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文史类期刊征稿,创刊于1991年,是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文化刊物。
《炎黄春秋》是以史为主的综合性纪实月刊。该刊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团结炎黄子孙,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栏目有特稿、一家言、群言堂、他山石、亲历记、求实篇、怀人篇、殒星篇、英杰谱、往事录、深思录、春秋笔、人物志、海外事、古镜台、编读窗等。
炎黄春秋杂志栏目设置
开篇、殒星篇、求实篇、英杰谱、人海浪、文荟苑、群言堂、古镜台
炎黄春秋杂志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炎黄春秋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本刊重点关注重大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特别关注亲历者的叙述。
二,内容真实可靠,不可有任何虚构。文中重要引语,请注明出处。
三,篇幅不要过长,一般四五千字,长篇最好在八千字之内。
四,原则上一稿一投。如一稿多投,请予说明。
五,投稿三个月以上,未接到采用通知,请作者另行处理。作者请自留底稿,本刊无力退稿。
阅读推荐:民国春秋
《民国春秋》文化职称发表期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炎黄春秋最新期刊目录
爷爷见证的少年抗日传奇————作者:王宗理 ;王宗富;
摘要:<正>抗战时,我们村有一位小八路,他个性鲜明,活泼而幽默,果敢而机敏,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至今还在沭河两岸为人们所乐道,有不少老人好讲述他的故事。在沭河南岸的南辰村里(现属东海县南辰北区),1942年麦收前后曾住过八路军一一五师老四团的一个连,连里有个司号员,名叫李大生,个子矮矮的,才15岁,老家在河南豫西山区。我爷爷王太会那时认识了李大生,和他交朋友,两人年龄差不多大,个头也分不出高...
罗炳辉将军的慰劳信————作者:龙美光;
摘要:<正>云南省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展览着1938年8月27日《新华日报》的一幅报纸照片。报纸上赫然印着三级标题:“卅万封慰劳信运动”“八路军驻汉办事处工作人员写慰劳信”和“罗炳辉先生的慰劳信”。这是全面抗战初期轰轰烈烈的慰劳信运动的见证,也是罗炳1938年8月27日,《新华日报》刊登的罗炳辉将军的慰劳
致敬“抗战木刻”————作者:王炜;
摘要:<正>“抗战木刻”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十分罕见,已成为特定时代永恒的精神符号。1931年8月17日至22日,鲁迅在上海举办了为期6天的木刻讲习会,参加培训的13名学员均由冯雪峰亲自安排,自此拉开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序幕。1938年,“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于武汉成立,而此前在武汉就举办了“全国抗敌木刻画展览会”,展出300余件木刻作品,从此木刻...
周恩来与父亲周劭纲的“生死离合”————作者:张谨;
摘要:<正>周恩来与父亲周劭纲深入骨髓的血脉之情,在其南开作文和旅日日记的饱含深情的文字中可见一斑。1916年2月,周恩来在作文《试各述寒假中之事况》中写道:“今日为旧岁除夕,……南俗晚间聚家人父子团聚一案共食,名曰守岁饭。……北堂久不闻唤子之声。回思依依膝下,此情此景,不必读蓼莪之章,便已悲慨无垠。……泪盈枕席,竟夜不能寐矣!”[1 ]1918年8月27日,周恩来回国...
总司令的借款信————作者:周书羽;
摘要:<正>1937年11月29日,时任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给四川同乡好友戴与龄写了一封满含国事家事的书信,内容如下:与龄老弟: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胜利,差堪告诉你们。昨邓辉林、许明扬、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为快,更述及...
危难中的“你好”————作者:房震鹏;
摘要:<正>超:不及一月,已两退都市。上月二十五晨有计划地离开武汉,秩序颇好,我亦安然到达沙市,转来长沙。惟克农、梓年、京五等船行,损失颇大。办事处死伤九人,可爱的张海清及另一译电员在内。新华损失更大,极有希望的李密林及潘美年牺牲,死伤共二十六人。全部移渝资料损失,同时广州分社的资料亦因船运而遭轰炸。昨夜长沙火起,全城一炬,我及剑英、文禧与两个特务员仓猝出火城,衣被尽失,步行二十余里,始遇卡...
“我们胜利了!”————作者:时佳;
摘要:<正>父亲大人:日本已投降,我们胜利了!男等为国家民族奋斗多年,总算亲眼看见有了今日。以后当然只有加紧国内团结,实现建立新中国。月前曾寄回信两封,汇款壹千元,不知收到否?自从去年三月间接到家信以后,至今未接着家信,大人福体康健否?祥、庆二弟,二弟媳,桂生、岳生,三妹合家及各房户六亲朋友等近况如何?至念!我们在不久或有调动,俟调动后自当详告。回乡之日,当不在远,男当设法救济家庭之困苦,可...
战火纷飞里的深情————作者:王残阳;
摘要:<正>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时,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顾颉刚正在燕京大学任教,寒假时自北京归杭州省亲,顺路先到南京、苏州、上海等地。他恰好经历了这段战事爆发的全过程,在与妻子殷履安的家书中,提及了战争爆发之后的社会状况,也鲜明传递出抗战到底的决心。1月30日的家书中,顾颉刚说:“我这次到上海,本想住两天,但是那天(1月28日)上海形势非常紧张,华界迁居者多极了,弄...
“一切为了天皇”的代价——小林太郎战时日记————作者:王明兵;
摘要:<正>倘若不是小林太郎将其于1937年8月至1939年8月被征调侵华时所记录的战时活动及见闻观感累月积日地记录下来,又倘若其女能崎嘉子没把这部一直置于其家族佛龛祭拜的私密日记公布于众,或许这部具有私密性、日常性、个体性等特征的侵华战时日记—《小林太郎战时日记》仍被隐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难见天日。尽管时隔70多年才出版发行,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罪恶并不因时过境迁而可以被否认或消除
我所亲历的南京大屠杀————作者:余昌祥 ;谢卓弈 ;王雪郦 ;齐婉音 ;谢卓弈 ;齐婉音 ;汪鸣谦 ;曹林 ;
摘要:<正>我家从祖父那一代开始,清末的时候就从武汉到南京来了,我是在南京长大的。因为舅舅家没有男孩子,我4岁时被过继到舅舅家里。舅舅家住在中华门外大报恩寺的后面,那时候叫宝塔山,我自己的父亲住在西街。生活上,靠我舅舅收猪肉皮,晒干了再卖出去,做小生意来维持生活。日本人来的时候我才10岁,他们在南京烧杀掠夺的这些事情我亲眼所见。那是1937年12月13日。他们见了人,远的用枪打,近的就用刺刀...
我被抓去日本当劳工的日子————作者:李景章 ;李永建;王俊仙;
摘要:<正>我叫李景章,1921年生,河北省武邑县清凉店镇前连阁村人,原工作单位是北京铁路局衡水工务段清凉店养路工区。1943年,我和几个工友在冀南五地委铁路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杜道周的引导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帮着秘密地做些工作。当时根据地物资缺乏,我们就搞些纸、笔、墨水、电池等,交给八路军。一天,杜道周突然通知我们,他的警卫员王建国叛变投敌。次年农历二月二,我们被日本宪兵抓走了。我们在石家庄...
我在妇救会的抗战记忆————作者:苑兰香 ;刘会生;
摘要:<正>抗战时期我在后方,做的是很基础的工作。当年我在妇救会工作时,组织大家与日本鬼子顽强斗争的情形,现在还历历在目。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做妇女工作,发动广大群众支援前线,尽力保护后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十一二岁时,曾亲眼目睹了日寇在完县对手无寸铁的中国人的两次屠杀。1938年正月,盘踞在望都县的日寇对常庄村疯狂烧杀抢掠,在梯子沟、鸽子沟杀害了军民216人,这是日寇在完县制造的第一起惨...
上海民众慰劳团在皖南————作者:马建萍;
摘要:<正>抗战初期,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代表组成首批民众慰劳团,并赴皖南新四军军部实地考察。这是一张慰劳团成员与新四军领导人项英、李一氓的合影,中间的锦旗“变敌人后方为前线”格外引人注目。全面抗战爆发后,虽然国共已携手合作,但国民党仍极力封锁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敌的消息。为使上海人民对新四军有更直观地了解,也为使支援新四军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共江苏省委决定通过公开组织合法团队前往新四军军部,进行参观...
时间就是生命————作者:张辛国;
摘要:<正>~
义乌之殇:侵华日军细菌战暴行实录————作者:渠长根;樊怡婷;
摘要:<正>1942年的深秋,一场比寒冬更残酷的灾难悄然降临浙江金华。侵华日军精心策划的细菌战,不仅夺走了义乌上千条无辜生命,更在幸存者身上刻下了永难愈合的伤疤。80多年过去了,恐惧的哭喊声、焚烧的焦臭味以及日军所谓“治疗”背后令人发指的活体解剖……一切的一切都在控诉着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在浙江实施细菌战的主要是日军731部队和“荣”字1644部队
船王的义举:“太平轮”自沉————作者:陈爱棣 ;李素桢;
摘要:<正>我的父亲“船王”陈顺通,1897年生于浙江鄞县,1930年,在上海创立独资的“中威轮船公司”。“太平轮”(3550吨)是我家的第一艘轮船,命名其为“太平”,一是希望航运事业太太平平,二是为牢记我家1924年从宁波到上海创业,居住在简陋的南市太平里。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一项特别措太平轮施:封锁全国重要的江海口,即征用吨位较大的船舶,将它们沉没于重要船道,以防止日本海军进攻...
我从南京保卫战中死里逃生————作者:周广田 ;薛刚;王立军;陈宋庆;
摘要:<正>1937年10月起,我担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军士营一连二排代理排长,守卫在南京光华门。12月11日清晨,我正在光华门城楼上巡逻时,突然看到了日本人的部队。据我观察,这是一个小部队,他避开我们部队的外围,冲到了光华门。他们离城门大概有两百米,有1辆坦克、4辆装甲车,坦克上还摆有重武器,有榴弹炮、迫击炮等,步兵大概有一个排。我看见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排兵布阵,可能是感到攻城的步兵太...
两枚硬币连接的中美友谊————作者:杨吟蝶;
摘要:<正>2024年4月,美国人苏珊·奥祖克踏上了浙江省江山市的土地。80多年前,她的祖父查尔斯·奥祖克被当地村民救下后,在廖诗原的家中休养疗伤。伤好后临别前,查尔斯·奥祖克送给廖诗原两枚“一美分”的硬币,权作微薄的谢意与永恒的纪念。查尔斯·奥祖克是二战期间美国“杜立特突袭行动组”的一员。1942年4月1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的第133天,为扭转战局、打击日军的气焰,飞虎队派出中校詹姆斯·...
张仃漫画《看你横行到几时》————作者:韩小昆;
摘要:<正>漫画作为绘画的一种,采用比喻、暗示、夸张、讽刺、象征、影射等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在表达创作者情感的同时,也更易于被普通民众接受。在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张仃等一批热血沸腾的漫画家,以画笔为刀枪,以漫画为武器,开展凌厉的对敌文化攻势,揭露日军暴行,唤起民众,鼓舞士气,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张仃1917年出生于辽宁北镇,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中华民族的胜利————作者:贾永;
摘要: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这场始于1931年的抗战,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首次取得彻底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以东方主战场的地位,深刻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于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无数中华儿女则共同彰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贵州文史丛刊
- 省级六盘山
- 省级做人与处世
- 省级文化博览
- 国家级世界文学
- 省级优雅
- 北大核心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杂志
- 省级今古传奇故事版
- 北大核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省级新闻与写作
- 省级文艺争鸣
- 国家级神州
- 北大核心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滇池
- 省级时代文学
- 省级新科幻
- 省级百家讲坛
- 省级扬州文学
- 省级创意设计源
- 省级Easy音乐世界
- 省级青春
- 北大核心美术学报
- 省级随笔
- 北大核心成都大学学报
- 国家级炎黄世界杂志
- 学报平顶山学院学报
- 省级大连大学学报
- 国家级新闻春秋
- 北大核心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