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华眼科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眼科专业性学术期刊,以广大眼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科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眼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眼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我国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眼科学术交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家述评、防盲及流行病学调查、论著、调查研究、论著摘要、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解读《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 张伟,Zhang Wei
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年)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晶状体缺损 李兴育,王从毅,陈曦
斜视相关术语的英文缩写规范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感染性巩膜炎需关注的问题及对策 梁庆丰
上斜肌折叠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 刘明美,张伟,Liu Mingmei,Zhang Wei
信息动态
下斜肌肌腹前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治疗下直肌缺如上斜视 杨士强,郭新,Yang Shiqiang,Guo Xin
Brow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 王乙迪,满凤媛,常青林,卢炜,王京辉,鲜军舫,焦永红,Wang Yidi,Man Fengyuan,Chang Qinglin,Lu Wei,Wang Jinghui,Xian Junfang,Jiao Yonghong
健康人眼外肌厚度及宽度的MRI研究 李瑞利,夏爽,王健,孙丰源,祁吉,Li Ruili,Xia Shuang,Wang Jian,Sun Fengyuan,Qi ji
数字化眼动仪对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手术疗效的定量评估 杨红,余涛,姚军平,台正,王敏,阴正勤,Yang Hong,Yu Tao,Yao Junping,Tai Zheng,Wang Min,Yin Zhengqin
飞秒激光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绍伟,宁建华,刘畅,郭作锋,吕芳奇,陈铁红,Li Shaowei,Ning Jianhua,Liu chang,Guo Zuofeng,Lyn Fangqi,Chen Tiehong
核黄素在巩膜组织内渗透性的实验研究 张学敏,赵旭,张丰菊,张淼,Zhang Xuemin,Zhao Xu,Zhang Fengju,Zhang Miao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范文: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探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本院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7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中,优94.6%,良5.4%,差0.0%,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创伤小,可以推广。
关键词: 核心期刊发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该病症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骨质较为疏松,一旦跌倒或其他原因造成下肢突然扭转或急剧过度外展、内收就可能引发骨折。现代医学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成为常规选择,但是治疗中老年患者多不能耐受手术创伤和麻醉风险,造成切口复位内固定受到限制[1]。本院自2013年1月―6月共收治了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架治疗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华眼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本期导读
摘要: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眼表疾病, 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徐建江教授
注视物倾斜试验预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后头位改善情况的研究————作者:李晓彤;何思源;王晶;刘洋;梁艳梅;张伟;
摘要:目的探讨注视物倾斜试验预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CSOP)患儿手术治疗后代偿头位改善情况的准确性。方法诊断试验。收集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单眼下斜肌减弱术的3~6岁单眼CSOP患儿, 术前分别采用单眼遮盖试验和注视物倾斜试验预测患儿术后代偿头位角度的改善情况, 并与术后1 d和1个月的头位角度进行比较, 对比两种试验的总体预测准确率、头位不同改善情况预测准确率以及错误情况(...
关注圆锥角膜微创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选择————作者:高华;王丽强;史伟云;
摘要:圆锥角膜是青年人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早期)和手术治疗(晚期)。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创伤较小的角膜胶原交联术、微创板层角膜移植术(属于微创手术)和创伤较大的板层或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等。在圆锥角膜病程不断进展过程中, 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值得关注和探讨。本文针对圆锥角膜微创手术方式和时机的选择, 提出手术创伤减小原则、手术精准度提高原则、手术时机适当前移原则, 以期...
RET抑制剂对泪液影响的临床初步观察————作者:汪涵;聂小梅;梁倩;马洪;宿罡;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转染期间重排(RET)抑制剂治疗后眼表损伤体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2023年10月至2024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RET抑制剂治疗后出现干眼症状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其中接受RET抑制剂治疗后的不同时间出现干眼状因而就诊眼科的患者。记录患者接受RET抑制剂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
2018至2023年结膜肿物类型分布特征的单中心临床分析————作者:黄封博;王琳艳;白海霞;王练;努力其曼·买买提;陈昊;陈丽荣;晋秀明;姚克;叶娟;
摘要:目的探讨单中心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结膜肿物的类型分布特征、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年龄分布规律, 及其较历史资料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的所有眼结膜部切除的1 413份病例资料作为纳入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组织病理学分类, 部分标本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特殊染色检查。观察指标包括:组织病理学类型(上皮性、黑色素细胞来源、炎...
神经调控治疗干眼研究进展————作者:李云婷;曾庆延;
摘要:干眼作为临床高发的慢性眼表疾病, 中重度患者因泪液分泌及眼表微环境异常, 常面临治疗手段相对有限的临床难题。本文围绕神经调控技术在干眼干预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重点剖析电刺激、磁刺激、机械刺激及药物神经刺激等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具体包括鼻腔泪液神经刺激技术可通过激活鼻泪反射通路促进泪液分泌;经皮电刺激与经颅磁刺激则借助调节神经传导通路, 对泪膜稳定性起到改善作用;机械刺激设备及药物神经激活剂在临床研究...
缝线技术在复杂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的应用————作者:徐雯;倪爽;赵慧玲;
摘要:缝线在白内障摘除手术中发挥关闭切口以及固定、成形组织结构等作用, 针对不同情况可采用不同使用方法和技巧, 以获得良好手术效果。本文以临床经验为基础, 针对缝线和缝针在复杂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的应用, 包括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和囊袋张力环、修复虹膜等进行阐述和总结, 以期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重视感染性角膜上皮炎的规范诊断————作者:徐建江;乐琦骅;
摘要:感染性角膜上皮炎的早期精准诊断是阻断病情进展的关键临床节点。当前"依赖病灶形态""凭经验排除感染"的诊疗惯性, 导致病原多样的角膜上皮病变常被误诊, 错失黄金治疗窗口。本文通过临床上感染性角膜上皮炎病原谱复杂性与早期体征非特异性, 以及经验诊断与病原学证据的关系两点问题, 提出"病史-影像-病原"的诊断模式, 强调通过多维度证据整合摆脱只看病灶形态的局限, 同时特别提醒临床需重视非感染性病变的鉴别...
关注微孢子虫感染所致的角膜炎和结膜炎————作者:洪晶;孙旭光;
摘要:近年来, 国内微孢子虫性角膜结膜炎病例持续增多, 患者确诊前常被误诊为病毒性或真菌性角膜炎, 因治疗不当导致病情迁延, 而临床对该疾病的认知长期不足。当前诊疗面临多重挑战:对微孢子虫生物学特性及鹦鹉接触等危险因素的认知局限, 角膜结膜炎型与基质炎型的临床鉴别困难, 以及缺乏统一的诊断治疗标准。我们应强化临床对危险因素患者的早期诊断意识, 尽快开展多中心研究以形成规范化诊疗共识, 从而提升整体诊疗水...
中国多点微透镜近视离焦设计镜片框架眼镜近视控制效果评价和安全配戴专家共识(2025年)————作者: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接触镜安全监控与视觉健康专业委员会;四川省视光学学会西部视光学专家委员会;
摘要:随着各种微透镜近视离焦设计镜片出现, 评估和验证其近视控制效果并把控其质量和配戴安全性, 逐步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尚未将近视防控框架眼镜归为受国家相关部门直接监管的医疗器械。微透镜近视离焦设计镜片框架眼镜作为延缓近视进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尤其对于儿童青少年配戴者, 更应保证近视控制的有效性和配戴安全性, 并规范验配流程。为此,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接触镜安全监控与视觉健康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视光学学会...
微孢子虫角膜炎临床诊疗观察————作者:韦远;王智群;张阳;陈可心;吕岚;李纳;张子俊;彭博;庞金鼎;韦明达;石清泉;韦振宇;徐西占;鲁辛辛;梁庆丰;
摘要:目的探讨微孢子虫角膜炎(MK)的临床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3年6月至2025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微孢子虫角膜炎患者资料, 包括危险因素、确诊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及治愈时间;实验室除常规微生物刮片细胞学检查外, 对标本进行体外细胞(Vero细胞)培养、分离、鉴定, 以及角膜病灶分泌物和可疑感染源鹦鹉的粪便的微孢子虫小亚基核糖...
着色真菌性角膜炎————作者:张培成;王秀先;马利肖;
摘要:患者男性, 68岁。因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2个半月, 就诊于河北省眼科医院。既往陈旧性脑梗死2年。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手动, 左眼为1.0;眼压右眼为15.3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16.6 mmHg;右眼球结膜中度混合性充血, 结膜囊内可见少量分泌物, 角膜中央约6 mm×6 mm灰白色浸润灶, 病灶表面可见棕褐色菌丝苔被附着, 其他部位角膜透明, 前房深度正常, ...
Waardenburg综合征————作者:张琳;刘派;黄艳明;
摘要:患者男性, 15岁。因双眼视物模糊, 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3年前在我院诊断为右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母亲有类似疾病史, 双眼虹膜异色。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为0.15, 左眼为0.25, 双眼矫正视力均为1.0;双眼前节情况见精粹图片1, 眼底情况见精粹图片2。临床诊断:Waardenburg综合征;双眼屈光不正
NRF2激活剂衣康酸二甲酯对缺氧诱导的巩膜成纤维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作者:杨超;祝颖;蔡照莹;粘红;杜蓓;魏瑞华;
摘要: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激活剂衣康酸二甲酯(DMI)对缺氧诱导的巩膜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构建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FDM)模型, 利用红外偏心摄影验光仪和A型超声仪测量豚鼠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免疫印迹法检测近视豚鼠巩膜中NRF2蛋白表达。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豚鼠原代巩膜成纤维细胞, 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取培养3~5代的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GSF)用于实验:缺氧组处理时, ...
假性视盘水肿合并视盘周围高反射卵圆形团块样结构1例————作者:孙乌仁图雅;尚姗姗;苏艳;韦企平;郭黎霞;金丽丽;
摘要:1例9岁双眼视力下降3个月男性患者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扎赉特旗蒙医综合医院眼科。双眼视盘色红润且边界不清, 中度水肿, 盘周明显水肿隆起。眼部B型超声和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示视盘不同程度隆起, 加强深度扫描模式OCT检查在视盘隆起对应部位可见侧向突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下和Bruch膜上且边界清晰的卵圆形稍强反射结构, OCT视盘3D重建图像可见视盘隆起和卵圆形稍强反射结构。临床诊断为...
本期导读
摘要: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斜视与小儿眼科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刘虎教授
中国儿童斜视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25年)————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
摘要:斜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 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但目前国内在儿童斜视围手术期管理方面尚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为进一步加强儿童斜视围手术期管理, 提高手术疗效, 保障患儿安全,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联合, 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现状, 参考相关专著及文献, 并结合学组专家的临床经验, 经过充分讨论, 针对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术前评估和准备、术中及...
儿童Stickler综合征相关视网膜脱离的眼部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分析————作者:原铭贞;刘敬花;李松峰;邓光达;李亮;麻婧;王天玉;卢海;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Stickler综合征相关视网膜脱离的眼部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检查确诊为Stickler综合征相关视网膜脱离, 并接受视网膜复位手术治疗的患者18例(20只眼)。患者均行系统性眼科评估。根据患者年龄、视力、眼压以及眼前节、玻璃体及视网膜情况, 选择个性化视网膜复位手术方案。随...
母亲孕期和出生因素对儿童散光影响的初步观察————作者:韩媛媛;吕鸿瑜;伍婧;钱学翰;魏楠;
摘要:目的探讨母亲孕期和出生因素对儿童散光的影响。方法病例对照研究。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 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眼保健科同期连续收集3~12岁散光儿童为散光组, 非散光儿童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自动验光, 将散光界定为柱镜度数的绝对值≥1.00 D, 仅纳入右眼。记录母亲妊娠期相关因素[分娩年龄、分娩方式、配偶年龄、孕期黄体酮用药、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增重、孕...
新生儿单眼轻度玻璃体积血后屈光参差1例————作者:令狐丹丹;梁建宏;
摘要:1例日龄57 d男性早产儿左眼轻度玻璃体积血(遮挡黄斑), 4岁6个月和10岁随访, 左眼出现高度近视眼致双眼屈光参差, 给予配镜治疗。临床应更多关注新生儿眼底出血及其长期视功能预后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国家级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 省级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 国家级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华预防医学
- 北大核心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 省级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华西医学
- 省级四川精神卫生
- 北大核心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北大核心疑难病杂志
- 省级右江医学
- 国家级浙江临床医学
- 北大核心护理实践与研究
- 北大核心西南国防医药
- 国家级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 北大核心肿瘤预防与治疗
- 北大核心北京中医药
- 省级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省级现代诊断与治疗
- 国家级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胰腺病杂志
- 省级医学前沿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国家级中国现代医生杂志
- 省级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国家级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