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杭州市猪肉生产链中粪肠球菌耐药性及传播特性分析————作者:钱敏;周炜;周芷锦;张恩宝;韩剑众;曲道峰;
摘要:【目的】评估猪肉生产链中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 faecalis)耐药情况及传播风险。【方法】从浙江省杭州市2家养猪场、1家屠宰场和2家市场中采集生猪体表、胴体及环境样品共300份。分别通过16S rDNA测序、肉汤微量稀释法(MIC)和PCR法进行菌株鉴定、耐药表型测定以及耐药基因型和毒力基因型鉴定,开展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in...
凝结芽孢杆菌CCFM1041对功能性便秘临床缓解效果评价————作者:蔡华昊;王琳琳;姚青蔚;沈旭丹;陈星星;崔树茂;
摘要:【目的】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胃肠道疾病,在中国患病率较高,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前期研究发现,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B. coagulans) CCFM1041可以缓解小鼠功能性便秘。【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了CCFM1041缓解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了73名受试者在干预前后便秘表观指标、血清胃肠调节递质水平以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服...
PhrG-RapG-DegU群体感应调控枯草芽孢杆菌中甲萘醌-7的合成————作者:黄俊宝;黄茜琳;陈宇;高旭丽;罗雅妮;陶伟;刘永圆;郭明雨;吴晶;刘艳;
摘要:【目的】通过挖掘转录调控因子,研究了转录调控系统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 subtilis)168中甲萘醌-7(MK-7)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信号分子PhrG五肽、RapG蛋白质与转录调控因子DegU,在B. subtilis 168中成功构建了PhrG-RapG-DegU调控系统,用以微调关键基因的表达,使MK-7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能够响应细胞密度变化。...
豆浆酸沉后挥发性醛类成分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作者:楼马培展;张彩猛;孔祥珍;李兴飞;陈业明;冯笑笑;华欲飞;
摘要:【目的】酸沉是植物蛋白加工中常用的手段,可以实现蛋白质富集与非蛋白质(包括异味物质)成分的高效、大规模的分离去除。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导致豆浆酸沉后醛类物质反常增加的原因。【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豆浆酸沉处理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变化。通过离心分级豆浆组分,探究不同组分对醛类物质增加的贡献。测定酸沉前后脂质氢过氧化物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建立其与醛类物质变化量之间的摩尔比关系。在...
胆汁酸及其受体对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金璐;金检生;顾永强;周露露;韩菲菲;
摘要:胆汁酸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主要终产物,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脂类的消化及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肠道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也是胆汁酸实现肝-肠循环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与作为信号分子的胆汁酸及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息息相关。作者以胆汁酸的代谢及其调控机制为基础,综述了胆汁酸及其受体在调节肠道屏障、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旨在为胆汁酸及其受体改善肠道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生物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作者:邹淼;曾静怡;曾丹丹;富语涵;张旭;赵波;莫天录;
摘要:CRISPR/Cas系统可识别外源DNA,切割靶标并阻止沉默外源基因的表达。由于精确的靶向功能,CRISPR/Cas系统被开发成1种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基于其高度的特异性及可操作性,将其与生物传感器联用,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特异性及效率。作者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分析了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生物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可食用真菌多糖对鼠李糖乳酪杆菌GG增殖及代谢的影响————作者:吴晟峣;叶子坤;谢唯祎;王怡;欧阳昊天;张程程;马申嫣;
摘要:【目的】探究可食用真菌多糖对鼠李糖乳酪杆菌GG(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增殖及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金针菇多糖(Flarn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s,FVP)、银耳多糖(Tremella fueiformls polysaccharides,TFP)、黑木耳多糖(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
植物乳植杆菌发酵对芒果汁中黄酮类物质及有机酸的影响————作者:杨莹;杨冬冬;李丽;何雪梅;叶冬青;
摘要:【目的】探讨植物乳植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 plantarum)发酵对芒果汁中黄酮类物质和有机酸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6株植物乳植杆菌对‘台农’芒果汁和‘桂七’芒果汁进行发酵,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芒果汁中有机酸、黄酮类物质的质量浓度,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比较不同菌株发酵的芒果汁中的代谢产物差异。【结果】植物乳植杆菌发...
嗜热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的异源表达及其应用————作者:谢乐;彭龙云;胡芸;任洪艳;孙海彦;孙付保;
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嗜热的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lytic polysaccharide monooxygenase,LPMO)在以木质纤维素为底物的纤维素酶高效水解中的应用。【方法】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为宿主,异源表达来源于堆肥宏基因组的嗜热LPMO(mgLPMO10),通过优化表达载体信号肽以及诱导条件(温度、IPTG浓度、诱导时间)提高其表达量,并测定该...
宏基因组分析新疆北部地区马乳中菌群结构及功能基因————作者:高沙尔·卡依尔哈力;付志昂;欧阳单华;海妮·巴音达;巴哈提古丽·马那提拜;
摘要:【目的】马乳营养价值高且风味独特,这与其复杂的微生物构成密不可分,而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会对马乳菌群结构产生影响,作者探究了不同地理位置对马乳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分析新疆北部3个不同地区14批马乳样品(每批为12匹马的马乳混合样)的微生物多样性,挖掘其功能基因。【结果】共鉴定出26种微生物,分属于9门14纲25目28科45属,优势菌种有瑞士乳杆菌、巴氏醋酸杆菌、弯曲乳酸杆菌、酒...
热处理对Ⅰ型胶原蛋白与肉汤香气物质结合能力的影响————作者:骆晓林;袁毅;陈祥仪;刘树滔;
摘要:【目的】研究胶原蛋白在煮制过程中与挥发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对加热后胶原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粒径、溶解度、二级结构、表面疏水性以及形成的胶原蛋白乳液的粒径进行分析,并分别探究胶原蛋白水溶液和乳液与挥发性物质的结合能力。【结果】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被破坏且多肽链发生降解,同时伴随着胶原蛋白表面疏水性的降低、溶解度的升高以及热聚集。胶原蛋白与挥发性物质的结合能力随着加热时间的...
乳铁蛋白调制乳粉的营养成分与免疫功能————作者:周梦莹;郑柳杰;姚瑞卿;吴红宇;胡钢亮;霍正泉;倪银华;
摘要:【目的】探讨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调制乳粉及其所含的α-乳白蛋白、N-乙酰神经氨酸、酵母-β葡聚糖和乳铁蛋白4种营养成分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利用LPS和IL-4诱导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析其对巨噬细胞极化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乳铁蛋白调制乳粉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在10~5...
国产大麦代谢真菌毒素菌株的分离及体外抑制研究————作者:邱然;钟俊辉;常晓敏;肖琳;白艳龙;余腾斐;
摘要:【目的】评估镰刀菌(Fusarium spp.)对大麦制麦过程及麦芽品质的影响,筛选具有抑制镰刀菌活性的微生物并探究其降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的潜力。【方法】以国产单二大麦为研究对象,从受镰刀菌感染的大麦中分离出产毒菌株,开展病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研究,比较感染5 d的大麦与标准大麦的发芽率、水敏性及DON质量分数等指标,分析感染大麦制麦后产生的麦芽的DON质...
小分子右旋糖酐的体外益生效果评价————作者:张定坤;王蕾;易子玲;魏贝贝;饶德明;郭志勇;陈晟;吴敬;
摘要:【目的】探究小分子右旋糖酐(SDex)对肠道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制的仅含α-1,6-糖苷键的SDex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大肠杆菌、肠粪肠球菌等9种典型肠道微生物进行体外发酵,并对SDex的益生效果进行评价。考察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增殖及产酸情况,并与商品化右旋糖酐20(Dex 20)、低聚异麦芽糖(IMOs)进行对比。【结果】Dex 20对微生物生长没有促进效果,而SD...
太赫兹光谱用于蜂蜜真伪鉴定的检测研究————作者:黄略略;王志琪;刘妙玲;李彬;
摘要:【目的】采用太赫兹(terahertz,THz)光谱技术鉴定蜂蜜的真伪。【方法】采用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IRMS)仪对不同蜂蜜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作为太赫兹光谱检测的参考,通过比对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来验证太赫兹光谱检测的样品要求和分析条件。【结果】液态蜂蜜没有明显的吸收峰,但不同样品的折射率存在明显差异,且液态蜂蜜中含有一定的水,水分质量分数偏高的时候会影响样品的折射率,从而导致结果误判。将液态...
富含棕榈酸饮食对前列腺癌小鼠肿瘤生长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作者:陈家瑶;黄凤娇;孙冰倩;陈永泉;王小英;
摘要:【目的】探讨富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PA)饮食对小鼠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对比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在PCa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将12只皮下移植LNCaP细胞的裸鼠分为2组,分别给予富含PA饲料...
高性能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性能与应用————作者:郭子豪;闫朝清;夏海锋;
摘要:【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cus aureus protein A,SPA)对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已广泛应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纯化。然而,商品介质价格高昂,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解决此问题,该研究试图获得高性能的国产SPA亲和层析介质,以替代进口层析介质。【方法】对重组菌诱导表达获得的SPA,经Ni2+ 征稿启事 摘要:<正>《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系由江南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教授担任主编。本刊以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两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学科为支撑,面向国内外食品与生物技术的各个研究领域,全面反映国内外食品科学及生物技术研究前沿最新的科研成果。已被CSCD、Scopus、美国《化学文摘社》(CAS)、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等多家国内外权... 复合益生菌改善小鼠H1N1流感症状及对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作者:喻喜华;王一;李刘若兰;赵羽豪;王鸿超; 摘要:【目的】探究复合益生菌在甲型H1N1流感小鼠模型中的缓解效果及其对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影响。【方法】以具有缓解呼吸道感染能力的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CCFM1279为主,结合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CCFM1145、Lacticaseibacillus casei CCFM1127和多种膳食因子,将3~4周龄SPF级ICR小鼠随机分... 适配体传感器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进展————作者:于鹏飞;李眉欣;李姗姗;娄湘琴;孔玲; 摘要: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粮食作物、水果及动物体内,是具有极强毒性的物质之一,对人体具有致畸性和细胞毒性。适配体是经体外筛选获得的寡核苷酸序列,基于其与配体的高亲和力和强特异性结合特性,可构建用于检测OTA的适配体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亲和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作者综述了4种基于适配体传感器的OTA检测研究进展,总结现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OT...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来自网友的投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