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创刊于1988年,目前为双月刊,A4国际开本,96页。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713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4-1268/R。邮发代号:26-131。国外代号:BM6656。广告许可证号:3400000000039。
本刊以报道最新中医临床药研究成果为主,以传播新方法、新成果、新思路、新进展为己任,注重创新性、实用性、指导性和科学性。本刊设有名医精粹、专家论坛、专病证治、临床研究、临床经纬、临床报道、调查报告、医案医话、方药纵横、临床药学、药理实验、中药研究、针推骨伤、学术探讨、创新思路、百家园、中医药研究进展等栏目,并不断根据读者、作者需求调整栏目。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第06期目录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后的围手术期护理..................王守静;周琼等
生肌玉红膏治疗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临床报告及护理体会..............刘欣;孟芊
中医辨证分型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观察....................胡莉莉;詹杏梅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8例整体护理体会................................程建红
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陈幸生;胡培佳等
加强《金匮要略》教学,强化经典临床功底.....................张晓军;刘兰林
实习(实训)示范基地建设体会................................孙奎;刘广霞等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现代研究及思路探讨......................兰崴;唐巍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及思考........................吴凡;陈雪功
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法探讨..........................郭向东;王小琴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医治疗进展................................孙培养;储浩然
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郭庆军;李佩芳
血管性痴呆针刺研究进展......................................曾智;李佩芳
中医治疗失眠新进展............................................黄露;张波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近况..................................秦晓凤;蔡圣朝
搜论文知识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文献参考等服务项目的综合服务网站,为客户提供了权威、专业的服务。用心服务是我们的运行宗旨,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本站与国内上几百种权威期刊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已拥有大批的固定客户群,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
中医药临床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课程思政在中医经典课程中建设情况可视化分析————作者:刘柳青;方颖;郭锦晨;张晓军;
摘要:目的:分析课程思政在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中的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中以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研究机构、研究者、发表期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2篇,有关课程思政融入中医四大经典课程的研究自2018年起步,呈逐年增长的态势,研究者多来自我国中...
翻转课堂联合情景式模拟教学在本科生中医脑病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魏涛华;杨文明;刘丹青;王玮琦;钱南南;张娟;韩辉;童建兵;张荣信;周磊;
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模拟教学法在本科生中医脑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成效,为提高中医脑病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实习的本科生80名,随机分为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模拟教学法的研究组和应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每组40人,对比分析2组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表现。结果:研究组专业理论考核、临床技能操作、临床诊疗思维3个维度的学习成效明显优...
《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课程中劳动教育元素的融入途径及实践研究————作者:殷寻嫣;邓勇;高宇程;张傲;朱思源;李净;陆翔;
摘要:以特色课程为载体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让学生“劳力并劳心”,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文章结合《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课程特性与学生发展的需求阐述了在中医药大学特色课程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重新制定了课程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课程团队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塑造和劳动素养与创造性能力的提升两大路径深度挖掘了《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展课程...
案例式教学在中西结合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作者:夏丹;云云;段强军;
摘要:通过深度剖析案例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全方位探讨其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塑造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价值。通过细致阐述案例选取原则、教学流程构建,并结合多维度的教学实践效果评估,充分展现案例式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强化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等层面的显著优势。同时,针对教学推进中遭遇的难题,给出具有实操性的应对方案,旨在为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思路,推动医学教育质量迈向新高度。文章特别关...
明代医家徐用宣《袖珍小儿方》学术思想研究————作者:张肖瑾;刘茜玮;林英;赵琼;周鸿雲;
摘要:《袖珍小儿方》为浙江医家徐用宣在明初编著的儿科医书,全书分为10卷,经考证,现存版本共有5种。徐氏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四诊合参,重视望诊;尊崇钱乙,审因论治惊风;辨证论治,重视五脏;内外合治,善用灸法;预防调护,注重养护;变者异也,蒸者热也;摄护中正,注重脾胃。文章重点研究徐用宣的学术思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徐用宣及明代儿科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加减温经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效果观察————作者:王向华;李洪颖;黄慧敏;高宏杰;
摘要:目的:观察加减温经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 患者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2年1月—2024年1月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82例AUB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予以加减温经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康复情况、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性激素[雌二醇(E2...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宫血宁胶囊联合奥美昔芬治疗效果观察————作者:张琳辉;田君;任璐;胡子航;
摘要:目的:探究宫血宁胶囊联合奥美昔芬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PDUB)患者的影响。方法:2022年5月—2024年7月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妇幼保健院PDUB患者87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联合组43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昔芬治疗,联合组予以宫血宁胶囊联合奥美昔芬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治疗12周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性激素[雌二醇(E2 固冲汤辅助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观察————作者:张平;康紫厚;郑淑青;宋献忠;李淑青; 摘要:目的:探讨固冲汤辅助孕激素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疗效、性激素、月经及子宫异常改善的影响。方法: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12月114例围绝经期AUB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孕激素组和中药辅助组,各57例。孕激素组接受西药地屈孕酮片治疗。中药辅助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固冲汤辅助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月经改善情况(经期、经量、月经周...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表现及推荐诊断标准 摘要:<正>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由于卵母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质量下降,导致卵巢功能不足,引起生育能力下降,同时伴有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降低、窦卵泡数(AFC)减少、基础FSH水平升高。DOR分为与高龄相关的生理性DOR和与年龄不相符的病理性DOR两类。约10%的女性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卵巢储备过早减少,>40岁女性群体中的DOR的发病率可能超过50%。由于DOR定义... 腹腔镜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辅助益气活血汤治疗临床观察————作者:张宇航;童宗培;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辅助益气活血汤治疗临床疗效。方法:30例腹腔镜外伤性脾破裂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3天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益气活血汤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小板(platelet count,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水平,血瘀证和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活血利水消肿方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作者:韩士鼎;朱磊;周正新;李文华;李亮;刘涛;康金平;徐寰;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下活血利水消肿方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2月—2024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二科因膝关节病接受TKA的患者78例,根据术后是否辅以中药治疗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术前超前镇痛,术后多模式镇痛、预防感染、预防血栓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辅以活血利水消肿方口服,连续... 过伸复位、单侧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临床研究————作者:轩传顺;李亮;周正新;李文华;伍贻山; 摘要:目的:研究过伸复位、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临床疗效。方法: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单侧PKP组和过伸复位、单侧PKP组,观察治疗前后VAS、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在改善VAS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改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方面,过伸复位、单侧PKP组明显优于单侧PKP组(P<0.05)。... 扶阳活血汤辅助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作者:李可;张明明;张南昌;张曼丽;丁素婵; 摘要:目的:探讨扶阳活血汤辅助常规西药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疗效。方法:安徽省阜阳市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2023年10月—2024年10月CHF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扶阳活血汤。2组疗程皆为4周。对照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6min... 具雄激素样中药淫羊藿治疗干眼的分子机制研究————作者:邱珍妮;吴曦;缪馨; 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初步揭示了具雄激素样中药淫羊藿治疗干眼的活性组分、作用靶点及其通路等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并综合考虑药物在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excretion)属性(简称ADME属性)初步筛选了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 槲皮素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探究————作者:刘佳;陈倩;雷萍;马晓; 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在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的潜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①数据检索:利用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以“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取与ICP相关的靶点信息;②网络构建:利用Cytoscape 3.10.2软件创建“疾病-靶点-成分”的交互网络;... 基于“邪毒内生”理论辨治2型糖尿病思路探析————作者:许成群;徐添;蒋敏;刘芙莉;任印新;谢先余;方朝晖; 摘要:“邪毒内生”是糖尿病患者热、痰、瘀、浊等邪气蕴积体内,壅滞郁结、日久不散所致。糖尿病并发症普遍存在着邪毒内生、败坏脏腑的病理机制。祛邪解毒法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具有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减轻肾脏损伤、提升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等作用,深入研究糖尿病邪毒内生的病理生理,对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从“五行学说”及“一气周流”学说论治主观性耳鸣————作者:刘家成;陈伟;庞慧妹;李丽勤; 摘要:主观性耳鸣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耳鸣,其发病机制尚未被明确阐明,且该病病因较为复杂,目前西医治疗手段有限。陈伟主任基于“五行学说”及“一气周流”学说认为中土亏虚,脾弱湿重,肝郁肺滞,肾虚水寒为主观性耳鸣发病的核心病机;土虚木乘,肺病及肾,心肾不交为病情演变之次第。提出补脾祛湿、疏肝佐肺、降火暖水、交通心肾的治疗原则,并据此原则自拟通窍安神止鸣方以调和气机,升降有序,以复五脏之生化功能,为临床治疗主观性耳... 基于“双心同调”理论从心论治高血压————作者:施佳;陈竞纬; 摘要: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心理社会因素是中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长期心理负担过重及反复心理应激状态易导致精神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或抑郁状态。“双心同调”与“从心论治”理论都强调心脏对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影响,该文将基于“双心同调”理论,对高血压的中医病名、病位、病因病机等结合现代医学再认识,探究从心论治高血压的重要性及具体治法,并列举医案探讨相关中医治疗经验 基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的理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病机及治法————作者:张海迪;程红;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具有病程缠绵、治疗难、反复发作、发现晚等特点,其病因病机多与血瘀有关。梁文珍教授是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是全国名中医、安徽省国医名师,临床上梁教授善于运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理论论治妇科疾病,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这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理论不谋而合。治疗上以通补冲任为原则,化瘀通络,消癥止痛,临床疗效显著 基于《医宗粹言》《不居集》探析新安医家罗周彦、吴澄护阴学术观点异同————作者:徐文娟;郭锦晨;张晓军;黄辉; 摘要:以《医宗粹言》和《不居集》为文献依据,从学说概论、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清代新安医家罗周彦和吴澄护阴观点。罗周彦因自幼多病而重视元气,合仲景、东垣、丹溪等诸家精华发明元阴门,认为元阴病之根在先天禀赋不足。因此在治疗上要温存以养而药用甘寒;吴澄针砭时医及古方之偏弊,而撰《不居集》,承仲景、东垣、丹溪等人之说而开辟“理脾阴”之路。认为虚损类疾病多有阴分不足,津液亏虚之证,因此在培补中宫时理...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