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药物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海洋药物

《中国海洋药物》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7-1155/R
国际标准刊号:1002-3461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药学学报》核心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中国海洋药物》创刊于1982年3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 学会主办。以迅速报道中国海洋药物各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为己任,在国内外拥有众多读者,其内容包括中国海洋药物的研究进展及最新和最重要的成就等。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的未来。这是立足当代,着眼未来的新的海洋观。随着海洋新时代的到来,专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挺进海洋,开发海洋,已成为全球性的共识和行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自1982年创刊以来一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外主要检索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2年又作为核心期刊被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收录等。

  【栏目设置】

  栏目主要包括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海药临床、海洋功能食品、综述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藻酸双酯钠纳米剂型对糖尿病心肌病左室功能的影响

  颜贵英;胡松;王丽娜;郭佳佳;毛拥军

  (9)虾青素促进丙烯酰胺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恢复

  曹秀明;樊宇;祁小倩;宋冬雪;李钧

  (14)A-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内含子遗传进化分析

  孟海玲;庞静;林波;李庆;李明祥;马艺珍;罗素兰;长孙东亭

  (23)海洋源放线菌Streptomyces sp.223中二酮哌嗪类成分的研究

  曲承蕾[1];杨雪[2];张淑敏[3];谢则平[3];金海珠[1]

  (29)杜氏盐藻对不同价态铁的吸收机制研究

  凌娜[1];仲星[1];李红秀[1];王帆[1];茅云翔[2];孙雪[3]

  (35)产纤溶酶海洋枯草芽孢菌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温健;潘诗翰;郑鑫;鄢凯舟;梁智群

  (46)肠膜明串珠菌发酵草鱼骨酶解液工艺条件的优化

  陈铭[1];陈胜军[2];陈坤[1];刘尊英[1];董士远[1];孙博文[1];毛相朝[1];赵元晖[1]

  (53)基于棘的显微结构的海盘车属鉴别研究

  徐思嘉[1];肖宁[2];曾晓起[1]

  医学职称论文:论述如何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症治疗

  一、一般状况

  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二、脉搏

  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中国海洋药物最新期刊目录

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 BBW次级代谢产物及抗弧菌活性研究————作者:张媛媛;赵雨轩;朱倩雅;王俊锋;许福泉;

摘要:目的 研究南海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 BBW次级代谢产物及抗弧菌活性。方法 通过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借助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牛津杯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从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 BBW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phomaligol A(1)、dihydropenicillic aci...

脱细胞鱼皮敷料性能和促愈合作用研究————作者:王园园;宋沐泽;曹婉秀;宋文山;李八方;代元坤;

摘要:目的 评价脱细胞鱼皮敷料的性能和促愈合作用,为该敷料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将罗非鱼鱼皮经脱细胞、除杂、病毒灭活、冻干等处理后,获得脱细胞鱼皮敷料(AFSD)。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FSD的结构特征。通过测定孔隙率和液体吸收性评价敷料的吸液能力。通过测定外源性DNA含量、内毒素含量、组织成分染色、细胞毒性试验初步评估AFSD的生物相容性。建立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

壳聚糖基智能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作者:刘守瑞;王硕;韩宝芹;

摘要:智能水凝胶可以响应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信号,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来源的多糖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易于表面改性。以壳聚糖为基质的智能水凝胶既能保留壳聚糖的优良性质,又能拥有不同的刺激反应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了具有不同刺激响应特性的壳聚糖基智能水凝胶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壳聚糖基智能水凝胶的未来发展方向

透明质酸-青蒿琥酯共聚物的制备表征与抗肿瘤活性研究————作者:蔚欢欢;杨雨;王喆;任莉;于广利;蔡超;

摘要:目的 制备透明质酸-青蒿琥酯共聚物并对其抗结肠癌活性进行研究,为结肠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透明质酸(HA)和青蒿琥酯(ART)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偶联反应制备糖-药物偶联物HA-ART,经超声制备纳米胶束,在对其形貌、临界胶束浓度等性能进行表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分子和细胞水平研究其抗肿瘤活性。结果 糖-药物偶联物质量浓度在86μg/mL时,形成粒径均一的纳米胶束(HA-ART NPs),对肿瘤细...

κ-卡拉胶寡糖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作者:曹秀娇;田婷婷;邢喜春;杨亚丽;于明明;吕志华;

摘要:目的 研究κ-卡拉胶寡糖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建立并验证了聚合度为3、5、7的κ-卡拉胶寡糖在大鼠体内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检测方法。大鼠灌胃和尾静脉注射给予不同聚合度的κ-卡拉胶寡糖后,收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样品。测定血浆样品中的κ-卡拉胶寡糖浓度,计算生物利用度等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不同聚合度κ-卡拉胶寡糖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 大鼠尾静脉注射剂量为4...

低分子量褐藻胶古罗糖醛酸对铜负荷小鼠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作者:于曦;徐新颖;刘英娟;葛科立;朱维平;郭云良;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褐藻胶古罗糖醛酸(LMWA-PG)对铜负荷小鼠的治疗作用和可能的机制,为防治威尔逊氏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健康雄性昆明小鼠50只,应用铜负荷饮食法建立铜负荷模型。治疗组小鼠给予不同浓度LMWA-PG灌胃治疗,对照组小鼠同步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60 d。通过动物行为学评价小鼠的神经行为功能;生化法血清检测小鼠的肝功指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

红树林泥土放线菌Nocardiopsis sp. OUCMDZ-4937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作者:王维红;阎晓棠;朱伟明;付鹏;

摘要:目的 对来源于泰国红树林泥土样品的放线菌Nocardiopsis sp. OUCMDZ-4937进行菌种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方法 对菌株进行规模发酵得到提取物,利用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手段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电子圆二色谱(ECD)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测试化合物对人体致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 分离鉴...

方格星虫多肽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改善作用研究————作者:袁华芳;彭志兰;王瑞敏;申晓琴;盘艳梅;戚怡;罗辉;

摘要:目的 探究方格星虫多肽(sipunculus nudus polypeptide, SNP)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和降血脂活性,以及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STZ结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小鼠模型,不同剂量的SNP连续灌胃给药6周,每周定期监测小鼠体质量、饮...

硇洲马尾藻褐藻糖胶抑制紫外线B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作者:唐广明;莫银欢;何苑琳;千忠吉;张翼;

摘要:目的 探讨紫外线B(UVB)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内质网(ER)应激的影响,以及从硇洲马尾藻提取的褐藻糖胶(Sargassum naozhouense fucoidan, SNF)如何在ER应激诱导的信号通路发挥抗凋亡作用,保护细胞免受UVB损伤。方法 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膜联蛋白Ⅴ(AV)/碘化丙啶(PI)双染法评估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测定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

芋螺毒素Qc-VB-01的合成与抗菌活性研究————作者:黄琳洪;宋雪;刘国平;于日磊;

摘要:目的 对从蠕食性橡果螺Conus quercinus获得的全新的芋螺毒素序列Qc-VB-01进行合成和抗菌活性评价。方法 利用固相肽合成方法合成线性肽,2,2-二硫二吡啶氧化法连接二硫键,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该多肽对5种致病好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成功合成芋螺毒素Qc-VB-01及其突变体M10A、M16A,利用质谱验证其相对分子质量,分析液相证明其纯度大于95%。发现Qc-VB-0...

海洋天然药物研究进展系列一:海洋天然产物在抗疟药物研发中的机遇与挑战————作者:李鹏杰;曹西珍;顾玉诚;魏美燕;邵长伦;

摘要:疟疾是一种由雌性按蚊传播引起的原生动物寄生虫性疾病,是由疟原虫引起的最致命的人类寄生虫感染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报告显示,全球超过84个国家受疟疾影响,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自2000年以来,疟疾感染人数常年维持在2.5亿左右,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疟疾。目前疟原虫对青蒿素在内的大部分市售药物产生广泛的耐药性,且在部分国家出现了青蒿素联合治疗法的多药耐药问题。虽然近年来上市了多款以预防性...

双重糖链编辑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调控的研究————作者:张卫彬;范晨晨;刘思敏;李国云;蒋昊;

摘要:目的 开发并建立一种细胞表面双重糖链编辑的方法,研究不同组合唾液酸和岩藻糖类似物对肺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的影响,筛选对EGFR信号通路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糖链编辑方案。方法 利用化学酶法合成两种CMP-Sia类似物和6种GDP-Fucose类似物作为糖链原位编辑(ISGE)的糖供体;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双重糖链编辑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利用Western Blot筛选出对EGFR信...

基于抗氧化反应元件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作者:魏明月;田银;吴科锋;汤熙翔;

摘要:目的 利用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调控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建立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筛选出具有潜在抗氧化活性的红树林真菌来源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构建ARE调控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的重组质粒pGL6-TA-2×ARE,并与内参质粒p RL-SV40-C瞬时共转染小鼠精母细胞GC-2spd(ts),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

粉蝶霉素糖基转移酶GT1507受体结合口袋关键残基探究————作者:刘春妮;肖菲;李文利;

摘要:目的 探究海洋链霉菌OUC6819中粉蝶霉素类化合物糖基转移酶GT1507受体结合口袋中关键活性残基,为将GT1507开发为工具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多序列比对方式分析GT1507及其同源蛋白的受体结合位点;通过定点突变构建GT1507的突变体酶;随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同突变体酶催化粉蝶霉素(piericidin A1, PA)加载葡萄糖基和N-乙酰葡萄糖胺基团的效率。结果 GT1507 ...

深海冷泉链霉菌OUCLQ20-1中大环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发现————作者:岳亮光;赵一;单洁;邓发玉;李花月;

摘要:目的 探究深海冷泉生态系统微生物产生丰富次级代谢产物潜力,挖掘冷泉链霉菌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以抗多重耐药菌活性为导向,对冷泉链霉菌采用不同培养基发酵,确定使用AF/MS培养基进行大规模发酵,积累次级代谢产物。采用有机溶剂萃取、C18反相硅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分离手段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数据分析以及文献比对,解析化合物结构,并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 从冷泉...

海洋真菌A.sclerotiorum LZDX 33-4中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基因簇异源表达研究————作者:窦敏;刘婕;范爱丽;钟声平;

摘要:目的 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提高深海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clerotiorum LZDX 33-4中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的产率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A. sclerotiorum LZDX 33-4中钓取到负责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合成的基因簇stm;利用异源表达策略在构巢曲霉中构建全簇异源表达菌株;利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

二氧化硅纳米材料SSN-2的递送能力与安全性评价————作者:魏波;薛洁;张金;王力;王鑫;

摘要:目的 对新型药物和基因递送载体SSN-2在海洋药物领域的应用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细胞转染、荧光拍照、MTT法和溶血实验评估SSN-2的递送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SSN-2可以吸附和递送外源小干扰RNA(siRNA)至哺乳动物细胞、原代细胞和萨氏海鞘成体卵细胞,是一种优秀的药物和基因递送工具。SSN-2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和生理溶血性。结论 SSN-2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遗传工具,为海洋生物和海洋药物...

天然鱼肝油与维生素AD滴剂对大鼠骨质疏松症改善作用的比较研究————作者:付雪媛;王园园;郑平安;杜芬;曹婉秀;

摘要:目的 研究天然鱼肝油与维生素AD滴剂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方法 比较分析天然鱼肝油与维生素AD滴剂的脂肪酸组成差异;对雌性SD大鼠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术后4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维生素AD滴剂组[0.25 g/(kg·bw)]、鱼肝油低、中、高剂量组[0.25、0.50、1.50 g/(kg·bw)]。连续灌胃12周,称量体质量及各脏器,...

紫贝齿中11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作者:宿曼筠;陈安珍;殷世宁;吴爱英;杨晓云;

摘要: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紫贝齿饮片中11种氨基酸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基原的差异。方法 以异硫氰酸苯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1 mol/L醋酸钠溶液(p H 6.5),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色谱柱温度40℃。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方差分析研究了紫贝齿中4种基原的...

海星类药材的热分析研究————作者:袁俊鹏;孙昭倩;李高燕;马艳;郭庆梅;王长云;

摘要:目的 为药材海星、海燕和海盘车的区分和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热重分析仪,采用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市售海星类药材进行分析,测定和分析海星类药材TG-DSC特征。结果 TG-DSC图谱中海星、海燕和海盘车失重过程中有明显的4个阶段,有2个明显的放热峰和1个吸热峰。海星药材前三阶段失重变化最平缓,最终失重约60%,失重过程中分别有2个吸热峰和放热峰,其中光滑花海星放热峰最明显;海...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