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博览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时间:

自动化博览

《自动化博览》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2516/TP
国际标准刊号:1003-0492
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有线电视技术》国家级电子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现代传输》中文核心电子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自动化博览》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自动化博览》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自动化博览》期刊简介:

  《自动化博览》集大中型控制系统(DCS、FCS、SCADA)、工厂信息化(MES、SIS、ERP、CIMS)、先进控制与优化软件、组态软件、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通讯、OPC、PLC&PAC、RTU、HMI、工控机与嵌入式系统、变频与传动、运动控制、故障诊断、机器视觉、新型仪器与智能仪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驱动与伺服、工业安全、模式识别、机器人、自适应控制和预测控制、智能控制与模糊控制、线形与非线形系统控制、神经网络及控制、系统辨识与建模等于一体,理论与实践并重、产研结合、面向工程、突出实用。

  杂志荣誉

  “中国自动化产业年会(CAIAC)”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自动化博览》杂志社与控制网发起组织的中国自动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活动包括“中国自动化领域年度人物、十大年度企业、十大年度新闻、十大最具竞争力创新新品、十大最具影响力工程项目、十大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与领袖企业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高层论坛两大主题内容,CAIE活动已连续成功举行六届,旨在记录和评述中国自动化产业发展的每一步,表彰为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企业,全面展示不断革新的自动化产品,透彻分析成功的行业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的宗旨,以“专业、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展现出过去一年里中国自动化产业的进步与闪光点。

  今日自动化技术应用在中国(ACAC)已成功举行四届,ACAC 2011以“低碳、节能、变革”为主题,内容涵盖《今日自动化技术应用在中国》案例文集、《2011年自动化新品汇编》 2011中国国际远程测控系统与RTU技术发展应用高峰论坛。

  《中国自动化之路30年》以改革开放30年为背景,深度对话中国自动化行业发展30年来在产、学、研领域具有代表性的30位人物,通过一个行业的群体回忆,展现一个产业的整体变迁。

  2011年策划活动

  策划组织“中国自动化产业世纪行(CAIE2011)

  策划组织“2011中国国际远程测控系统与RTU技术发展应用高峰论坛”

  策划组织“2011中国自动化日”

  策划宣传“2011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暨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及中国自动化学会五十周年会庆”

  2010年策划活动

  策划组织“中国自动化产业世纪行(CAIE2010)”

  策划组织“2010中国国际远程测控系统与RTU技术发展应用高峰论坛”

  策划组织“2010中国自动化日”

  2009年策划活动

  策划组织“中国自动化产业世纪行(CAIE2009)”

  策划组织“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高层论坛暨首届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

  2008年策划活动

  策划组织“中国自动化产业世纪行(CAIE2008)”

  2007年策划活动

  策划组织“中国自动化产业世纪行(CAIE2007)”

  “首届全国工业自动化企业发展战略论坛”指定宣传媒

  2006年策划活动

  策划组织“中国自动化产业世纪行(CAIE2006)”

  策划组织“IWLAN2006中国无线通讯网络技术论坛”

  策划组织“IEHF2006中国工业以太网发展论坛”

  策划组织“ASPF2006中国自动化系统平台技术论坛”

  2005年策划活动

  策划组织“IEHF2005中国工业以太网发展论坛”

  “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05'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指定宣传媒体

  2004年策划活动

  策划组织“IEHF2004中国工业以太网发展论坛”

  策划组织“第五届全国管控一体化研讨会”

  “中国工业控制系统知名企业高峰会议”唯一指定宣传媒体

  2002年策划活动

  策划组织“第四届全国管控一体化研讨会”

  2001年策划活动

  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40周年大型系列活动的协办单位和唯一指定宣传媒体

  2000年策划活动

  ASCC(亚洲控制会议)指定唯一宣传媒体

  1999年策划活动

  IFAC(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组委会唯一指定宣传媒体

  《自动化博览》论文发表目录:

  台达为客户提供性能优越的产品与解决方案…………………………顾硕

  优稳帮助制药企业实现管控一体化……………………………………顾硕

  迈思肯为中国客户提供世界领先的技术………………………………顾硕

  S7系列PLC电气控制设计与应用 第11讲PROFIBUS在化工厂……李方园

  企业能源管理……………………………………………………………华镕

  核电站数字化反应堆保护系统中央处理器负荷率分析与测试………汪绩宁

  OneWireless无线移动应用解决方案……………………………………………

  油气生产物联网技术在油气生产中的应用………………李建华 薛广民 陈冰

  鸣网郑重承诺:

  1、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各类杂志的官方网站或杂志社,是快速高效发表论文的中介机构,谢绝投递杂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务全面,包括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等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取维持网站正常运转的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无其他额外费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www.gapp.gov.cn)认证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凭借多年的论文发表经验,审核、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自动化博览》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自动化博览最新期刊目录

Arm推出全球首个Armv9边缘AI计算平台,推动物联网实现新一代性能

摘要:<正>2025年2月27日,Arm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rm)发布Arm?v9边缘人工智能(AI)计算平台,该平台以全新的Arm Cortex?-A320 CPU和领先的边缘AI加速器Arm Ethos?-U85 NPU为核心,可支持运行超10亿参数的端侧AI模型。为了快速创新和扩展,OEM厂商需要在合适的位置灵活执行AI工作负载,以实现更强大的安全...

高通加入OpenCV金级会员,共推边缘AI与计算机视觉创新

摘要:<正>2024年12月,高通技术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Inc.)宣布加入Open CV(开放源代码计算机视觉库)成为金级会员,这一合作将促进AI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加速边缘AI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创新步伐。高通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技术提供商,其产品和服务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等众多领域

成都华微:聚焦AI边缘计算,DeepSeek R1模型部署使得大模型在端侧应用全面加速

摘要:<正>2025年2月7日,成都华微发文称,正在全力推进DeepSeek R1推理模型的在端侧推理芯片部署,这一举措将为边缘和端侧AI应用的商用落地奠定坚实基础。DeepSeek R1推理模型通过优化算法和计算路径,显著降低了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并为大模型在边缘设备及端侧的高效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撑

NVIDIA Jetson Orin Nano Super Developer Kit发布,推动AI边缘计算应用发展

摘要:<正>NVIDIA Jetson作为先进的嵌入式系统,各行各业的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它们来构建创新型AI产品。2024年12月,NVIDIA发布了Jetson系列新品—Jetson Orin Nano Super Developer Kit,做为Jetson Nano的升级款,模组售价仅仅249美元,NVIDIA以更加亲民的价格,赋予更多领域充足的算力支持

泰凌微发布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TL-EdgeAI发展平台为海量AI端侧应用提供平台支撑

摘要:<正>2025年1月,泰凌微电子于芯片技术领域斩获新突破,正式向市场推出了新一代高度集成的芯片TL721X和TL751X以及基于两款芯片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发展平台TLEdge AI-DK(以下统称:TL-Edge AI发展平台)。TL721x及TL751x系列,增加了边缘AI运算能力,基于这两款芯片的TL-EdgeAI发展平台,将支持主流本地端AI模型,如谷歌Lite RT、TVM等开源模型,是...

网络大模型赋能工业互联网云边端协同调度————作者:李安顺;许驰;曾鹏;

摘要:当前,如何充分利用异构化、碎片化、失衡化的算力资源满足差异化的智能工业任务要求,是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聚焦工业互联网的云边端协同调度,突破传统基于小模型的调度策略,深入探讨了网络大模型在该领域的应用潜能。首先,从云边端的数据异构、算力异构、算法异构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现存挑战;然后,结合NetGPT、NetLLM和LAMBO等典型网络大模型的实际应用案例,探讨了它们在降低...

在工业边缘运用语义技术————作者:彭瑜;

摘要:<正>在工业自动化和控制领域,从工业制造边缘到企业再到云端正在广泛运用语义/语义化概念数据模型等语义技术。由于语义化信息本质上描述了来自机器和过程的数据和传感器的含义,这些信息可以被应用程序直接使用,而无需解释或引用,这就为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响应能力和有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明显与目前常用的提供非描述性数据的传统控制器和机器获取数据有很大差异,一改后者常用注册表值来表达数据(例如表示温度或工具...

面向工业生产的确定性云边协同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作者:唐子豪;马文龙;许方敏;赵成林;

摘要:随着工业4.0的兴起,作为支撑智能化和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关键技术,云边协同网络通过融合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实现了高效且实时的数据处理,提升了生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本文综述了云边协同网络在工业中的应用,提出了确定性云边协同架构,调研了其关键技术,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电信完成业内首个商用模型500公里联合训练试商用

摘要:<正>近日,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统一组织下,中国电信研究院、天翼云、北京电信成功完成业内首个1024卡千亿参数商用大模型分布式联合训练真实用户试商用,通过武清到瀛海之间的真实光路环回实现了500公里长距互联分布式训练,训练性能达到单数据中心的97%以上,这一重大突破为大模型训练的跨地域协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全球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以3.07亿美元收购美国边缘AI芯片公司Kinara

摘要:<正>2025年2月10日,全球半导体巨头恩智浦(NXP)宣布以3.07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美国边缘AI芯片公司Kinara。这是继年初收购TTTech Auto和Aviva Links后,恩智浦在智能边缘领域的第三次“关键性补强”。交易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目前已进入监管审批阶段。据悉,Kinara的Ara系列NPU(神经处理单元)将嵌入恩智浦的智能边缘平台,双方计划在2025年德国纽伦堡嵌入...

昇思AI开源框架份额达30% 使能超50个主流大模型,成为AI框架新选择

摘要:<正>2024年12月14日,昇思携手18家生态伙伴重磅发布基于昇思AI框架的大模型原生开发成果,面向金融、工业、互联网、电信、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推出丰富的AI应用,加速千行万业数智化升级。未来昇思将继续携手生态伙伴共同加速原生开发,推动科研落地与产业创新。昇思MindSpore自2020年开源以来,技术持续创新,生态繁荣发展

智芯微电子联合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助力云边端协同边缘智能计算技术发展

摘要:<正>2025年2月17日,由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联合申报的“云边端协同边缘智能计算技术”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在云边端智能设备测试,尤其是在边端嵌入式操作系统测试技术方面展现了卓越的专业性,凭借其专业实力和严谨态度,推动了云边端协同边缘智能计算技术的标准化和适用性,为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凌华EMP-520系列:4K多屏+工业级BOX PC,解锁边缘视觉与物联新战力

摘要:<正>凌华智能推出全新EMP-520系列工业级超紧凑BOX PC,硬核搭载第14代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军工级宽温设计,工业级长时间系统运作,实现四路4K独立输出+双千兆物联组网。从智能制造产线到户外数字标牌,这台「工业小钢炮」用体积缩小60%、性能翻倍、功耗减半的颠覆性设计,重新定义边缘计算设备的极限标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公司在边缘计算AI智能识别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

摘要:<正>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旗下的四川航天电液控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电液)在边缘计算AI(人工智能)智能识别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该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识别精度高、模型小等优势,在算力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十几毫秒内可完成一帧图像的AI检测,实现对视频流的实时AI检测分析。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据的处理需求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云计算模式存在延迟、宽带和隐私...

联发科发布新的AI边缘计算芯片

摘要:<正>联发科推出了Genio 720和Genio 520,这两款支持人工智能的物联网平台旨在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边缘计算。这些芯片组基于6纳米工艺制造,旨在为智能家居、零售、工业和商业物联网设备优化性能与能效。新发布的Genio 720集成了八核CPU、专用人工智能加速器以及广泛的连接支持,用于边缘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与720类似,联发科的Genio 520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边缘人工...

和利时:以“智能”为核心,打造未来竞争力————作者:宋慧欣;

摘要:<正>智能化不仅代表着全球制造业的未来走向,更是和利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引领企业前行的核心引擎。为了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打造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和利时公司将坚定不移地持续加大在FA领域的投入力度,全力以赴推动工厂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边缘智能 引领工业提智向新——工业智能边缘计算2024年会成功举办

摘要:<正>2024年9月25日,由控制网(www.kongzhi.net)&《自动化博览》、OICT学院、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边缘计算专委会、上海市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标准与测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辽河实验室、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上海市自动化学会、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智能制造推...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算力路由技术应用————作者:刘鹏;陆璐;

摘要:工业互联网开启了IT、CT和OT融合发展的路径,经过近十年的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随着算力网络等技术的促进,进入到更深层次的融合技术发展阶段。算力路由作为算力网络的代表性原创技术,可以有效促进算网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为工业互联网的业务提供了质量保障。针对工业互联网和算力网络的发展现状,本文分析和展望了算力路由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应用

面向边缘计算的柔性定制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作者:张新凯;张辉;张利宽;于传洋;戴文斌;

摘要:本文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下基于边缘计算的新型工业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控制系统正经历着从传统的分层、封闭式架构向开放式、虚拟化架构的转型期。在边云协同架构的基础上,本文研究通过整合重构的柔性数字基座与大语言模型技术,并根据定制化需求实现柔性生产系统重构,以满足工业生产的智能化要求。同时,本文对智能代理技术、柔性数字基座设计以及大语言模型技术面临的挑战展开了...

MEC和CDN的节点融合分析————作者:陈杲;庞冉;何涛;曹畅;

摘要:AR/VR、云游戏、沉浸式通信和AIGC等新型视频业务对互联网提出了超高带宽、超低时延、超大算力的实际需求,促进了边缘计算节点和内容分发网络节点的融合。本文对CDN Po P(Point of Present)节点升级为具备通信网络能力的边缘计算节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基于开源软件(Kube Edge和SRS)搭建了系统原型进行系统验证。结果表明,节点融合能够简化内容创建和分发流程,实现实时内容交付...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