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多元低共熔溶剂制备及山核桃壳黄酮组分分析————作者:刘将;姜荷;程坷伟;卫志颖;李玲;方若思;陈凯;肖功年;
摘要:目的:山核桃壳作为工业废弃物,其潜在经济价值长期未被充分利用。本研究旨在探索其高附加值利用,克服传统提取方法的局限性,研究其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二元低共熔溶剂及三元低共熔溶剂提取山核桃壳中的黄酮,分析pH值、黏度、电导率、密度和极性等物理化学特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认溶剂中形成氢键,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提取条件。结果:Pyr-Glu(Water)溶剂表现出显著的提取优势...
人参属花茶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动力学与体外抗氧化活性————作者:乔俊茹;艾连中;夏永军;李沛慷;赖凤羲;
摘要:比较人参花和三七花花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动力学与粉碎处理效果,解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浓度参数,并与槲皮素和常见抗氧化剂(DPPH、ABTS+、OH-)相比较。结果表明:三七花花茶富含总酚和总黄酮,得率分別为7.24,11.01 mg/g,显著高于人参花茶(分别为4.92,0.99 mg/g)。两花茶多酚的溶出过程符合菲克一级扩散动力学模型,三七花多酚的提...
单丛茶汤的制备及其对高脂秀丽隐杆线虫降脂作用研究————作者:刘晓丽;吴乐萍;陈家思;徐嘉伟;段雪娟;何东;吴克刚;
摘要:该研究主要探讨单丛茶的降脂作用及初步机制。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系统考察了料液比、浸泡时间及浸泡次数三个因素对单丛茶汤脂肪酶抑制率的影响,结合感官评价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确定了具有较高脂肪酶抑制活性且口感好的茶汤,其浸泡条件为1:20料液比,浸泡60s的第二泡。以该条件下制备的单丛茶汤饲喂秀丽隐杆线虫,观察茶汤对高脂线虫的甘油三酯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脂肪沉积量、运动状态及寿命的影响,同...
金枪鱼中沙门氏菌热失活参数的静态法与动态法测定————作者:赵清;李晓婷;王伶;刘斌雄;田美玲;方婷;徐阳阳;李长城;
摘要:沙门氏菌是影响金枪鱼食用安全的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本研究构建并比较基于静态和动态方法的热致死动力学模型。将两株沙门氏菌(CICC22956、CICC21482)制备的混合菌液接种至辐照处理的金枪鱼鱼糜中,置于5组恒定温度(52.5~62.5 ℃)条件下水浴加热,测定沙门氏菌的D值和z值。另设4组水浴温度在20.0~70.0 ℃范围内,加热速率为1.01~1.13 ℃/min的线性上升动态升温曲线...
负载三苯胺衍生物纸基传感标签可视化检测鱼肉新鲜度————作者:钟克利;辛俞翰;李阳阳;汤立军;孙小飞;励建荣;
摘要:当单一比色法或荧光法可视化检测鱼肉新鲜度时,若标签缺乏明显颜色转变,则裸眼评价新鲜度等级往往会存在误判。若将两种方法结合,相互辅助评价,则会减少误判的发生。本研究合成1种三苯胺-硫代巴比妥酸衍生物(TPAD)。该化合物可在EtOH/H2O(V/V=3/7)体系中对13种胺具有明显的比色和荧光响应,灵敏度较高,响应速度快。将TPAD负载在滤纸上构建传感标签,根据国家标准方法测定...
大豆中主要功能成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分布特征————作者:刘振君;崔欣茹;杨锐;范蓓;刘贵巧;李春梅;王凤忠;
摘要:为探究大豆中主要功能成分(6种异黄酮单体、4种皂苷单体)和抗营养因子(3种低聚糖单体、胰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的分布特征,对全国9个大豆主产区的62个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异黄酮含量为0.03~2.26 mg/g,以3种糖苷型异黄酮(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为主,合计所占总异黄酮含量的65.5%~99.4%。总皂苷含量为0.03~0.44 mg/g,以A族皂苷(Aa、Ab)含量较高,合计所...
籽用南瓜果胶结构及其对体外发酵过程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陈思梦;王楠斌;杜明璇;陆文婷;孙海龙;倪永清;
摘要:以新疆籽用南瓜为原料,在优化超声辅助酸提法制备籽用南瓜果胶工艺、表征其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体外模拟发酵探究裸仁南瓜果胶对发酵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辅助酸提法可显著提高籽用南瓜果胶的制备效率,使板栗南瓜和裸仁南瓜果胶得率分别达到16.10%和9.14%。解析其结构表明,籽用南瓜果胶酯化度介于31.8%~40%范围,均为低酯果胶;裸仁南瓜果胶分子质量最低,总糖(86.2%)...
自然发酵毛竹笋中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生物特性研究————作者:彭梦灵;朱倩;杨松;谷佳玉;杜京京;伍玉菡;郭家刚;江舰;杨剑婷;
摘要:从自然发酵毛竹笋中筛选产酸且降解亚硝酸盐强的乳酸菌,为开发功能性发酵竹笋产品提供优质安全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有害代谢产物实验以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和安全性评价,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菌株生长能力、产酸能力、降解亚硝酸盐能力、抗氧化活性和耐受性实验等生物特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1株菌产酸性能好,亚硝酸盐降解率在90%以上。其中,7株菌为γ-溶血的安全菌株,经鉴定,PM4...
虾夷扇贝真空油炸过程中的传质规律及品质特性研究————作者:普晓燕;马兴胜;于传龙;王嵬;仪淑敏;李学鹏;励建荣;
摘要:为探究贝柱在真空油炸过程中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及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以虾夷扇贝贝柱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模型拟合、低场核磁共振、电子鼻、电子舌、GC-IMS等技术对水分组成、滋味、游离氨基酸组成和风味轮廓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随油炸时间、油炸温度的变化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脂肪含量随油炸时间、油炸温度的变化分别符合抛物线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采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可以很好地分辨生鲜贝柱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试验探究平贝抗肺癌活性————作者:胡博;陈雪梅;唐晓姝;陆文伟;
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平贝对肺癌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细胞试验验证。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平贝的活性成分及靶点,结合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筛选得到肺癌相关靶点,得到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靶点-化合物-通路网络互作分析及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化合物-通路网络。通过体外细胞试验,探究不同质量浓度平贝提取物对A549细胞存活率、迁移、修复及凋亡...
发酵枸杞汁复配乳酸菌的筛选及工艺优化————作者:肖旸;薄斯洋;任安琪;吕欣然;励建荣;崔方超;檀茜倩;白凤翎;王树林;
摘要:为获取适用于枸杞汁发酵的优良复配乳酸菌和工艺,以类干酪乳杆菌CICC-6244、植物乳杆菌PJ-7、融合魏斯氏菌DY-2、鼠李糖乳杆菌LGG和植物乳杆菌AJL-2为候选菌株,以发酵枸杞汁的理化特性、总酚、总黄酮、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适用于枸杞汁发酵的乳酸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模糊评价法优化复配乳酸菌发酵枸杞汁工艺。结果表明,筛选获得2株适用于枸杞汁发酵的乳酸菌,分别是类干酪乳杆菌...
猴头菇子实体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结构鉴定及体外活性————作者:陈荣恒;余佳浩;毛延卿;冯思敏;邵平;
摘要:萜类化合物是猴头菇子实体的重要功能活性成分。本文采用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猴头菇子实体总萜(HFTT),调节天然低共熔溶剂极性,分离回收HFTT提取物,并研究HFTT提取物化学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癸酸-辛酸(物质的量比nCA:nCAP-1=1:4)能有效提高HFTT得率(2.41%),是传统乙醇提的1.49倍。通...
结构蛋白对滩羊宰后肉成熟过程中嫩度的影响————作者:虎瑶;侯艳茹;张赫宇;马佳荣;魏志宝;罗瑞明;
摘要:为探究宰后成熟期间结构蛋白对滩羊肉嫩度的影响,以滩羊背最长肌为对象,测定不同成熟期(0,2,4,6,8 d)的剪切力、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和蛋白含量等。采用蛋白组学技术,分析不同结构蛋白在滩羊肉成熟过程中表达量的变化及对肉品嫩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宰后成熟期间,滩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上升幅度小于下降幅度,在第2天时达到峰值[(49.50±1.43)N],...
发芽鹰嘴豆匀浆对带鱼鱼肠凝胶特性的影响————作者:步营;厉寒;程亚佳;朱文慧;励建荣;李学鹏;季广仁;
摘要:探究发芽鹰嘴豆匀浆对带鱼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开发一种低凝胶强度鱼糜制品——鱼肠供老年群体食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凝胶化条件(温度和时间)对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对用添加发芽鹰嘴豆匀浆鱼糜制备的鱼肠的持水性、色泽、流变特性、微观结构及消化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凝胶化条件为35 ℃、40 min时,添加发芽鹰嘴豆匀浆鱼肠的凝胶强度最低,达37.08 g·cm,相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了37...
提萃处理对滇结香花茶抗氧化特性及活性标志物的影响————作者:李佳;艾连中;张汇;夏永军;赖凤羲;
摘要:目的:探究3种提萃条件对滇结香花茶可溶性酚类成分、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确定较关键的活性标志物。方法:采用热水及乙醇提取滇结香花中的酚类成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靶向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标志物。组成分析结果显示,5种滇结香花提取物的总酚含量(TPC)为39.5~371.5 mg/L,总类黄酮含量(TFC)为34.9~153.2 mg/L,总单宁含量(TTC)为8.0~4...
滩羊宰后贮藏期间通路互作对肉品质的影响————作者:王彦云;王金霞;罗瑞明;侯艳茹;
摘要:为探究滩羊宰后成熟期间通路间互作关系对肉品质的影响,以6月龄滩羊为研究对象,采用RNA-seq转录组学技术关联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0、4、8 d中差异表达蛋白质(DEPs)及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测定其于4℃不同贮存期(0、2、4、6、8 d)pH值、滴水损失、L*值、a*值、b*值及剪切力值(Warner Brat...
褐变对黑枸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作者:张菊;边龙义;韩静;孙琛静;张冉冉;谢晓亮;
摘要:通过熟化法制备褐变黑枸杞,以DPPH自由基清除力试验、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验评价褐变前、后黑枸杞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测定黑枸杞褐变前、后多酚、黄酮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以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通过线虫体内活性氧(ROS)水平检测、线粒体功能检测及胁迫应激关键转录因子活性检测等方法评价褐变前、后黑枸杞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黑枸杞褐变前、后类黑精含量,并以体外益生菌共培养试验测定褐变黑枸...
基因组学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作者:翟齐啸;张川;
摘要:食品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微生物研究提供了革命性平台。本文从物种分类鉴定、群落互作、功能机制及安全风险评估4个维度探讨基因组学在食品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借助基因组学技术可实现食品微生物的精准分类与鉴定,并阐明发酵食品中菌种间互作网络及协同代谢机制。同时,通过解析功能基因,为益生菌功能研究提供分子水平新视角,并在食源性致病菌溯源方面展现优势。然而,食品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仍...
食源性植物精油在干预抑郁症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作者:张蔚清;袁志航;张宇桂;付复华;尚雪波;梁曾恩妮;
摘要:随着社会节奏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最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目前治疗抑郁症的合成药物存在起效延迟、副作用大的缺点,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和疗法迫在眉睫。食源性植物精油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而且具有来源广、安全、低毒、经济高效、易接受等独特优势。本文从物质基础、使用途径、作用途径、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食源性植物精油干预抑郁症的相关研究,以期为食源性植物精油...
从理论到实践:天然产物来源多糖结构解析体系构建————作者:殷军艺;陈什康;王君巧;聂少平;
摘要:以多糖为代表的复杂碳水化合物结构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但是由于多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相关结构解析缺乏适合自身结构特点的理论指导,进展一直非常缓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多糖从提取、分离纯化到结构解析的关键方法,着重阐述构建多糖结构解析方法与理论体系的关键要素:通常情况下多糖具有“相对有序性”的结构特征;其次,多糖分离纯化可以建立在“三基于、三阶段”的“全流程”纯化策略上,对于纯化获得的均...
中国食品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Yangming_ak
文章挂了一个国家重点研发,但导师只是这个领域中很小的一个领域的小牛。感觉文章质量一般,但是创新性和实用性很强,可能因为是食品领域的原因吧。投稿两个月直接采用,后期也只是对图表格式进行了小修改,客服小姐姐很耐心。但见刊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慢!足足等了我一年半,并且大佬约稿非常多,完全不接受加急,建议着急用的小伙伴一定要慎重考虑!!!
2024-03-24 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