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5558/R
国际标准刊号:1673-8705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上一本期杂志:《生殖医学杂志》医生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医疗卫生装备》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免疫和变态反应领域的研究成果,开展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学术交流,以免疫学、变态反应学、耳鼻喉科学、皮肤科学、呼吸病学、儿科学和基础医学等多个学科在内的医疗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本刊自创刊以来共出版了13期,所设栏目包括: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病历讨论、病历报告、指南及动态等。每期都有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的报道、各类科研项目基金资助的论文和疑难病病历报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收录情况: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栏目设置

  论著;临床病例讨论;个案报道;新知识讲座;专家述评;综述及国内外信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昆明市区气传花粉监测 赵筱扬,余咏梅,邱吉蔚,徐学梅,ZHAO Xiao-yang,YU Yong-mei,QIU Ji-wei,XU Xue-mei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患者临床特点 宋良月,左大辰,张榕,肖卫国,SONG Liang-yue,ZUO Da-chen,ZHANG Rong,XIAO Wei-guo

  高频超声测量皮肤厚度在弥漫性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 刘赫,朱庆莉,侯勇,徐东,李梦涛,姜玉新,李建初,曾小峰,张奉春,LIU He,ZHU Qing-li,HOU Yong,XU Dong,LI Meng-tao,JIANG Yu-xin,LI Jian-chu,ZENG Xiao-feng,ZHANG Feng-chun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横贯性脊髓炎患者临床特征 张上珠,李梦涛,徐东,王迁,苏金梅,李菁,吴迪,赵岩,张奉春,曾小峰,ZHANG Shang-zhu,LI Meng-tao,XU Dong,WANG Qian,SU Jin-mei,LI Jing,WU Di,ZHAO Yan,ZHANG Feng-chun,ZENG Xiao-feng

  新生儿红斑狼疮19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郝冬林,刘晶,赵岩,刘秋红,高忠恩,HAO Dong-lin,LIU Jing,ZHAO Yan,LIU Qiu-hong,GAO Zhong-en

  51例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动脉瘤患者临床特点 周佳鑫,吴秀华,王立,郑文洁,ZHOU Jia-xin,WU Xiu-hua,WANG Li,ZHENG Wen-jie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合并颅内动脉瘤 李晶,张磊,杨璐,刘升云,LI Jing,ZHANG Lei,YANG Lu,LIU Sheng-yun

  正清风痛宁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 Meta 分析 杜明瑞,冯福海,张静,DU Ming-rui,FENG Fu-hai,ZHANG Jing

  SIRT1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纤维化相关性 白炜,李梦涛,王婷,王迁,曾小峰,BAI Wei,LI Meng-tao,WANG Ting,WANG Qian,ZENG Xiao-feng

  医学文章代发: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抗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抗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80例,分为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对两组患者的抗栓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华法林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5%,阿司匹林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的出血发生率5%,阿司匹林组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在老年非瓣膜房颤治疗中应用抗栓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终点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华法林,老年非瓣膜房颤,抗栓疗效,安全性

  非瓣膜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且与增龄有关,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栓塞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老年非瓣膜房颤患者80例,分为两组,使用不同治疗方法,以对华法林在老年非瓣膜房颤抗凝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免疫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因果关系的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作者:侯传东;耿杰;陈浩然;何田田;张辉;李泓毅;张昊军;张力中;赵鹏;张虹;高楚蒙;卢学春;

摘要:目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本研究探讨免疫细胞和SLE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方法 以免疫细胞作为暴露因素,SLE作为结局事件,将免疫细胞和SLE密切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遗传工具变量,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对全基因关联研究(GWAS)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方法主要为逆方差加权法(IVW),使用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

儿童链格孢过敏合并蘑菇导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真菌食物过敏综合征?————作者:姜楠楠;皇惠杰;向莉;张旭东;关辉;

摘要:<正>真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真核生物,接合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真菌[1]。其中子囊菌门包括链格孢菌、曲霉菌、枝孢菌和青霉菌,是主要的吸入真菌过敏原[2],可通过致敏和定植引起气道过敏性疾病,是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哮喘儿童最常见的吸入过敏原[3]。链格孢菌Alternaria是最常见的致敏真菌,也是...

社会应激因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作者:李文月;马新;史晓飞;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包括遗传、免疫、环境因素等。社会应激因素(即社会因素和压力源)可能在SLE病因学中发挥独特作用,并且暴露于社会的心理应激源,如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可能通过适应障碍导致SLE的发病。因此,增加对SLE病因的了解可以作为开发、测试和实施干预措施的基础,以降低SLE的疾病负担。本综述重点关注社会应激因素在SLE发病中的影响,...

儿童早期食物过敏与过敏性哮喘————作者:何冬平;严华杰;

摘要:生命早期发生的食物过敏与过敏性哮喘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方面存在相关性。具有遗传背景的特应性体质对生命早期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过敏性哮喘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生命早期食物过敏与过敏性哮喘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近10年来,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综述从临床关联性、特应性体质、丝聚合蛋白、食物过敏遗传位点和调节性T细胞等方面阐述二者的内在联系

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李焕成;苏勤怡;刘子策;王彩虹;李小峰;张升校;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反应异常和遗传因素是其致病因素。调节性T细胞(Treg)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细胞,能够抑制和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动,以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在RA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RA患者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受损,免疫调节失衡,恢复Treg细胞功能和数量有望成为治疗RA的策略。本文综述了Treg细胞在RA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恢复T...

肥大细胞MRGPRX2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及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作者:李睿昕;刘思麟;彭华;

摘要:肥大细胞对侵入的抗原有应答作用,其在过敏原激活下产生的脱颗粒反应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即过敏反应。肥大细胞表面表达多种受体,其中mas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X2(MRGPRX2)已被证实在多种临床过敏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受体及信号分子通路也成为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就肥大细胞MRGPRX2信号通路在过敏反应中的分子机制和在临床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四川省成都市城区气传真菌监测————作者:蒋雪梅;贾巧茹;周雯;赵清扬;蒲秀姝;孟娟;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四川省成都市城区气传真菌分布的种类、数量及飘散规律,并进一步研究气传真菌播散与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使用Burkard 7天孢子采样器在四川省成都市城区进行为期1年(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的连续每日气传真菌监测,采样地点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院区医技楼5层楼顶,通过制片、染色、显微镜镜检和计数获得气传真菌分布数据;调取同期本地区气象数据及空...

变应性鼻炎患儿焦虑、抑郁状况相关因素分析————作者:张益民;刘佳;谷庆隆;

摘要:目的 探究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各种症状,包括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嗅觉障碍与患儿焦虑、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3年10月—2024年4月收治变应性鼻炎患儿118例作为病例组,营养保健科门诊纳入9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U-sniff”嗅觉识别测试、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以及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

阿达木单抗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发生免疫漂移致湿疹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作者:王国茗;王爱平;张卓莉;

摘要:目的 提高对生物制剂所致免疫漂移现象的认识,及早应对并更好地控制基础疾病。方法 报道1例使用阿达木单抗治疗后出现湿疹样皮损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描述其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停用阿达木单抗,更换为托法替布、依巴斯汀治疗后,患者目前基础病稳定、皮损好转。结论 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应关注免疫漂移现象,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铁死亡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关联的研究进展————作者:尹月;张昀;曾学军;

摘要:铁死亡是新定义的细胞死亡方式,由细胞内铁离子过量引起脂质过氧化所致。铁死亡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已经成为多种炎性关节炎潜在的治疗靶点。目前,铁死亡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仍较少,铁代谢相关指标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呈正相关,并可能通过导致关节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发生铁死亡参与痛风性关节炎的致病作用

微小RNA调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晖云;王芳芳;李鸿斌;

摘要:骨关节炎(OA)是一种慢性关节软骨退化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软骨细胞的凋亡。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家族,在调控OA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软骨细胞凋亡过程中。本文综述miRNA在OA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探讨miRNA对软骨细胞凋亡的治疗前景

变应原标准化在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作者:鲜墨;朱政;王万钧;时旭;李靖;

摘要: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是唯一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实现变应原免疫耐受的治疗方法,通过逐步给予患者变应原提取物,诱导机体免疫耐受,缓解症状,减少合并用药。为确保AIT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通过变应原标准化,实现变应原提取物活性的一致性和不同批次的可重复性。本综述介绍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标准化变应原的相关重要概念,并以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为例,从原材料的制备与鉴定、变应原活性物质提取与...

屋尘螨和屋尘螨/粉尘螨变应原集群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安全性及疗效————作者:杨雅琪;陈浩;黄南;李文静;马东霞;汪茵;祝戎飞;

摘要:目的 比较屋尘螨(安脱达)和屋尘螨/粉尘螨(阿罗格)变应原集群免疫治疗递增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接受安脱达(33例)和阿罗格(30例)集群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剂量递增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完成集群免疫治疗的患者递增期治疗前后鼻炎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安脱达和阿罗格集群免疫治疗组递增期,速发型大...

空气污染物在过敏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张志收;安云芳;韩兰;程冯丽;陈一博;赵长青;

摘要: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面对的主要健康问题,而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发病率持续升高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AR作为临床的常见病,但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述清楚。本文将结合近年发表的文献,综述空气污染物与AR的关系,以期为AR的治疗和防治提供新的启示

细菌菌群在变应性鼻炎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作者:郑泉;王国庆;

摘要: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作为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变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菌菌群在AR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深入探究,从而推动AR预防和治疗的进步。本文将针对细菌菌群在AR发生与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涵盖AR中细菌菌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细菌菌群的变化情况以及细菌相关制品在AR中的应用等方面...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作者:许菲;宋剑涛;

摘要: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VKC)是一种主要累及儿童的、严重的、双眼反复发作的慢性过敏性角结膜炎,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致盲。目前其发病原因仍不明确,传统治疗依赖于局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且对重症患者疗效不佳。本文拟对VKC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对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北京某医院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吸入过敏原致敏特征————作者:张旭东;李启亮;向莉;姜楠楠;李珍;皇惠杰;

摘要:目的 分析2019至2023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吸入过敏原流行病学和临床分布特征,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3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患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的吸入过敏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分析其年度变化趋势和致敏模式。结果 2019至2023年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

中国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作者:支玉香 ;徐迎阳;刘爽;王雪;

摘要: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一种罕见的、以反复发作的皮肤和/或黏膜下水肿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规范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与治疗,本版共识参考大型临床研究数据及国内外指南及共识,经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充分讨论,在2019年版《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基础上进行了内容更新,适用于中国成人及儿童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

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分析:基于单中心1364例队列患者的研究————作者:王逸菲;杨欣莉;李晶娜;张念一;罗钦桓;张佳蕾;聂玉雪;何鑫;孙渤橼;孙睿婕;卢慧;彭钰;王木;刘小伟;冯瑞娥;彭琳一;周佳鑫;费允云;张文;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G4 related disease, IgG4-R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基线指标,比较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全面描述中国IgG4-R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并分析纳入队列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过敏史、受累器官和确诊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共纳入1364例IgG4-RD患者,其中男性811例(59.46%),女性553例(40.54...

中国医师协会第七届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年会成功召开————作者:崔乐;王子熹;李论;潘周娴;杜志荣;刘爽;杨永仕;李俊达;李欣;周楠;时羽琪;支玉香;尹佳;

摘要:<正>金秋风景如画,十月天高云淡。2024年10月26—27日,在无锡这座充满江南韵味和现代活力的城市,迎来了中国医师协会第七届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年会。本次年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江苏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协办。10月26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支玉香教授主持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