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7-1348/R
国际标准刊号:1009-1157
主办单位: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上一本期杂志:《国外医学情报》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

  【杂志简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遵循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防治和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侧重实际应用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提倡百家争鸣,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面向全国麻风与皮肤病和性病防治、临床、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者和广大基层医务人员,为促进疾病防治、学科发展与人才成长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与编译、继续医学教育、经验交流、中医中药、临床护理,实验室技术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麻风复发1例 杨昌明,赵廷方,周成勇

  白藜芦醇对UVA照射人成纤维细胞的光保护作用 雷卫,陈凰,徐学刚,李远宏,吴严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 Mohs 显微切除术中的应用 孙峰,周锟,姜晓玲,李强

  巨大肢端纤维角皮瘤1例 杨小英,张玲,辜转荣,简峰,黄长征

  光泽苔藓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图像特征 李巧飞,曾抗,王智琴,曹光玲,陈小红,韩建德,后桂荣

  13例副肿瘤性天疱疮的临床特征分析 李丽,吴超,苏飞,马东来,刘跃华,左亚刚

  常见医学真菌 DNA 条形码 BLAST 数据库的建立 刘沐桑,张莉莉,吕桂霞,沈永年,胡素泉,刘维达

  泛发性巨大寻常疣1例 王小霞,张衍国,王欢

  糖尿病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房小凯,何月希,FANG Xiao-kai,HE Yue-xi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张琛,高炳爱,陈玉欣,徐钧,刘岩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评价 顾永,毕鸣晔,黄海峰,胡君,张美华

  Sox10单抗免疫组化检测脂溢性角化病和皮肤纤维瘤中黑素细胞的增殖 杨欢,张美华,苏忠兰,YANG Huan,ZHANG Mei-hua,SU Zhong-lan

  射频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疗效评价 徐纲,XU Gang

  咪喹莫特联合90 Sr-90 Y敷贴治疗跖疣的疗效评价 曹春育,帅茂圣,丁忠旗,陈斯泰,赵建林

  康复医学论文:运动对药物治疗白癜风患者血浆及组织液内皮素—1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不同强度的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对白癜风患者皮损区面积,以及血浆和组织液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选取白癜风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安静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中等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药物治疗)、大强度运动组(大强度运动+药物治疗),每组15例。中等强度运动组采取跑步运动,运动强度维持在心率120~140次/min,每次1h;大强度运动组采取跳绳运动,心率为160~170次/min,1d累计1h。每周运动5d,共进行16周的运动。16周运动干预前后,采取患者血液及组织液,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1质量浓度。通过对血浆微量元素的检测判断铜离子的变化;通过肢端血管微循环检测血管侧枝及管径的变化。结果发现:1)运动使血浆、组织液ET-1质量浓度明显增加,其中以大强度运动组增加最为显著;2)16周运动前后,安静对照组与两个运动强度组的血铜离子均增加,安静对照组增加显著,而运动组只是出现微量增加;3)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增加了患者血管侧枝及管径,促进了血液循环;4)实验后3组患者皮损区缩小与实验前有显著差异,实验后3组之间皮损区缩小面积差异没有显著性,但运动组比安静对照组缩小面积大。结果说明,运动可作为白癜风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中以大强度运动效果较佳。

  关键词:康复医学论文,运动医学,白癜风,内皮素-1,运动辅助治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阿达木单抗治疗秃发性毛囊炎五例并文献复习————作者:佘昕妍;李阳;蔡丽婷;关则璞;王晓华;金西西;

摘要:目的:评价阿达木单抗用于治疗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秃发性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传统治疗无效的秃发性毛囊炎患者,排除生物制剂禁忌后予阿达木单抗治疗,观察皮疹变化,并分析归纳国外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本文共分析33例患者,其中5例患者为我院治疗的患者,28例来自既往文献报道。33例患者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40±13)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30年)。予阿达木单抗治疗2个月后,所有患者临...

重庆市麻风存活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罗升群;唐浩民;吴科静;王涛;蒋朝辉;苏洁;程静;李霜霜;赵萍;赵兵;

摘要:目的:调查重庆城乡麻风存活者生存质量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麻风存活者的生存质量制定公共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市主城区及渝西地区麻风存活者分别作为城市及乡村代表,采用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麻风存活者的生存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3年重庆市城乡麻风存活者...

南京市95例HIV-1感染者ART后耐药变化分析————作者:王雯菁;徐亮;乔润洁;孙梅;吴旭平;

摘要:目的:分析HIV-1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耐药情况,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95例HIV-1感染者的人口学信息,采集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检测T淋巴细胞计数,HIV RNA载量及基因型耐药性,分析南京市HIV-1感染者的耐药情况。结果:95例患者中,新发患者61例,经治患者34例。共采集样本190份,包括CRF01_AE型91份、B/C重组亚型4...

外出流动人群返乡体检发现麻风患者效果分析————作者:尹丽娇;何乔晶;张春雨;周丽娟;陆胜清;王维维;余秀峰;

摘要:目的:分析2011-2024年文山州外出流动人群通过返乡体检发现、其他方式发现及非流动人群发现的新发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返乡体检在发现外出流动人群中麻风患者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2024年文山州外出流动人群通过返乡体检、其他方式发现及非流动人群中发现的新发麻风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2024年,文山州外出流动人群新发麻风157例(31.34...

395例新发麻风病例2级畸残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周瑜;马功燕;陈海燕;周姣姣;陈进;

摘要:目的:了解新发麻风病例的2级畸残(G2D)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优化麻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六安市1954-2021年麻风新发病例的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发麻风病例G2D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分析395例新发麻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G2D组(153例)与非G2D组(242例),单因素分析文化程度、延迟期、传染源、皮损数量、神经损害条数、麻风反应以及麻风类型是...

海分枝杆菌感染小鼠模型的构建————作者:林秀球;李阳;佘昕妍;关则璞;王晓华;

摘要:目的:构建稳定可重复的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M.marinum)局部感染小鼠模型,模拟人类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理生理特征。方法:通过小鼠背部皮下/足垫注射法接种菌株(菌量分别为10~6 CFU、10~4 CFU、10~2 CFU),按照不同饲养环境(18℃和25℃),动态监测感染局部病变、组织病理及免疫反应。结果:成功构建小鼠局部海分枝杆菌肉芽肿炎症模型,感染严重程...

晚期新生儿水痘合并重症肺炎二例并文献复习————作者:张德蓝;丁玲;高一;郑永利;

摘要: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2例晚期新生儿后天感染水痘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2例患儿均以皮疹为首发症状,后渐出现发热、咳嗽、气促、氧饱和度降低等表现;经胸部CT检查明确有肺实变,经过积极治疗后均临床治愈。共检索到新生儿水痘并发肺炎相关文献16篇,包含病例79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水痘皮疹基础上伴发热、咳嗽、气促、吐沫、拒奶、精神差,重症病例有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甚至肺出血。79例患者中17例明确...

1991-2024年烟台市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例延迟诊断情况分析————作者:王相洁;韩冬柏;常炯炯;杨丽华;陈平;颜世翠;

摘要:目的:了解烟台市近年来麻风病例延迟诊断情况。方法:筛选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中1991-2024年烟台市麻风患者。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结果:剔除复发、转出人员,共筛选出52例麻风病例,延迟诊断期1~564个月,中位数24个月。延迟诊断期小于1年9例(17.3%),1~2.9年26例(50%),3~4.9年7例(13.5%),5年及以上10例(19.2%)...

表现为线状损害的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一例————作者:刘慧;蒋豆蔻;郭梦圆;田佳彬;关杨;

摘要: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很少表现为多发性皮损,国外有文献报道皮损呈线状、簇状及沿Blaschko线分布的病例,国内暂无类似报道,本文报道一例。患者,男,26岁。右下肢后内侧线状分布紫红色丘疹、结节、斑块伴瘙痒10年。曾多次在外院诊断为扁平苔藓并予以口服及外用药物,未见明显缓解。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层小汗腺及周围血管增生、扩张。诊断: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予以抗组胺药物口服,卤米松乳膏外用等对症支持治疗...

瘰疬性皮肤结核一例————作者:罗晓佳;张耀中;姜福琼;

摘要:患者,男,74岁,颈前、双侧腋下多发结节、囊肿、坏死、结痂、瘢痕伴疼痛2年。患者曾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皮肤感染,予抗炎、止痛、中药等治疗,效果不佳,遂至我院就诊。组织病理检查示:见多核巨细胞;TSPOT阳性;MetaCAP病原微生物核酸高通量测序: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诊断:瘰疬性皮肤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口服治疗后皮损明显消退

托法替布治疗顽固性玫瑰痤疮一例————作者:曲芃;刘永霞;王广进;

摘要: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丘疹和脓疱形成、毛细血管扩张、鼻部肥大等。临床上对于顽固性玫瑰痤疮,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口服抗生素和局部用药效果往往有限,病情容易反复。本文报道了口服托法替布治疗顽固性玫瑰痤疮一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自发性泛发型发疹性瘢痕疙瘩一例————作者:马丽珂;曲才杰;金艳;杨彦华;张洪英;

摘要:自发性泛发型发疹性瘢痕疙瘩临床罕见,既往国内文献报道仅1例,本文报道1例。患者,男,17岁,躯干、四肢丘疹结节2年余。皮肤科查体:前胸、背部、腰臀部、双上臂外侧以及双大腿可见散在对称性暗红色丘疹、结节。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多,真皮内明显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多、增粗,较致密,排列成结节条索状。诊断:自发性泛发型发疹性瘢痕疙瘩

蚰蜒叮咬致横纹肌溶解一例————作者:谢莉利;高英丽;卢彬;孙心君;

摘要:患者,男,19岁,左手被蚰蜒叮咬后出现红肿,伴剧烈疼痛,病情进展迅速,出现黑紫、大疱、糜烂、破溃,肌力下降,肌酸激酶明显增高(17 123 U/L),是正常值上限的55倍。诊断为蚰蜒皮炎并横纹肌溶解。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d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11天后复查肌酶谱、肝功、尿常规均正常,肌力恢复正常。出院35天后随访,患者左手肿胀消退,少许色沉,功能恢复正常

儿童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一例————作者:马春苗;刘俊枫;陈军辉;崔维静;王建军;

摘要: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患病率(10.7~13.0)/10~6,好发于40~60岁,儿童更少见,本文报道一例累及多系统的儿童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一例。患者,女,13岁,皮损主要表现为丘疹伴出血性水疱、口腔黏膜糜烂,累及的其他系统包括肺部、鼻窦、皮肤、眼部、消化道、肾脏及骨髓。皮肤组织病理示: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并表皮下疱形成,真皮部分血管弹力纤维及毛囊纤维素样坏死,间质水肿伴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胞浆型抗...

乌帕替尼皮肤科超说明书应用进展————作者:焦雨竹;李慧杰;杨青;

摘要:乌帕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目前已在我国批准用于特应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治疗,覆盖皮肤、消化以及风湿免疫等领域。近年研究表明,其在化脓性汗腺炎、斑秃、白癜风、系统性红斑狼疮、掌跖脓疱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炎症性皮肤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本文系统综述乌帕替尼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结合近年随机对照试...

Janus激酶抑制剂在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中的应用进展————作者:仝海男;郭建辉;

摘要:自身免疫性大疱病(autoimmune blistering diseases, AIBD)是一组由自身抗体介导的皮肤黏膜水疱性疾病,传统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近年来,JAK抑制剂因其靶向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阻断炎症和免疫反应的特性,成为新兴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JAK-STAT通路在A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芦可替尼、托法替布、乌帕替尼等JAK抑制剂在治疗天疱疮、类...

误诊为带状疱疹和淋巴结炎的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一例————作者:程家国;张露平;付劲峰;李丹丹;何杰;李超琴;周川楠;张静;

摘要:<正>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四川攀枝花市盐边县人。双手足出现皮肤干燥,散在红色结节及红斑,双侧腋窝及腹股沟疼痛1年余,加重伴视物模糊及发热7天。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足出现皮肤干燥,散在红色结节及红斑,双侧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反复肿大及疼痛,无明显加重,未行诊治。7天前腋窝及腹股沟疼痛加重,且疼痛为持续性刺痛,伴视物模糊及发热。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带状疱疹并给予抗病毒治疗4天,无效

误诊为慢性皮炎的瘤型麻风一例————作者:吴晶晶;徐棉;王胜男;王金蒙;

摘要:<正>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江西人。因周身多发红斑、丘疹、结节6年,加重2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部出现红斑、丘疹,无疼痛、瘙痒等自觉症状,未予重视,逐渐累及面部、双上肢,于当地医院诊断“慢性皮炎”,并予抗过敏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欠佳,为明确病因,患者于当地医院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符合慢性皮炎改变”,遂继续间断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迁延...

敬告读者与作者

摘要:<正>近日有作者收到以《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编辑名义发送的邮件,邮件中要求添加作者微信等联系方式,以进一步欺骗作者,骗取作者审稿费和版面费,造成作者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刊的声誉,在此郑重告知:1.本刊不会以个人名义要求作者添加微信及QQ信息,若收到相关邮件,请及时和我们联系,以免上当受骗;2.本刊不收取审稿费,若收到审稿费邮件,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2026年《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征订启事

摘要:<正>《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和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多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入,包括知网、万方、维普、超星及Scopus数据库,是广大皮肤病、性病及麻风医务工作者发表临床和科研报告的园地。本刊设有论著、综述、临床研究、病例报告等栏目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