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海洋药物》创刊于1982年3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 学会主办。以迅速报道中国海洋药物各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为己任,在国内外拥有众多读者,其内容包括中国海洋药物的研究进展及最新和最重要的成就等。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的未来。这是立足当代,着眼未来的新的海洋观。随着海洋新时代的到来,专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挺进海洋,开发海洋,已成为全球性的共识和行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自1982年创刊以来一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外主要检索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2年又作为核心期刊被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收录等。
【栏目设置】
栏目主要包括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海药临床、海洋功能食品、综述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藻酸双酯钠纳米剂型对糖尿病心肌病左室功能的影响
颜贵英;胡松;王丽娜;郭佳佳;毛拥军
(9)虾青素促进丙烯酰胺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恢复
曹秀明;樊宇;祁小倩;宋冬雪;李钧
(14)A-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内含子遗传进化分析
孟海玲;庞静;林波;李庆;李明祥;马艺珍;罗素兰;长孙东亭
(23)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223中二酮哌嗪类成分的研究
曲承蕾[1];杨雪[2];张淑敏[3];谢则平[3];金海珠[1]
(29)杜氏盐藻对不同价态铁的吸收机制研究
凌娜[1];仲星[1];李红秀[1];王帆[1];茅云翔[2];孙雪[3]
(35)产纤溶酶海洋枯草芽孢菌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温健;潘诗翰;郑鑫;鄢凯舟;梁智群
(46)肠膜明串珠菌发酵草鱼骨酶解液工艺条件的优化
陈铭[1];陈胜军[2];陈坤[1];刘尊英[1];董士远[1];孙博文[1];毛相朝[1];赵元晖[1]
(53)基于棘的显微结构的海盘车属鉴别研究
徐思嘉[1];肖宁[2];曾晓起[1]
医学职称论文:论述如何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症治疗
一、一般状况
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二、脉搏
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中国海洋药物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化学动力疗法的海藻酸钠中空硫化铜载药水凝胶抗乳腺癌研究————作者:李双;王炳杰;陶娇娇;董雨;蒋天泽;赵峡;
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共载双氢青蒿素(DHA)和柳氮磺吡啶(SAS)的海藻酸钠中空硫化铜(HCuS)载药水凝胶,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模板法制备HCuS,利用搅拌吸附法制备共载DHA和SAS的载药HCuS(DSHC),通过海藻酸钠(SA)和泊洛沙姆407(F127)物理交联包载DSHC制备可注射温敏水凝胶(DSHC-Gel)。结果 该水凝胶能响应肿瘤微环境的低p H释放铜离子(Cu2+<...
CD38纳米抗体的筛选及鉴定————作者:李宗艳;张凯跃;卢瑜;唐甜;王建刚;
摘要:目的 通过淘选获得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CD38纳米抗体,为以海洋来源毒素为基础的抗体偶联药物提供新的候选抗体分子。方法 表达并纯化人CD38蛋白胞外段,进行羊驼免疫,进而构建羊驼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从噬菌体展示文库中筛选抗CD38特异性纳米抗体,利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纳米抗体进行表征。结果 构建的免疫文库库容为2.17×10~9 cfu/mL,插入率100%,共获得22株CDR3不...
α2,6连接的氟代唾液酸寡糖的化学酶法合成————作者:曹爽;仲侃;李春霞;
摘要:目的 利用化学酶法合成策略合成系列α2,6连接C9位氟取代的唾液酸化poly-LacNAc糖链。方法 利用化学合成得到C6位氟代ManNAc单糖9,再以化合物9为供体,3种不同聚合度的底物LacNAcβproN3、diLacNAcβproN3、triLacNAcβproN3为受体,在醛缩酶aldolase、胞苷单磷酸(CMP)唾液酸...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测定胃癌组织切片中硫酸软骨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者:张兆雪;姜媛媛;梁烁;周涵;李芹英;孔庆暖;于广利;李国云;
摘要:目的 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胃癌组织中硫酸软骨素(CS)表达谱进行分析,并探究CS表达谱与患者各项临床指征相关性。方法 通过脱蜡水化获得新鲜的胃癌临床组织,经链酶蛋白酶酶解、乙醇醇沉等方法处理获得糖胺聚糖链,利用多种硫酸软骨素裂解酶获得CS二糖,进一步通过多反应监测的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C-MRM-MS/MS)对临床组织中CS表达谱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深入阐释不同种类CS二糖的临床意义。结果...
基于表观遗传修饰的海绵真菌Aspergillustritici化学多样性及代谢产物研究————作者:仲天毅;蒋林娜;夏碟;谭熠;何嘉玲;唐伟卓;
摘要:目的 以1株海绵真菌Aspergillus tritici为研究对象,探究表观遗传修饰策略对其代谢产物化学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不同培养基、培养方式和添加不同表观遗传试剂(丙戊酸钠和5-氮杂胞苷)条件下,菌株代谢产物的化学多样性,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运用硅胶柱层析、ODS和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手段对最优培养条件下的菌株发酵物进行分离,并通过质谱法(MS)、核磁共振波谱...
中沙海绵小单胞菌Micromonospora aurantiacaSCSIO 41393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作者:宋悦;胡怡伟;赵凯;庞小艳;刘永宏;王俊锋;
摘要:目的 研究1株采自中沙海绵小单胞菌Micromonospora aurantiaca SCSIO 41393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薄层色谱(T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及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小单胞菌M. aurantiaca SCSIO...
深海来源真菌A. clavatonanicus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作者:林家枫;王淑雯;黄海;李国强;张大海;
摘要:目的 对来源于西北太平洋水深5 km以下沉积物分离的真菌Aspergillus clavatonanicus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正相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真菌A.clavatonanicus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方法,通过与报道数据进行对比,对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并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
南极来源真菌Pseudogymnoascus sp.HDN17-895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作者:李华东;王文雪;罗光远;车茜;张国建;李德海;朱天骄;
摘要:目的 研究南极来源真菌Pseudogymnoascus sp. HDN17-895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通过正相硅胶柱层析、ODS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技术对发酵得到的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MS)、核磁共振(NMR)等现代波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平面结构;结合文献数据对比分析以及生物合成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采用肉汤稀释...
低聚褐藻糖醛酸无机酸酯的抗病毒活性研究————作者:薛洁;李珊珊;刘珊;武娟;李正娟;李全才;管华诗;赵丽丽;
摘要:目的 通过化学改性低聚甘露糖醛酸(LPM)和低聚古罗糖醛酸(LPG)获取LPM/LPG-磷酸酯(LPMP/LPGP)、LPM/LPG-氢磷酸酯(LPMHP/LPGHP)和LPM/LPG-硫酸酯(LPMS/LPGS)一系列低聚褐藻胶无机酸酯,探讨其体外抗DNA病毒与RNA病毒的活性,同时揭示取代基糖醛酸骨架组成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guava easyCyte HT系列毛细管细胞分析平台(gua...
藻酸双酯钠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作者:许蕙馨;蔡凯宇;李燕楠;王世欣;毕世杰;马赫;李春霞;邱培菊;
摘要:目的 研究藻酸双酯钠(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 sodium sulfate,PS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4组,1组为正常小鼠,3组为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CTX诱导组每日分别以0、30 mg/kg PSS、1 100 IU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
海洋青霉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作者:李欣;邢帆;田淑月;陈璇羽;王逢会;王欣怡;张静;王波波;
摘要:海洋青霉属真菌为适应高压、高盐、低温、低氧和低光照等特殊环境,进化出独特的代谢途径和防御系统,并产生包括聚酮类、生物碱类和萜类等结构新颖和活性显著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细胞毒、抗炎和酶抑制等生物活性。海洋青霉属真菌作为具有多种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新型天然产物的来源,在新型药物开发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2021到2024年海洋来源青霉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来源、结构和生物活性的...
新型核苷类似物的抗黑色素瘤活性研究————作者:朱玉芳;申淑娜;曹中阳;徐显弘;徐涛;
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核苷类似物B2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B2对黑色素瘤的半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化合物B2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化合物B2在A375细胞的IC50为(0.781±0.190)μ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化合物B2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化合物B2处理A...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简介
摘要:<正>《中国海洋药物》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核心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始终坚持办刊宗旨,致力于海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系统地报道有关海洋药物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最新动态,积极推动海洋药学事业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中国海洋药物》杂志作为国内唯一具有海洋特色的药学核心期刊,一直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
西沙软珊瑚Sinularia sp.倍半萜类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作者:陈海燕;任俊德;唐旭利;李国强;
摘要:目的 对采自西沙群岛的软珊瑚样品Sinularia sp.进行倍半萜类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中压制备型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软珊瑚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纯化;通过计算ECD、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新化合物1~2的绝对构型,综合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通过与文献报道的数据进行对比,鉴定已知化合物3~8的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检测...
基于二聚化修饰的α-芋螺毒素Mr1.1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作者:张自轩;梁家珍;江涛;于日磊;
摘要:目的 通过点击化学反应(click反应)合成Mr1.1的二聚体,以提升其对神经病理疼痛治疗靶标α9α10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9α10 nAChRs)抑制活性,为新型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支持。方法 通过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合成了叠氮化的Mr1.1,并合成了1个含有两个炔基官能团的linker,进而通过click反应偶联形成Mr1.1二聚体。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在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表达了α9α10 nA...
基于人工智能的天然产物高效发现研究进展————作者:丁金峰;孙雪;胡波;宁哲;门晓玲;王淑军;刘小宇;于豪冰;
摘要:天然产物一直都被视为创新药物发现的重要来源。然而,天然产物的发现,特别是结构新颖、活性显著分子的发现,却是一个漫长而费时的过程。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天然产物发现的过程中,以协助快速筛选潜在的目标分子,从而加快生物活性分子的发现过程,大大缩短了研究周期。本综述探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天然产物发现中的应用,包括并不局限于基因挖掘、虚拟筛选、分子对接...
动态控制胞内碳通量促进大肠杆菌高效合成肌醇————作者:屈瑞敬;王倩倩;顾玉超;
摘要:目的 利用双重调控策略构建以大肠杆菌为底盘细胞的肌醇高效合成平台。方法 在大肠杆菌MG1655(DE3)中异源表达肌醇-1-磷酸合酶,构建了肌醇合成途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质粒消除系统,对糖酵解途径关键酶果糖-6-磷酸激酶和糖摄取途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转移酶系统进行动态控制,提高碳源利用率,减少代谢分流。结果 通过摇瓶发酵得到肌醇产量218.03 mg/L。结论 本研究通过动态...
低免疫原性鳕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研究————作者:宋沐泽;王园园;宋文山;代元坤;曹婉秀;李八方;唐庆娟;刘楚怡;
摘要:目的 制备具有三螺旋结构的低免疫原性鳕鱼皮去端肽胶原蛋白(CAC),讨论海洋源胶原替代哺乳动物源胶原用于生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低温碱洗、氧化处理及限制性酶解制备得到CAC,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能表征和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 CAC的得率为(45.30±1.30)%;氨基酸分析和凝胶电泳分析均表明制备得到的CAC符合I型胶原蛋白特征;进一步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证明CAC为保有三螺旋结构的胶原;...
基于HIF-1α活性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作者:张欢;吴科锋;田银;薛晶晶;汤熙翔;
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HIF-1α活性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筛选出能够抑制HIF-1α活性的海洋来源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粗提物。方法 将缺氧反应元件HRE核苷酸序列插入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6-TA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重组质粒p HIF1-TA-Luc,并与内参质粒p RL-SV40-C瞬时共转染人源肝癌细胞HepG2,低氧培养并以HIF-1α抑制剂PX-478作为阳性对照,建立双荧光素酶报告...
海洋细菌Bacillus sp.T1-7B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作者:廖海金;陈旭珂;王文静;张密密;钱若彤;王子聪;方蕾;谭成玉;
摘要:目的 研究舟山海域潮间带(E 122°15′39″,N 30°4′31″)沉积泥中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 T1-7B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方法 对Bacillus sp. T1-7B的发酵产物采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获得的萃取物经常压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纯化,结合核磁共振光谱数据并参考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
- 国家级环球中医药杂志
- 省级皮肤病与性病
- 北大核心护理实践与研究
- 省级医学美学美容
- 北大核心解剖学研究
- 省级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抗癌
- 省级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国家级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 国家级中华眼科医学(电子版)
- 北大核心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省级现代医院管理
- 国家级中国医疗前沿
- 北大核心职业与健康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 省级现代医用影像学
- 北大核心中国心血管杂志
- 北大核心针刺研究
- 北大核心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北京医学
- 北大核心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急救医学
- 省级肝博士
- 省级中老年保健
- 北大核心海南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 省级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