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459/R
国际标准刊号:1009-122X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上一本期杂志:《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期刊信息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医学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创刊于1996年3月,季刊。2003年起由季刊改为月刊,月20日出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担任杂志名誉主编。《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是中国神经系统杂志中唯一的一本微侵袭领域方面的专业杂志。这本杂志的编委会、作者群、读者队伍聚集着一大批中国神经外科微侵袭领域的精英。本刊以中国神经外科微侵袭领域方面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的临床研究结果为报道重点。

  本刊具有:

  1、专科性较强、针对性好的特点,是中国神经外科领域中唯一的一本微侵袭领域专业杂志。

  2、编委会由国内外知名教授、港台及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组成,这些人代表了神经外科微侵袭领域的最高水平。

  3、作者队伍为国内正在崛起的一批中青年精英。

  4、读者群遍及中国各省市的神经外科。

  5、本刊吸纳了大批有国家基金项目的稿件。

  6、本刊被国内主要检索机构收录及二级检索系统收录。

  7、已经进入中国科技部统计源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08年版 (即第五版)之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在全军第四届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中被评为优秀期刊。

  2007年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 (Chemical Abstracts,C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Ulrich IPD) 和波兰《哥白尼索引》正式收录。

  【栏目设置】

  本刊辟有:述评、综述、时讯、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争鸣与讨论、论著摘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基层园地、学科动态、网讯、译文、读者信箱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手术切除程度对胶质母细胞瘤预后预测因素的影响 王永志,杨帆,季玉陈,刘彦伟,游赣,张伟,江涛,Wang Yongzhi,Yang Fan,Ji Yuchen,Li Yanwei,You Gan,Zhang Wei,Jiang Tao

  幕下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张忠,王永志,季玉陈,陈宝师,Zhang Zhong,Wang Yongzhi,Ji Yuchen,Chen Baoshi

  单侧慢性海马电刺激治疗颞叶癫疒间的疗效观察 遇涛,张国君,王雪原,肖东升,乔梁,舒伟,王玉平,李勇杰,Yu Tao,Zhang Guojun,Wang Xueyuan,Xiao Dongsheng,Qiao Liang,Shu Wei,Wang Yuping,Li Yongjie

  三叉神经半月节与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对比 熊铁根,武肖娜,黎振声,杨红军,Xiong Tiegen,Wu Xiaona,Li Zhensheng,Yang Hongjun

  肢体温度和肌松剂停药时间对术中SEP、MEP监测的影响 王金川,王帆,高宏志,黄凤凤,王翠娥,刘金霞,胡伟鹏,Wang Jinchuan,Wang Fan,Gao Hongzhi,Huang Fengfeng,Wang Cui'e,Liu Jinxia,Hu Weipeng

  颅内黑色素细胞瘤的诊疗 王凯,窦长武,张占普,高乃康,王飞,白杰,汤劼,Wang Kai,Dou Changwu,Zhang Zhanpu,Gao Naikang,Wang Fei,Bai Jie,Tang Jie

  VasoCT在颈部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牛晓旺,杜世伟,郑娟,聂庆彬,甘慢慢,李冬梅,张友平,毛更生,Niu Xiaowang,Du Shiwei,Zheng Juan,Nie Qingbin,Gan Manman,Li Dongmei,Zhang Youping,Mao Gengsheng

  钻孔引流置管导向钳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肖阳

  影像引导锁孔入路内镜幕上脑内血肿清除:119例分析 徐永革,王岩,张国珍,苏辉,夏小雨,宋昭,Xu Yongge,Wang Yan,Zhang Guozhen,Su Hui,Xia Xiaoyu,Song Zhao

  快速康复外科在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 徐伟光,殷利明,钟德泉

  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价值 程树来,陈永群,卢天喜,任安洲

  康复医学论文范文:论疗养院里的康复医学的发展

  论文导读:定期开展科室民主生活会,使科室在和谐的氛围中持续发展。医院应从临床、教学、科研、政策导向、资金扶持上加以引导,在科研立项、设备引进、资金投入、学术交流等方面向康复或与之相关的专科、专病倾斜。使科室的空间布局更趋合理,仪器设备更趋完备,人员配置更加科学。在不断激发内涵建设活力,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院际间、学科间的学术和信息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学术氛围。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接触式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作者:韩良波;武金凤;张保庆;刘许昌;付坤;

摘要:目的 探讨接触式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HICH手术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传统手术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n=50)与神经内镜组(接触式神经内镜控制下血肿清除术治疗,n=50)。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生化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后与术后并发...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作者:于亚亚;高铭;谢胜强;尹志勇;韩铖琛;伍琳;马雪;孙君昭;常洪波;

摘要: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症(acut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AL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资料,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脑出血原因,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手术治疗、肢体静脉栓塞史、新发ALDVT的情况,血栓肢...

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单中心经验————作者:徐建国;朱巍巍;李吻;尤万春;吴江;王中;

摘要: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sDAVF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3~75岁(中位68岁);8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临床表现,4例表现为脊髓功能障碍。所有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

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作者:郑晨;李伟;刘泉春;

摘要: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83例HICH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微创组42例(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与开颅组41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血清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微创组治...

不同术式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作者:刘玲;张继东;

摘要:目的 对比早期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前循环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夹闭组(应用显微夹闭手术治疗,n=142)与栓塞组(应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n=138)。采用倾向性匹配法,以0.25为卡钳值、按1:1比例筛选出120对基线资料可比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再按动脉瘤部位:前...

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风险的预警价值————作者:平忠孝;白杨;樊姨君;李季萌;廉瑞;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继发脑梗死风险的预警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TIA患者资料,根据TIA后90 d内是否出现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n=32)和非脑梗死组(n=58)。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

静脉溶栓并桥接取栓后发生脑出血及血小板危急值1例————作者:张得国;赵刚;胡焕雪;程魁红;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并桥接取栓后血小板减少及脑出血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总结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治经过,该患者在排除禁忌证后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并桥接取栓;并结合文献分析血小板危急值与颅内出血的原因。结果 术中使用肝素抗凝,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术后30 min复查头CT提示颅内出血;血常规复查提示血小板危急值。给予冷沉淀与血浆对症抢救,效果不佳,患者脑疝形成,家属放弃治疗结论 血小板危...

个性化脑机接口的崛起:功能神经外科精准神经调控————作者:王禹心;刘佳雨;苏世超;高照;王秉贤;党圆圆;许奥浠;赵虎林;张剑宁;

摘要: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作为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的桥梁,在功能神经外科的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当前,BC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运动功能重建、神经调控及神经精神疾病治疗。然而,现有系统在解码精度、长期稳定性及适应性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个性化脑机接口(personalized BCI,PBCI)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升BCI系统的精准性与适应性。本文综...

老年人创伤性脑损伤的特点及救治策略————作者:李振填;白红民;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老年人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跌倒和交通事故是老年人TBI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因生理机能低下,伤后容易出现迟发性病情恶化,以及术前使用多重药物影响TBI的预后,老年人TBI患者有其不同于年轻TBI患者的特点。本文对老年人TBI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特点、抗凝类药物的影响及其治疗策略进行总结

不同生长速率脑膜瘤的临床特征与突变图谱————作者:徐立新;程也;白杰;吴晓龙;肖新如;

摘要:目的 评估脑膜瘤生长速率(tumor growth rate,TGR)与特定基因突变、DNA甲基化水平及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0例初期选择随访、数年后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其中26例患者归为快速生长组(FG组),其TGR>4 mm/年;24例归为缓慢生长组(SG组),TGR<2 mm/年。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

高级别胶质瘤靶向治疗的突破性进展————作者:翟玉龙;王樑;

摘要:<正>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是最具侵袭性的原发脑肿瘤之一,尤其是存在H3K27突变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DMG),中位生存期常不足18个月[1]。近年尽管在HGG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针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基于个体化扩增断点的ctDNA液体活检在高级别胶质瘤监测中的应用————作者:黄薪瑜;

摘要:<正>胶质瘤是常见原发性颅内肿瘤,其中高级别胶质瘤具有生存期短、致残率高和医疗负担重等特点[1]。尽管手术联合放化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手段,但不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在治疗结束短期内即出现复发。由于放疗导致的影像学改变酷似肿瘤进展,临床很难通过影像学鉴别假性进展、放射性坏死和肿瘤进展[2]。在早期阶段识别放射性坏死和肿瘤进展有助于迅速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症状。因此,寻求早期准确判断肿瘤进展情...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稿约

摘要:<正>《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现主管单位: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融通医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本刊以全面反映我国神经外科徽侵袭领域医学研究成果,快速传递学科前沿信息,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及时交流临床经验为宗旨;以服务神经外科及相关学科广大医务工作者为已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依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增加手术视频等新媒体功能的通知————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交流的模式发生极大地改变。为了便于作者、读者能够直观可视地进行学术交流,欢迎各位作者将文章中典型病例影像做成动态单一影像或三维融合影像,或将手术、血管介入等手术操作中的精彩片段截取后提供给我们,本刊将制作二维码链接相关视频,然后将二维码印刷在文章中,以方便读者扫码观看。欢迎作者踊跃投稿。手术视频格式要求:1.建议手术视频保存格式为mp4,分辨率为720...

胶质母细胞瘤皮质类器官模型:破解胶质母细胞瘤异质性与细胞间转移之谜————作者:李秋玲;游赣;

摘要:<正>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和不可治愈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表现出极高复发率与致残率[1]。其治疗难点不仅在于肿瘤细胞本身的异质性,更在于其与周围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近年来,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技术揭示GBM内部的广泛细胞状态异质性,恶性细胞主要包括4种状态:神经祖细胞...

经YL-1型穿刺针颅内血肿穿刺与生物酶液化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作者:周春鹏;刘光辉;王相相;洪旋科;张刚中;

摘要:目的 探究经YL-1型颅内血肿穿刺与生物酶液化术(以下简称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盲对照设计,纳入300例HIC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颅引流组(n=150,开颅血肿引流术)与微创穿刺组(n=150,微创穿刺术)。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3 d、7 ...

血压变异性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作者:洪早凤;王泼泼;

摘要: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的sTBI患者资料,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预后,根据GO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n=42,GOS≤3分)和预后良好组(n=44,GOS≥4分)。比较两组临床资...

脑脊液淀粉样蛋白A1、趋化因子配体10和P38蛋白表达与创伤性脑损伤颅内感染及预后的关系————作者:梁春东;宋万立;张海军;张华园;徐霞辉;

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淀粉样蛋白A1(serum amyloid protein A1,SAA1)、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 10,CXCL10)和P38蛋白水平,与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颅内感染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TBI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资料(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手术治疗的TBI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

脑梗死患者经机械取栓术治疗后发生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作者:袁磊;刘洋;王明;陶录岭;

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经机械取栓术治疗后发生再闭塞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57例经机械取栓术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建模集(180例)与验证集(77例)。随访1年后根据是否发生再闭塞,建模集患者分为再闭塞组(n=50)和无再闭塞组(n=130),经机械取栓术治疗后再闭塞发生率约为27.78%。分析建模集脑梗死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

血清学指标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关系————作者:王常伟;史鹏飞;朱超;栗超跃;李福生;刘德中;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heat protein domainrelated protein 3,NLRP3)及肽素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