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酿造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中国酿造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CAJSTWJCI

China Brewing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2.183
综合影响因子:1.785
邮发:2-124
官网:https://manu61.magtech.com.cn/
主编:王文平
平均出版时滞:212.5201

  中国酿造最新期刊目录

酸樱桃果酒专用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耐受性研究————作者:尹欣;杨媛媛;闫卓洋;安峰;单冬茜;蔡宇良;何玲;

摘要:为筛选酸樱桃果酒专用优良酵母菌,该研究以酸樱桃自然发酵液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结合形态学观察从中分离筛选酵母菌菌株。进一步通过发酵性能测试及产酒精能力测定从中筛选优良酵母菌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耐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酸樱桃自然发酵液中共分离筛选出34株酵母菌菌株,进一步从中筛选得到6株产气快、产酒精能力较好的优良酵母菌,编号分别为FC2、FC3、FC11、F...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演替规律————作者:李娜;崔梦君;倪慧;田龙新;叶明波;郭壮;侯强川;

摘要:该研究利用Illumina Mi Seq测序技术研究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演替规律。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二次翻曲时,发现物种数(369.16)和辛普森指数(0.75)均达到最大,且极显著高于拆曲出库时(P<0.01);优势真菌属包括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曲霉属...

鲜辣椒酱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演替与内源环境互作研究————作者:孙藜玮;

摘要:为研究鲜辣椒酱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演替的驱动因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检测辣椒酱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理化指标的变化,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揭示细菌群落演替与内源环境因子变化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鲜辣椒酱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和pH值逐渐下降,总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呈下降趋势。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是鲜辣椒酱发酵过程中的优势...

不同来源大豆对高盐稀态酱油品质的影响————作者:梁锦云;温林凤;李思颖;戴伟杰;陈志韶;郑仲沐;曹庸;

摘要:该研究以7种大豆(SB1~SB7)为原料,采用高盐稀态工艺酿造酱油,测定了大豆的基础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及游离脂肪酸组成,并对酱油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成分及非挥发性滋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种不同大豆的基础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游离脂肪酸比例均具有一定差异;SB1、SB2、SB7大豆酱油样品的感官评分较佳(分别为7.86分、7.89分、8.01分)。其中,SB7大豆酱油样品综合...

混菌麸曲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在清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作者:黄治国;刘钏宇;李彦中;卫春会;任志强;邓杰;

摘要:为了节约单菌麸曲培养时间和原料,简化麸曲制备工艺,提升麸曲的生产效率,以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与根霉(Rhizopus)进行混菌麸曲制备,以糖化力和酵母活细胞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条件,并将混菌麸曲应用于清香型白酒酿造中,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探讨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的...

抑真菌副干酪乳杆菌ALAC-4对酸奶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李汇;董力源;孟繁春;满都拉;孙子羽;陈忠军;

摘要:为了提高酸奶的贮藏品质,延长酸奶货架期,该研究以传统发酵酸奶为对照组,选用具有广谱抑菌性且发酵性能良好、对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L-1无拮抗作用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ALAC-4代替传统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14按照1∶1的接种比例进行酸奶发酵(实验组),通过测定发...

一株高产蛋白酶乳酸菌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作者:郑莹;盛新和;张智;

摘要:该研究采用水解圈初筛法和蛋白酶复筛法从6月龄内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筛选高产蛋白酶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菌株的产蛋白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较高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mys-01,其被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icaseibaci...

茶香风味蒸馏酒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作者:汪江波;夏啸;毛春奎;陈家豪;何超;蔡凤娇;张瑞景;徐健;

摘要:为了提高茶叶副产物的利用率,以新鲜麦芽(即发芽大麦)与绿茶梗作为混合发酵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制备茶香风味蒸馏酒。以感官评分和乙酸乙酯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试验以及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结合遗传算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酒体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绿茶梗添加量7%、熟粮含水率52%、酒曲添...

基于酶解法及抑味法浸泡型青梅酒脱苦工艺优化————作者:韩俊燃;王菲;赵曼欣;李映陶;郑经绍;黄苇;

摘要:该研究以浸泡型青梅酒为研究对象,采用苦杏仁苷酶解法和β-环糊精抑味法对其进行脱苦,并以苦杏仁苷脱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2种脱苦工艺进行优化。此外,探讨苦仁苷含量与苦味的相关关系,并利用色差仪和电子鼻分别对脱苦浸泡型青梅酒的色泽和气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苦杏仁苷酶解法最佳脱苦工艺为苦杏仁苷酶添加量0.3 U/mL、酶解温度50℃、初始pH值4.8;β-环糊精抑味法最佳脱苦工艺为β...

响应面法优化西洋参枸杞甜酒酿发酵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作者:朱玲;崔建涛;张永芳;

摘要:该研究以西洋参、枸杞和糯米为原料,甜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制备西洋参枸杞甜酒酿。以酒精度及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并对其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总酚与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洋参枸杞甜酒酿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西洋参浸提液添加量5.0%、枸杞浆添加量7.6%、甜酒曲添加量1.0%、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0℃。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西洋参枸杞甜酒酿感...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浓香型白酒中13种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作者:冉弋凡;何诚;王明;敖宗华;廖源;杨琴;董亮;李晨阳;刘娅澜;

摘要: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同时测定浓香型白酒中13种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检测方法。样品先用水稀释酒精度至20%vol左右,后经过正己烷提取,涡旋、超声、离心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经氮吹浓缩后复溶,色谱柱为Agilent HP-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80℃、柱温箱初始温度70℃,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检测多种非邻苯二甲酸酯...

基于ICP-MS和多元统计分析5个品种樱桃的矿物质元素差异————作者:刘宝祥;杨丽萍;贺连智;马文雅;杨玉璐;李莉;王悦;贺晓芳;苏政波;

摘要:该研究以同一区域种植的5个品种的樱桃为材料,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对樱桃中27种矿物质元素进行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相关性分析区分不同品种樱桃的矿物质元素差异。结果表明,5个樱桃品种在元素种类上相近,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含量较高的主要元素为K、Mg、Ca、Na和Fe。PCA和PLS-DA两种模型均可实现5个樱桃品种的区分,主要特...

基于UPLC-MS/MS技术高温大曲中有机酸分析————作者:聂叶;焦富;李代鑫;方诚;李巧玉;孙时光;肖徐;谭雪;陈茂飞;牟明月;

摘要: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建立同时测定高温大曲中11种有机酸(柠檬酸、异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丙二酸、乳酸、己二酸、马来酸、富马酸、抗坏血酸)的方法。高温大曲样品经过水提取、稀释,Accucore aQ色谱柱(150 mm×2.1 mm,2.6μm)分离,以甲醇-0.2%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400μL/min,柱温40℃,采用负离子-...

基于GC-IMS分析添加五谷对红茶菌奶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作者:谢敬;周嘉诺;隆瑞;唐佳鑫;宋阳;凌紫青;陈泓帆;罗琪琪;聂鑫;

摘要:该研究以鲜牛奶为原料,接种红茶菌及酵母菌发酵制备红茶菌奶酒。以红茶菌奶酒为对照(CK),以添加五谷混合发酵的红茶菌五谷奶酒为实验组(WG),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测定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两种奶酒样品共检出4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醇类10种,酯类16种,酮类5种,醛类5种,烃类2种,杂环类1...

固态纯培养设备及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邰燕翔;杨闻;刘会鹏;洪厚胜;

摘要:固态纯培养是一种模拟自然发酵环境的生物技术,其利用大米、麸皮、豆粕等固态基质作为工业微生物的生长介质,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单一微生物菌种的发酵生产,相比液态发酵,其发酵条件更加严格,但能提高产物的质量和产量。该文介绍了适合纯培养的不同固态发酵反应器的种类及原理,总结了影响固态发酵效果的因素(温度与传热过程、通风与传质过程、灭菌和接种过程及物料含水量和pH),阐述了固态纯培养技术在发酵类食品中的应用,并...

真菌漆酶在食品加工及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作者:刘丝弦;肖盛华;孙凯;

摘要:真菌漆酶属于一种简单、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绿色生物催化剂,在食品加工及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潜力和商业价值。该类酶以O2为底物,诱导酚类和非酚类化合物的单电子转移,生成水作为唯一副产物。目前,采用大型真菌发酵培养获得的漆酶能够有效地氧化裂解食品和农业废弃物中木质素,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此外,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漆酶可回收,并循环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废水治理。该文综述了从食品工业副产品和农业废弃物中生...

己酸菌应用于窖泥养护的研究进展————作者:冯文聪;孙威;毛文定;吕乐;殷想想;陈茂彬;方尚玲;

摘要:己酸菌是窖泥中产己酸的功能微生物,而己酸是浓香型白酒特征风味物质己酸乙酯的前体物质,因此己酸菌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至关重要。该文简单介绍了窖泥中产己酸菌的来源、己酸合成代谢途径及窖泥质量指标及己酸菌之间的关系,重点论述了己酸菌在新人工窖泥和窖泥养护中的应用。以期维持窖池内部微生态的平衡,满足窖泥养护的需求,提升白酒品质

白酒酿造过程中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作者:鲁倩;唐平;王晓丹;李长文;陈玉林;李丹;卢君;

摘要:中国白酒因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和酒体风格在世界酒林中独树一帜,其中多菌种混合发酵是区别于其他蒸馏酒的主要工艺特点。芽孢杆菌(Bacillus sp.)作为白酒酿造过程中重要的微生物,对酒体风味及品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该文概述白酒酿造过程中芽孢杆菌的种类、多样性、功能特性以及功能芽孢杆菌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芽孢杆菌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芽孢杆菌应用于白酒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对白酒提质生产具有重...

一株产酯异常威克汉姆酵母逆境胁迫耐受性与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作者:王育捷;王德维;龚韬;刘双燕;李银凤;赵燕;刘晓柱;张学文;

摘要:该研究以一株产酯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11为研究对象,利用平板生长法对其逆境胁迫耐受性进行研究。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对异常威克汉姆酵母C11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采用直系同源蛋白簇(COG)、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以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数据库对其功能基因进行注释分析,并基于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浓香型白酒酒糟中环二肽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机制研究————作者:郭艳;廖勤俭;郑佳;王芳;杨皓;周韩玲;苏建;

摘要:该研究通过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考察浓香型白酒酒糟中游离肽的体外抗氧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鉴定游离肽中的环肽,并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方法对环二肽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酒糟中游离肽含量为30.20 mg/g,其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2.30 mg/m L,具有一定...

  中国酿造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2023年1月15号投稿,初稿审核修改两次,1月30号确定送外审,可能因为正好遇到过年放假,2月中旬送的外审,外审结果差不多一个月回来,然后就是编辑加工差不多一个月,我自己打电话催结果。因为着急拿学位,4月中旬办理加急,费用是1000,5月中旬确认录用,安排8月底见刊。审稿费100,版面费3000,稿费还不知道。总体来说,编辑改的非常细致和负责,每次电话都沟通半小时以上,对文章发表给了很多专业意见。

    2023-07-27 09:35
  • 画个圈圈兜住幸福

    投过三次综述,全中,审稿专家对综述意见也很中肯。个人感觉很好投,这个期刊对综述文章的包容度很大,很赞,是个综述类宝藏期刊,要知道很多期刊都是对综述严控的甚至只接受约稿的。审稿速度快,基本3个工作日内就能有初审结果,6周内就能有外审结果,只是见刊慢些,一般要半年多。那几篇稿子版面费在2000-4000之间,正常价格吧。

    2023-04-09 14:01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中国酿造是C刊吗?
A:该刊目前还未被CSSCI数据库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