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临床研究》(原名《中国厂矿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于1988年创刊《中国厂矿医学》杂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10年起正式更名为《中国临床研究》,全国公开发行,月刊,大16开,每月20日出版,8元/期,96元/年。编辑部地址:南京市山西路57号《中国临床研究》编辑部
【办刊宗旨】
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报道临床医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指导广大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为临床中高级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该刊无任何形式的委托组织和个人组稿。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及优秀出版质量获奖期刊,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级期刊。 知网,万方,龙源,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临床研究、临床实践、医疗技术、专题笔谈、病案讨论、管理研讨、专题报道、职业卫生、基层园地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血栓弹力图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效果的研究 张茹艳,胡越成,李曦铭,等257-259+262
张掖地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马丽,郭军雄260-262
缺氧预处理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张耀东,赵红岗,李东亮,等263-265
运动神经元病 165 例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乔晶晶,张金,郭军红,等266-268
控制性肺通气在大鼠开胸手术中预防复张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刘洪,马虹飞,邵长卿269-271
榭皮素对耐长春新碱 U251/Vin 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 武兵,庞家秉,韩霞,等272-273+276
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 BACE1、sRAGE 水平变化 陈雪梅,方丽,顾明霞274-276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佂患者血清 sLOX-1 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郭瑞霞277-278
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廖正寿,唐云,唐诚江,等279-280
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于芝瑞281-282
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谭必春283-284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脑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杨凤玲,罗东平,童远和285-287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对比 王志强287-288
急性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李会晓289-293
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 韩冬梅,朱小占293-296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王香梅297-298
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 202 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朱伟力,胡潇媚,徐然,等299-301
替米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李萍萍301-302
急诊科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采取高浓度快速补钾治疗的临床观察 昌建祥,谭珍妮303-304
胃乐新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郑振亮305-306
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的左心房功能 徐刚,许红晓,战介芝306-308
传统切口与小切口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孟智民309-310
经带状肌入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中的应用 廖国亮310-311
医生职称论文: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进展
摘要 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都会演变成慢性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临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水平。本文主要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病因、诱因,介绍了目前临床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
关键词 医生职称论文,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病因及诱因
目前,心室肌重构已经被临床明确为是导致临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而心室肌重构主要是由于某些细胞机制以及一系列复杂分子共同作用,导致蛋白质以及胚胎基因再表达,心肌细胞肥大甚至凋亡,心肌功能、心肌结构异常所致。根据临床相关学者总结,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原发性心肌损害以及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高血压等疾病导致心脏负荷过重是导致心衰的主要病因。而治疗不当、心律失常、过度体力劳动、感染、情绪过激、血容量增加等是导致心衰的主要诱因。
中国临床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预测术后谵妄的应用进展————作者:王国鑫;林冠文;林娅美;伍冬晨;王道杰;吴多志;
摘要:术后谵妄(POD)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还可能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医疗费用。目前无明确的防治方法,但通过避免诱发因素可降低POD发生率。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的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2)监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手段,能够实时反映大脑氧供需平衡的变化,与POD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现将r ScO2 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在结直肠癌防治中的作用和机制————作者:徐洋;于晓辉;高浏璐;石嘉琪;卢利霞;王俊科; 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方案多为手术及靶向治疗,毒副作用及复发率较高,患者依从性较差。大量的临床试验支持中草药预防和治疗CRC的有效性,其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CRC防治方面呈现出较大潜力。本文综述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在CRC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抗CRC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铁死亡在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者:王铭川;张宝林;尚志忠;王昕; 摘要:椎间盘退变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也是导致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会引起残疾,且其发病过程较为复杂,与感染、吸烟、糖尿病、遗传异常、衰老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据统计,下腰痛的终生患病率超过8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发现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类型——铁死亡,其发生与铁依赖相关,在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衰老等多种骨骼及关节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现本文通过分析... PI3K/AKT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机制及进展————作者:王铭川;张宝林;尚志忠;王昕; 摘要:椎间盘退变(IDD)是导致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之一,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公共问题。IDD病理过程涉及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异常激活,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认为是IDD发生和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另外,针对这两个信号通路的研究为ID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如,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来减少椎间盘内炎症因子的产生和细胞外基质的...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作者:米婷;杨雪; 摘要: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药物奥希替尼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探讨其对患者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确诊的10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n=51)接受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n=51)接受奥希替尼方案,观察指标和对比项...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作者:杭业;宋锦;陈金忠;毛义翔; 摘要: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与含铂双药方案联合对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2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联合治疗组(n=55,卡铂+培美他塞+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化疗组(n=54,卡铂+培美他塞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及2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4个... 脑电双频指数对重症破伤风患者镇静监测的临床研究————作者:董春丽;张靓靓;宋海涛;王永杰; 摘要: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与传统镇静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在重症破伤风患者镇静中的相关性,探讨BIS对重症破伤风患者镇静深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0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以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持续静脉泵入镇静治疗,在病程四个治疗阶段[第一阶段(早期,0~1周)、第二阶段...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比值对脑小血管病的诊断价值————作者:李磊;何国军;陈洋;张由美; 摘要:目的 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比值,探讨两指标联合对CSVD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CSVD患者纳入CSVD组,另选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健康体检者37例纳入对照组。收集入组对象的一般资料,相关疾病史,入院时外周... 抗血管生成疗法联合其他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作者:陆海艳;肖辛瑶;郭舜尧;周易;沈华; 摘要:血管生成通过向肿瘤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在大多数实体瘤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肺癌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肿瘤。过去十多年,抑制血管生成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且极具前景的联合治疗选择,特别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疗法,是治疗癌症的常用策略。通过抗血管生成药物诱导的血管正常化效应,将抗血管生成疗法与其他疗法相结合,包括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就肿瘤血管生成的特征、机... 常见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作者:周飞;陈越;胡舒怡;沈波;方瑛;周国仁; 摘要: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驱动基因的发现及靶向药物的发展对NSCLC患者的治疗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临床上有效的驱动基因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ros原癌基因1(ROS1)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ALK-TKI被纳入EGFR突变、ALK融合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标...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基线水平和变化趋势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作者:赵彤;朱婷婷;陈雷;张伟克; 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基线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卡瑞利珠单抗、紫杉醇、顺铂或卡铂一线治疗的Ⅳ期NSCLC患者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效51例,无效46例。收集临床数据以及基线(第一个治疗周期前)和随后4个治疗周期前的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安罗替尼+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作者:黄骞;徐菊娣;杨志勇;倪国英;黄燕;梁洪享;黄英; 摘要: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接受诊治的晚期NSCLC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安罗替尼+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放疗)、B组(予以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放疗)及C组(予以放疗),各32例。治疗4个周期后对比3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及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关系————作者:王文卿;王秀娟;韩荣波;丁昊; 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及立体定向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5例NSCLC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和立体定向放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疗效良好组与疗效不佳组。比较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T、CD4+T、CD8<... 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和预后的意义————作者:高金锋;胡萍; 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使用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AAPR)评估其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南京江北医院接受含铂双药化疗的40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化疗前检测所有患者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水平并计算AAPR。化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将患者分别分入有效组、无效组。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研究进展————作者:姚乘轩;邹怀宾;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慢性感染仍是我国现阶段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重要的肝病负担之一。母婴传播是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阻断HBV的母婴传播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途径之一,也是降低乙型肝炎相关疾病负担的重要措施。本文总结HBV母婴阻断方面的历史及目前研究进展,以期为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5-羟维生素D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作者:王雅芸;井发菊;陶海娟;杨静红;鲁一兵;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年龄≥18岁)248例,根据是否发生DR分为DR组(n=99)和T2DM组(n=149),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血清TSH和25(OH)D水平对DR患者的影响。... 南京江北新区26604例免费宫颈癌筛查女性高危型HPV流行病学调查————作者:曹丹丹;曹悦;张建玲; 摘要:目的 了解南京市江北新区免费宫颈癌筛查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高危型HPV不同亚型与宫颈病变关系,为本市宫颈癌的防治和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12月南京市江北新区各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的35~64岁女性26 604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反向点杂交技术对14种高危型HPV和2种低危型HPV进行检测,均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 经纳米炭标记前哨淋巴结示踪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作者:朱小丽;孙坚;李娟; 摘要:目的 探讨经纳米炭标记前哨淋巴结(SLN)示踪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南京江北医院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并采用腹腔镜入路行标准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42例患者。术前进行影像学评估确认淋巴结状态,术中均行纳米炭标记SLN示踪,记录SLN的检出情况,术后将切除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结果 在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中的应用————作者:陈龙;石显江;陈斯乔;刘开泉;全瑞玲;陶霖婷;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梧州市工人医院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均在全麻麻醉诱导前进行神经肋间阻滞,随机分为对照组(n=60,用罗哌卡因神经肋间阻滞)和研究组(n=60,用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T0(麻醉诱导前)、T1 膈肌超声对术前不同氧分压患者胸腔镜手术术中低氧血症的预测————作者:赵海波;沈华;尹宁;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监测膈肌变化对不同氧分压患者胸腔镜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江宁医院拟行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患者159例,根据术前氧分压的结果分为A组(60 mmHg≤氧分压≤75 mmHg)和B组(氧分压>75 mmHg)。对两组膈肌超声的参数(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用力呼吸膈肌移动度、平静呼吸膈肌厚度变化率、用力呼吸膈肌厚度变化率)进行比较。根据术中血氧饱和...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