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学报》作为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动态、展示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与学校办学定位、学科结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特色相吻合的。《学报》栏目坚持以“围绕学科优势、涵盖专业特长、兼顾教研领域”为指导思想,通过优化整合现有栏目,达到重点突出、包容量大、稳中有活、便于选优的目的。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阅读推荐: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杂志编辑部,杂志创刊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可以说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得改革开放之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问题》杂志在山西及全国经济学理论类期刊中是创办较早的刊物,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通过编辑部同仁的努力,获的了全国经济理论学术界的好评,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登载了许多我国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家和实际部门领导的文章,进行了经济学理论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学理论研究,对于开创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都起了重要的和开创性的作用。在《经济问题》杂志发表文章的有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如于光远、孙冶方、薛暮桥、孙涛、卫兴华等,也有当今活跃在经济学术理论界的中青年著名学者和专家,从而也提高了经济问题杂志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
南京经济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不同产业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效应研究————作者:刘西涛;孙远宏;闵泽凡;
摘要: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依旧严峻的背景下,利用2013至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特别是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效果最为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第一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改善作用显著,但在第二产业中效果尚不明显。此外,研究还揭示了数字经济通过减少政府干预来改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传导...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赋能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基于数据交易平台的准自然实验————作者:何涌;高旋;
摘要:在数据交易平台兴起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基于2009—2023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具体表现在抑制企业劳动投资过度和劳动投资不足的行为上。机制分析表明,劳动力资源效应、委托代理效应以及内部治理效应是数据要素市场化...
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作者:吴代龙;
摘要:在全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变,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和“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共同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引擎。基于2011—2023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考察了新质生产力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其作用不仅通过直接途径实现,更通过提升新质...
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者:陈会茹;郝云宏;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基于中国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工智能通过降低企业战略差异度、加速数字化转型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的方式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企业要协同战略导向、技术实施和内部治理,疏通人工智能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多个渠道,以全方位吸...
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和机制研究————作者:张再杰;杨瑞;陈珈;
摘要:提升产业链韧性是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应对全球风险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分析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主要通过创新驱动效应、人才集聚效应、数字赋能效应三个效应机制实现。实施创新型城市政策的试点城市...
“帮助之手”还是“煽动之手”:信息消费与企业“脱实向虚”————作者:王仁祥;高娇娇;
摘要:信息消费是重塑消费结构、激发产业升级潜能的重要引擎。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基于A股2010—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消费与企业“脱实向虚”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驱动了我国企业金融化,加剧了企业“脱实向虚”。(2)信息消费通过数字金融和金融化的“传染效应”两条路径推动企业金融化。(3)信息消费的企业金融化驱动效应在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和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
供应链数字化、数字空间虚拟集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作者:王旭;赵沁娜;
摘要: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不仅深刻改变了企业运营模式,也催生了以数字空间虚拟集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基于中国2008—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18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因果推断。研究发现:第一,供应链数字化显著促进数字空间虚拟集聚水平的提升。第二,供应链数字化主要通过加速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间接...
“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促进还是抑制?————作者:谢海娟;吕一凡;杨程;徐枝荣;
摘要:在数字化加速推进与宏观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可能出于自利动机采取“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这或许会损害其生存发展的关键即企业韧性。基于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长短期影响。研究显示,“重表轻里”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存在时变性,表现为对企业韧性的短期促进和长期抑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高竞争性的环境、中小规模的企业中,“...
数字基础设施与产业链韧性:微观机理与实证检验————作者:纪玉俊;方璠;
摘要: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变得越来越重要。立足于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从塑造产业链基础和加强产业链关联两个角度揭示了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产业链韧性的微观机理,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产业链韧性的提升,该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深化专业化分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
大数据发展的绿色经济效应:“减排”与“增效”————作者:姜浩;邓峰;
摘要:大数据作为蕴含巨大经济价值的新型生产要素,能否破解“环境污染”和“效率低下”的双重困境仍有待深入验证。借助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战略实施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模型检验大数据发展影响城市污染排放与能源效率的总体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发展能够减少城市约1.8%的污染排放,提升城市约4.7%的能源效率,实现了“减排”与“增效”的双赢目标。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资源型城市和高市场潜力城市下辖...
中国宪法中的“建置”和“区域划分”————作者:吴庚祐;
摘要:中国宪法中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均指不属于修宪行为的个别性行政区划变更事宜,二者在外延上互不交叉,但相互补充。1982年被首次写入中国宪法的“建置”和“区域划分”,虽然可以实现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变更决定权的横向配置目的,但是无意中失去了吸收新型个别性行政区划变更事宜的功能,并且刺激了部分行政区划变更决定权发生在宪法外的再分解及再配置现象。对“建置”和“区域划分”在中国宪法中的完善方案主...
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机制研究————作者:李明明;陈晶;徐晓莉;朱富显;
摘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升是我国现阶段的首要工作之一,亦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与重要基础。鉴于此,以2010—2022年我国地级市与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能够稳健赋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提升,信息渠道、外部交易成本渠道与企业资源配置渠道是其三条重要路径。拓展分析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强化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边际影...
碳市场价格机制如何驱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作者:金晓雨;沈妮;
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否通过价格机制驱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匹配企业税收调查与绿色低碳技术专利数据,采用零膨胀泊松回归检验碳价水平和波动对控排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价上升和波动性下降显著增加了控排企业的绿色低碳技术专利数量,碳价水平和变异系数每上升一个标准差,控排企业的绿色低碳技术专利数量分别增加89.8%和降低16.2%。这种影响仅限于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而对...
共同机构持股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作者:谭本艳;陈友;
摘要:环境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一环,然而不少企业通过漂绿行为来粉饰自身环境责任表现。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可以服务企业绿色治理,当前机构投资者持有同行业多家上市公司股权越来越普遍,称之为共同机构持股现象。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究共同机构持股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持股会助长企业漂绿行为,恶化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并支持了共同机构持股的反竞争观。在...
企业家预期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市场竞争与环境不确定性视角————作者:杨仁发;黄锦涵;
摘要:将企业家预期纳入企业行为理论的绩效反馈模型,以2006—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动机效应和资源效应的一致逻辑实证考察企业家预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探讨市场竞争和环境不确定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家预期会显著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家预期顺差越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家预期逆差越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低。(2)企业家预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在产权、...
农户数字素养何以影响数字金融行为响应——基于中西部五省份的证据————作者:张林;陈雪丽;刘秋伶;
摘要:基于中西部五省1756户农户调查数据,首先构建农户数字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农户数字素养水平,然后建立Probit、Poisson和OLS等模型实证检验农户数字素养对数字金融行为响应概率、响应广度和响应深度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门槛效应和个体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数字素养提升有助于促进其数字金融行为,与高级数字素养相比,基础数字素养对农户数字金融行为响应的影响更大;农户数字素养对数字金融行为...
大数据发展与企业风险承担——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实证分析————作者:袁天荣;张佩雯;姚远;
摘要: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能有效促进数据资源的集聚共享、流通与应用,为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注入新动力。采用2008—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有效促进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韧性的影响研究————作者:王儒奇;陶士贵;
摘要: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及霸权主义抬头的国际环境下,工业机器人应用为增强制造业风险抵抗力提供了新动能。利用GMM-SL-SAR-RE模型对制造业韧性做出测度,考察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韧性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1)工业机器人应用可以增强制造业韧性,该结论在经寻找工具变量、更换变量测度方法以及剔除特殊样本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对东部城市、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的韧性强化效...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与县域经济增长: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作者:王昊;曹颖轶;刘文;
摘要: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的县域经济增长效应是关乎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07—2021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对县域经济数量增长与经济效率提升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通过加快产业集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农业经营规模作为...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城市产业升级吗?——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作者:潘海岚;闫伟男;刘贤铤;
摘要: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倡议的实施为应对中国产业的技术升级转型、创新能力提升等提供了重要思路与策略。基于2008—2022年中国278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空间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虹吸效应,可以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发展,但对邻近地区有抑制作用。第二,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南大核心经济体制改革
- 省级审计月刊
- 省级四川会计
- 省级 浦东开发
- 北大核心投资研究
- 国家级英才
- 省级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 省级江苏地方志
- 省级中国城市经济
- 省级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纺织经济
- 北大核心中国经济问题
- 省级职教与经济研究
- 省级销售与管理
- 北大核心特区经济
- 省级市场经济与价格
- 国家级商业文化
- 省级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 北大核心宏观经济研究
- 国家级中国质量
- 省级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
- 省级环球财经
- 省级新财经
- 北大核心财经理论与实践
- 省级高教与经济
- 省级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 省级产业经济评论
- 省级经济研究导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