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季刊)创刊于1986年,是同济大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问题研究所主办的社科学术理论类期刊。
《德国研究》自创刊以来,一贯坚持办刊宗旨:研究德国、介绍德国、促进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提高我国对德研究学术水平;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服务.我刊长期致力于在德国研究领域里的不断探索,积极报道该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者间的学术交流。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2004年上海市社会科学期刊编校优量优良奖。
德国研究栏目设置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文化
德国研究收录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阅读推荐:跨世纪
《跨世纪(学术版)》Cross Century,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社科类学术期刊。本刊遵循“严谨、求实、公开、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注重传播教育发展新理念,最终教育改革新走向,注重教育改革新热点,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展示教育改革发展新成果。读者对象:社科工作者,大学师生,科研机构人员。
德国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欧盟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关键原材料规制及中国方案————作者:黄世席;闻梁;
摘要:近来,欧盟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出现了“能源与原材料”章节,这成为FTA发展的新趋势。将关键原材料规制纳入FTA是基于多重因素的考量,最终目的是确保欧盟的经济安全。关键原材料章节在先前原材料合作条款的基础上纳入了禁止进出口垄断和禁止双重定价等内容,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欧盟减轻对原材料进口的依赖,但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诅咒”,并侵犯了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主权。中欧之间关键原材料储量及技术的差...
大国数字竞争下欧盟海底电缆的地缘政治化分析————作者:王丛;孙远;
摘要:随着大国在数字技术和基础设施领域竞争的加剧,海底电缆作为全球互联互通的关键基础设施,逐渐成为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核心议题。本文从地缘政治化理论的视角出发,认为欧盟对海底电缆进行了地缘政治化操作,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海底电缆进行议题领域的框定与“议题化”;随后,将其“问题化”与“安全化”,赋予其地缘政治属性和“存在性威胁”下的治理优先级;最后,通过政策文件对其进行议题转化以完成地缘政治化。通过这一过...
欧盟对非关键矿产合作的政策实践、动因与挑战————作者:赵宁宁;张杨晗;
摘要:绿色与能源转型、供应链安全的紧迫性以及大国在非洲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博弈,促使欧盟加强对非洲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欧盟通过构建新的政策和法规框架、与非洲国家建立关键矿产合作伙伴关系、投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运筹来确保自身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欧盟试图通过所谓的“平等伙伴关系”,将生产加工的成本与环境保护的责任转嫁给非洲国家,并将欧非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嵌入欧盟全球战略框架中,通过规范性输出将其标...
后巴黎时代欧盟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动向、动因与挑战————作者:赵斌;李俐璇;
摘要:后巴黎时代,欧盟持续加大对全球气候治理项目的投资力度,加速推进区域内部治理进程,试图借助自身“规范性力量”构建欧盟主导的全球气候治理合作网络。欧盟希冀通过气候议题塑造更为团结强大的超国家行为体,强化经济安全与全球竞争主导权,并在“战略自主”导向下引领全球秩序重塑,但仍然面临欧盟层次与成员国层次步调不一、欧洲右翼势力壮大与绿党式微、绿色转型目标落实困难等多重挑战。欧盟绿色转型道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
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跨大西洋右翼民粹力量互动:驱动机制、特征和影响————作者:吴纪远;
摘要:近年来,跨大西洋右翼民粹力量的崛起与跨国协作已成为冲击欧美政治秩序与国际治理体系的重要变量。尤其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跨大西洋右翼民粹力量的互动呈现显著升级态势。美国右翼不仅在移民等议题上与欧洲右翼民粹力量形成共振,更在欧洲一些国家大选前的敏感时刻直接介入其内政,引发欧洲主流建制派的强烈反弹。本文聚焦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对欧洲内政的干预,探讨当代跨大西洋右翼民粹力量互动的驱动机制、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全球南方”崛起背景下的德国对非政策转型————作者:张杨;
摘要: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南方”加速崛起,非洲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地区之一,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大国纷纷调整对非政策。在“全球南方”崛起的背景下,德国对非政策的调整已经可以归入转型范畴,这主要体现在其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的变化上。德国对非政策转型为以“双边兼顾型”利益导向为主的、多个功能领域并重的多轴型对外政策。一方面,从外部国际因素观察,非洲加速崛起带来的自身重要性增加、...
安全化理论视角下德国科研安全政策的形成与推进————作者:伍慧萍;
摘要:本文借助安全化理论分析德国科研安全政策的形成与推进,具体考察德国在科研领域建构安全话语、将国际科研合作框定为存在性威胁、采取科研安全措施的安全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政党、政要、利益集团和欧盟机构等多元安全化主体共同作用,高校、科研人员、科研组织和公众等目标受众表现出一定的接受度。德国推进科研安全的驱动力源自美西方盟友国家的协作、欧盟多层级治理的推动和德国国内政治的转变,整体遵循安全防范与...
人工智能治理需要什么样的国际条约?——以欧洲委员会《人工智能与人权、民主和法治框架公约》为对象————作者:沈伟;吴柄萱;
摘要:人工智能(AI)带来的风险亟需法律治理。随着AI全球多方治理格局逐步形成,AI国际法治理取得一定进展,其最新实践体现为欧盟《人工智能法》和欧洲委员会《人工智能与人权、民主和法治框架公约》(简称《AI公约》)。作为全球首个AI国际条约,《AI公约》试图梳理AI治理基本原则、硬法化AI治理国际软法,以及强化欧洲AI法治的“布鲁塞尔效应”。受限于表现形式、立法技术和缔约参与度,《AI公约》并不是一份理想...
多管齐下:欧盟与德国法中数字产品瑕疵的判断标准——以欧盟2019/770号指令与德国转化立法为中心————作者:吴逸越;
摘要:传统合同法以当事人的约定作为判断标的物是否存在瑕疵的首要标准,但欧盟2019/770号指令突破了这一做法,在以数字产品为标的物的合同中构建起综合的瑕疵判断标准,包括主观要求、客观要求、恰当集成要求等。尤其是新创设的经营者更新义务,是针对数字时代和数字产品特点的一大立法创新,具有深远意义。德国在转化欧盟指令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了本国的法律传统和概念体系,显著提升了德国应对数字化的能力。我国法中尚未出现完...
传统根基与时代图景:德国战略文化的演进与重塑————作者:戴维来;
摘要:二战后,德国逐渐形成了以克制主义、多边主义、经济主义为核心特征的战略文化,塑造了和平主义的国际形象。深受历史记忆影响,德国一贯对军事干预持谨慎态度,倾向于通过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而冷战结束后,两极阵营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恐怖主义和地区冲突不断交织,这给德国战略文化带来新的挑战。在坚持和平主义基调的大前提下,德国逐步调整军事政策,在北约框架下积极参与维和与反恐行动,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并始终强调法律...
多极化背景下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发展特征及推进路径————作者:杨娜;
摘要:2025年是中国与欧盟/欧共体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促使中国与欧盟关系不断调整更新。冷战结束后,多极化成为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和主流趋势。中国和欧盟作为多极化世界的两大力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进在多个议题领域展开,大致可分为合作深化和竞争加剧两个阶段。随着中欧峰会召开和中欧各领域互动的回暖升温,双边关系又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竞争与合作并存一直是双边关系的基本...
机制转变与外部触发:欧盟太空政策行为体能力研究————作者:周乔;肖闽星;
摘要:近年来,太空日益成为大国和超国家组织开展战略竞争的高地。欧盟太空政策行为体能力的核心要素为凝聚力与自主性,它们受到内部机制转变、外部因素触发两方面的复杂影响。本文据此构建了欧盟行为体能力的类型框架,并应用该理论工具分析阐释了欧盟太空政策五个演进阶段的四种行为体能力类型:20世纪60—70年代早期探索阶段的弱行为体能力,20世纪80年代—2003年政策起步期有限的行为体能力,2004—2009年快速...
欧盟与印度清洁能源合作:进展、动因及前景————作者:杨伟峰;
摘要:自2016年建立“清洁能源和气候伙伴关系”以来,欧盟与印度清洁能源合作发展迅速、成果颇丰。双方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对话机制、加强政企联动等合作路径,提升建筑、工业部门能源效率,部署太阳能、风能、绿氢等可再生能源,扩大绿色融资投资,并在国际性多边平台框架内增强清洁能源合作的协调性与影响力。欧盟与印度清洁能源合作的进展,主要受到双方推动供应链安全化与多元化、促进自身经济绿色增长、共同应对环境与气候危...
欧盟半导体战略的驱动因素、实施路径及前景展望————作者:张龙飞;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供需失衡及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欧盟积极部署并实施半导体战略。欧盟半导体战略的实施与推进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驱动因素包括实现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和确保半导体供应链安全,外部驱动因素则涵盖应对美国的全球半导体竞争策略以及其他主要国家在半导体领域的崛起。欧盟半导体战略聚焦于三大核心路径:一是健全支持服务体系,巩固半导体研发与创新优势;二是采取“国家援助工具、建...
欧盟对华“去风险”战略逻辑、趋向及限度——兼论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对华“去风险”战略态势————作者:解楠楠;吴雨晴;
摘要:自2023年欧盟提出“去风险”概念以来,“去风险而非脱钩”成为美欧国家对华政策的基调。当前欧盟已构建起一套包含“顶层设计—竞争政策—防御工具”的三层立体战略框架,遵从以防御工具保障竞争政策的运作逻辑,呈现两大战略路径:一是叙事逻辑,基于“他者威胁论”与“防御正当性”的二元叙事框架,通过建构“进攻性他者”与“防御性自我”的身份区隔,为政策合法性提供支撑。二是地缘逻辑,在供应链韧性建设中既强调竞争力塑...
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版权侵权风险规制:欧盟实践、本土困境与解决路径————作者:马一德;汪婷;
摘要:人工智能(AI)训练数据的版权侵权风险规制问题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各国法律如何评价AI模型训练使用版权作品的行为至关重要。欧盟作为版权保护水平较高的代表,在相关法中明确并强调了通用人工智能模型(GPAI)提供者对其训练数据的版权保护与透明度义务。尽管欧盟的立法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本土实践,但在我国现行AI训练数据版权侵权风险规制机制存在透明度义务规则细化缺位与合规边界模糊、适用客体覆盖的AI技术类型与...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德国经验与中国镜鉴————作者:卢天鸿;
摘要:德国将轻微犯罪记录的封存分为“浅度封存”和“深度封存”,明确了封存起算点和“间隔式”封存模式,对性犯罪与累犯的犯罪记录封存更为严格。德国轻微犯罪记录封存主要由司法机关依职权启动,其法律效应主要体现在犯罪记录的禁止使用和对品行证明的影响上,其意义与德国《基本法》所蕴含的尊重公民人格权的价值取向相契合,有利于犯罪人再社会化。在我国,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可作为划定轻微犯罪范畴的标准,轻微犯罪记录的封存需...
德国专利投资基金评介:模式、案例与启示————作者:罗钧;张韬略;
摘要:在全球知识产权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专利投资基金作为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的重要工具,能够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德国专利投资基金作为该领域较为成熟的先行者,其运行模式和案例实践所展示的法律框架、基金结构、投资标的选取、运作机制等核心特点具有可供借鉴的共性特征和经验教训。相比之下,我国专利投资基金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有一些实践探索,但在法律制度、监管体系、市场...
2024年中德关系大事记————作者:武亚平;
摘要:<正>1月12日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黄昳扬总领事会见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董事会主席、前德国社民党副主席托斯腾·舍费尔—君贝尔(Thorsten Sch?fer-Gümbel)。双方就探索开展绿色低碳、以竹代塑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发展援助,推动中资企业践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理念,在德合规经营等议题进行了密切交流。1月15日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发布了一份关于与中...
欧盟在拉美地区推进“全球门户”战略:进展、考量及障碍————作者:梁甲瑞;
摘要:自《欧拉全球门户投资议程》启动后,欧盟基于自身优势,开始在拉美地区推进“全球门户”战略。该议程主要围绕四根支柱展开: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人的发展、健康复原力以及疫苗。从“全球门户”战略在拉美地区的实施情况来看,部分举措是在该战略提出之前已开始执行的,而其他则是在该战略公布之后推行的。这表明“全球门户”战略虽然是新倡议,但其在拉美地区的很多举措,是对以往举措的再包装或再升级,并没有多少创新之处。拉...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党史文苑纪实版
- 国家级政工研究动态
- 省级 政工学刊
- 国家级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 北大核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国家级统一论坛
- 省级人大建设
- 国家级领导之友
- 国家级时代法学
- 北大核心科学社会主义
- 省级党史博采
- 省级江南论坛
- 省级青年学报
- 省级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世界军事
- 省级知识产权
- 省级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 省级理论探讨
- 省级世纪行
- 北大核心中外法学
- 省级大庆社会科学
- 省级新一代(理论版)
- 省级上海人大月刊
- 省级觉悟
- 国家级中国海商法年刊
- 省级理论与改革
- 省级党史纵横
- 省级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人大杂志
- 省级西部论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