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微生物学通报》1974年创刊,是中国微生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微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新技术创新、应用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登内容包括:基础微生物学研究;农业微生物学研究;工业微生物学研究;医学微生物学研究;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微生物蛋白组学研究;微生物模式菌株研究;微生物工程与药物研究;微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及微生物教学研究改革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为中国生物科学类核心期刊。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北京优秀科技期刊奖,2000年再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2001年被选入新闻出版署设立的“中国期刊方阵”并被列为“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设置的栏目有:研究报告、研究快报、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高等院校教学、名师讲堂以及企业高科技信息与新产品介绍、专题专栏、专家论坛、书讯、会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中国微生物生态学的进展——《微生物生态学专刊》序言 王爱杰,庄国强,WANG Ai-Jie,ZHUANG Guo-Qiang
基因芯片数据预处理方法(LnMR和RAln)的评估和比较 郑乔舒,岳淏伟,杨云锋,ZHENG Qiao-Shu,YUE Hao-Wei,YANG Yun-Feng
不同石油浓度对浮游细菌群落影响的新发现 位光山,孙静,李静,李菡,高峥,WEI Guang-Shan,SUN Jing,LI Jing,LI Han,GAO Zheng
设施菜田与棚外粮田土壤菌群和反硝化气体产生的比较分析 田浩,杨柳青,曹文超,王芸,朱莹,陈冠舟,赵立平,王敬国,张晓君
微生物电解池阳极生物膜功能菌群构建及群落特征分析 刘充,刘文宗,王爱杰,LIU Chong,LIU Wen-Zong,WANG Ai-Jie
一株异养脱硫反硝化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脱硫脱氮特性研究 马晓丹,高灵芳,谭文博,远野,黄聪,赵友康,徐熙俊,盛涛,王爱杰
生物破乳剂产生菌混合培养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刘畅,李旭,马放,LIU Chang,LI XU,MA Fang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中阿米巴原虫的定量检测 崔丙健,孔晓,金德才,白志辉,张洪勋,CUI Bing-Jian,KONG Xiao,JIN De-Cai,BAI Zhi-Hui,ZHANG Hong-Xun
基于响应面法对一株好氧反硝化菌脱氮效能优化 杜丛,崔崇威,邓凤霞,李昂,马放,DU Cong,CUI Chong-Wei,DENG Feng-Xia,LI Ang,MA Fang
铅、锰对黄伞菌丝形态及细胞活性的影响 张琳,刘林德,黄清荣,张莉,ZHANG Lin,LIU Lin-De,HUANG Qing-Rong,ZHANG Li
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中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魏子艳,金德才,邓晔,WEI Zi-Yan,JIN De-Cai,DENG Ye
医学杂志征稿:高渗盐水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高渗盐水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进行术后切口换药,试验组50例患者给予高渗盐水进行术后切口换药,对比两组患者换药后的恢复时间、发生感染人数情况等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4.0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高渗盐水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切口换药中,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并且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的身心损伤,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高渗盐水,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生理盐水,感染发生率
为了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阑尾炎手术患者使用了高渗盐水进行术后切口换药,现报告如下。
微生物学通报最新期刊目录
暗紫贝母茎腐病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及土壤驱动因素分析————作者:卢圣鄂;肖波;张国武;陈志远;王昱琦;陈忠;亓俊朋;王晗;卓维;刘莉;韩量;任风鸣;
摘要:【背景】暗紫贝母是珍稀中药“川贝母”的主要植物来源。茎腐病导致暗紫贝母叶片枯黄,茎腐烂,植株死亡,产量显著降低。茎腐病的发生往往与茎部病原菌感染,土壤根际微生物失衡及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相关联,但暗紫贝母茎腐病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分析茎腐病暗紫贝母根际土壤和茎部微生物与健康植株的群落结构差异,为揭示暗紫贝母茎腐病发病原因和病害控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技...
D-氨基酸:细菌代谢关键分子与宿主健康的新纽带————作者:钱薇;段若希;黄遵锡;许波;
摘要:D-氨基酸(D-amino acids, D-AAs)是L-氨基酸(L-amino acids, L-AAs)的旋光异构体,广泛参与宿主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神经系统调节、肾脏功能维持及炎症性肠病发生等。人体内的D-AAs主要来源于肠道菌群代谢,其合成主要依赖于细菌中的氨基酸消旋酶(amino acid racemases, AARs)。这类酶可催化L-AAs与D-AAs的立体异构转化,生成的D-AA...
长白山区野生荷叶离褶伞菌种培养基配方优化————作者:孔雨非;张雪超;李晓滨;梁运江;徐济责;
摘要:【背景】长白山区作为东北重要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其中荷叶离褶伞因独特食药用价值备受关注。【目的】为促进该野生菌株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建立高效培养体系,【方法】本研究对长白山区野生荷叶离褶伞菌株,通过多阶段优化策略优化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关键影响因素,并运用响应面法建立预测模型优化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二级种配方和混料均匀试验设计优化固体培...
基于科产教融合动物传染病课程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作者:孙智远;张旭晖;卜永谦;王静;汪善锋;
摘要:动物传染病为专业核心课,以微生物引发的动物疫病为主要授课内容。在科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以动物传染病课程为例,根据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现状,从典型岗位的工作流程出发,按照“岗、课、赛、证”的要求,深挖新质生产力要素,融入新科技、新业态。对接“临床兽医技术员、实验室检测员、生物安全员”岗位及“流诊、临诊、剖断、确诊、控制”工作环节,重构递进式课程模块。有...
姜黄素通过“微生物-肠-肝”轴抑制肝脏炎症和细胞焦亡发生改善MASLD的机制————作者:雷森林;谌晓安;宋为正;李先辉;杨阳;
摘要:【背景】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MASLD)发生与“微生物-肠-肝”轴受损有关,姜黄素(curcumin, CUR)具有抗炎、抗氧化以及调节肠道微生态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通过“微生物-肠-肝”轴改善MASLD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究8周CUR干预通过“微生物-肠-肝”轴...
嗜热蓝细菌的固碳机制与应用潜力————作者:尹镜雲;宋晓华;郑玉虎;潘丽玉;葛小通;王晨宇;何堤;杨顺清;孔宸远;杨柳燕;王梦梦;
摘要:嗜热蓝细菌作为热泉等极端高温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通过高效光合作用驱动碳循环。在热泉高温(>45 ℃)、矿物富集等极端条件下,其进化出独特的适应性机制:在碳同化方面,其依赖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及其羧酶体微区室,通过增强底物亲和力与CO2浓缩效率,克服高温对酶活性的抑制;在能量代谢层面,重构热稳定光系统Ⅱ(PSⅡ)复合体及电子传递链,维持...
贝莱斯芽孢杆菌A4的发酵条件优化及生防效果评价————作者:黄智鹏;薛茹男;王淑艺;马小艳;刘亚杰;李欢欢;苗敏;
摘要:【背景】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是芽孢杆菌中的代表性生防菌,在植物病害方面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目的】为探索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对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灰霉菌为抑制对象,以菌落直径作为评估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该菌株的最优培养基组分及最优培养参数。【结果】该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BPY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分...
乌鲁木齐市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作者:杨清月;杨建东;马赫尔;田锋;刘稹诚;李多娇;李宝军;卢耀勤;
摘要:【背景】在全球化与生物技术发展背景下,微生物引发的生物安全风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乌鲁木齐作为西北关键节点,其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蕴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安全标志物,可预警潜在威胁。【目的】本研究旨在解析乌鲁木齐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分布及潜在的生物风险,为跨境病原微生物防控和区域生物安全维护提供依据。【方法】以乌鲁木齐市9座典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于2024年8月在每个污水处理厂水下...
灰葡萄孢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BcKATL10的功能————作者:叶伟彤;李白;刘晓颖;藏金萍;曹宏哲;张康;邢继红;董金皋;
摘要:【背景】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KAT(kynurenine aminotransferase)是犬尿氨酸途径的关键酶,其在灰葡萄孢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尚不明确。【目的】明确灰葡萄孢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BcKATL10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为进一步阐明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与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技术,对灰葡萄孢BcKATL10基因在病菌分生孢...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在CRISPR基因编辑教学的比较————作者:AKZHOL MANATBAY;贾靖奇;杨祎凡;梁竹梅;NURGUL IKSAT;肖毅;
摘要:源于微生物的CRISPR系统经科学家发掘并改造后,已演变为功能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在农业、工业以及医学治疗等诸多领域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这两国高校开设的CRISPR基因编辑课程为研究对象,综合学生问卷数据,从课程的设置架构、教学方法、资源的配备状况等维度展开了深入对比分析,旨在清晰呈现中哈两国两校在教学领域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特征。中国高校在...
氯代甲烷微生物脱氯研究进展————作者:李仲丹;贾博宇;汪善全;
摘要:氯代甲烷(包括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和一氯甲烷)广泛存在于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因其强毒性、高稳定性、强挥发性以及生物难降解性,成为典型卤代有机污染物,并对环境、生态与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微生物脱氯技术作为绿色、经济的修复策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氯代甲烷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脱氯机制,重点介绍了脱卤杆菌属(Dehalobacter)、脱硫杆菌属(Desulfitobact...
沙质微泡菌脯氨酰寡肽酶的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作者:李元慧;黄平;杨绍青;闫巧娟;江正强;
摘要:【背景】脯氨酰寡肽酶是一类能在脯氨酸残基羧基侧水解多肽的丝氨酸蛋白酶,在食品工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现有酶种类少,产量水平低。【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沙质微泡菌肽酶S9家族脯氨酰寡肽酶基因(mapop),研究其相关酶学性质。【方法】MaPOP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后测定酶学性质,制备ACE抑制肽。【结果】一步纯化获得了重组酶MaPOP。MaPOP最适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7.5...
木薯内生固氮菌(Curtobacterium sp.)A02对不同蔬菜的促生效果及其冻干菌剂的研制————作者:黄子珊;叶从玉;冯晓雯;田宇;熊彩伊;陈希;梁琼月;何冰;
摘要:【背景】植物内生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素,为植物提供可持续氮素营养。【目的】探究从木薯根部分离出的固氮菌(Curtobacterium sp.)A02对叶菜类蔬菜的促生效应,并初步研发冻干菌剂。【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对上海青和油麦菜进行固氮菌灌根处理,测定其农艺性状、生物量、氮素积累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法优化固氮菌的高密度增殖培养...
槲皮素抗多重耐药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作者:马全朝;刘思宇;薛奥;刘熙璨;易先国;金银利;
摘要:【背景】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性。目前已有的抗菌药大多数疗效降低,且容易残留。天然药物对耐药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目的】探究槲皮素对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K-B法测定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5种抗菌药的敏感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槲皮素对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
牛源热带念珠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分析及药物敏感性分析————作者:崔佳宇;刘志林;菅瑞珍;韩世哲;张鑫;贾泽林;王学理;
摘要:【背景】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危害严重的疾病,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真菌性乳房炎发病率有所上升。目前对致病性念珠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明确内蒙古通辽市奶牛乳房炎病例中分离的病原真菌种类,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潜力,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观察菌体形态特征,采用CHROMagarTM 对大柴旦盐杆菌与塘沽盐杆菌分类地位的修订————作者:李庆迪;张鑫茹;许国梁;毛亚玲;侯靖;崔恒林;周宇光; 摘要:【背景】1984年,我国学者在国内学术期刊上首次发表了分离自我国内陆盐湖和海滨盐田的极端嗜盐菌新物种:大柴旦盐杆菌(Halobacterium dachaidanensis)和塘沽盐杆菌(Halobacterium tangguensis)。40年来,嗜盐古菌的分类体系不断完善,但这2个物种的分类地位仍不明确。【目的】基于系统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方法以及表型特征分析,明确Hbt. dachaid... 微生物富集培养物介导的四氯乙烯还原脱氯及其与希瓦氏菌属的潜在关联————作者:杨超;邢恩禄;王晶晶;付融冰; 摘要:【背景】氯代脂肪烃因其在工农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及不当排放,已成为土壤和地下水中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化工场地中能够对四氯乙烯(PCE)还原脱氯微生物群落。【方法】从土壤样本中采用富集培养技术分离脱氯群落;结合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技术、16S rRNA基因PCR及Sanger测序,对脱氯群落组成和关键菌株进行分析和鉴定;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硕士“微生物资源与利用”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作者:李敏慧;习平根;孔广辉;邓懿祯;舒灿伟;姜子德; 摘要:“微生物资源与利用”是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的学位课程。针对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及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课程团队从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及考核方式优化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探索与实践。通过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整合在线会议视频、创新使用微信等现代信息传播平台,拓展教学资源;通过引入过程性评价,建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作者:刘士权;叶鹏飞;向国庆;温肖会;宋帅;杨燕秋;罗胜军;阮崇美; 摘要:【背景】猪流行性腹泻目前仍是中国乃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疫病,因此了解和掌握该疫病发病和流行状况对于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以表达纯化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重组核衣壳蛋白为靶标抗原,建立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通量及自动化程度高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用于监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或感染状况。【方法】本研究通过无缝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并诱导表达出核衣壳蛋白,与羧基磁珠进行偶联,形... 梭梭根际、内生细菌的促生作用及其复合菌群的构建————作者:高艳东;候可心;李俊达;刘扬;陶羽;王志林;刘惠荣; 摘要:【背景】植物根际和内生菌凭借其促生、抗逆及定殖能力成为微生物肥料的主要菌种来源。梭梭作为荒漠抗逆先锋树种及肉苁蓉主要寄主,其根际与内生微生物的促生功能研究尚比较匮乏。【目的】筛选梭梭根际及内生细菌中的促生菌株,为梭梭的可持续繁育提供微生物菌种资源。【方法】从内蒙古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采集梭梭根际土和植株样品,分离纯化梭梭根际和内生细菌,并探究其对梭梭幼苗的促生效果,对具有显著促生效果的菌株进行分子生...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