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为国家级医药学学术期刊,是卫生部统一领导和规划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以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的科研、临床、教学及其相关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着重报道国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强调文章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述、文摘、专家论坛、国际学术会议报道、出国学术考察、报告。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盆腔异位肾肾动态显像前后位像GFR测定值的差异比较 李保军,赵德善,Li Baojun,Zhao Deshan
15nm聚乙二醇保护的Au纳米颗粒对HepG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张晓东,宋莎莎,陈婕,吴迪,沈秀,孙元明,刘培勋
131Ⅰ辅以短期小剂量碳酸锂治疗Graves甲亢的研究 查金顺,蒋艳,徐源,林钦秀,黄春玲,蒋婷吟,Zha Jinshun,Jiang Yan,Xu Yuan,Lin Qinxiu,Huang Chunling,Jiang Tingyin
甲状腺癌131Ⅰ治疗后全身扫描盆腔浓聚131Ⅰ的临床分析 寇莹,刘建中,郝新忠,吴力翔,陆克义,杨素云,师晓丽,胡婷婷
自制90Sr保持架在皮肤病敷贴治疗中的辐射防护作用 郑玉明,程霞,郑棒,Zheng Yuming,Cheng Xia,Zheng Bang
LXXLL模体在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杨洋,樊赛军,Yang Yang,Fan Saijun
整合素αvβ3受体靶向肿瘤显像研究进展 邵国强,王自正,Shao Guoqiang,Wang Zizheng
影像融合技术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陈越,李剑明,Chen Yue,Li Jianming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Ⅰ清甲治疗方法的相关问题 李敬彦,蒋宁一,Li Jingyan,Jiang Ningyi
甲状腺结节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马春旭,袁卫红,Ma Chunxu,Yuan Weihong
前列腺癌MRI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张龙敏,刘爱连,Zhang Longmin,Liu Ailian
呼吸运动伪影的校正及其与肺部SUV的关系 尹立杰,刘晓建,刘杰,续蕊,颜珏,Yin Lijie,Liu Xiaojian,Liu Jie,Xu Rui,Yan Jue
骨关节炎诊治方法新进展 黄静,袁卫红,Huang Jing,Yuan Weihong
主治医师论文发表:评价围手术期因素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摘 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围手术期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食管癌患者99例,其中感染患者为观察组,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在围手术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本次99例食管癌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5例,发病率15.15%,影响因素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吸烟时间长、年龄大、并发症多、肺活量低、手术时间长、主动脉弓上有吻合口平面、继发性神经损伤、抑酸剂以及经硬膜外间隙自控镇痛时间长均是导致肺部感染的因素。结论:食管癌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众多,必须对每一步骤的治疗操作严格把关,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 主治医师论文发表,食管癌,肺部感染,围手术期,影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胃癌淋巴结分期的预测价值及效能评价————作者:陈东;陈炜佳;潘雪艳;林端瑜;刘道佳;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的风险预测模型在预测胃癌淋巴结分期中的价值并评价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影像资料, 其中男性129例、女性38例, 年龄62(56, 69)岁。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胃癌淋巴结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
18F-FDG PET/CT转移灶肿瘤内代谢异质性参数评估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研究————作者:谭千倩;赵莲君;何健;来瑞鹤;
摘要:目的评估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转移灶肿瘤内代谢异质性指数在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MM)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3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96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ET/CT资料, 其中男性51例、女性45例, 年龄(62.0±13.4)岁。应用LIFEx软件自动勾画每例患者18F-FDG摄取最高的转移...
胸部CT影像征象预测部分实性结节肺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多因素分析————作者:聂中新;段晓蓓;区丽琼;陈小娟;李红旗;钱荣梅;陈相猛;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征象在部分实性结节(PSN)肺腺癌发生脏层胸膜侵犯(VPI)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2年7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206例PSN肺腺癌患者[男性81例、女性125例, 年龄(59.5±10.9)岁]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 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VPI阳性组和阴性组。阅读患者的CT征象, 包括结节位置、边界、形态、径线[总径线、实性成分径线、实...
NRF2基因敲除对辐射后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蛋白质组学的影响————作者:张馨予;赵地;李滢;艾莎珍;陈宥伊;刘强;孙昊;王彦;
摘要: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探讨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基因介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辐射抗性的分子机制, 为NSCLC的放疗增敏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关联蛋白9技术构建敲除NRF2基因的NSCLC A549细胞系(NRF2 KO), 以A549野生型细胞(NRF2 WT)为对照。收集并提取细胞总蛋白, 采用蛋白质印迹实验验证NRF2基因敲除效果。2组细胞经...
心肌梗死炎症浸润的影像可视化研究进展及其临床价值————作者:陈凌;李维;夏晓天;张永学;
摘要:心肌梗死是伴随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和坏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适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心肌梗死后的损伤修复, 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功能影像的发展, 心肌梗死后炎症浸润显像已成为心肌梗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心肌梗死炎症浸润可视化技术包括心脏磁共振成像、PET、SPECT等。笔者对心肌梗死炎症浸润可视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以期为心肌梗死炎症浸...
分子影像指导下的甲状腺髓样癌精准诊疗————作者:王恺;娄文心;朱朝晖;刘清杏;
摘要:晚期进展期甲状腺髓样癌(MTC)通常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 因此, 亟需寻找新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 分子影像指导下的核医学一体化精准诊疗, 如靶向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成功。MTC属于NEN的一种, 能特异性地表达SSTR、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胆囊收缩素2受体以及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这为核医学精准诊疗MTC提供了...
心肌纤维化的影像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者:任晓婧;覃春霞;高再荣;
摘要:心肌纤维化(MF)是多种心肌病变的常见病理改变, 持续的纤维化会导致心脏结构的逐渐破坏和心脏功能的不断下降, 是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因此, 早期识别MF的发生和了解其动态变化, 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至关重要。医学影像技术在MF的检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尤其是利用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评估疾病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改变, 使MF的影像检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笔者主...
神经内分泌肿瘤PET分子探针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陈梓豪;刘清杏;唐刚华;
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类起源于全身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 好发于胃、肠、胰及肺。针对NENs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异性靶点, 如生长抑素受体、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胆囊收缩素2受体,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PET分子探针用于NENs的诊断、肿瘤分期、治疗指导、疗效评估。笔者主要围绕特异性靶向NENs的PET分子探针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
肺部免疫微环境改变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者:王浩南;孙娜;周艳;丁桂荣;
摘要: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胸部放射治疗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最新研究结果显示, 免疫微环境在RILI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笔者对胸部照射后肺部免疫微环境改变情况以及这些改变在RILI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 以期为阐明RILI的发病机制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可参考性理论依据
成人骨骺延迟闭合伴右股骨颈骨折99Tcm-MDP全身骨显像1例————作者:张晶;
摘要:笔者报道了1例因颅内生殖细胞瘤治疗导致垂体功能减退致骨骺延迟闭合伴右股骨颈骨折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的病例。笔者通过复习文献总结了其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病例分析结果表明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可用于检测成人骨骺延迟闭合和骨折, 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病情和疗效
携手并进, 开创未来《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刘强;
摘要:日月其迈, 时盛岁新。硕果累累的2024年已成为过去, 充满期待的2025年正悄然走来。回首2024年, 精准医学的浪潮席卷全球,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传统医学深度融合, 推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迈向新的高度。与此同时, 科技期刊领域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开放获取等新模式, 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作为这一伟大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始终秉持办刊宗旨, 紧...
基于堆叠学习的18F-FDG PET/CT影像组学模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预测中的价值————作者:李保军;王柳青;张丽丽;崔曹哲;牛向毓;杜娟;李勇爱;武志芳;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堆叠学习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影像组学模型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6月于长治市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8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44例、女性38例, 年龄(57.9±12.8)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按3∶1的比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n=61)和测试集(n=21...
68Ga-FAPI PET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在肝细胞癌病理分化程度术前预测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作者:樊蓉沁;陈德美;周锐;
摘要:目的探究68G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FAPI)PET影像组学模型在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68Ga-FAPI PET显像的9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80例、女性10例, 年龄(59.4±9.9)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64例)和测试集(26例)。在68Ga...
恶性肿瘤患者全身18F-FDG PET/CT快速扫描的可行性研究————作者:贾永春;李祖贵;江伟;许亮;
摘要:目的研究VIP Record采集模式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快速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采用VIP Record采集模式行18F-FDG PET/CT全身断层显像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 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 年龄(65.5±10.0)岁、范围42~85岁。以120 s/床位为"金标准", 对原...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作者:谭千倩;滕月;孙一文;徐佩;徐依多;陈桥梁;何健;来瑞鹤;
摘要:目的研究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在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3年3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确诊为Ⅳ期子宫内膜癌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中位年龄58岁, 年龄范围36~80岁。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 通过LIFEx7.2.0软件自动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每例患者转移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2个双硫仑衍生物对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作者:王书怀;贾艺悦;孙双骄;刘亚;刘伟;龙伟;
摘要:目的研究2个双硫仑(DSF)衍生物对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两步合成法制备了2个双硫仑衍生物DSF-1和DSF-2进行小鼠辐射防护实验。在致死剂量照射(7.2 Gy137Cs 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实验中,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将50只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5组, 分别为对照组、致死剂量照射组(IR1组)、DSF灌胃给药(DSFi.g.)+IR1组、DSF-1灌胃给药(DSF-1i.g)+...
放射性口咽黏膜炎亚结构危险器官人工智能辅助勾画专家共识————作者: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广东省医师协会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
摘要:放射性口咽黏膜炎是头颈肿瘤放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以"吞咽诱导爆发痛"为突出临床特征, 几乎发生于所有头颈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基于"吞咽诱导爆发痛"好发部位定义的放射性口咽黏膜炎亚结构危险器官的勾画, 有助于提高对重度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预测效能, 准确识别高危患者, 并优化放疗计划, 从而降低重度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的发生率, 改善高危患者的防治效果。人工智能辅...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时机选择————作者:何朝晖;章斌;
摘要: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肿瘤, 一些甲状腺癌患者在经规范治疗后, 肿瘤会出现局部进展和转移, 并且一部分患者的肿瘤细胞对碘不再敏感或碘治疗后进展, 为放射性碘难治性(RAIR)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对于RAIR-DTC, 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主要临床选择, 随着近几年对RAIR-DTC靶向治疗研究的深入, 靶向治疗的药物逐渐增多。然而, 根据最近几年关于甲状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 甲状腺癌...
18F-FDG PET/CT在泡型棘球蚴病代谢活性分析中的研究进展————作者:蔡绍胤;温生宝;李伟霞;侯昱胤;
摘要:泡型棘球蚴病(AE)是一种由多房棘球蚴的幼虫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害生命的寄生虫病, 常引发肝脏和其他脏器的严重破坏, 由于早期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侵袭性的生长方式, AE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面临挑战。近年来,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分子影像技术, 在AE生物学代谢活性分析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对18F-FDG PET/CT在AE生物学特征方面的研究现...
TAFRO综合征18F-FDG PET/CT显像1例————作者:于昊;刘少东;丁彬;王培军;刘仲惠;李潇晴;王艳丽;房娜;
摘要:笔者报道了1例TAFRO综合征全身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病例, TAFRO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 通常起病急, 病死率较高。笔者主要分析了TAFRO综合征全身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 为该病的诊断提供更多参考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 国家级《国际眼科纵览》
- 北大核心《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省级《中国保健》
- 国家级《中国卫生》
- 北大核心《北京口腔医学》
- 省级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杂志
- 国家级《中医研究》
- 国家级中国医疗保险
- 北大核心《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国家级《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北大核心《四川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心血管病学进展》
- 省级《天津药学》
- 北大核心山西护理
- 国家级《健康之路》
- 北大核心《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 省级健康必读
- 省级《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山西医药杂志》
- 国家级《日本医学介绍》
- 北大核心《辽宁中医杂志》
- 北大核心国际眼科杂志
- 北大核心《医疗卫生装备》
- 国家级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草药》
- 国家级化工与医药工程
- 北大核心《中华全科医学》
- 北大核心 眼科
- 国家级《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