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简介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双月刊)1960年创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会刊。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传播中医药图书情报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应用,为中医药图书情报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报道中医药图书情报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科研教学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医药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栏目设置
专题论坛、中医药信息研究(学科建设、信息标准、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数据挖掘、情报分析与研究、中医医院信息管理)、图书馆学研究(知识服务、文献研究、古籍论坛、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建设、资源建设)、中医教育、综述。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投稿须知: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2018年《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06期投稿论文目录:
重度老龄化趋势下浙江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现状分析与对策包利荣;曾传红;于琦;吴夏秋;
数字影像技术在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孙广秀;张之益;
“双一流”背景下图书馆学科服务助力中医内科学科建设之思考张俊;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医联体发展情况分析徐荣;
我国图书馆员情绪工作研究评述卢玉红;
基于文献的图书馆领域慕课研究热点分析宋宇;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藏碎片资源整合的价值及路径探讨侯惠芬;陈焕之;
“一带一路”倡议下区域图书馆联盟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构建李娟;
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共享服务模式探讨黄乐燕;
数字图书馆知识链的知识协同管理体系构建崔小彦;
智慧社会背景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开放服务研究陈骊;
图书馆参与健康信息服务的创新途径探讨王三萍;
信息觅食理论视域下图书馆用户信息获取能力培养路径探讨张影;
高校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的构建模式研究郭文静;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研究陶彬;
基于“书香校园”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实践与探索桂晶晶;卢山;
收录论文:数字图书馆知识链的知识协同管理体系构建
【摘要】:文章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知识链的内容,从用户参与、服务层次、制度规范、科学管理等层面对基于数字图书馆知识链信息资源整合原则予以说明,最后着重从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优化职能体系、健全服务机制和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知识协同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旨在促进数字图书馆能够向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资源。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CiteSpace的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作者:陈炜静;袁龙宇;曾许欣;陈玥琪;林碧莹;
摘要:目的 探究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及Web of Science2005年1月1日-2025年1月23日收录的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6.3.R1软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
基于CiteSpace的一气周流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作者:陈浩松;丁然;郑权;张梅;马欢欢;焦宏官;
摘要:目的 整理分析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相关研究文献,探讨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建库至2025年1月1日一气周流相关研究文献,运用Python3.9.19绘制发文时间分布图,利用CiteSpace6.3.R1软件构建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时间线和突现分析。结果 共纳...
基于CiteSpace的针刺治疗冠心病研究文献可视化研究————作者:张晨沣;李梦琪;盖香沐;蒋晓渤;王洪峰;
摘要:目的 探究针刺治疗冠心病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收录的针刺治疗冠心病研究文献,统计年发文量趋势,使用CiteSpace 6.4.R1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基于CiteSpace的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作者:李冰枝;管媛媛;王雅;乔晓迪;肖洪波;
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国内外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Web of Science、PubMed建库至2024年5月15日收录的针灸治疗PSCI研究文献,分析其年发文量趋势,运用CiteSpace 6.3.R1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585...
基于“金木变化之始终”刍议从肝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者:李炫烨;刘俞圣;刘博深;王文博;陶殿坤;李沂霖;刘洋;陈军磊;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病程长,患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可归属中医学“肺胀”范畴,典型临床表现为咳嗽上气、烦躁不宁。饮食水谷入于胃中,化为水谷精微,在肝脾枢纽作用下,上呈于肺,化为雾露之溉,并在肺的宣发肃降下,布达周身,濡养筋骨。若肝木受郁,疏泻失司,周身气机流转异常,在下之水谷精微无以上荣,则肺体失养,在上所纳之气亦不得下纳,故宣降不行,两疾相和,则痰气壅聚,发为喘满。本文立足于“金木变化之...
基于CiteSpace的青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视化分析————作者:许瑞浩;郑锦鸿;吴思敏;黄清春;
摘要:目的 分析青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200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收录的青风藤治疗RA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6.3.R3软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88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近年出现波动下降趋势;作者共...
冯群虎基于“木郁达之”治疗肛周湿疹经验————作者:安美锜;冯群虎;
摘要:肛周湿疹作为肛肠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局部或延及外阴、阴囊等区域不可忍受的瘙痒、潮湿,肛周局部弥漫性皮损。本病发病率、复发率较高,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也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冯群虎从“木郁达之”理论出发,认为肛周湿疹病机为肝郁乘脾化湿、肝血不足不荣肌肤、肝气郁结化火与湿热互结皮肤,治以疏肝健脾、养血柔肝、清肝祛湿。冯群虎运用自拟方及经方加减治疗肛周湿疹,临床疗效明显。现介绍冯群虎从“木郁达之...
葛根质量控制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作者:洪思;孔雨朦;黄思琪;刘文龙;张喜利;
摘要:目的 可视化分析葛根质量控制研究文献,总结该领域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Web of Science(WOS)1993年1月1日-2023年7月29日收录的葛根质量控制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6.2.R4可视化分析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结果 纳入中文文献1 188篇,英文...
基于CiteSpace的植物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作者:胡玲玲;杨勇;秦涛;
摘要:目的 对2003-2023年植物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0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录的植物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6.2.R2软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 209篇,...
赵保东自拟益肾助眠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作者:赵亚辉;赵保东;武扬;张茜;
摘要:失眠是女性围绝经期常见症状,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赵保东认为,肾虚是女性围绝经期失眠发病基础,肝肾阴虚、心肾失交是其主要病机,情志失调为关键诱因,治疗以补肾养肝为主,自拟益肾助眠汤治疗该病,疗效明显。本文总结赵保东运用自拟益肾助眠汤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附验案1则
钟晓玲基于络病理论针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经验————作者:周佳莹;钟晓玲;张雅丽;沙燕红;
摘要:络病理论认为,疾病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女子经、带、胎、产皆与气血密切相关,冲任二脉气血充盛是正常月经的基础。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根本病机是肾虚血瘀,钟晓玲基于络病理论,灵活运用固元培本、调畅冲任、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治法,以针灸通络调血,从而促进卵巢功能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附验案1则
中医外治法治疗瘢痕疙瘩研究进展————作者:宋豆豆;陈泽宇;赵宝珠;娜布其玛;
摘要:瘢痕疙瘩是一种瘢痕组织超过原有皮损范围的皮肤良性肿瘤。中医外治法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瘢痕疙瘩复发率。该疗法包括中药外用、火针、针刺、刺络拔罐、中药注射等。本文综述瘢痕疙瘩病因病机及中医外治法治疗瘢痕疙瘩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生姜源性外泌体样纳米颗粒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者:陈惠萍;王丽萍;
摘要:植物源性外泌体样纳米颗粒来源广泛,具有无毒、无污染、低免疫原性、高生物相容性和强改造性等特点,是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生姜是典型药食同源植物,生姜源性外泌体样纳米颗粒(GELNs)能将自身小分子活性成分、核酸、脂质或外源装载的生物药、化疗药靶向运输至目标组织或细胞,以防病治病。本文综述GELNs分离纯化方法、稳定性、生化特性和治疗潜力,为植物中药开发应用提供新方向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广藿香-豆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作者:李涛;黄惠;张阳;薛晨方;罗干;范瑶媛;刘世举;
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广藿香-豆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广藿香、豆蔻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PharmGKB、TTD、DrugBank、SymMap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提取疾病药物交集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基于微生信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 1.2.0软件进行分子对...
基于CiteSpace的沙参麦冬汤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作者:马晓勿;马建岭;史利卿;罗景舒;刘松;郭兆迪;张珑菲;
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分析沙参麦冬汤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00年1月1日-2023年9月23日收录的沙参麦冬汤相关文献,绘制发文趋势、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23篇,年发文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发文较多的作者为司春富、刘德义,其中,刘德义团队合作较为紧密;研究机构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该领域高频关键词为“化疗...
基于CiteSpace的子午流注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作者:林淑艳;李杰;陈伶利;
摘要:目的 分析2004-2024年子午流注相关研究文献,探索其研究热点及前沿,为其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2004年1月1日-2024年7月1日收录的子午流注相关研究文献,导出文献题录至NoteExpress4.0.09855软件进行筛选及去重,采用Cit...
李理运用自拟消渴1号方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作者:闫志诚;李理;
摘要:李理认为,治疗2型糖尿病应以补先天、滋肾阴为主;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阴虚燥热偏盛,治疗宜用清热润燥之品、滋阴增液去除燥热之邪,使体内阴阳趋于平衡,同时,注重健胃醒脾,补后天以资先天。李理自拟消渴1号方治疗2型糖尿病,其中,生地黄、黄精滋阴益肾,黄连、知母、玄参等清热润燥,茯苓、黄芪、砂仁健胃醒脾。临床基于消渴1号方灵活加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附验案1则
温经汤治疗慢性头痛经验————作者:王文娟;
摘要:温经汤是治疗月经病常用经方。本文总结温经汤方证特点,认为温经汤可治疗病机为中下焦虚寒、阴血亏虚、瘀血内停的临床各科疾病。慢性头痛病程较长,涉及多病因、脏腑、经络,病机复杂,常虚实寒热并存;其病机符合虚、寒、瘀,可采用温经汤辨治,疗效可观。附验案1则
刘春华基于“脏腑相关”运用《金匮要略》经典方剂辨治心血管疾病经验————作者:邓晓晨;刘春华;
摘要:刘春华认为,当从心肺同病、心脾同病、心肾同病和心胃同病理解及应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理法方药。结合经典理论及临证经验,刘春华提出,胸痹短气当虚实异治,胸痹心痛分缓急先后。本文总结刘春华基于“脏腑相关”运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方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证治思路,附验案1则
基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虚、痰、瘀与特发性膜性肾病————作者:李桂英;冯辉辉;熊伟群;任清竹;高梦焦;赵娜;刘淑芳;牛利文;
摘要: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性肾病,其病理特点为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致肾小球基底膜异常增厚和功能受损。伏邪理论是中医学重要概念,指体内潜在病因或致病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发作,或加重疾病。本文以中医伏邪理论为基础,探讨虚、痰、瘀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新思路,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参考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山西医药杂志
- 国家级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 北大核心上海口腔医学
- 省级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国家级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 省级实用药物与临床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 北大核心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国家级食管外科电子杂志
- 省级内蒙古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国家级校园心理
- 国家级健康前沿
- 北大核心解剖学杂志
- 省级青海医药杂志
- 省级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省级精准医学杂志
- 国家级疾病监测
- 省级肿瘤药学杂志
- 北大核心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 北大核心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省级心电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外科杂志
- 省级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 国家级中国医药指南
- 省级中华中医药学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