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电镀与精饰》为专业技术类期刊。报道电镀及其他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的动态水平发展趋势科研成果及专题资料。理论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强调应用技术研究与探讨。本刊为中国引文统计源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来源刊,为国外重要检索刊物所收录。适于从事电镀与精饰工作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技术工人和生产管理者阅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天津市科技期刊评委评为1995-1996年一级刊物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论文 、新技术新工艺 、综述 、专论 、设备 、生产实践 、新秀园地 、分析检测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旋转磁场对AZ91D镁合金表面磷化处理的影响 宋辉,赵明,王学良,刘振云,董信昌,安岩,SONG Hui,ZHAO Ming,WANG Xueliang,LIU Zhenyun,DONG Xinchang,AN Yan
TC4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电场结构研究 王凤彪,侯博,张金豹,李猛,李亚鹏,WANG Fengbiao,HOU Bo,ZHANG Jingbao,LI Meng,LI Yapeng
腐蚀产物膜对X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沈丽霞,杨霜,王雪里,赵春英,SHEN Lixia,YANG Shuang,WANG Xueli,ZHAO Chunying
铝合金防腐硅溶胶的制备及涂层性能比较 汪海风,阙永生,吴春春,杨辉,WANG Haifeng,QUE Yongsheng,WU Chunchun,YANG Hui
纳米复合电镀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苏建铭,路金林,王一庸,张峻巍,谢东寒,李浩,SU Jianming,LU Jinlin,WANG Yiyong,ZHANG Junwei,XIE Donghan,LI Hao
金属在离子液体中的电沉积研究综述 程弯弯,赵平,王欢,CHENG Wanwan,ZHAO Ping,WANG Huan
等离子清洗技术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层耐蚀性的影响 于海,赵雪莹,孟桂珍,田辉,高晶,YU Hai,ZHAO Xueying,MENG Guizhen,TIAN Hui,GAO Jing
锌铬涂层
硅青铜零件酸性镀锡前处理工艺改进 郭磊,王淯,GUO Lei,WANG Yu
油酸咪唑啉对铸铁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性能 王永垒,李海云,方红霞,徐先刚,彭志翔,WANG Yonglei,LI Haiyun,FANG Hongxia,XU Xiangang,PENG Zhixiang
优秀科技小论文: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摘 要 随着我国爆破技术应用广泛程度的增加,各种炸药的生产技术层出不穷,乳化炸药无论是在安全性能、爆破性能以及使用性能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除此之外,乳化炸药的生产环境相对较好,没有污染性的气体或有毒物质,同时,其抗冷、抗水的优点也很明显。近些年,乳化炸药生产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从最开始的间断式发展到微机监控的连续式,生产工艺的发展伴随着工艺装备的逐渐成熟,这种发展逐渐朝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努力,同时产品技术的更新也在加快步伐,对于在这种背景下的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非常需要总结和探讨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点,给生产企业以借鉴。
关键词 乳化炸药,冷却方法,装药技术
1乳化工序
在整个乳化炸药生产过程里,乳化工序是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在这道工序里,乳化器是最为重要的以个设备,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乳化炸药的质量,同时,在这个工序里面,必须注意将安全和质量寻找好平衡点,例如,在炸药质量提高的时候,如果忽略了安全性,增加乳化器的功率,提高转速,减小间隙,增加定转子组数等,都有可能对安全构成威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味地增加安全性,忽略炸药的质量,把静态乳化用来生产商品炸药。以上那些不能把安全与质量综合考虑的生产,都不能称之为正常的生产工艺。有的企业只顾提高产能,经常选用大功率,转速高的乳化器,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爆炸事故。
电镀与精饰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轻量化深度学习的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强度检测————作者:李丹;付国帅;
摘要: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过程中产生的多种腐蚀物质,导致表面图像包含锈斑、划痕、油污等大量的噪声和干扰信息,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检测方法会陷入复杂的循环迭代过程,效率过低。为了提升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强度检测的精确性、效率及降低计算资源消耗,提出基于轻量化深度学习的热浸镀Zn-Al-Mg镀层腐蚀强度检测方法。采用提升小波技术设计自适应提升机制,利用提升小波的多尺度分析和去噪能力,...
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电镀恒温控制系统设计————作者:荣蓉;
摘要:<正>电镀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镀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电镀工艺流程的设计是否合理,还受到电镀时间、电镀镀液温度、电镀镀液PH值等参数设置的影响。其中,电镀镀液温度的控制尤为关键,因为温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电镀层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传统的电镀镀液温度控制主要依赖人工操作,但这种方式存在诸多不足。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计算机控制技术...
微晶与粗晶磷铜球阳极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溶解性能比较研究————作者:毛海娜;张清龙;赵一杭;白辰兴;郭永年;王贵平;柳建东;雷顺玲;王云香;
摘要:酸性镀铜工艺在印刷电路板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磷铜阳极是酸性镀铜的重要原料,其成分和组织结构对镀铜溶液和镀铜层的质量与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两种商用的磷铜球,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波谱仪等对其成分和组织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两种磷铜球在典型酸性镀铜溶液中的电化学溶解行为。研究表明,微晶磷铜球相比于粗晶磷铜球,晶粒尺寸要小一个数量级,且具...
汽车减震器杆高速硬铬电镀效果分析————作者:张卫民;王天钦;牛继高;杨勇;
摘要:汽车减震器杆是悬架减振器的核心零件之一,它连接着减震器的上下两个腔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汽车减震器杆在恶劣的工况下工作时,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导致活塞杆的强度、挠度和疲劳失效等问题。为了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汽车减震器杆高速硬铬电镀效果展开了研究。经过预热、阳极活化、冲击电镀和正常电镀等工序,对除油后的试件进行高速硬铬电镀。然后将试件放置在烘箱内,设定时间与温度分别为19...
电参数对合金镀铁基体表面活化均匀性的影响————作者:刘勇;董文仲;
摘要:在发动机曲轴轴颈表面制备铁基合金镀层时,镀层与曲轴基体表面的结合强度是制约镀层发挥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电镀初始阶段,曲轴基体表面是否得到有效均匀活化是影响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关键因素。铁基镍钴合金镀铁液中,NiCl2·6H2O和CoCl2·6H2O浓度分别为80 g/L及30 g/L,镀液相对质量密度1.22~...
HEDP体系无氰镀铜的工艺参数和性能研究————作者:高晓颖;王浩军;周雁文;孟保利;杨蕾;黄闻喜;
摘要:采用羟基乙叉二膦酸体系的无氰镀铜槽液在30CrMnSiA基体上沉积镀铜层,研究了电流密度、槽液温度和铜离子浓度对沉积速率、分散能力和镀层结合力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温度对光亮区电流密度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无氰镀铜和氰化镀铜在氢脆性能和疲劳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镀层沉积速率和电流密度、电镀温度和铜离子浓度呈正相关。在正交试验参数范围内,电流密度对沉积速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
热基镀锌脱锌缺陷分析及控制研究————作者:张富明;任志超;张秋生;贾博;李新;
摘要:热基镀锌超厚规格生产中,频发折弯脱锌缺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脱锌产生的机理,发现抑制层位置存在氧元素富集现象;并根据6σ的方法筛选出产生脱锌的关键因子主要为炉压波动和热值波动。对关键因子深入分析,借助计算机辅助系统Fluent软件,模拟炉内快冷气体流场,模拟结果显示调整快冷喷嘴角度和吸风口位置可改善炉压波动;通过上述两点改善,实现了辊室炉压从最低0 Pa提高至100 Pa。针对热值波...
不同镀层对碳钢电力接地体的防护性能研究————作者:郝越邦;钱晓龙;
摘要:以碳钢作为基体模拟电力接地体,采用电沉积工艺在碳钢表面分别制备Zn镀层、Zn-Ni合金镀层、Zn-Ni-P合金镀层、Zn-Ni-P/SiO2复合镀层,并研究不同镀层的形貌、物相、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以及在土壤模拟液中对碳钢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Zn-Ni合金镀层、Zn-Ni-P合金镀层和Zn-Ni-P/SiO2复合镀层的导电性能都符合要求并且物相相同,...
镀铜工艺对银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作者:李闪光;李晓征;路亚娟;沈晓;张红军;张怀垒;
摘要:针对高压电器用铝合金类零部件在服役过程中易发生腐蚀的现象,采用电镀工艺在6063铝合金表面制备银镀层,对中间铜镀层、预镀银层的表面微观形貌、耐蚀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镀铜工艺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致密度与耐蚀性能呈正比;低浓度镀铜溶液条件下,镀层致密度及耐蚀性能得到了提升;镀液中的杂质会影响镀层沉积的致密度,导致耐蚀性能降低;镀液添加剂对镀层致密度及耐蚀性能无明显改变
杂质铜离子对300M超高强度钢无氰电镀镉钛镀层性能的影响————作者:谌宏;吴煜;王春霞;
摘要:无氰电镀镉钛工艺在航空工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镉钛镀液容易引入杂质铜离子,进而致使镀液呈现红色。为深度探究杂质铜离子带来的影响,通过阴极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测试镀液的阴极过程,借助场发射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的微观结构予以了分析,运用塔菲尔曲线剖析了镀层的耐蚀性,并且通过渗氢曲线和钛含量测试解析了镀层的抗氢脆性能。其结果显示:杂质铜离子会让镀层表面趋向粗糙,一旦镀液中的杂质铜离子...
生态发展视域下电镀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路径————作者:李耀;
摘要:<正>电镀行业作为工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工业体系的绿色化、智能化进程。传统电镀工艺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与当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相悖。在生态发展视域下,电镀行业必须摒弃传统的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兴起为电镀行业的变革提供了契机,二者协同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电镀废水处理中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运用————作者:张渑春;
摘要:<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电镀作为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在制造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电镀废水直接排放会长期污染土壤和水体,并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此外,电镀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破坏自然水体的pH平衡,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而电镀废水在排放前必须经过严格处理,以确保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
封孔处理对建筑铝材复合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作者:刘艳芬;陈昭怡;
摘要:以常用建筑铝材—6061铝合金作为基体,在添加PTFE乳液的电解液中制备复合阳极氧化膜,然后分别采用锆盐溶液、锂盐溶液对复合阳极氧化膜进行封孔处理,并与沸腾去离子水和镍盐溶液的封孔效果作比较。结果表明:复合阳极氧化膜在不同溶液中封孔处理后表面致密性都好于未封孔复合阳极氧化膜,耐蚀性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厚度未增加。锂盐溶液封孔后复合阳极氧化膜表面致密性良好,主要成分为Al、O、S、C、F和Li元素,其...
Q390E钢表面锰系复合磷化膜在中高温环境中的耐磨性能————作者:张思婉;张聪正;
摘要:采用浸渍法在Q390E钢表面制备掺杂自润滑聚四氟乙烯颗粒的锰系复合磷化膜,并借助扫描电镜、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研究锰系复合磷化膜在中高温环境中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锰系复合磷化膜完全覆盖Q390E钢且具有良好致密性,其晶粒表面及晶粒间隙处附着和填充许多PTFE颗粒。随着环境温度从150℃升至300℃,锰系复合磷化膜表面磨损程度加重,平均摩擦系数从0.50增至0.55,磨痕开口处宽度从...
盐雾环境下6061-T6铝合金腐蚀疲劳失效机理研究————作者:王飞;宋奕;何佰毅;
摘要:结构件在服役过程中受到交变载荷和腐蚀因素的影响,会加快其腐蚀疲劳失效过程,大幅缩短其服役寿命。本文针对6061-T6铝合金,通过盐雾环境下的腐蚀疲劳试验,结合微观形貌观测、元素成分分析、晶粒结构表征等方法,研究盐雾浓度以及加载频率对其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3.5 wt.%5.0 wt.%盐雾浓度区间,材料的疲劳寿命下降了52.43%6 热镀锌丝调直开裂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作者:宫明江;王占学;于茂来;刘智贤;边凤岚;李艳伟;边福林;杜庆新; 摘要:低碳热镀锌钢丝是金属制品领域的重要产品。通过对开裂现象的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的观察,本论文对低碳热浸镀锌钢丝调直开裂现象进行原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丝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镀层中锌铁合金层过厚及调直压力过大。为此,实验研究中系统调整了热镀锌生产工艺及镀后冷却工艺,将镀层中的合金层厚度控制在10~15μm范围;同时,调整了调直机轮型、距离等工艺参数。调整工艺后加工的低碳热浸镀锌钢丝未出现开裂现象 脲醛-环氧树脂自修复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邴嘉辉;张书弟;董家麟;马嘉成;卫新雅; 摘要:为解决传统涂层在环境中长期使用失效导致金属腐蚀的问题,研究了带有自修复性能的智能涂层。将尿素与甲醛作为壁材,环氧树脂E51作为芯材合成脲醛-环氧树脂微胶囊,使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得到疏水自修复微胶囊;将其加入到涂层中即可制备出具有疏水自修复功能的智能涂层。结果表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形貌,发现微胶囊表面呈现不光滑的球体;通过接触角实验测试智能涂... 电弧离子镀铬涂层对钢1000℃氧化行为的影响————作者:孙慧贤;卢旭东;迟百城;郭策安; 摘要:为了提高身管钢表面的耐高温氧化性能,采用电弧离子镀层技术在身管钢表面沉积Cr涂层,研究了1 000℃时Cr涂层对身管钢的防护能力。利用纳米压痕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量色散光谱仪对身管钢及Cr涂层的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物相组织和元素成分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 000℃,身管钢的氧化物膜发生开裂、剥落、分层现象,Cr涂层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r涂层氧化膜的厚度远低于身管钢,Cr... 添加剂对TA12钛合金化学铣切性能的影响————作者:陈俊豪;刘刚;王帅星;杜楠; 摘要:为了改善钛合金化铣表面性能,在化铣液中加入添加剂,研究添加剂对化铣表面粗糙度、浸蚀比、化铣腐蚀速度及氢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复配添加剂的TA12钛合金化铣液中化铣时,TA12钛合金的化铣腐蚀速度为20~23μm/min、表面粗糙度值为0.422μm、浸蚀比值波动幅度为0.095,波动幅度较无添加剂明显降低,同时化铣面的含氢量也显著降低。因此,在TA12钛合金化铣液中,添加复配型添加剂能有效提... 功能性添加剂组合对水基金属加工液抗菌性的影响————作者:周方旭;李广宇; 摘要:针对水基金属加工液容易产生细菌从而导致加工液失效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功能性添加剂对金属加工液抑菌性的影响。将现场取回的已失效加工液进行扩菌培养,采用测菌片测试菌数含量,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被抑制情况,对比了多种添加剂及其复配组合的抗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5%BA、3%DCHA与2%MBM三种添加剂复配的抑菌效果最佳,由于特种胺与硼酸的加入,有效地提升了加工液体系的抗菌性能。通过分析各类添加剂的...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