素及其他因素。解剖学因素如胃容量、胃饥饿素分泌及胃壁弹性扩张等, 在复胖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胃容量恢复过大或胃底组织切除不完全均可能导致食物摄入增加, 进而增加复胖风险。此外, 胃肠吻合口的扩张及胃-胃瘘等术后并发症也是胃旁路手术复胖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后抑郁症、焦虑症以及暴食行为...

以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在代谢手术中的应用————作者:王思奇;温景园;王喆;孟化;

摘要:减重代谢手术作为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的有效干预措施, 其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术前新辅助治疗优化手术条件, 术后辅助治疗延续手术效果, 可以进一步提高代谢手术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本文系统回顾了新辅助治疗在优化患者术前状态、降低围手术期风险的作用, 以及术后辅助治疗在改善体重减轻不理想和复发性体重增加中的效果。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建立综合治疗模式是实现代谢手术最佳临床效果的关键

第7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重要临床问题外科更新精粹————作者:宁宁;陈凛;

摘要: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由日本胃癌学会制定, 自2001年第1版发布以来, 为日本胃癌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对我国胃癌领域的发展有借鉴意义。本次发布的第7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 更新内容纳入了日本、欧美国家及中国等胃癌临床研究的相关数据。自第5版开始, 指南采用对重要临床问题进行推荐并解释说明的形式进行阐述。本版指南共对17个重要临床问题进行推荐。此次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袖状胃胸腔内上移的诊治体会————作者:李思成;王宇鹏;王兵;戴谦诚;杨珵璨;

摘要: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袖状胃胸腔内上移患者的风险因素和处理经验。所有患者均因顽固性胃食管反流入院, 均接受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修正为腹腔镜下Roux-en-Y胃旁路手术治疗, 17例患者接受了胃底复位和食管裂孔疝修补, 无近期并发症发生, 反流症状均显著改善。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腹腔镜下Roux-en-Y胃旁路手术是袖状胃胸腔内上移有效的可选治疗手段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