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经济研究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煤炭经济研究

煤炭经济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1038/F
国际标准刊号:1002-9605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主管单位:国家矿山安全监督局
上一本期杂志:《国际石油经济》经济师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纺织经济》杂志编辑部须知

  【杂志简介】

  《煤炭经济研究》杂志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的、由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面向国际国内公开发行的全国经济类核心刊物。20多年来,它以“关心煤炭、支持煤炭、服务煤炭”为宗旨,致力于服务煤炭工业和煤炭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1997年曾被中宣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后又多次被评为中国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本杂志融政策性、信息性、研究性、实用性于一体,是我国煤炭行业最具权威、最具影响的经济类杂志。其栏目设置有特稿、权威论坛、发展论坛、理论探索、资本市场、管理宝鉴、财会与审计、案例、企业文化、市场研究、人力资源等。2005年,《煤炭经济研究》杂志将继续以服务煤炭为宗旨,在刊物质量上狠下功夫,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权威、最有价值的信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特别关注、北京评论、决策参考、发展论坛、财会与审计、经营管理、铁路与煤炭、特别报道。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 王显政1

  煤炭峰值预测与对策研究 曾 琳5-9

  我国煤炭需求总量分析与预测 高 峰10-13+23

  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煤炭消费的影响 张 方14-23

  国际煤炭跨国公司做法之借鉴——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系列谈(一) 牛克洪;周剑波;田德凤24-28+35

  2014年1~2月国际煤炭市场分析 冯雨;韩雷29-30+62

  煤炭市场差异化营销策略探讨 郑玉建;任忠;李保强31-35

  煤制天然气成本与竞争力分析 温秋红;姜海凤36-40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模型构建——基于黑龙江省煤炭行业 桑红莉;谭旭红;王博;王春梅41-44

  基于VAR模型实证分析的我国煤炭价格波动研究 王 曦45-48

  煤炭运销系统中离线业务的优化研究 张祥;陈佳鹏49-52+58

  新形势下国有能源集团财务风险管控探析 马慧敏53-55

  煤炭企业绩效管理执行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奚陈莲56-58

  煤炭企业电子商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赵 杉59-62

  新型煤炭企业物资供应人才内涵与选用标准 丁端瑞63-65

  府谷中小型煤矿兼并重组后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石向荣;韩金子66-69

  煤炭企业技术岗位公开竞聘存在问题及对策 刘金顺70-72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实践与应用 成雪梅73-75+82

  兼并重组小煤矿相关财务问题研究 王鑫;王煜;尹丛阳;龚婵婵76-78

  企业风险管控审计方略 李京革79-82

  审计师评职称论文:审计信息化在风险评估中的运用

  【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重大错报风险评估贯穿整个审计流程,在审计实务中运用广泛;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如今倡导审计变革的重点,但目前还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本文将现有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结合审计信息化方式,从风险评估模块入手,提出构建新的风险导向审计信息化系统来应对审计信息化带来的新的思维方式、审计模式、工作方法的转变。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审计信息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原来的“四化”扩展为“五化”,专门加入了对信息化的要求。信息化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审计工作也面临着冲击和影响,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已经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不断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煤炭经济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科技金融与城市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作者:李军峰;安莉停;

摘要:面对严峻的能源与环境挑战,提升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目标实现至关重要。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2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识别科技金融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发现,该政策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绿色创新...

绿色金融试点政策能否抑制中国城市碳排放?——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的实证检验————作者:孙永波;罗清元;梁珈源;

摘要: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对其抑制城市碳排放强度增速的动态效应、作用路径和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能显著抑制城市碳排放强度增速,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② 政策抑制效应主要实现路径是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等...

东北三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作者:黄艺;姜颖;

摘要:东北三省作为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长期面临能源依赖、经济转型与环境保护的深层矛盾。基于2012—2022年三省面板数据,构建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结合改进的三元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解析东北三省3E系统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东北三省耦合协调度从2012年的0.556提升至2022年的0.734,整体由“勉强协调”迈入“中...

加拿大LNG出口中国的减排潜力研究————作者:刘一;王建良;武颂凯;姜闻然;

摘要:《巴黎协定》第6.2条提出允许各缔约方通过国际减缓成果转让(ITMOs)的方式实现国家自主减排目标(NDCs)。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排正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途径之一。加拿大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LNG Canada,第一阶段预计于2025年投产运营,且计划将其年产量的40%出口至中国。若将该项目天然气用于减少中国煤炭消费,可创造潜在的ITMOs,助力中加双方实现各自的减排目标。...

新质生产力赋能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作者:孙璐;朱梓琪;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选取2013—2022年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相关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新质生产力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新质生产力与产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程度快速加深,耦合协调类型由中度失调转为良好协调;差异结构上,森林型资源型城市耦合协调度值最高,其次是煤炭型,最后是石油型;空间维度上,耦合协调度呈块状集聚特点;驱动因素上,...

上市公司ESG管理体系建设实践探析————作者:郝雅琦;王绍儒;

摘要:在新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的指引下,ESG相关政策法规和监管指引加速制定发布,良好的ESG评级成为上市公司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准入门槛,ESG实践也有助于公司提升创新优势、提高品牌价值、降低运营风险。在内外部协同作用下,上市公司对ESG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探索建立健全ESG管理体系。在分析ESG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梳理了上市公司建设ESG管理体系的步骤和输出物,提出上市公司建立ES...

专精特新“小巨人”政策对企业减排增效的影响研究————作者:祝梓棋;向仙虹;

摘要:企业的减排与增效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检验专精特新“小巨人”政策对中小企业减排与增效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专精特新“小巨人”政策和企业“减排增效”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发现:专精特新“小巨人”政策不仅可以减少企业污染排放,还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实现了“减排增效”双重效应,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

“促进”还是“抑制”:双化协同与制造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作者:张雪梅;朱欣怡;

摘要:能源消费面临着满足经济增长和降低能耗的双重压力,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刻不容缓。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注重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能源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技术进步可以带来更加高效、环保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从而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22年数据,实证检验双化协同对制造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双化协同与制造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

基于两阶段分类方法的虚拟电厂柔性资源聚合模型————作者:范达伟;胡伟;田占;杜璞良;代佳志;

摘要:不同种类的柔性资源通过虚拟电厂聚合为一体参与电网调度为分布式能源消纳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针对不同柔性资源的出力特性,提出一种考虑柔性资源出力曲线特征的两阶段分类方法,以判断不同柔性资源机组的调峰调频性能,提高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灵活调节能力。首先,考虑不同柔性资源的出力负荷特性,建立柔性资源通用的调峰、调频性能指标;其次,设计虚拟电厂柔性资源两阶段分类算法对不同柔性资源的出力负荷行为进行提取...

ESG表现、绿色创新与企业环境绩效————作者:薛艳;李菲;

摘要: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降碳战略背景下,传统能源行业亟需通过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以2012—2022年中国A股煤炭、石油、天然气及电力和水资源供应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环境、社会、治理(ESG)表现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及环境规制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企业环境绩效,绿色创新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高环境规制地区的ESG表现对能源消耗的抑制...

基于LEAP模型的特高压工程运输碳减排量化研究————作者:李薇薇;李培栋;郄鑫;辛诚;王硕;郑燕;王翔宇;张立群;霍慧娟;

摘要:特高压工程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优化能源资源大范围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对特高压设备的运输是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基于LEAP模型构建碳排放情景,确认设备运输阶段碳排放核算系统边界,明确该阶段碳减排关键因素,并提出碳排放核算方法。通过实际工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设备运输环节可以通过优化运输路径与运输方式、调整燃料消耗结构,减少碳排放,提高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减碳效益

基于影子价格修订的应急可变投入要素优化研究——以区域应急消防人员数量优化为例————作者:刘伟;李瑞婧;杜欣禹;李博涵;

摘要:针对应急资源影子价格和其市场价格对比决策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偏差,提出了影子价格决策标准,指出应急资源影子价格是在应急资源最优利用条件下,对单位某种应急资源使用贡献的估价,确定单一应急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时,不应使用应急资源影子价格和应急资源的市场价格对比进行决策,而应使用应急资源影子价格和应急资源边际支出对比进行决策,即只有当应急投入要素影子价格等于应急资源边际支出时,事故总损失降低量达到最大。运...

基于显著性影响因素筛选和PKO-RBF的电量预测研究————作者:周颖;白雪峰;王永利;钱晓瑞;张嘉埔;李一鸣;韦于思;

摘要: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用电量变化的不规律性,对用电量预测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预测方法无法取得理想的预测效果。为有效捕捉时间序列数据的关键特征、提升用电量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影响因素筛选和斑翠鸟优化算法-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电量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阿尔蒙多项式与耦合度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数据修正;然后,通过综合4种相关性系数初步确定显著性影响因素集合;最后,将显著性影响因素修正数据作为输入,通过P...

动态现金流折现法在煤炭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实践验证————作者:宋欣桐;

摘要: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煤炭项目面临价格剧烈波动、持续攀升的政策成本以及显著的地质产能衰减等挑战,导致传统静态现金流折现法(DCF)评估失真,难以准确反映项目的长期经济性与风险。聚焦山西某煤矿改扩建项目,通过构建动态参数联动模型,动态处理关键参数,来验证一种动态化的DCF解决方案,以提升煤炭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的精度和可靠性。研究证实:动态DCF显著降低了关键指标偏差,精准捕捉了产能衰减拐点和价格风险...

供应链视角下煤炭企业物资采购优化管理研究————作者:焦静;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煤炭企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成本与市场竞争压力。为更好地适应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我国大型煤炭企业普遍通过合并重组,构建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物资采购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企业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对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供应链管理视角为切入点,系统分析煤炭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所体现的典型特征,包括物资异质性强、需求波动大、管...

工商业代理购电需求驱动因素分析——尖峰电价是否有效?————作者:李润菎;周静涵;谭宇晨;

摘要:为保障电力市场改革由有限电力市场化向统一市场化平稳过渡,由电网公司向暂时不参与市场的工商业用户提供代理购电的兜底服务。在此背景下,基于实施代理购电以来的全年省级数据,从变动效应和累积效应分析了综合成本、电力效率、生产效率、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在短期和长期对工商业用户的代理购电需求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当前延续实施的尖峰电价在代理购电业务中是否有效。研究表明,综合成本和电力效率是造成代理购电需求波...

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炭汽车运输时效性优化研究————作者:张剑铠;李泽群;刘红;王亚军;

摘要:在煤炭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全过程周期中,煤炭的汽车运输产比高达30%~40%,煤炭运输的时效性优化成为了矿企降本增效、提高效率的关键。随着煤矿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建设不断推进,有效地调度汽车运输成为提高煤炭运输效率的关键。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筛选出煤炭汽车运输时效性的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而后定向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9个二级指标中,确定司机到达时间间隔...

煤炭企业研发投入、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作者:王雨婷;方瑞瑞;李丽红;冯连勇;

摘要:鉴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至关重要。探究研发投入、投资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对煤炭清洁生产意义重大。基于2014—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数据,采用BCC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度了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1)研发投入对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

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能否促进区域绿色发展?——以西部11省为例————作者:于梦晴;李莉;王志强;宋海茹;

摘要: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推动区域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西部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区域特点,绿色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协调的重要路径,而绿色技术创新与环境规制被视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2008—2022年西部地区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同时探讨环境规制在绿色发展...

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作者:朱海娟;张明;

摘要:现如今,数字化转型越来越成为破解产业困境的关键因素,基于272家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文本数据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证实,新质生产力发挥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以及中部地区的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最后,建议企业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以提高能源企业创新绩效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