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与性病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皮肤病与性病

《皮肤病与性病》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3-1082/R
国际标准刊号:1002-1310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
主管单位:昆明市卫生局
上一本期杂志:《甘肃医药》药学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医学文摘》医学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皮肤病与性病》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皮肤病与性病》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为季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病学性病学专业学术期刊。其宗旨为宣传交流皮肤病、性病、艾滋病、麻风病的防治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经验;介绍国内外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和先进的诊疗技术。并面向广大基层从事皮肤病性病的医务科技人员,尤其是报道临床实用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并侧重继续医学教育的稿件;突出实用性、可重复性,并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为该学科医务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窗口和平台,从而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临床及实验研究、综述、调查研究、中医中药、治疗经验、交流、护理经验交流、病例报告。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昆明地区成年女性面部皮肤屏障功能检测 朱紫婷,郭美华,何黎,ZHU Zi-ting,GUO Mei-hua,HE Li

  2.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寻常型银屑病相关基因的研究 周珉菲,徐丽敏,ZHOU Min-fei,XU Li-min

  3.云南某口岸跨境缅甸籍静脉吸毒人群HIV阳转暴露因素分析 邓玲,朵林,薛皓铭,梅红英,杨世明,闫萍,赵谨明,杨泽鸿,杨丽华,

  4.HIV/AIDS合并药疹患者实验室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金永梅,白劲松,李玉叶,刘俊,陈建华,于敏,田波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涂亚庭,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孙青,

  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李承新,

  8.老年性瘙痒的病理生理及其治疗 刘彤云,何黎,

  9.多形性日光疹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胡桂兰,邓丹琪,HU Gui-lan,DEN Dan-qi

  10.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SLE的利与弊 杨嘉,邓丹琪,YANG Jia,DENG Dan-qi

  11.风筝皮瓣修复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临床观察 杨晶,尚元元,王琪,

  12.39例儿童脂膜炎临床病理分析 张杏莲,刘强,

  13.点阵激光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观察 邹晓辉,梁俊琴,普雄明,罗东,

  14.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林仲法,钟龙英,熊家兴,

  15.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外用药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鞠剑波,

  16.依巴斯汀、雷尼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刘必庆,王芳,

  17.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王书忠,王忠芬,尹逊国,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

  摘要:目的对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方法研究以及病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2例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病女性患者较多;18例确诊,确诊率为81.8%,分别为1例感染后炎症综合征,3例肌炎,6例干燥综合征、2例布氏杆菌病,2例大骨节病、 1例成人Still病、3例混合结蹄组织病;4例未确诊,占18.2%。结论对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仔细检查和分析,可明确病因并进行诊断。已明确诊断了的患者需体温正常后才可出院,但还应长期做随诊。

  关键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风湿免疫科,FUO,诊断,病因

  因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并缺乏典型的病状特征,使其成为临床难题。FUO患者长期使用退热药物以及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更为复杂多样化,难以识别。近年以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FUO的诊断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越来越多的FUO患者能被早期诊断。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的病因由于过于复杂而难以明确诊断。风湿免疫科是近年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用来诊治和研究风湿免疫类疾病,风湿免疫科疾病属于FUO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现对风湿免疫科FUO进行诊断分析,并对发病原因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皮肤病与性病最新期刊目录

楚雄州女性HIV/AIDS患者生命质量现状研究————作者:李蕊;张晓冰;胡秋凌;朱强;邹雅琴;刘福;李莹;王杰;龚晓洁;胡海梅;吴学林;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楚雄州截至2021年底现存活的女性HIV/AIDS患者生命质量现状,探讨有效提高该群体生命质量的工作策略。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楚雄州10县(市)的女性HIV/AIDS患者进行抽样,在获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应用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共完成515人的调查,总体健康感觉70.00(55.00,90.00)分,躯体功能100...

男男性行为人群对HIV暴露前预防知晓的研究进展————作者:郝晓宇;王海涛;顾培耕;罗心越;李笑樱;祝丙华;王立贵;

摘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风险群体,暴露前预防(PrEP)用药被证明可有效降低人群HIV感染风险,我国已出台相关暴露前预防用药指导意见,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知晓度、使用度较低的情况,提升MSM对PrEP的知晓度是推广PrEP实施的关键一步。本文就MSM对PrEP的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该人群PrEP提供参考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家族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作者:孙东生;曾义燕;贺爱娟;雷丽娟;张洋;

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家族(IL-1 family)细胞因子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2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性别及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1α、IL-1β、IL-1Ra、IL-36α、IL-36β、IL-36γ、IL-36Ra、IL-18、IL-33、IL-37和IL-38...

点状掌跖角化病1家系AAGAB基因突变及表型分析————作者:韩宏敏;韩建文;

摘要:先证者(Ⅰ-1),男,59岁,双手足丘疹、斑块30余年;先证者儿子(Ⅱ-1),35岁,双手足丘疹、斑块14年;先证者儿子(Ⅱ-2)表现正常。皮肤科检查:Ⅰ-1双侧掌跖及手背部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角化过度性丘疹、斑块,不规则增生,部分皮损中心凹陷呈火山口样,表面污秽、干燥、皲裂;Ⅱ-1类似表型,但受累程度较轻;Ⅱ-2无皮损。组织病理学:Ⅰ-1左手掌高度角化过度,颗粒层、棘层不规则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基...

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决策准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宋晓佩;邢桃红;姬金兰;刘鹤阳;张春燕;

摘要:目的 调查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决策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决策辅助方案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1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意愿问卷及决策准备量表对122例HIV/AID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71.30%的HIV/AIDS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意愿积极,抗病毒治疗决策准备总分为56.30±1.6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子女数、文...

梅州地区213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调查及变应原分析————作者:李浩慧;徐维春;曾权荣;曾冬红;赖维;

摘要:目的 分析梅州地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变应原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某医院皮肤科就诊的213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斑贴试验结果。结果 213例患者全部完成了斑贴试验,阳性率72.30%,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分别是重铬酸钾42例(19.72%)、氯化钴39例(18.31%)、硫酸镍37例(17.37%)。引起患者2...

严正声明

摘要:<正>近期有作者反映,个别单位和个人胃用《皮肤病与性病》杂志(以下简称“我刊”)编辑部的名义向相关作者收取编审费、版面费、工本费等费用,并要求其向个人账户汇款。为维护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及本刊的声誉,现郑重声明如下:一、我刊未授权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更不会要求作者向个人账户汇款!请广大作者(读者)不要轻信!二、冒用《皮肤病与性病》名义进行收费的行为非我刊授权,付款者的损失请付款者自...

基于皮肤健康效应的益生菌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谢霞飞;曾宪勤;冯爱平;

摘要:室内环境中充满了多样化来源的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而皮肤是人体接触外界环境的第一道屏障,室内空气及物表环境的污染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现代人大约90%的时间在室内建筑中度过,保持一个洁净卫生的室内环境对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益生菌清洁产品在消灭室内有害微生物、降解化学污染物等方面不仅展示出良好的效果,而且几乎不造成环境污染,为敏感人群改善室内环境带来新的选择。本综述主要探讨益生菌在室内...

2021~2023年大连市普兰店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作者:刘明娜;张富勇;王智勇;

摘要:目的 分析大连市普兰店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若干特征及相应的HIV抗体检出率,为相关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1~2023年大连市普兰店区VCT门诊求询者325人的个案登记表、HIV抗体检测结果,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HIV抗体阳性率为5.23%。阳性者中构成比最高的年龄组是30~39岁(47.06%),其次是40~49岁(23.53%);而阳性率明显较高的是60~69岁(4...

以红皮病为首发表现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作者:施林林;施辛;

摘要:老年男性,全身皮疹伴发热3月。查体见全身弥漫性浸润性暗红斑,多处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多浆膜腔积液。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见贫血、心肝肾功能不全,骨髓涂片检查见异常细胞,外周血涂片未见Sezary细胞。皮肤及淋巴结组织病理均见异型淋巴细胞,结合免疫组化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α/β(+)。诊断: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转肿瘤科化疗

中医治疗斑秃临床验案举隅————作者:郝燕波;肖丽梅;张颖;

摘要:斑秃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欧阳晓勇教授临床实践日久,经验丰富,在斑秃的治疗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笔者重点介绍欧阳晓勇教授辨治斑秃的中医临床经验,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HIV/AIDS患者宫颈HPV感染临床研究————作者:曹立娟;张建波;况轶群;罗慧;董荣静;李玉叶;

摘要: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宫颈HPV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HIV/AIDS患者宫颈HPV感染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2015~2017年在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采集宫颈分泌物并保存,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样本处理、PCR扩增、杂交检测。并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指标。结果 306例女性HIV/AIDS患...

二期梅毒患者口腔黏膜损害分析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作者:蒙珂;黄文博;赵阳阳;

摘要:目的 分析二期梅毒患者细胞免疫水平改变情况及口腔黏膜损害临床特征,为该类患者诊断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口腔门诊就医的57例口腔黏膜损害的二期梅毒患者(观察组)人口学资料、口腔黏膜损害数目、损害部位、损害分级等临床特征。选取同期体检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苏州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作者:任孙;吴婷婷;闵玮;

摘要: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谱分布,为相关疾病的预防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某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04例患者的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 E)检测数据,分析28种过敏原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疾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纳入调查的所有患者中,s Ig E的总阳性率为88.91%。最常见的过敏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蟑螂、矮豚草、混合草、牛奶和猫毛皮屑。性别...

盘状红斑狼疮的皮肤镜特征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作者:周翠云;付超;高菲;魏世娟;齐宇萌;张永飞;边培雯;高敏虹;辛琳琳;

摘要:盘状红斑狼疮(D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亦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后期会遗留萎缩性瘢痕,甚至毁容。盘状红斑狼疮也易与其他头面部炎症性皮肤病相混淆,导致漏诊、误诊。盘状红斑狼疮的诊断是临床难点,目前皮肤活检仍为诊断盘状红斑狼疮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性会给患者造成一定心理负担。皮肤镜作为一种简单、快捷的无创辅助诊断工具,不仅可用于盘状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还可以...

猴痘合并HIV感染者1例————作者:蔡文斌;武金聪;李成胜;赵珍;杨开芬;尹兴锐;

摘要:目的 旨在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人员对猴痘合并HIV感染者的诊治水平。方法 按照现行《猴痘防控方案》对腾冲市收治的1例猴痘合并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患者有HIV感染病史6年,持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最近一次CD4+淋巴细胞检测结果316个/μL,HIV病毒载量检测为6 copies/m L,14d前与外来游客...

银屑病生物制剂的药物留存现状————作者:潘之;张玉琴;雒玉辉;

摘要: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过程中,一些患者会因不同原因停药,主要原因为用药过程中疗效下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的药物留存时间(drug survival time)存在差异,多种因素可影响生物制剂的药物留存(drug survival),近年来有学者关注此类问题,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以期在国内为优化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提供参考

26例神经鞘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作者:李贤光;

摘要:目的 对皮肤科就诊的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4年8月在某综合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2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4例,男女比率为1∶1.17。年龄最大75岁,最小13岁,平均34.23±15.92岁。年龄≤20岁5例,20~40岁14例,41~60岁5例,>6...

腋下扁平湿疣1例————作者:王锐;陈梦颖;谷卉;刘瑞;

摘要:报道1例发生在双侧腋下的扁平湿疣,患者,女,39岁,双侧腋下环状斑块2月余。专科查体:双侧腋下皮肤潮湿,可见环状、片状暗红扁平斑块,中央皮肤正常,触之质软,手足掌、躯干未见鳞屑性暗红斑,腹股沟、外阴、肛周无皮疹。TPPA阳性,TRUST阳性,滴度1∶128,诊断为二期梅毒。驱梅治疗后皮损消退

多形态皮疹的二期梅毒1例————作者:袁菊;管朝勇;曹兰;杨小燕;

摘要:患者男22岁,因“双手掌、外生殖器红斑、斑块、鳞屑,腋下、腹部丘疹、结节2月”就诊,专科查体:双侧腋下、腹部散在大小不一丘疹结节,双手掌散在分布约豌豆至蚕豆大小卵圆形红斑、斑块,表面鳞屑;阴茎中段、阴囊可见片状暗紫红色红斑、表面附有鳞屑,边缘清晰。实验室检查:TPPA+,RPR+(1∶64);HIV抗体:阴性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