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供用电》是全国性供用电专业科技刊物。办刊宗旨为:从我国供用电工作实际出发,吸收国内外供用电的先进技术,努力为城网规划,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我国城市供电事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论、研究与讨论、经验交流、企业供用电、电力营销、安全生产、国外供用电、技术讲座。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美国前能源部长:美国电网要向中国学习 Bill Richardson
需求响应的进展与实践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需求响应的发展 熊敏,周昭茂
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进展与建议 夏鑫,黄永斌
自动需求响应在中国参与主体的职责与运作模式研究 石坤,杨硕,史梦洁,陈雷博
智能电网下需求响应实施模式和激励机制研究 李扬,孙宇军,王蓓蓓
电力需求响应技术标准与IEC PC118 张晶,闫华光,赵等君
中国需求响应实践及关键支撑技术 李德智,童瑞明,王昊,钟鸣
智能电网框架下公共楼宇空调负荷资源化应用 李斌,林弘宇,徐石明,颜庆国,肖文举,张磊,杨永标
结合需求响应之台湾智能家庭电能管理系统 杨宏泽,廖炯州,陈冠芝
基于需求响应的智能用电实证研究 许高杰,王鹤,沈敏轩
欧洲智能电网发展的新突破--专访阿尔斯通电网中国技术中心总经理李乃湖博士 张晓燕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付永生,姜鹏,叶卫华,袁蒙
运用监控系统判别单星型电容器组的内部故障 李恩晶,钱雪峰
光纤电流互感器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石岩,郭增民,闫志伟,刘向波,吕晓明
工作人员在哪里? Kerri Foster,Joe Purington
科技论文发表:论科学发展观在新闻采访中的指导作用
【摘要】 我们新闻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事物的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行创新,我国新闻体制的发展必须坚持思想、行动、管理、机制等创新。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科学发展观在新闻采访中的指导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了新闻媒体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主线和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发展观为新闻采访提供创新思维,有利于媒体的发展。
【关键词】 科技论文发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新闻采访,指导,研究
一、新闻采访发展注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
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必须坚持以高素质专业人员为基本点出发,没有好的专业新闻人才,新闻行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只有具备良好的优秀人才团队,在新闻发展中才能够立于不败,才能够在新闻传播中收集到良好的题材。目前我国新闻媒体中的工作人员都是以新闻专业出身,大多数工作者都是毕业于高校中的新闻专业,这样的人才在我国新闻媒体中占据了两层,并且有不断毕业的新闻专业大学生加入新闻媒体中来。同时我国新闻媒体工作战线上也不断在培养专业新闻工作者,在新闻行业中发觉有潜力的的工作者进行培训,让其在这个行业中有更好地发展,能够在这一行业中起到带头作用,并且这些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都是具有很大潜力的。
供用电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云驱动的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智能电压协同控制————作者:吴晓锐;陈卫东;吴宁;郭敏;孙乐平;
摘要:云驱动控制技术通过其高效计算能力和全局优化能力,为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电源变换器的效率提升和设备调节能力的增强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基于云驱动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的电压协同控制策略。首先,为实现降压变换器的云驱动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云端控制的系统架构,显著降低了对传统本地控制器的依赖。其次,针对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电压输出的一致性问题,...
高比例光伏下考虑移动储能接入的柔性配电网协调优化策略————作者:方石磊;杨志淳;闵怀东;杨帆;胡伟;张囡;苏静;
摘要:智能软开关两端同时出现负荷需求过高或者光伏出力过多会使得潮流调控能力不足,并可能带来电压越限和线路过载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移动储能接入的柔性配电网协调优化策略。首先,建立移动储能接入智能软开关直流侧的点对点式时空耦合模型。然后,以柔性配电网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光伏、无功调控设备等运行约束条件,利用线性化和二阶锥松弛方法将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并利用MOSEK求...
建筑虚拟电厂参与电/热能量市场的两阶段分层鲁棒优化决策方法————作者:黄奇峰;段梅梅;杨世海;庄重;盛举;黄艺璇;
摘要:提出了一种建筑虚拟电厂(building virtual power plant,BVPP)参与电/热能量市场的两阶段鲁棒优化决策方法。首先,第一阶段,BVPP运营商与楼宇用户之间进行主从博弈,BVPP制定最优的售热价格来影响楼宇用户的用热负荷,而楼宇用户也同时制定最优的用热负荷来响应BVPP的售热价格。此外,基于建筑围护结构的蓄热特性,采用热阻-热容(resistor-capacitor,RC)...
基于用户停电损失值的移动应急电源调度决策方法————作者:于振;张泽浩;叶宇剑;张曦;冯杰;徐希源;刘泽宇;闫百驹;
摘要:为解决发生区域停电时停电用户的及时供电问题,使移动应急电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提出基于用户停电损失值的移动应急电源调度决策方法。首先建立用户停电损失模型,分析不同停电用户的停电损失值;其次结合用户停电损失值建立移动应急电源调度决策模型,再加入模型约束条件,并对模型中的非线性项进行处理,将移动应急电源决策调度模型转化为多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然后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移动应...
基于并行通信的综合能源系统完全分布式优化调度————作者:梁甜甜;杜志佳;胡恒;汤飞;袁秩;唐文斌;
摘要:通过将电、热、气等多种能源汇聚于一体,综合能源系统实现了各类相互耦合能源之间转换利用,不仅能更高效率地利用异质能源,还能更大限度利用和接纳清洁能源。但传统优化算法或是智能算法往往侧重于集中式计算,要求整个数据集或问题在单一计算节点进行处理,可能导致显著的计算瓶颈或实际不可行,且在分布式场景下需要将数据集中或交换大量数据,引发隐私和安全问题。首先以传统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
基于储能与柔性负荷协调的风光储直流配电网模型预测滚动优化调度策略————作者:张培超;卢静;刘庆;牛晓光;李晓庆;隋国蜀;杨浩;
摘要:直流配电网组网形式能够有效减少中间的变流环节,对新能源、储能和直流柔性负荷具有优越的接纳优势,是助力能源低碳化转型发展要求下配电网构网方式之一。面向含风光分布式电源、储能和柔性负荷的直流配电网(风光储直流配电网),针对新能源出力波动特性导致的直流配电网运营成本增加的问题,研究基于柔性负荷与储能协调的风光储直流配电网时序滚动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根据不同类型柔性负荷运行及调度特性,建立了可平移、可转移...
考虑多维电能质量指标监测关联性的可观测分析方法————作者:郑晨;郭祥富;贾子昊;李琼林;王得道;张帅斌;孙媛媛;
摘要:针对传统可观测区域的观测方法在电能质量指标观测维度方面的不足,提出考虑多维电能质量指标监测关联性的可观测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测器对不同故障点电压暂降的观测程度,建立电压暂降可观测矩阵。然后,利用改进的邻接矩阵,结合谐波电流电能质量监测器配置方案,建立谐波电流的可观测矩阵,进行谐波电流的全局观测。最后,对多维电能质量指标关联性进行分析,提出监测点电压暂降指标与谐波电流指标全局可观...
数字化与智能化双驱动下新型配电系统边缘运行控制————作者:冀浩然;孟庆霖;
摘要:<正>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能源革命的各个领域,随着先进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数字配电系统蓬勃发展。以边缘计算、云计算为代表的先进数字技术构建起新型配电系统的核心算力支撑平台,为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术的部署应用奠定基础,从而在数字空间中不断创造出新型配电系统精细化分析与控制的新机遇。同时,在分布式能源及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配电系统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更有效地实现实...
基于SH-AUKF的三相配电网预测辅助状态估计方法————作者:吉兴全;毛会总;时慧喆;张涌琛;刘小虎;张玉敏;葛广贤;
摘要:为解决三相配电网量测信息异常导致数据库可靠性低,量测数据存在经验高斯噪声以及负荷突变影响估计算法的精度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自适应调整噪声误差的无迹卡尔曼(Sage-Husa and adaptiv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SH-AUKF)的三相配电网预测辅助状态估计方法。首先,基于量测数据具有时空图特性,提出基于谱聚类的时空图卷积网络(temporal and grap...
基于MAAC算法的城市电网多能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法————作者:刘珅;任有刚;王宏波;张兴;刘旭东;朱灏;
摘要:“双碳”背景下,城市电网多能系统成为能源行业低碳化转型的重要支撑。然而,城市电网多能系统的低碳经济调度正面临碳排放量季节性差异显著、多能系统决策变量维度高且耦合性强等难点。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行为-注意力机制-评判(multi-agent actor-attention-critic,MAAC)算法的城市电网多能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法,旨在提升强耦合系统的降碳运行能力。首先,针对季节尺度上城市...
面向极端高温电力保供的居民空调负荷调节方法————作者:唐冬来;石佳磊;许梓荣;刘友波;邓创;
摘要:极端高温天气下的居民空调降温负荷成倍增长,已成为制约电力供应保障的关键问题。供电公司通常采用外购电、应急发电车等资源进行极端高温电力保供,然而,现有资源提供的负荷低于维持居民舒适温度所需的空调负荷,造成电力保供成本高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异化居民舒适温度需求的居民空调负荷调节方法。首先,对历史居民空调负荷曲线进行谱聚类,获得典型的居民空调负荷分类。其次,通过结合居民舒适温度与空调热动力学模型,...
基于多维效用并合理论的超导电缆配电网典型应用场景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作者:庄晨;吕忠麟;金之俭;顾洁;
摘要:针对超导电缆接入配电网的可用性评价体系缺失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维效用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为超导电缆应用场景优选提供量化决策依据。基于超导电缆技术特征与配电网运行需求,划分“低压联络”与“配电增效”2种典型应用模式,构建包含经济性、技术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维效用并合理论,将各指标依据其逻辑联系与内在特性进行并合,构建了超导电缆可用性评价的多维效用并合模型。以某地区配电网为算例,对比分析了超导...
欢迎订阅2025年《供用电》
摘要:<正>《供用电》是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管,英大传媒(上海)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共同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供用电》创刊于1984年,是国内配用电领域的专业技术期刊。期刊定位:面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电网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等单位的配电与用电专业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欢迎广大专业人士关注和订阅《供用电》期刊
单侧开放市场下考虑金融输电权收益的售电商组合策略研究————作者:董欣月;陈颖;曾丹;郑亚先;杨晓丰;张悦;王蓓蓓;
摘要:在我国现行电力现货市场架构中,售电商为规避节点/区域电价机制下的输电阻塞风险并降低购电成本,通常采用金融输电权(financial transmission right,FTR)购买与需求响应协同优化的策略。提出计及FTR价值的需求响应收益模型,探讨FTR收益与负荷削减收益在日前市场的博弈关系;构建基于拍卖收益权(auction revenue right,ARR)管理策略的需求响应收益模型,并提...
征文:特别策划专题 支撑分布式新能源入市的需求侧资源参与系统运行和市场交易关键技术
摘要:<正>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指出:坚持市场化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坚持分类施策,区分存量和增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意味着新能源入市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电价波动风...
基于TCN-LSTM-SE神经网络的低压有源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研究————作者:王超;赵永良;王杰;刘子豪;刘丛伟;
摘要:电压越限问题是限制分布式光伏在低压交直流有源配电网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低压交直流配电网中,负荷侧本就存在接入相的不平衡以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随机波动,由于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引入,光伏发电侧又带来接入相不平衡和有功功率的波动,两种因素叠加导致电压越限问题严重。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网络-长短期记忆-SE注意力机制(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lon...
基于云边协同与区块链融合的变电站智能防误技术研究————作者:陈书里;刘东;陈建洪;陈荃韡;宁馨;陈壮壮;吴毅翔;
摘要:随着数字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智能防误水平取得了一定提高,但缺乏有效的智能防误校核手段,全过程联合智能化程度较低,已无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基于调控云平台,利用云边协同与区块链融合技术,以云端算力下行、价值数据上行、防误关键数据及操作记录可信存证的模式,实现智能防误全流程一体化在线协同管控。首先依据防误业务流程构建了智能防误系统架构,确立了云端、边缘侧、区块链侧的功能;接着基于防误业务...
光储直柔建筑直流配电系统变换器运行特性研究————作者:李少杰;刘晓华;关博文;张涛;
摘要: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建筑光储直柔系统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电力系统变革的关键驱动力。依托建筑实际运行数据与变换器效率动态分析,深入评估了光储直柔建筑直流配电系统中关键变换器的运行性能,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发现,AC/DC变换器在供配电系统中的损耗尤为显著,占比高达69.3%。提出了面向实际运行性能的变换器综合运行效率评估方法,采用分段加权效率综合评估变换器在实际运行中不同负荷率区间的效率特征,精准定...
基于定电压端协调控制的多端直流系统线间潮流控制器控制策略研究————作者:李胜男;邓灿;荆龙;何鑫;马遵;许珂玮;李雨腾;张怡然;
摘要:在多端直流配电网中,通过加入直流潮流控制器增强系统的潮流控制能力,并提高供电可靠性。针对配电系统中直流潮流控制器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和结构的复杂性,首先以三电平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定电压端协调控制的多端直流系统线间潮流控制器控制策略,通过控制定电压端换流器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协同配合,在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有效提高控制的自由度并减小设备的体积。然后根据系统等效电路和功率方程,对...
集中式直流配电支路保护装置的研究与设计————作者:陈文波;赵宇明;余学文;孙芮;
摘要:低压直流配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直流配电系统支路拓扑的日益复杂,使得传统的保护方法难以满足系统对安全性、灵活性及故障快速隔离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国产化、高精度的集中式保护装置,该装置采用全系列国产芯片,融合现代通信技术与智能算法,旨在实现多支路故障的快速精准定位与协同保护。通过试验验证与工程案例分析,证明该保护装置能显著提升多支路直流配电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缩短故障响应时间,增强系统供电可靠性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海运情报
- 北大核心声学学报(中文版)
- 北大核心《工矿自动化》
- 省级广东公路交通
- 省级福建纸业信息
- 国家级交通科技杂志
- 省级网印工业
- 北大核心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旅游纵览
- 国家级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 省级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世界地震工程》
- 国家级《有色设备》
- 国家级《中国水利》
- 省级《山西焦煤科技》
- 省级材料导报网络版
- 北大核心《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 国家级《电池工业》
- 省级建筑与预算
- 省级《化工技术与开发》
- 省级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西部交通科技杂志
- 国家级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 北大核心《材料科学与工艺》
- 省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道路交通管理
- 省级钛工业进展
- 省级本钢技术
- 省级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