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应用光学》创刊于1980年。本刊上级主管单位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办单位为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本刊现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坚决贯彻执行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技部规定的办刊方针;着重报道应用光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为实际应用和成果转化搭桥铺路;服务于读者和作者。
设置的栏目有理论研究、综述、光学设计、微光技术、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光纤技术、稳瞄技术、图像处理、薄膜光学、光电器件、光学测试等。涉及的专业领域有光电系统工程、微光夜视、光电制导稳瞄、光电火控、光电计量测试、红外夜视、激光、应用光纤、可见光、光学膜层设计、光学材料与加工工艺等。 自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协会成立以来,本刊一直是该协会成员单位,并于1993年加入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协会,1996年加入中国兵器工业期刊协会。现为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协会理事会员单位。
为了使刊物质量不断提高,每年均按时接受省新闻出版局的年检。1990年在陕西省科技期刊评比中,本刊荣获优秀期刊一等奖。本刊于2002年取得了广告经营权(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为6101004005045)。 本刊于1998年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加入了“中国期刊网”,即“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我刊的全部论文均在这两系统中全文录入。本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引文期刊。多年来,《应用光学》一直受到国外信息网络(如美国的科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等)的重视,发表的论文多次被全文录入、转载,达到了资源共享、成果公用的办刊目的,提高了论文作者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了他们与各国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本刊从2003年开始全面改版,由16开本改为A4纸型;刊物封面也有所变化。改版后的《应用光学》杂志将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加强与国内外大型检索机构的联系,使我刊刊登的优秀论文有机会与更多的读者见面;改版后的《应用光学》将增加发行量,扩大影响,全面开展广告业务;提高刊物的双效益,逐步实现以刊养刊的目标。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被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1990年优秀期刊一等奖
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执行
《CAJ-CD规范》优秀奖
《应用光学》被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1999年优秀期刊三等奖
徐明顺同志荣获陕西省科技协优秀编辑工作者表彰奖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引文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
【栏目设置】
设置的栏目有理论研究、综述、光学设计、微光技术、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光纤技术、稳瞄技术、图像处理、薄膜光学、光电器件、光学测试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某稳瞄转塔结构的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验证 宋冬生,杨远成,高雅,王晶,卜忠红,Song Dongsheng,Yang Yuancheng,Gao Ya,Wang Jing,Bu Zhonghong
光电系统扰动隔离度指标测试方法 寿少峻,柳井莉,郭新胜,Shou Shaojun,Liu Jingli,Guo Xinsheng
一种新的光电设备方位角度检测方法 梁庆仟,陶禹,周丽华,刘宇,Liang Qingqian,Tao Yu,Zhou Lihua,Liu Yu
红外相机共孔径双波段成像光学系统 汤天瑾,李岩,Tang Tianjin,Li Yan
三维光学扫描技术逆向工程应用研究 张德海,李艳芹,谢贵重,杨勇,王良文,Zhang Dehai,Li Yanqin,Xie Guizhong,Yang Yong,Wang Liangwen
卡塞格林系统光学装调技术研究 张向明,姜峰,孔龙阳,李玉喜,刘奕辰,张锦亮,赵红军,王智超,钟丽萍
像切割器技术积分视场三维光谱仪 张天一,季杭馨,侯永辉,胡中文,王磊,Zhang Tianyi,Ji Hangxin,Hou Yonghui,Hu Zhongwen,Wang Lei
基于ZedBoard的超分辨率视频复原系统 王源圆,苏秉华,邱文胜,Wang Yuanyuan,Su Binghua,Qiu Wensheng
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时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 罗曼婷,游腾飞,张秋坤,钟剑锋,钟舜聪,Luo Manting,You Tengfei,Zhang Qiukun,Zhong Jianfeng,Zhong Shuncong
光学显微镜自动聚焦取窗方法研究 彭国晋,玉振明,于健海,Peng Guojin,Yu Zhenming,Yu Jianhai
真空低温环境反射镜光谱反射率原位测量技术 杨林华,许杰,蒋山平,Yang Linhua,Xu Jie,Jiang Shanping
基于插值法波面拟合的球面光学元件检测 郭巧双,王敏,廖晓东,Guo Qiaoshuang,Wang Min,Liao Xiaodong
溯源于低温绝对辐射计的太阳光谱辐照度仪定标方法研究 张艳娜,郑小兵,李新,韦玮,庞伟伟,Zhang Yanna,Zheng Xiaobing,Li Xin,Wei Wei,Pang Weiwei
泵浦光的入射角对参量下转换的影响 夏茂鹏,高冬阳,李健军,胡友勃,郑小兵,Xia Maopeng,Gao Dongyang,Li Jianjun,Hu Youbo,Zheng Xiaobing
核心论文发表:配网中10kV氧化锌避雷器的安装方法探讨
[摘 要]笔者认为避雷器的安装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搬典型设计,应根据避雷器及被保护设备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安装方式,下面笔者就一些较为常见的安装方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核心论文发表,配网10kV,氧化锌避雷器,操作过电压,安装方法
氧化锌避雷器在配网是一种罪常见的过电压保护装置,是用来保护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免受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损损害。有复合硅橡胶外套和陶瓷外套两种,内装高性能的氧化锌电阻片,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免维护、不易破损、耐污秽、寿命长等诸多优点,以其良好的外绝缘性能、非线性快速的陡波响应和大容量通流能力,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目前10kV配电网末端用户工程中,基本上都采用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过电压保护装置。但由于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制造厂家众多,产品型号繁杂,有些安装单位疏忽适用场合和技术要求等,导致工程遗留一些安全隐患。近期在10kV配电网用户工程交接验收过程中,对于10kV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的使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应引起注意。
应用光学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模型驱动的深度学习纯相位全息图生成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梦雪;桂进斌;胡先飞;李柯;钟文平;
摘要:纯相位全息图由于具备无共轭散射光的特点,成像过程中几乎没有光损耗,在全息显示领域被广泛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全息术具备生成高效率、高质量显示全息图的巨大潜力,在纯相位全息图生成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计算全息技术、传统纯相位全息图生成算法及模型驱动的深度学习基本原理,综述了近年来所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模型驱动的计算全息解决方案,比较了基于网络结构和损失函数的优化方法,展望了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
半导体激光器与光纤耦合效率仿真分析————作者:张丹丹;黄芷婷;李君;白禧玺;韩小祥;严祥安;周斌;
摘要: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半导体激光器与光纤的耦合效率成为增强信号传输能力的关键技术问题。传统的仿真优化方法虽然能够提升耦合效率,但过程耗时且需要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结合了Zemax光学设计软件的仿真数据和实际设置参数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参数与耦合效率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得到的非线性映射进行优化,从而快速确定最大耦合效率及其对应的参数设置,避免...
柱面绝对检测的子孔径加权拼接算法————作者:徐浩宇;韩森;吴泉英;张力伟;沈宇航;杨颖;
摘要:子孔径拼接干涉法要求相邻子孔径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区域,通过去除相邻子孔径重叠区域中对应点的相位偏差,拼接得到完整的面形图。本文提出了一种加权融合拼接算法,通过计算重叠区域内各组测量结果的权重,改善了均化法在重叠区取值时产生的拼接痕迹,实现更平滑的拼接效果。同时,结合柱面两位置绝对测量法,消除了参考镜面形的影响,简化了柱面三位置干涉测量法中旋转被测镜的步骤,减少了子孔径调整过程中失调误差对测量结果的...
基于双弹光差频调制的椭偏测量方法————作者:张喆;李克武;王志斌;王爽;
摘要:椭偏测量技术是测量薄膜样品的折射率、消光系数、膜厚等参数的常用方法。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弹光差频调制的椭偏测量装置及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弹光调制的测量系统,通过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将椭偏参量信息加载到光载波信号当中,通过数字锁相技术对光载波信号进行解调,进而获得椭偏参量的信息,从而实现对薄膜膜厚的测量。选用镀SiO2膜的圆形硅片为待测样品,国内量拓公司生产的光谱椭偏仪(ESS0...
基于轮廓标记的球膜焊缝缺陷偏振检测方法————作者:杨茉岚;徐文宽;高衡;杨燕初;
摘要:高空气球因其应用领域广泛而得到众多关注,因此其生产过程更需严格把控关键质量环节、球膜选材和球膜焊接。相比整片球膜的材料质量,焊接部位更加脆弱,极易因焊缝缺陷导致球体结构失效,从而造成严重的飞行事故。针对常见球膜焊缝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采样和目标轮廓标记的焊缝缺陷检测方法。在应用偏振光增强图像中焊缝缺陷位置对比度的基础上进行样品采集,再经图像预处理和阈值分割后标记缺陷轮廓特征,并以此轮廓特征等效...
一种基于光衰减法的溶液浓度测量方法————作者:唐乙月;陈欣欣;李秀荣;张清泓;陈龙;
摘要:研发了一种基于光衰减原理的溶液浓度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激光在样品溶液中的透射光强,根据比尔定律计算吸收系数,实现了对低浓度溶液的可靠测量。在532 nm波长下,该方法对0.000 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浓度测量结果显示,系统误差控制在10%以内,同时测得的硫酸铜水溶液吸收系数与其他文献报道的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满足相关领域的低浓度溶液测量需...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微秒级超高速椭偏测量研究————作者:王赛飞;张瑞;薛鹏;徐承雨;王志斌;
摘要:针对传统机械旋转补偿器型椭偏测量时间分辨率低、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穆勒矩阵求解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超高速弹光调制实现了全穆勒矩阵微秒级测量。首先,通过对双驱动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的工作模式展开研究,证明了在纯行波模式下,能够实现快轴方向的快速且周期性的旋转;然后,设计并加工了驱动频率分别为60 kHz和100 kHz的PEM...
改进YOLOv7的光学镜片灰尘与点状缺陷检测————作者:刘小磊;徐诗博;
摘要:在光学镜片生产与检测过程中无法避免灰尘附着,其在外观上与麻点和砂目缺陷极为相似,但却不会对镜片性能产生实质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套光学镜片表面缺陷采集装置,可采集高对比度图像,并改进YOLOv7网络来实现检测分类。首先,在特征提取模块中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并改进空间金字塔池化结构,减少参数量并扩展感受野;其次,在骨干网络中添加多通道融合特征增强模块,能够在提升相似特征识别准确率的同时,添加通...
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对空目标探测中长波对比分析————作者:王冠;王惠林;雷亮;宁飞;骞琨;
摘要:红外机载目标探测通常被称为红外搜索和跟踪(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 system,IRST),其探测目标为点源目标。探测距离是IRST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系统性的指标,直接关系到系统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效果,是评判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对于高空IRST系统,探测距离与整个成像环节中的每一环(如目标、背景、大气、光学系统、成像探测器等)都息息相关。从飞机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出发,结合大...
拱坝变形自动监测悬丝式高精度光电倾角传感器研究————作者:刘弹;姚孟迪;李向前;师义成;屈凯;李川;卫栋梁;杨青;李燚;
摘要:针对大型拱坝链式三维变形测量系统的需求,确定了倾角传感器的技术指标,研究了基于悬丝的高精度光电倾角传感器方案。利用非相干准直光束形成测量光场,将悬丝的阴影光斑经过光学系统放大,形成清晰的影像,投影到线阵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根据光斑位置测量原理,得到阴影光斑的位移值,反求出测点的倾角值;同时,针对长周期的现场运行需求,设计了二维高精度光电倾角传感器结构。测试结果表明...
高分辨率多光谱工业炉膛内窥镜设计————作者:袁晓涵;向阳;向铮;于璐;白宁;姜伯文;
摘要:针对现有炉膛监测工业内窥镜成像分辨率低、受粉尘影响测温精度不足的问题,设计加工了一款可见波段(0.48μm~0.65μm)与红外波段(3μm~5μm和8μm~12μm)多光谱双通道工业内窥镜,视场角不小于100°,总口径小于60 mm,光学总长大于1 000 mm。可见波段、中波红外波段、长波红外波段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分别在180 lp/mm、 30 lp/mm、 12.7 lp/mm...
低温辐射计吸收腔组件的热分析方法————作者:薛王斌;俞兵;储隽伟;范纪红;曹孟威;薛依伦;吴浩东;
摘要:吸收腔组件是电替代低温辐射计的重要组成单元,电替代低温辐射计工作时,吸收腔和热连接共同建立并保持热平衡。根据电替代测量原理,分别建立光辐射加热平衡态和电替代加热平衡态,为了准确描述两种平衡态的温度分布差异和电替代的不等效性,结合差异加热方法和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加热路径引起的不等效性进行评估。通过仿真分析与不确定度分析,得到加热路径引起的温度测量值差异为1.5×10-5 K,电替...
基于高灵敏度探测器的水下光通信系统————作者:陈姝;祁攀;管朝鹏;王俊涛;沈天浩;艾勇;
摘要:目前,水下高速无线光通信技术已成为水下无线数据通信的研究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青睐。针对水下光通信远距离、易于对准的技术难点,基于蓝绿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设计实现了一种大接收视场角度与高灵敏度探测电路的水下光通信系统:发射光功率达到1.2 W,接收视场角度大于60°,探测灵敏度优于-60 dBm。对原理工程样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水质衰减度为0.85 dBm·m-1...
一种导向定位的低损耗预制光纤连接插芯设计————作者:孔祥敏;薛凯;赵利军;宋晓帆;
摘要:为保证精密控制环境下使用预制光纤连接器的可靠通信,同时满足多模及单模光纤在传输性能上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导向定位的低损耗预制光纤连接插芯。针对光纤插芯插入损耗、倾斜损耗和间隙损耗进行分析,并通过优化插芯倾角和误差补偿等结构设计,以及端面涂层材料的匹配选择,缩减插芯连接损耗;使用PIN导针和导向孔对齐MT套管等方式,实现插芯配对的精准定位。基于850 nm、1 300 nm的多模和1 310 nm、1...
《应用光学》征稿/广告简则
摘要:<正>《应用光学》是中国兵工学会和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五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范围凡以光学科研为主体(交叉学科须侧重光学领域域),有广阔研究前景、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或独创意义的学术论文,有一定独立见解的理论论述,并有可靠数据的试验报道,有科学依据的技术应用,都欢迎投稿。《应用光学》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光电系统工程(含军用光学...
本期重点推荐论文
摘要:<正>《大口径反射镜Wiffletree支撑结构的装调方法》设计了一套双向限位的反射镜组件装调工装,结合激光跟踪仪的坐标定位测量,确保镜面光轴指向精度满足要求,粘接间隙均匀,装配应力最小,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机载无控弹的光电跟踪瞄准方法研究》建立了基于快速反射镜稳定控制架构模型,阐述了影响瞄准精度的误差因素,并对光学图像误差、载机振动应力误差、响应动态滞后误差等加以补偿,具有...
海面舰船的长波红外热像仿真————作者:石兴亮;孟庆杰;王成安;
摘要:基于舰船和海面的红外辐射差异,可利用红外探测器识别目标舰船。将采用CFD软件获取的舰船表面温度场与Blender软件建立的粗糙背景海面场进行耦合,并使用Modtran大气软件计算其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透过率,基于逆向蒙特卡洛法编写热像算法,获取不同探测条件下8μm~12μm波段的红外热像。结果表明:热像中舰船的红外特征主要集中在烟囱和动力舱部位,是识别目标的主要位置;随着探测高度的增加,识别舰船红外...
基于新型工业树脂的FBG柔性传感器————作者:沈志辉;徐一鸣;陆观;
摘要:针对应用在机器人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柔性传感器的柔性封装问题,设计了以柔性树脂为封装层的FBG柔性传感器。首先,分析了柔性树脂封装的影响;其次,制作了柔性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硅胶封装的传感器,利用Ansys软件对传感器受压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将制作的柔性传感器与裸FBG进行载荷和温度灵敏度、静态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柔性树脂封装的FBG传感器具有...
基于特征提取和改进ICP的点云配准方法————作者:王睿宇;景会成;包启龙;
摘要:点云配准是三维点云处理的重要环节,但作为应用广泛的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算法对源点云和目标点云的初始位姿、重叠率要求较高,并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因此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和改进ICP的点云配准算法,主要包括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nment,SAC-IA)和ICP精配准两个核心环节。首先将传入的点云进行...
一种基于色度损失的高曝光场景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作者:马天磊;窦宇;苗锡奎;冯献华;开志强;
摘要:为在高曝光场景中更好地挖掘和保留原图细节信息,提高图像融合性能,介绍了一种基于色度损失的高曝光场景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采用自编码器结构,由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两部分组成。在编码器部分,为抑制高曝光对场景细节的干扰,提出一种自适应亮度检测的高曝光抑制模块(EXBlock),有效均衡图像全局对比度。在解码器部分,为实现深层与浅层特征融合,利用多尺度特征重建方法,实现图像...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杂志
- 国家级中国建设信息
- 省级化纤文摘
- 省级环境监控与预警
- 国家级中国陶瓷工业
- 北大核心工程机械
- 国家级航天制造技术
- 省级当代矿工
- 省级山西水利科技
- 省级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防腐保温技术
- 省级科教导刊
- 国家级城市燃气
- 省级江苏建材
- 省级现代面粉工业
- 国家级硅谷
- 省级航空史研究
- 北大核心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 省级现代物业
- 省级科园月刊
- 国家级科学新生活
- 省级黑龙江劳动
- 省级安徽化工
- 北大核心计算机应用研究
- 北大核心塑料
- 省级广西科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分析化学
- 北大核心机车电传动
- 国家级石油管材与仪器
- 国家级中国烹饪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