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机车电传动》是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性刊物,是我国轨道牵引动力技术领域创办最早的杂志之一。作为行业核心期刊,刊物积极为我国牵引传动的技术发展导向,以集中反映我国轨道牵引动力的核心技术和最新成果为重点,服务铁路现代化建设,关注城市轨道车辆技术发展,内容涉及机车、动车、城轨车辆、磁悬浮列车等车型及其相关技术,深受读者欢迎,多次获得我国期刊界重要奖项。
【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家期刊获奖期刊(首届)
全国一等奖科技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199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1996年获铁路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2001年获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期刊”称号
2001年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称号
连续评为湖南省一级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技术专题、研究开发、城市轨道车辆、试验检测、运用检修、计算机应用、综述与评论、新车新技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创新研究体系 张卫华1-4+9
技术专题
城际动车组制动系统研制 张立国;王晓东;王洁先;刘海波;何丹炉5-9
城际动车组空调通风系统研制 袁博;郭海霞;李剑;于晓良;刘绍禹10-12+17
研究开发
轨道参数对机车车轮磨耗影响的研究 曹文战;李芾;丁军君13-17
高效率软开关磁悬浮控制器电源研究 卢国涛;马红波;刘文军;王建飞;郭育华18-22
基于复特征值法的闸瓦参数对制动尖叫噪声影响的分析 胡艳;黄盼盼;陈光雄23-25+37
基于向量式有限元分析轮轨接触问题 钟俊杰26-30
高速机车制动盘及其优化设计 齐斌31-33
基于RFID技术的高速动车组自动识别系统应用研究 韦永全;张银环;周佳;代明匣;石馨月34-37
LCL输出滤波器参数变化对D-STATCOM补偿特性的影响 张兴儒38-41
HXD1C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控制 王雨;李鹏;颜罡;江帆42-44
JD160型牵引电机内锥轴静强度有限元分析 兰万里;柯琪锐45-48+52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空气阻力计算 莫双鑫;刘少克49-52
基于无线通信的铁路工程车辆协同作业系统研究 张宝明;刘洁53-54+63
施工技术投稿:大众汽车车身连接金相质量监控
摘 要:车身连接质量是汽车安全的重要指标。要使车身具备良好的车身连接质量,必须从焊装开始对车身生产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一直以来,大众生产的汽车以其皮实耐用著称于世。文章以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为例,系统介绍了大众汽车的车身连接质量监控手段。
关键词:施工技术,大众汽车,车身连接质量,特殊焊接金相检验
引言
作为德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集团生产的大众牌汽车一直以其经济、耐用的特点,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大众采用了较多科技含量高的焊接工艺,所以对车身连接质量监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车身连接质量监控方面,大众采用了哪些先进的监控手段来确保良好的车身连接质量呢?文章以一汽-大众为例对大众汽车的车身连接质量的金相检验监控手段为主,对大众体系的车身连接质量进行了阐述,以期与国内汽车业的同行相互交流、学习。
机车电传动最新期刊目录
低真空超高速轨道交通研究进展与思考————作者:张卫华;邓自刚;毕海权;李田;李艳;李海涛;
摘要:低真空超高速轨道交通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也有部分科学技术问题亟待攻克。文章全面回顾了低真空管道超高速轨道交通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当前的国际研究态势,分析了开展该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详细讨论了低气压环境下磁浮列车的悬浮技术适应性及其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如散热和绝缘问题。此外,针对低真空管道交通系统的救援与逃生问题,文章也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和适应措施
一种机车变轨距转向架结构方案设计————作者:蒲全卫;廖从建;钟晓波;彭波;
摘要:为解决不同轨距铁路区间直通运行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适应1 000 mm到1 435 mm轨距变化的机车变轨距转向架及其轮对,通过对不同锁紧解锁方式的分析,选定了车轮锁紧式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转向架总体方案和主要技术参数。文章重点分析了轮对及轨距变换过程,包括锁紧解锁机构内部结构、锁紧与解锁原理,以及销轴弹簧和轴向定位弹簧的设计。通过运动仿真分析,确立了销轴和楔形滑动块的摩擦因数。按照进入、解锁...
常导高速磁浮列车追踪间隔研究————作者:姜西;
摘要:常导高速磁浮是当前国内最成熟的磁浮技术,适用于中长距离、大运量快速客运,列车追踪间隔是编制和调整运营计划的基础,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前提下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是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为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文章研究了高速磁浮列车运行安全防护原理,分析了现行准移动闭塞追踪运行方式的局限性,建立了基于列车安全距离和间隔分区运行要求的追踪运行间隔模型,结合磁浮列车停车点步进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用于列车追踪运行间距求...
多目标约束下葡萄牙波尔图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动力学性能全局设计与综合评估————作者:吴胜权;崔涛;
摘要:有轨电车作为城市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运用环境复杂、多目标需求及其相互矛盾等因素的制约。文章针对出口葡萄牙波尔图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在车辆限界、轮轨匹配和动力学性能等多样性需求,开展多环境多要素的全局均衡设计与综合评估研究,通过合理设计转向架悬挂系统和定位装置来优化限界设计,依据多线适应性等原则进行车轮廓形设计,结合转向架结构分析关键悬挂参数对动力学...
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研究及轨道交通应用展望————作者:尚敬;张慧源;李晨;
摘要: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产物,通过集成感知、认知、决策、行动能力,从而实现与物理环境的紧密交互和自主适应。近年,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推动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各方面性能不断提升,应用场景愈加广泛。文章探讨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现有的产品形态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感知、规控、交互、进化、仿真等具身智能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基于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需...
轨轮谐波位移对车轮高阶多边形的模拟效果研究————作者:吴威威;丁昊;贺冠强;李榆银;秦宇杰;周鸿敏;
摘要:为研究轨轮谐波位移激励对车轮高阶多边形几何激励的模拟效果,文章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转向架高频激振试验台的轮-轮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求解了速度440 km/h、波深0.05 mm的20阶多边形激励下的轮-轮滚动振动行为,并在时域和频域内对比分析了两种激励的异同。结果表明,模拟轴重17 t、速度440 km/h条件下波深为0.05 mm的20阶多边形时,位移激励和几何激励所得时域轮-轮垂向力最大值仅...
平竖曲线叠加对单轴迫导向转向架曲线性能的影响————作者:江慧;黄志辉;田明洁;侯宇轩;延博瀚;
摘要:当竖曲线与平面曲线重叠时,车辆受到竖向离心力和平面离心力共同作用,其轮轨作用力比仅存在平面曲线时更加复杂,并会影响单轴迫导向转向架对工程车曲线通过性能的改善效果。为此,文章分别建立采用传统转向架和单轴迫导向转向架的工程车动力学模型,比较凸型、凹型竖曲线分别与平面小半径曲线叠加时对其曲线通过性能和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平纵断面线路参数对单轴迫导向转向架工程车曲线通过性能和车体振动加速度的...
基于双层优化的虚拟编组高效节能协同控制策略研究————作者:蒋思盾;冯江华;张征方;史可;罗钦洋;
摘要:虚拟编组是轨道交通领域研究的前沿技术之一,为提升虚拟编组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能耗,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优化的高效节能协同控制策略。其中,上层为高效优化策略层,负责构建高效起车和停车目标函数,设计多目标遗传算法,从而得到关键决策信息,并将关键决策信息作为双层模型的中间传递量;下层为节能优化策略层,负责构建节能目标函数,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优化巡航曲线,实现虚拟编组在起车、巡航和停车三阶段协同控制多...
基于PI控制的永磁驱动地铁车辆柔性启动方案研究与应用————作者:刘智成;陈希隽;何晔;胡辉;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地铁的性能和运能,缩短列车启动时间,降低车辆启动冲击,实现车辆快速平稳起步,文章通过对列车启动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基于永磁地铁车辆提出一种柔性启动方案,用以优化启动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的配合,在保证牵引指令有效的同时,实现车辆保持缓解制动的柔性启动。针对车辆后溜防护控制问题,采用增量式PI算法,建立车辆启动过程中主动后溜防护控制系统模型,加强车辆对坡道启动的鲁棒性。该柔性启动方案已完成全线...
基于虚拟障碍物的IGV转弯路径规划方法————作者:洪槐斌;刘栋青;姚文华;王斌;
摘要:针对智能导引车(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IGV)转弯进入铁路道口的路径安全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阶贝赛尔曲线的转弯路径实时规划方法。首先根据全局路径和道路条件在道口前方预设一个用于路径规划的虚拟障碍物;然后利用虚拟障碍物信息确定贝赛尔曲线的控制点选取范围,得到满足曲率约束条件的转弯轨迹簇;最后以最小曲率为目标,选取最优转弯轨迹。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文章所提方法可得...
弹性架悬永磁直驱机车动力学性能与优化————作者:乔金闯;贺兴;王志明;姚远;
摘要:为研究采用弹性架悬永磁直驱转向架的六轴货运电力机车的动力学性能,文章采用Simpack软件进行机车动力学仿真计算,分析架悬直驱机车的横向稳定性、直线运行性能和曲线通过安全性,并与采用传统的电机抱轴悬挂齿轮传动的机车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除小曲线导向轮对轮缘与踏面磨耗性能有所改善外,架悬直驱机车的横向动力学性能相对于齿轮传动机车并无明显优势,尤其在直线段运行时。其原因是架悬直驱转向架的簧间质量与摇...
面向自动驾驶系统图像分类模型的对抗攻击及防御性能研究————作者:唐军;黄文静;李爽;吴自力;
摘要:图像分类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汽车、智轨等众多交通运输系统的自动驾驶系统,以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定位等功能,然而对抗样本会使模型产生错误的输出与判断,对图像分类模型在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安全性产生较大影响。文章通过针对典型的图像分类模型ResNet,采用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噪声叠加攻击策略开展白盒对抗攻击,并对攻击效果和防御性能进行研究。该研究选取FGSM、BIM、PGD等算法生成对抗样本,通过调...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半监督物体检测在轨道交通上的应用————作者:王俊宇;陈哲;孙俊勇;
摘要:轨道交通的运营和维护需要高精度的物体检测和跟踪技术,以确保乘客安全和系统正常运行。近年来,随着Vision in Transformer的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大模型在物体检测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现高精度与高鲁棒性的模型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力机制对数据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在处理图像数据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为降低数据处理成本,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入了注意力机制的半监督物体检...
基于可靠性的动车组关键部件维修策略优化模型————作者:陈佳玉;宋冬利;耿芳东;
摘要:针对现行动车组预防性维修中出现的维修不足或过度维修的问题,文章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重点研究了动车组部件全生命周期运维活动对部件劣化特性与维修策略的影响。在部件层面,文章提出了考虑季节影响和运行成本的维修策略,动态反映了部件劣化特性和维修活动之间的演变趋势,并结合并行量子遗传算法求解最优维修间隔和可靠度等参数;在系统层面,通过建立的基于可靠度裕度的预防性机会维修策略,实现了动态的机会维修窗口,减...
适用铁路能量调度装置的三电平中点平衡控制策略研究————作者:陈欣;王跃;付刚;仇乐兵;刘湘;项锦文;
摘要:在铁路牵引供电领域,能量调度装置(Energy Dispatching Equipment,EDE)是一种具有负序抑制、谐波抑制、无功补偿、有功能量调度转移等电能治理功能的供电装置。装置采用“交-直-交”拓扑结构的变流器。当三电平变流器应用于EDE装置时,三电平自身的拓扑结构决定了会存在中点电压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由于EDE装置的电能治理功能多样性、变流器双端网压相位不同,导致变流器双端的功率因数...
基于启发式双端优化的重载列车空电协同控制策略研究————作者:张征方;史可;刘海涛;王跃;冯凌;
摘要:重载列车长大下坡道的空电协同属于带非线性状态约束、控制约束和终端约束的最优控制问题。传统的空电协同策略不具备同时处理非线性状态约束、控制约束、长距离终端约束的能力,因此难以保证重载列车空电协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双端优化的重载列车空电协同控制策略。首先,文章分析重载列车动力学特性,提炼出空电协同过程的非线性状态约束、控制约束和终端约束;然后,在非线性状态...
永磁悬浮交通空间磁轨力计算代理模型————作者:刘浩东;冯洋;赵春发;罗世辉;宋小林;
摘要:永磁悬浮交通系统利用Halbach永磁阵列之间的磁斥力实现被动悬浮,因此开发基于多自由度空间姿态的磁力快速准确计算方法对永磁悬浮交通车辆动力学预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参考兴国县永磁悬浮交通系统,建立了长度100 mm车载永磁阵列最小悬浮单元的三维磁场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悬浮间隙、不同横移量、不同点头角、不同侧滚角、不同摇头角条件下的磁力和磁力矩,形成与磁力和位姿参数关联的数据集;采用神经网络...
城轨车辆制动闸瓦磨耗仿真分析与验证————作者:薛文胜;朱文良;余朝刚;孙宁远;
摘要:城轨车辆在运行中频繁地实施制动调速,容易导致车轮和闸瓦间产生连续高温摩擦,加剧闸瓦的磨耗。为研究制动温升条件下的闸瓦磨耗规律,文章建立了车轮-闸瓦摩擦副有限元模型和基于温度变化的闸瓦磨损预测仿真模型;并采用有限元ABAQUS软件,引入温度变化的Archard模型用于闸瓦磨损计算;分析了闸瓦在单次紧急制动工况、最大常用电空混合制动工况和连续制动工况下的闸瓦磨耗规律;最后通过闸瓦磨耗仿真结果与实车线路...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差速器耦合轮对动力学性能研究————作者:黄锦;池茂儒;蔡吴斌;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刚性轮对蛇行失稳、独立轮对自动复位能力及其曲线导向性能不足的矛盾,将机械差速器安装在独立轮对转向架上,实现左右车轮耦合或差速,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传统刚性轮对和独立轮对的优点,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文章分析了差速器耦合轮对的结构和摩擦盘式限滑差速器的传动原理;基于摩擦盘式差速器力学模型,建立了采用差速器耦合轮对的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动力学模型,并与采用独立轮对和传统刚性轮对的车辆进行了直线运行稳...
神朔铁路重载列车自适应停车规划研究————作者:贺佳;袁鹏;
摘要:神朔铁路的重载智能驾驶列车在停车场景下规划运行曲线时,一方面由于重载列车自身固有特性导致列车操纵困难,另一方面列车运行线路环境复杂,两者共同作用提高了运行曲线规划难度。为了满足神朔铁路以安全、精准为导向的重载列车停车规划需求,文章首先根据线路特点和操纵需求,建立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引入相关约束;其次将规划过程分为空气制动阶段与非空气制动阶段,并根据各阶段的特性分别制定了规划策略;然后结合工程实...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工程建设
- 国家级《地球科学》
- 省级《炼油与化工》
- 国家级中国酒
- 国家级《选煤技术》
- 北大核心《冶金能源》
- 省级《现代质量》
- 省级《农业网络信息》
- 北大核心《地层学杂志》
- 北大核心湖北电业
- 北大核心《化工学报》
- 北大核心《前沿》
- 省级北京规划建设
- 国家级国外铁道车辆
- 省级《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 北大核心工业安全与环保
- 北大核心武汉植物学研究
- 省级科学课
- 省级设计新潮
- 国家级园林科技
- 北大核心《海洋开发与管理》
- 省级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 省级航空港
- 省级轻型汽车技术
- 省级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啤酒科技》
- 省级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
- 省级《热带生物学报》
- 北大核心西北人口
- 省级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