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春秋

春秋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7-1417/K
国际标准刊号:1672-5794
主办单位: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主管单位: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上一本期杂志:《贵州文史天地》毕业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地火》省级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春秋》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春秋》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春秋》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中华历史、历史名人等。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 本期导读 1

  2 毛泽东观看山东大比武 陈孟继; 4-6

  3 “联产承包”开启中国农村改革 吴志菲; 7-11

  4 一门忠烈冯毅之 瞿雷; 12-13

  5 著名语言学家马学良 李继发; 14

  6 “文革”岁月里的“芳林嫂” 李海流; 15-16

  7 希荣德一家与山东 郭济生; 17-18

  8 三年困难时期我在全国政协礼堂的工作经历 耿温如;王文运; 19-21

  9 黄埔军校女生队的一段回忆 钟复光;张金喜; 22-25

  10 山东省立剧院音乐系南迁忆往 刘润清;王伦善; 26-30

  11 我曾与郝鹏举“过招” 周正;周雪平; 30-33

  12 “离婚潮”中的两则见闻 孟祥才; 34-36

  13 回忆军旅生涯二三事 葛毓臣; 36-39

  14 我当知青时的民办教师经历 李林; 40-41

  15 冯玉祥与江涛声联手营救刘思慕 李耀曦; 42-44

  16 淮海战役军火海陆大转移 张超;周怡; 45-47

  戏剧论文发表传统戏曲艺术在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中国戏曲它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特有精神文化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根据工科院校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本文从戏曲艺术特有精神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及工科校园文化特色的三个维度,围绕如何创建特色校园文化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戏剧论文发表,戏曲艺术,工科院校,校园文化

  1 戏曲艺术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中国戏曲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至今3000年前先秦的祭祀活动,而后经宋元发展成型,明清到达顶峰,以至于到近现代随着社会的跌宕起伏而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各剧种不断兼收并蓄相互学习,剧种丰富多样各具特色。中国戏曲艺术现可查已存剧种300余种,其中京剧、昆曲、豫剧、秦腔、河北梆子等是的杰出代表。在我国各地又有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地方戏曲剧种,他们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优秀代表。

  春秋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作者:曹子洋;

摘要:<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大局,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青州佛光:龙兴寺窖藏造像的千年史诗————作者:田阳;

摘要:<正>青州,这座承载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东方古州,曾是南北文化交融的前沿,也是佛教艺术璀璨绽放的圣地。1996年,青州龙兴寺窖藏坑的惊世发现,揭开了400余尊佛教造像的神秘面纱,这些造像跨越了从北魏到北宋长达500年的时间。从北魏的秀骨清像到北宋的写实风格,这些佛像不仅展现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成就,更以“青州风格”独树一帜

聂家庄泥塑————作者:聂鹏;

摘要:<正>聂家庄泥塑起源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主要产地在高密市姜庄镇东、西聂家庄等村落,是全国泥塑艺术中唯一兼具“形、色、声、动”四大独特效果的泥塑品种。聂家庄泥塑制作过程由十几道工序组成,成品造型大胆夸张、稚拙憨朴,着色鲜艳醒目,表情生动写意,整个泥塑能动会叫,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其题材范围宽泛,生产品种以泥娃娃、叫虎、叫鸡、摇猴等为主。2008年,聂家庄泥塑被...

烽火沂蒙志 赤诚滨海魂——记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作者:徐希冕;

摘要:<正>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沂蒙革命老区,前身为莒县、沂水抗日武装起义力量组建的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六大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支人民军队一直战斗在沂蒙革命根据地,与沂蒙人民一道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用鲜血与牺牲铸就起一座光耀千秋的历史丰碑,用忠诚与担当诠释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实行一元化领导 扩大抗日根据地

摘要:<正>1943年3月,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是最高领导机关。同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与山东军区合并为新的山东军区,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中心。在山东分局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分散性游击战,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逐渐扭转了被日、伪、顽军夹击的不利局面;继续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顿三风等各项政策...

明都之争:从南京到北京的迁都博弈————作者:刘天佐;

摘要:<正>明朝初建,朱元璋经反复权衡,定都南京;至朱棣力排众议强行迁都北京,却因新都屡遭火灾,民间怨声载道,视其为劳民伤财之举;仁宣时期,朱高炽父子有意还都南京,又因地震频发而踌躇不前;及至英宗朱祁镇即位,北京为都已历15载,再议南迁已非易事,朝廷最终决定继续营建北京,奠定其明代政治中心的地位。这一系列迁都波折,既反映了帝王对都城选址的权衡,也体现了政治、民意与地理对都城选址的影响

楼兰——沉睡千年的绿洲神话————作者:高洪雷;

摘要:<正>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曾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罗布泊湖面曾达1.2万平方公里,20世纪初期仍有3000平方公里,1972年湖底完全干涸。孔雀河、塔里木河曾注入罗布泊,形成荒漠绿洲景观

中国古代战争发展之 汉代军队的主要武器————作者:钟少异;

摘要:<正>随着铁兵器取代青铜兵器,并在国家的战略导向作用下,汉代军队的武器装备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与先秦时期大不一样的面貌,主要表现于5个方面:一是刀盛剑衰;二是戟的演变;三是矛的发展;四是弩的改进;五是铁甲的普及

“滑稽之雄”东方朔的智慧————作者:康永和;李兰英;

摘要:<正>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神头镇)人。汉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以善辞赋、巧辞令、诙谐滑稽、语锋机智幽默而闻名,《汉书》称他为“滑稽之雄”。东方朔既能以妙语解颐,又能以文章立言,凭借其智慧,在朝堂与市井间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处世之道

名铸典册 镜鉴千秋 山东古代清官廉吏史话展

摘要:<正>“名铸典册镜鉴千秋——山东古代清官廉吏史话展”于2025年6月14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幕。展览采用典籍文物互证、数字技术赋能的创新策展模式,依托正史方志、珍稀文献与文物,精选先秦至清代20位山东籍或在山东为官的清官廉吏的故事,打造“廉脉·源流”“廉行·衡鉴”“廉喻·物语”“廉颂·化育”四大叙事维度,运用数字活化等科技手段,解码70余件文物中蕴含的清廉基因,展现齐鲁清官廉吏的精神图谱,...

白色恐怖下的暗战——潘汉年与中央特科的重建岁月————作者:姚华飞 ;潘子晴;

摘要:<正>在中共历史中的隐蔽战线上,潘汉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临危受命,接替陈赓担任中央特科情报科长;他精于运筹,在敌特心脏组建情报网;他深谋远虑,将党的情报与统战工作相结合。在敌特的白色恐怖中,由他领导的情报系统屡建奇功,多次保卫了党中央机关,书写了一部充满惊险与谋略的隐蔽战线斗争史诗

齐鲁抗战铸辉煌——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历史贡献————作者:邱从强;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正确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鲜血与生命重整齐鲁山河,歼敌人数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歼敌总数的近1/3,建立了全国唯一基本以省为范围的抗日根据地,孕育形成了诞生于沂蒙老区、发展于齐鲁大地的沂蒙精神,既奏响了惊天动地的民族独立凯歌,又书写出改天换地的人民解放史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

历史的见证:新闻媒体上的抗战胜利记忆————作者:郑学富;

摘要:1945年8月,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月10日,日本内阁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全国报纸以多种形式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延安的火炬游行、太行的反攻号角、重庆的胜利狂欢、山东的军事动员……共同绘就了中华民族胜利的壮丽画卷。这些报道激励我们铭记历史,共同捍卫来之不易的正义与和平

张森楷与张謇:卢作孚实业之路的引路人————作者:王斌;

摘要:<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毕生致力于探索救国强国之路,被誉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而张森楷和张謇,则是引导卢作孚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两位重要引路人。他们不仅是卢作孚事业的启蒙者、引导者,更是其精神的灯塔,照亮了他实业救国的征程

从四更起床到宫门验牌——古代上朝之路————作者:刘德增;

摘要:<正>朝会是古代中国王朝政治的标识。朝会有大朝、常朝之分。大朝是在元旦等节日,皇帝接受百官朝贺,是礼仪性的朝会。常朝是处理政务的工作会议。常朝又分两种,一是每月逢五(初五、十五、二十五)举行的,唐宋名“起居”,明清曰“御殿”;另一种是每日举行的、处理日常政务的工作会议,唐宋名“正衙常参”,明清曰“御门”。而在每日举行的常朝中,从深夜起床到入宫面圣,官员们需要经历怎样严苛的考验?让我们来...

从潍县状元胡同管窥明清科举文化盛景————作者:孙婷;

摘要:<正>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为东莱首邑,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清代,山东共出6名状元,其中两名在潍县,且他们都住在西南关新巷子。一为曹鸿勋,住新巷子道南;一为王寿彭,住新巷子道北。这条长不过百米、宽仅3米的不起眼小巷里,相隔不到30年,竟出了两名状元,一时传为美谈,这条小巷也因此被称为“状元胡同”

段祺瑞的心腹干将——徐树铮————作者:王凯;

摘要:<正>在北洋军阀时期,徐树铮堪称一位极具特色的政治人物。他不仅长于谋略,以卓越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活跃于民国初年的军政舞台;还工于诗词昆曲,擅笔墨、好诗文,清末民初许多重要文电皆出自他手。这种军政才能与文人气质的高度统一,使其成为北洋集团中独树一帜的人物

红色鲁中纪念馆

摘要:<正>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鲁中地区是全国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鲁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在鲁中大地上谱写了铁血抗战的不朽篇章。青州是鲁中革命根据地重要的区域之一,位于青州南部的九龙峪景区利用红色资源,以鲁中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沿革为主线,建立了红色鲁中纪念馆,通过鲁中战略区创建、政权建立、支前记忆、战役展示、名将风采、后方妇幼展示等6个板块,多视角、立体化...

从掖县劝业纪念碑看民国实业政策————作者:杨丁;

摘要:<正>掖县劝业纪念碑记载了民国时期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推行劝业政策的史实,是民国山东推行实业改革的缩影。在劝业政策推行过程中,掖县上下一心,通力合作,取得“种树、种桑、种棉办法通行全省,俾资仿效”的成绩,成为山东省劝业政策推行的模范。但受时代环境所限,掖县乃至山东省的劝业政策最终失败了,未真正实现“达地方物产、增加人民富力”的目的。掖县劝业纪念碑原立于莱州东海神庙,现藏于莱州市博物馆...

星耀苍穹:郭永怀与李佩的家国情怀————作者:刘博;

摘要:<正>“一对伉俪,两种传奇。怀瑾佩瑜,师表后继。”这是郭永怀和李佩夫妇合葬后刻在郭永怀雕像碑石上的话。短短16字,镌刻了两人毕生的精神追求。作为“两弹一星”元勋和中国应用语言学奠基人,郭永怀和李佩用生命诠释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既是对祖国的赤诚之爱,也是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更是超越个人得失的精神境界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