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评论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金融评论

《金融评论》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5865/F
国际标准刊号:1674-7690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查看金融评论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特区实践与理论》国家级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发展研究》经济学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金融评论》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金融评论》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金融评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金融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经济、金融学术刊物,逢双月的10日出版,每期128页,邮发代号2-340。

  本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副院长主编,实行国际通行的匿名审稿制度,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发表原创性的理论、经验性的经济及金融论文,旨在通过优秀研究成果的发表推动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理论探索,并为中国学者走向世界经济理论前沿提供平台。我们诚挚地盼望在本刊展示您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知网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发表原创性的理论、经验性的经济及金融论文。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1. 国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趋同:对“第三条道路”的解析 阎建军

  12. 宏观审慎的动态方法论基础 马勇

  13. 财政政策为什么退出了美国的宏观调控舞台?——事实、文献与观点 付敏杰

  14. 异质信念与资产价格异常波动性 胡昌生,池阳春

  15. 利率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预测作用 姜再勇,李宏瑾

  16. 风险投资是认证信息、追逐名声还是获取短期利益?——基于倾向值配比的实证分析 张剑

  17. 灾难与风险溢价之谜:最新研究进展评述 刘昌义

  18. 金融全球化、门槛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杜秦川

  19. 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哲学观及其他 张杰

  20.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进展、问题与前景 张明

  21. 新形势下中国金融条件的测度与分析 费兆奇,殷剑峰,刘康

  22. 审计师行业专门化、相对市场势力与审计定价 邓路,刘恋

  23. 大股东控制、投资者情绪与定向增发折价 马德芳,张艺馨,温振华

  24.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内涵及影响 陈玉财,王宇峰

  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间接融资的比例持续下降,金融脱媒的现象日益凸显,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脱媒产生原因及表现形式入手,研究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面对金融脱媒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对策

  金融脱媒现象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美国银行业利率管制条例(Q条例)的执行使得存款的定期利率上限受到限制,当出现市场利率高于存款机构的支付存款利率时,大量的存款机构的资金流出,流向更高收益的证券资产。所谓的金融脱媒,指的就是资金供求双方不通过金融中介部门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过程,直接由资金的供给方流向资金的需求方,降低商业银行等间接金融中介机构在整个融资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简单讲,就是资金不用经过商业银行而直接到融资者手中。

  金融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大国博弈下的中国金融发展——面向“十五五”时期的金融强国战略布署————作者:郑联盛;范云朋;江振龙;王瑶;张鹏;

摘要: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面临新的不确定性。特朗普新政府可能出台对内减税与对外加税、鼓励发展加密资产、放松金融监管等政策以及弱化现有国际金融治理秩序,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带来新的冲击。金融是大国博弈的重点领域,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资本市场壮大、全球资产布局以及数字金融新赛道等是大国金融博弈的重点,也是中国金融发展亟需着重提升的领域。“十五五”时期,中国金融强国建设要充分考虑外部形势的潜...

异质性预期、央行沟通与信号传递————作者:范云朋;刘贇德;朱哲良;

摘要:微观经济主体间的异质性预期是否影响宏观经济波动?如果是,央行如何通过沟通弥合异质性预期以降低经济波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在不完全信息框架下,构建了包含家庭和企业部门间异质性预期的新凯恩斯DSGE基准模型,通过异质性信息集刻画异质性预期。基于简化基准模型的解析解表明,家庭和企业部门间的异质性预期与宏观经济波动相关联,而央行沟通可以弥合异质性预期,降低宏观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之后,本文对基准模型进...

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融资结构调整————作者:陆晓琴;俞天芬;李亭;冯玲;

摘要:本文建立了企业“走出去”与债务杠杆关系的理论模型,揭示了“走出去”引发企业改变融资方式选择的内在机理,并使用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检验。理论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高风险会导致金融机构索取更高的风险补偿,使得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增加,企业最优杠杆率下降,且初始杠杆率越高的企业,杠杆下降幅度越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0~2022年间的数据为理论推论和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研究结果显示,“走出去...

注意力真的带来价值吗?——基于直播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李斌;龙真;刘汶楚;陈远致;

摘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量爆炸式增长,注意力成为一种抽象但稀缺的资源,深刻影响着现代商业模式,“注意力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业态迅速兴起。本文从直播的角度出发,收集了113家A股上市公司的线上品牌旗舰店的直播观看数据,研究注意力是否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并探究注意力经济的价值传导机制。实证结果显示:(1)直播观看量能有效预测企业商品线上销售额,并驱动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2)直播观看量对上市企业...

大语言模型在经济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评述、学术应用及未来展望————作者:赵宣凯;宝恩德尔;左从江;李涛;

摘要:本文追溯大语言模型的演进过程,梳理评述经济金融领域相关文献,总结模型优势以及典型学术应用流程,归纳模型潜在问题并展望未来前景,以期为应用此类模型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经济金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首先,本文系统概括从统计模型到大语言模型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征。其次,本文从宏观金融政策预期、金融市场投资行为和企业微观决策三重视角,梳理了大语言模型在经济金融学术研究中的前沿应用,包括宏观政策文本分析、宏观...

前沿技术创新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作者:李哲;陈俊霖;

摘要:本文构建了企业的理论前沿创新指数,即将企业的发明专利与所属行业的权威学术论文进行对比,从而考察发明专利所属领域和学术界理论前沿的匹配度。基于这一指数,本文重点研究了前沿技术创新对会计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理论前沿创新指数越高,企业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更高,而净利润的价值相关性更低。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企业通过向市场披露突破性的前沿创新,能够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有效缓解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

朱理治的金融思想:历史实践与现实意义————作者:余永定;张明;

摘要:本文梳理了红色金融家朱理治的金融思想,着重介绍他的历史实践及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在担任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期间,朱理治的政策实践主要包括:禁止法币在边区流通;设立货币兑换所;对内稳定边区物价;对外稳定边币兑法币的汇率;扩大边币的流通区域。朱理治的思想与实践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超前的现实意义。例如,他认为通货膨胀不仅是一种货币现象,供求缺口也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理通胀不仅要靠抑...

中国金融学联盟2024年优秀论文征稿启事

摘要:<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进而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中国学术界的力量,中国金融学联盟发起2024年金融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一、论文评选范围此次优秀论文评选将包括两个部分:(一)“2024年金融学优秀论文”10篇,主要针对2024年在学术期刊发表的金融学论文与未发表的金融学工作论文;(二)“2024年金融学青年优秀论文”10篇,主要针对在读博士研究生和...

2025年《金融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摘要:<正>《金融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经因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2009年12月创刊。《金融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AM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本刊是一份综合性经济、金融理论刊物,实行规范的现代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旨在通过优秀学术成果的发表,记录中国经济金融...

数字化转型对中小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基于管理者认知偏差视角的再检验————作者:张珩;钱诚;黄惠春;

摘要:作为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字化转型能促进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已在众多研究中得以佐证,但从连接组织内外部信息资源的管理者认知偏差视角的讨论较少。本文利用2022年中国银行业协会调查数据,再次检验管理者认知偏差在数字化转型影响中小银行普惠金融发展中所起的调节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中小银行普惠金融贷款规模、贷款收益和贷款覆盖面的提高,但管理者认知偏差却会通过抑制金融产品创新和...

中国DSGE建模中的参数估计————作者:马勇;章洪铭;

摘要:本文基于五个较为经典的DSGE模型,从经济体、模型、先验设置、估计方法、观察变量、估计区间和数据集七个角度,系统考察了主流DSGE模型框架下的参数估计问题,特别是对采用中国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了重点分析、比较和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单一模型下,部分参数在中美经济环境下给出了相对一致的估计结果,但在多个模型下,大部分参数在中美经济环境下并未给出一致的估计结果,这说明DSGE模型参数的决定不仅取...

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国际资本流动骤停————作者:郗静;卞志村;

摘要: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国家,美国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国际资本流动骤停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选取全球57个经济体1990~2021年的季度数据,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国际资本流动骤停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提高了国际资本流动骤停的发生概率。区分资本流动类型后发现,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作用于证券投资流动,进而触发总资本流动骤停。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经济发展...

债权人保护与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基于破产法庭设立的准自然实验————作者:宋清华;郑琳琳;钟启明;罗勇博;

摘要:本文基于2010~2023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破产法庭设立的准自然实验,分析债权人保护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破产法庭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机制分析发现,破产法庭的设立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减少债务代理冲突和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司法机关独立执法能力较低、审判能力和法治水平较差地区以及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企业...

一损俱损还是转危为安?企业集团内部风险特征研究——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作者:高晗;张一林;蔡卫星;郁芸君;

摘要:因企业集团成员发生股价崩盘引发的市场动荡,在中国屡见不鲜。本文利用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集团数据,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分析讨论企业集团成员发生股价崩盘事件后,集团成员的股价崩盘风险会如何变化。结果表明,当集团内有成员发生股价崩盘后,集团成员的股价崩盘风险将显著降低,证实了我国企业集团具有“风险共担”的特点。进一步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进行机制检验发现,集团成员股价崩盘风险...

银行业开放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作者:苏继影;谭小芬;王雅琦;张宁;

摘要:本文使用1998~2014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开放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银行业开放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和机制。结果发现,银行业开放有助于优化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影响机制在于:外资银行进入会产生客户争夺效应和企业治理效应,前者激励银行将延长贷款期限作为争夺客户的方式,后者通过溢出作用提高中资银行的监督水平,降低银行依赖短期债务治理企业的程度。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

IPO注册制改革与企业短期金融资产配置——来自创业板准自然实验的证据————作者:汤梓燊;林志帆;仲鑫;

摘要:在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的新阶段,科学评估改革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有助于持续优化机制设计以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本文以2017~2021年在A股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为样本,构造准自然实验探讨注册制改革对企业上市后资金配置的影响。基于双重纠偏机器学习的双重差分模型回归发现:(1)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企业上市后一年内的长期投资、资本支出、研发支出、并购支出和长期股权投资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显著促进了...

官员金融任职经历能降低地方性商业银行个体风险吗?————作者:修宗峰;陈叶玲;张颖;

摘要:近年来,具有金融任职经历的干部在维护地区经济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首次检验了官员金融任职经历对地方性商业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官员金融任职经历能够抑制辖区地方性商业银行个体风险,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渠道检验表明,官员金融任职经历通过强化金融监管意愿...

宏观经济感知与系统性风险:来自上市商业银行的证据————作者:郭鹏;李梦如;姜富伟;

摘要:利用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文本数据,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了银行层面的宏观经济感知以反映管理层对宏观经济感知的乐观程度,并探究了银行管理层宏观经济感知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本文发现,管理层宏观经济感知越高,银行未来的系统性风险越高,而且前瞻性宏观经济感知的影响更加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管理层宏观经济感知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在非国有、无AH股交叉上市或者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银行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

绿色低碳转型:政策路径、影响机制和趋势分析————作者:李康;苏乃芳;李宏瑾;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研究绿色低碳转型相关政策的作用机制及经济影响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与气候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包含碳定价、绿色补贴、绿色低碳技术三方面转型政策因素的DSGE模型,刻画分析相关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与具体效应。研究表明:碳价提升促进减排,但将降低棕色企业的资本收益率,抑制其投融资与产出,阻碍经济增长;实施绿色补贴和推动绿色企业生产技术进步可以提升绿色企业的资本收...

金融强国建设与金融学术赶超——2023年中国金融学发展综述————作者:程炼;周莉萍;张策;

摘要: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新时代的金融研究提供了新指南。秉承会议的核心精神,本文聚焦于货币政策与宏观金融、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金融市场与公司治理、“五篇大文章”和金融史与金融文化等重要领域,系统梳理了2023年度中国金融学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金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