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经济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

中国流通经济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AMI核心

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

期刊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复合影响因子:7.201
综合影响因子:3.810
邮发:82-736
官网:http://zglt.chinajournal.net.cn/
平均出版时滞:69.38281

  中国流通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我国内陆港建设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驱动效应————作者:张伟;刘玲;

摘要:内陆港是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也是连接沿海港口与内陆地区的关键节点。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内陆港建设将助力中西部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新高地,提升其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基于1990—2022年我国中西部地区172个城市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式高维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内陆港建设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内陆港建设能够形成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驱动效应,此结...

政府补贴对产业链链主培育的影响————作者:张誉夫;谢建国;

摘要:当前逆全球化正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培育产业链链主,构建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对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积极推进作用,也是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赢得主动权的重要保证。基于行业投入产出系数构建产业链链主指标,从地区-行业维度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对产业链链主培育的具体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产业链链主培育具有积极影响,并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

产业化发展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渠道演变特征与动因——基于跨时期肉鸡流通全链条调研数据————作者:炎天尧;翟雪玲;

摘要: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新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的日益加深正对农产品流通渠道产生深刻影响。为切实了解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2008年、2023年两次肉鸡流通全链条调研数据,开展跨时期案例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过去十几年间,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生产环节中,龙头企业接管更多原本由农户独立开展的生产任务,农户产业链参与度显著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显著...

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异质性————作者:耿中元;倪越;来逢波;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当前,有效发挥高铁网络优势,促进高铁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因此,深入研究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推动高铁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2年我国高铁开通数据,以272个地级市为样本,将高铁开通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

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难点问题和重点任务————作者:庄甲坤;

摘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升国民经济循环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要求从制度层面破除物流领域制度性壁垒,从技术层面提升物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从产业层面促进物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然而,从制度层面看,我国物流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市场化改革深度不够,多部门监管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政策协同性不足,税收与收费体系复杂,这些制度性壁垒推高物流领域交易成本。从技术层面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

金融支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模式与建议————作者:黄咿婧;

摘要:数据基础设施是数据基础制度和先进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意义重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金融支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多种模式并存,主要包括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金模式、政策性专项资金+银行贷款模式、多源资金+REITs模式和多源资金+数据资产证券化模式,这些金融支...

数据要素赋能数字产业集群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作者:刘宗豪;夏杰长;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产业集群作为数字产业演进的高级形态,正逐步成为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促进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关键载体。当前,数字产业集群已经深度融入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生产逻辑,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数据要素的有效赋能。在需求端,数据要素通过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双轮驱动体系,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在供给端,通过数据开放共享、数据交易流通、数据安全保护三大...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陈秧分;徐邵文;钱静斐;

摘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需立足中国特色并借鉴国际经验。面向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梳理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基本架构,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总结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在现代化大农业与小规模特色农业方面的流通体系建设经验,为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正处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期,其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东高西低、圈层分化”特征。东部地...

本刊来稿要求

摘要:<正>尊敬的作者及广大读者朋友:感谢您多年来的大力支持,欢迎继续赐稿。《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物流学会会刊。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本刊按照国际及国内有关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请严格对照,一一规范,以免影响采用。来稿请使用word20...

欢迎订阅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正>《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原名《中国物资》)创刊于1987年2月,是由北京物资学院主办的、以流通经济为特色的综合性财经类学术刊物,为中国物流学会会刊。《中国流通经济》杂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宣传思想工作根本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学术争...

2025年本刊栏目设置与重点选题

摘要:<正>栏目设置本刊特稿、热点与前沿、流通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经贸论坛、国际贸易、区域经济、金融与投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经济法学、青年学者论坛。重点选题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

我国制造业企业新一轮出海潮的现状特点、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作者:汪子枭;关兵;

摘要: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投资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内外部挑战,面临着内部转型升级需求与外部竞争压力的双重考验。在此形势下,出海投资成为制造业企业谋求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入剖析我国制造业在新一轮出海潮中展现的独特特点、发展现状、遇到的现实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研究发现,制造业...

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作者:刘伟华;张慧;王迪;邱靖程;黄艳娇;

摘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深入总结产业实践的成功经验,研究两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模式,对推动两业融合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法,聚焦原料供应、生产制造、消费定制三大供应链环节,凝练两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模式,探索不同环节下两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剖析各影响因素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在不同的供应链环节运作实践中,两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形成了差异化的...

数字技术、供应链整合与供应链效率——来自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作者:李晓梅;安雅杏;李焕焕;

摘要:数字技术是提升供应链效率的关键驱动力,研究数字技术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影响供应链效率,对推动企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利用2012—2023年我国制造业企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供应链整合与供应链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流转和供应链协作创新,提升供应链效率,该结论在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研究...

基于无限供给特征的数字经济增长路径————作者:罗东东;刘丹;周春生;

摘要: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以高新科技、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数字经济部门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近乎零边际成本的无限供给特征,而传统经济部门的生产要素和产品是稀缺的,存在较大边际成本,具有有限供给特征。因此,数字经济部门的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而传统经济部门的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这使得两部门的经济增长存在差异。使用...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要点————作者:王宝义;张萌萌;

摘要:低空经济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从本质逻辑看,低空经济本质体现在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三个方面,其中低空要素化是基础,要素场景化是路径,场景经济化是目标,三者有效协同实现低空空域经济价值;从驱动逻辑看,低空经济发展依赖技术、需求、政策三要素互动支撑,但三要素在低空经济发展各阶段的作用存在差异;从产业逻辑看,低空经济由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四大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中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机制与培育路径————作者:唐任伍;马志栋;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核心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破解传统要素配置低效、技术渗透不足、制度供给滞后等系统性困境,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基于系统理论“要素—结构—功能”框架,分析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多维机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通过智能装备应用与数字技术扩散,实现农业生产力跃升和产业链高端化重构;依托绿色技术创新与生态资本化机制,推动资源利用模式向环境...

企业数据权利抵押之理论证成与规则展开————作者:赵子诚;

摘要:企业数据权利抵押与传统物权法理论及抵押规则之间存在一定隔阂,但财产担保能力的扩张和企业对数据享有的处分权可分别为企业数据权利抵押提供法理和事实基础。对于企业原始取得的数据资源,须依据其上是否承载个人信息及其是否具有可公开性,确定其抵押的适格性。原始取得的数据产品则均具有抵押的适格性。对于企业继受取得的数据,若基于数据转让取得,受让方有权进行抵押;若基于数据独占许可或排他许可取得,依合同约定进行抵押...

贸易便利化、直接投资与中蒙农畜产品贸易————作者:乔光华;高克玮;巴森苏和;

摘要:稳定而多元的经贸关系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条件。作为中国北方重要邻国,蒙古国农牧业与中国具有高度互补性,推动中蒙两国贸易便利化与直接投资对促进双边农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22年中蒙农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四维度15个指标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其综合指数。采用VAR模型,探讨贸易便利化、直接投资与中蒙农畜产品双边贸易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2...

流通网络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的视角————作者:向仙虹;冯浩;

摘要:城市经济韧性对应对外部冲击、保障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3年我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流通网络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通网络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且表现出显著的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和区位空间的异质性特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内部环境、实现创新驱动...

  中国流通经济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

  • zhaohhhh

    终审五天了,啥时候能有消息啊

    2024-11-19 09:08
  • 奔跑的辣椒酱

    暑假不审稿,大概两个月修改录用

    2024-11-03 17:09
  • Yangming_ak

    期刊初审为什么突然变慢了?初审都得两个月?

    2024-10-12 18:30
  • Yangming_ak

    请问这个期刊要多少字呀,是只要1.2万字符吗

    2024-06-17 16:07
  • Yangming_ak

    初审两个月 退稿 期刊这么穷 连邮件都不会发么,以后不会再投,极差

    2024-04-24 10:46
SCI服务

常见问题及解答

Q:中国流通经济是C刊吗?
A:还不是C刊,目前还被CSSCI拓展版收录。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