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经济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国际石油经济

《国际石油经济》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3112/F
国际标准刊号:1004-7298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周刊》经济学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煤炭经济研究》经济学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国际石油经济》月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列入“中国期刊方阵”的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惟一的社会科学期刊,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主办。

  【报道重点】

  国内外石油市场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创新理念及经营之道;各产油国的最新能源政策及投资机会。

  【期刊特色】

  既有全新视角的石油新闻,更有分析入深的权威论坛;既注重国内外研究相结合,又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前瞻性的学术观点和系统性的信息数据为您提供丰富的石油参考大餐。

  【服务对象】

  为国家的宏观决策、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为关心中国石油问题的广大国内外读者服务;为关心国内外石油市场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士服务。主要读者群分布在政府的能源管理部门及研究机构,石油石化各产、供、销企业及事业单位,外国石油公司、有关咨询机构及大专院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双效期刊”,成为石油石化行业社会科学期刊中惟一获此殊荣的期刊。2003年以来,《国际石油经济》月刊先后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在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的1999-2001年和2002-2004年度信息成果奖评选中,《国际石油经济》先后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2005年荣获全国能源刊物二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焦点时评、市场分析、政策研究、公司战略、经营管理、行业综述、油品零售、天然气、润滑视界、经济评价、国际合作、热点地区、油价走势、石油经济大事、政策要闻、外国石油公司动态等。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市场化与开放竞争环境下的石油行业——浅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石油行业的影响 王震

  2. 构建具有世界水平的全球化运营管理模式 夏丽洪

  3. 海外兼并收购突破发展瓶颈——石油公司并购随想:BP启示与“中国并购”时代 陈卫东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性业绩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 陆如泉,宋磊,肖岚,王延华

  5. 中国石油海外企业文化建设与多元文化融合探索与实践 陈龙,李玉屏

  6. 中国石油海外业务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实践与探索 严瑾,王滨成

  7. 跨国公司绩效管理实践与创新——以安第斯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张兴,崔勇

  8. 基于国际化战略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 吴妍,戴瑞祥,刘坡阳

  9. 多元文化环境和多种合作模式下企业HSSE管理创新与实践 齐金郦,赵奇志,彭继轩

  10. 论推动中俄油气合作的六大关系 冯保国

  11. 2013年以来海外重点油气合作区投资环境综述 赵林,李晓锋,朱颖超,鲁燕,王恒亮

  12. 创新思维推动能源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中国能源国际合作二十年研讨会综述 戚永颖

  13. 澳大利亚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现状及发展前景 姚震,赵月峰,王新红,刘欣颖

  14. 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发展现状与思考 宋广喜,雷怀玉,王柏苍,潘涛

  15. 加拿大炼油和油砂改质现状及发展趋势 曹斌,杜国敏,茅启平

  16. 加工加拿大油砂沥青:炼厂的选择与调整 乔明,于宁,李振宇

  17.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 周向彤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我国外贸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

  摘 要 反倾销作为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重要的非关税措施。入世后,我国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成为遭受反倾销的重灾区。本文从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和原因入手,阐释了给遭受反倾销的出口企业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面对国外反倾销必须采取的有效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反倾销,浙江,原因,对策研究

  一、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

  随着2001年12月10日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我国的贸易伙伴将更多,必定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2001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陆内地)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香港位居世界第三位.但在国际反倾销手段频繁使用的国际贸易大环境影响下,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倾销调查,毫无疑问,这种大规模且频繁的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严重法律障碍。对于我国来说,反倾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据统计,从1979年8月到2001年3月底,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过反倾销调查,共计422起。我国为此遭受的损失约合100多亿美元。

  国际石油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双碳”目标下的中国石油安全风险识别及对策————作者:王能全;

摘要:回顾世界石油危机的历史和启示,探索建立符合中国特点的石油安全评价定量化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石油对外依赖及其影响、市场干预和安全保障2个主层次指标下,确定10个次层次指标,对中国的石油安全度进行定量化计算。从稳步转型、加速转型和极端3种不同的情景,对2023—2060年的中国石油安全形势进行量化分析,认为2025年前后是中国石油安全最脆弱的阶段,随着“双碳”目标的推...

全球能源格局地缘政治化与中国能源安全挑战————作者:张锐;戚永颖;

摘要:近年来,全球能源格局呈现显著的地缘政治化倾向,各国能源开发、国际能源合作遭受国际权力竞争的裹挟,主要原因包括全球地缘政治总体趋于紧张、世界能源体系加速低碳转型招致地缘政治关切与行动,以及美国在全球的能源身份发生改变。在地缘政治化的背景下,中国的能源体系面临更加广泛且严峻的挑战,表现为海外油气供给侧的波动风险、海上能源通道和海上油气开发的军事威胁、清洁能源供应链涉及的“卡脖子”问题、水电开发的跨国干...

复杂环境下全球炼油化工行业转型发展前景及若干思考————作者:高维群;管育林;熊杰;缪超;徐海丰;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电动革命持续推进,全球炼化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炼化行业在面临炼油产能过剩、碳关税加重、大宗化工品供需错配等挑战的同时,也迎来转型升级的机遇。国际炼化公司纷纷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推进一体化建设、调整企业战略、优化投资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深耕核心业务、响应市场需求、发展低碳技术等途径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炼化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

国际原油市场2024年回顾和2025年展望————作者:张庆辰;张虹雨;仇玄;李想;高洁;

摘要:2024年,国际油价先涨后跌、宽幅震荡。上半年,油价在需求大幅增长和供应持续紧张预期下走高,但随着市场修正对中国需求预测、“欧佩克+”宣布退出自愿减产计划,供需基本面预期反转导致油价震荡下行。全年看,2024年需求增长80万桶/日,供应增长120万桶/日,全年供需基本平衡,全球原油库存创下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展望2025年,需求增长放缓,供应持续攀升,推动全球原油库存自低位回升;美联储在通胀压...

中国成品油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作者:孔劲媛;高鲁营;张虹雨;李嘉欣;

摘要:202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在碳达峰行动方案的推动下迎来关键拐点,全年成品油消费量为3.589亿吨,相比上年下降2.8%。其中汽油消费量为1.52亿吨,下降2.0%,开启达峰后的下降通道;柴油消费量下降至1.68亿吨,降幅达6.5%,创近年来最大降幅;航煤消费量为0.39亿吨,较上年增长13%。炼油行业新旧产能更迭,传统炼油企业面临新一轮产能出清。2025年,预计成品油需求将继续呈现“两降一升”趋势...

全新油气版图下的多维能源转型——专访标普全球副董事长、剑桥能源周(CERAWeek)创始人、普利策奖获得者丹尼尔·耶金————作者:萨日娜;

摘要:在2024年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丹尼尔·耶金指出,全球油气版图因政治博弈与地缘冲突(例如俄乌局势、中东演变)加速重塑,石油属性向政治化转变。石油市场需求侧重要变量来自中国,因新能源替代和液化天然气(LNG)扩大应用致使石油需求提前达峰;在供给侧,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及美洲产量崛起推动供应西移,“欧佩克+”面临转型挑战。在能源转型进程中,LNG成为关键桥梁,中美合作将深化其纽带作用。美国政策或加剧传...

气电作为西北地区风光大基地建设支撑电源最优选择的对比探讨————作者:洪晓煜;杨长青;朱学峰;孙涛;

摘要:西北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大基地建设正加快推进,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给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储能调峰压力,灵活可靠的基础电源是保障风光大基地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西北地区大多数沙戈荒风光大基地位于缺煤缺水地区,煤电和水电难以承担储能调峰重任。西北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运储方便,同...

中国公益性境外油气地质调查工作探讨与建议————作者:张运波;刘生瑶;林燕华;卢正权;王艳红;李向瑾;牟德刚;

摘要:公益性境外地质调查既可为政府制定能源外交政策提供决策支撑,亦能为企业投资组合优化构筑风险评估基础,更可通过构建“政府机关-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中资企业”三位一体协作体系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路径创新。综合考量全球各区域的油气资源禀赋与勘探开发状况、地缘政治、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力量等要素,探讨调查的优选区域。提出构建“政府机关-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中资企业”三位一体的合作平台,探讨推进公益性境外油气地...

碳市场发展对中国天然气中下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作者:黄晓光;周淑慧;赵延芳;王献军;付川;韩翠莲;

摘要:中国碳市场依据产权与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理论设计,通过碳排放配额分配与交易规则运行,形成强制市场与自愿市场互补的格局。从国际碳市场发展和中国碳市场运行效果看,碳市场在引导企业降碳方面成效显著。当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聚焦直接排放考核,加速能源消费低碳化,自愿减排量市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考虑能源消费特点,天然气中下游企业被纳入碳市场的可能性很低。碳市场发展将促进主要用能企业节能降碳,近中期促进天然气利用...

国际天然气市场发展回顾与未来趋势————作者:苗玲;冯连勇;

摘要:当前,全球天然气市场面临需求增长、价格波动和供应链安全等多重挑战,乌克兰危机进一步重塑了国际天然气市场供需格局。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关键地位愈发凸显。未来全球天然气市场将呈现区域多样化与动态变化并存的格局。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将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欧洲因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脱碳政策,长期需求可能进入下降通道;北美受益于资源优势和工业需求复苏,预计消费量增长持续至2040年左右。北美和中东地区...

欧洲天然气市场形势中期展望————作者:朱岩岩;马俊;金羽翔;

摘要:2021年欧洲天然气市场发生剧变,供需形势明显紧张且价格维持高位,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加剧了这一趋势。2022年5月欧盟提出“重新赋能欧盟”计划,该计划对欧洲中期(2025—2030年)天然气市场发展方向具有较强指引作用。从需求端看,中期欧洲天然气市场需求规模整体将呈现下降趋势,仅居民及商业用气可能增加。从供应端看,欧洲自产气整体将呈现下降趋势;俄罗斯管道气将继续通过土耳其溪管道供应,过境乌克...

中国进口中亚天然气现状及未来合作建议————作者:黑树楠;宋昊峰;

摘要:哈萨克斯坦在天然气领域面临国内消费量激增与产能扩建不足之间的显著矛盾,其出口潜力或将受限;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资源开发进入中后期,产量逐年递减,但国内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正逐步由天然气净出口国向净进口国转变;土库曼斯坦是中亚地区天然气供应的稳定增长点,亟待通过国际合作挖掘开发潜力。建议中国企业:1)深化与中亚三国的天然气全产业链合作,优化贸易方案与合作模式,确保中亚天然气的稳定供应;2)利用中国石油企...

石油经济要闻————作者:周红波;

摘要:<正>2025年2月11日—2025年3月10日国际3国签署协议推动跨撒哈拉天然气管道项目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尼日尔2月11日签署协议,推动实施跨撒哈拉天然气管道项目。该管道预计耗资约130亿美元,跨越4000多千米,建成后能够将尼日利亚的天然气经尼日尔输送至阿尔及利亚,再由阿尔及利亚通过现有管道输送至欧洲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回顾与预测————作者:刘凯雷;魏鑫燕;

摘要:<正>1回顾1.1原油:2月、3月国际油价均震荡下行2025年2月,国际油价震荡下行。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将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欧佩克+”会议决定维持现有原油产量政策不变,无视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其增产以降低油价的呼吁,11日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升至73.32美元/桶和77.00美元/桶

2019—2024年中国原油产量————作者:罗大勇;

摘要:<正>~

2019—202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作者:罗大勇;

摘要:<正>~

《国际石油经济》在线投稿系统

摘要:<正>《国际石油经济》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主办,是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会刊。本刊作为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权威的经济类刊物,于2001年首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列为“双效期刊”;2017年以来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卷)》;连续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期刊百强榜精品期刊40强

石油公司绿色技术专利发展态势对比分析————作者:陆桃妹;刘天琳;张芹;

摘要: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绿色技术专利分类体系》划分的石油及天然气清洁化、清洁能源、温室气体捕集利用封存3类、15个技术分支,利用incoPat专利信息情报分析平台,分析bp、道达尔能源、埃克森美孚、壳牌、康菲、雪佛龙、沙特阿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10家国内外石油公司的绿色技术专利申请和类别分布情况。对比各公司研发动态、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布局,体现专利质量的合享价值度、诉讼、高被引情况,中...

共筑安全基础 加速推进转型——2024年《全球能源安全报告》主要观点————作者:陆如泉;张鹏程;袁榴艳;高慧;向征艰;许浩;安雨康;闫勇;

摘要:2024年12月,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连续第三次公开发布《全球能源安全报告》。2024年,全球能源安全压力有所缓解,可持续性、可承受性和系统韧性3个维度均有所改善,但作为能源安全根基的“可获得性”小幅下降,且表征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系统韧性”仍然较低,表明当前的全球能源安全状态仍较为脆弱,未来一段时期可能会保持在这一水平波动。当前地缘政治对抗是全球能源安全的最大风险源,电力安全问题将愈发突出...

2024年全球天然气市场回顾及2025年展望————作者:夏潇远;

摘要:2024年全球天然气供需紧张形势大幅改善,天然气价格波动区间较2023年有所下移。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为4.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70亿立方米;供应量为4.19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80亿立方米。2024年全球LNG需求量约为4.09亿吨,同比增长570万吨,其中亚太LNG进口量增长,欧洲进口量下降;全球LNG新建产能有限,超过5000万吨/年的产能推迟上线。欧盟继续执行自愿削减天然气需...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