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与性病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皮肤病与性病

皮肤病与性病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3-1082/R
国际标准刊号:1002-1310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
主管单位:昆明市卫生局
上一本期杂志:《甘肃医药》药学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医学文摘》医学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皮肤病与性病》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皮肤病与性病》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皮肤病与性病》杂志为季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医学会昆明分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病学性病学专业学术期刊。其宗旨为宣传交流皮肤病、性病、艾滋病、麻风病的防治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疗经验;介绍国内外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和先进的诊疗技术。并面向广大基层从事皮肤病性病的医务科技人员,尤其是报道临床实用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并侧重继续医学教育的稿件;突出实用性、可重复性,并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为该学科医务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窗口和平台,从而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临床及实验研究、综述、调查研究、中医中药、治疗经验、交流、护理经验交流、病例报告。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昆明地区成年女性面部皮肤屏障功能检测 朱紫婷,郭美华,何黎,ZHU Zi-ting,GUO Mei-hua,HE Li

  2.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寻常型银屑病相关基因的研究 周珉菲,徐丽敏,ZHOU Min-fei,XU Li-min

  3.云南某口岸跨境缅甸籍静脉吸毒人群HIV阳转暴露因素分析 邓玲,朵林,薛皓铭,梅红英,杨世明,闫萍,赵谨明,杨泽鸿,杨丽华,

  4.HIV/AIDS合并药疹患者实验室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金永梅,白劲松,李玉叶,刘俊,陈建华,于敏,田波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涂亚庭,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孙青,

  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李承新,

  8.老年性瘙痒的病理生理及其治疗 刘彤云,何黎,

  9.多形性日光疹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胡桂兰,邓丹琪,HU Gui-lan,DEN Dan-qi

  10.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SLE的利与弊 杨嘉,邓丹琪,YANG Jia,DENG Dan-qi

  11.风筝皮瓣修复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临床观察 杨晶,尚元元,王琪,

  12.39例儿童脂膜炎临床病理分析 张杏莲,刘强,

  13.点阵激光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疗效观察 邹晓辉,梁俊琴,普雄明,罗东,

  14.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林仲法,钟龙英,熊家兴,

  15.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联合外用药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鞠剑波,

  16.依巴斯汀、雷尼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刘必庆,王芳,

  17.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王书忠,王忠芬,尹逊国,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

  摘要:目的对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方法研究以及病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2例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病女性患者较多;18例确诊,确诊率为81.8%,分别为1例感染后炎症综合征,3例肌炎,6例干燥综合征、2例布氏杆菌病,2例大骨节病、 1例成人Still病、3例混合结蹄组织病;4例未确诊,占18.2%。结论对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仔细检查和分析,可明确病因并进行诊断。已明确诊断了的患者需体温正常后才可出院,但还应长期做随诊。

  关键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风湿免疫科,FUO,诊断,病因

  因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并缺乏典型的病状特征,使其成为临床难题。FUO患者长期使用退热药物以及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更为复杂多样化,难以识别。近年以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FUO的诊断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越来越多的FUO患者能被早期诊断。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的病因由于过于复杂而难以明确诊断。风湿免疫科是近年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用来诊治和研究风湿免疫类疾病,风湿免疫科疾病属于FUO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现对风湿免疫科FUO进行诊断分析,并对发病原因进行研究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皮肤病与性病最新期刊目录

带状疱疹并发症(后遗神经痛)的防治现状及进展————作者:钟晓娜;

摘要:本文章总结、分析了带状疱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管理现状及进展。带状疱疹并发症(后遗神经痛)的防治,强调早期识别、及时抗病毒治疗及疫苗接种,尽早干预、个性化治疗对降低并发症(后遗神经痛)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回顾了带状疱疹并发症(后遗神经痛)的防治进展,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优化临床实践

严正声明

摘要:<正>近期有作者反映,存在个别单位和个人冒用《皮肤病与性病》杂志(以下简称“我刊”编辑部的名义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向相关作者收取编审费、版面费、工本费等费用,并要求作者通过微信、支付宝向个人账户进行转账和汇款。为维护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及本刊的声誉,郑重声明如下:一、我刊未授权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更不会要求作者向个人账户汇款!请广大作者(读者)不要轻信!二、对冒用...

温州某医院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性分析————作者:吴祥兵;叶颖颖;罗艳;吴联朋;吴双辽;XU Ke;

摘要:目的 描述温州某医院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马尔尼菲篮状菌(TM)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为温州地区AIDS合并TSM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至2023年间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TS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离得到血培养样本中TM菌株并使用Sensititre YeastOne真菌药敏板检测9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对TM菌株的最低抑菌...

60例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研究分析————作者:卞璐;高铭;王长之;王伟霞;陈超;郑颖娜;李敏;

摘要:目的 总结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探索斑贴试验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相关化妆品信息、并进行斑贴试验检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1.60例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其中女性58人,占96.67%,年龄在20~58岁。皮损形态以红斑、丘疹、风团样皮疹为主,自觉症状瘙痒、灼热、干燥为主。2.斑贴试验阳性率为88.33%,以脂肪酸硫酸钠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混合反应1例————作者:韩琳;尹丽娇;袁青云;王维维;张春雨;

摘要:患者资料来自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该患者长期举家在普洱务工,腰部无痒痛性红斑,因蚂蚁叮咬诱发皮损突然增多,病情加重,出现麻风反应,促使患者就医得以确诊。临床医生在诊疗中应提高警惕,拓宽思维,如遇到“不知不觉发生”“不疼不痒”“久治不愈”的“三不”皮损要考虑麻风病,并开展涂片检查以明确诊断

ICU气管插管患者口腔黏膜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总结————作者:蔡立梅;李娜;

摘要: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气管插管致口腔黏膜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Up To Date、BMJ Best Practice、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RNAO)、国际指南联盟(GIN)、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EPUAP)、The ...

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治疗和共病的新进展————作者:段震;王瑞平;

摘要:特应性皮炎(AD)是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为皮肤屏障缺陷、免疫失调和微生物组紊乱,常伴发多种共病。近年来,新型生物制剂(如IL-4Rα抗体、IL-13抑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JAK抑制剂、PDE4抑制剂)及免疫调节疗法(如OX40/OX40L阻断剂)的研发显著改善了AD的临床管理。然而,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共病管理的复杂性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优化仍是当前临床面临的挑战。本文系统综述AD的药物治疗进展...

JAK1抑制剂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的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张雨;郭芸;

摘要:目的 观察JAK1抑制剂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2月至2024年9月我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18例中重度AD患者,给予口服乌帕替尼15mg q.d.×12w。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周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收集晨粪样本,以及同期健康人晨粪1次,行16S rDNA测序。结果 治疗12周后,EASI 50、EASI 75、EASI 90和IGA0/1的应答率...

IL-4Rα拮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尹柔;郭芸;

摘要: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4受体α亚基(IL-4Rα)拮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AD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纳入23例成人中重度AD患者予IL-4Rα拮抗剂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估: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特应性皮炎量表(SCORAD)、瘙痒数值评分量表(NRS)、研究者整体评分(IGA),同时收集AD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人群(对照组)的粪便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比较AD患者...

JAK抑制剂治疗难治性玫瑰痤疮的新进展————作者:黄傲;蔡梅;

摘要: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化及发病机制复杂的特点。传统治疗方案对于难治性玫瑰痤疮疗效欠佳,且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不仅严重损害患者容貌,还会对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JAK抑制剂作为一类新型靶向治疗药物,通过特异性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可有效调节炎症及免疫应答过程,在多种疾病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本综述通过分析现有文献中报道的3种JAK抑制剂:托法替...

免疫性皮肤病相关甲病研究进展————作者:杨远;邓丹琪;

摘要:甲病作为免疫性皮肤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常表现于多种免疫介导的皮肤病中。免疫性皮肤病不仅影响皮肤外观,还常常伴随甲病的出现,表现为甲板萎缩、变薄、纵向条纹、点状凹陷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甲病的发生通常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以及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虽然多项相关研究已经揭示了甲病在不同免疫性皮肤病中的表现,但具体的免疫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侧重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方面综述甲病与免疫性皮肤...

特应性皮炎的小分子治疗:现状与新兴方向————作者:杨舒媛;戴韵佳;张勋;张建中;邓丹琪;曹文婷;

摘要: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以慢性炎症、屏障缺陷及瘙痒为特征,其发病机制涉及Th1/Th2/Th17/Th22免疫轴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异常及表皮屏障蛋白表达抑制。小分子药物精准靶向病理通路: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快速缓解瘙痒并改善皮损,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上调水解环磷酸腺苷促进屏障修复,芳香烃受体激动剂及瞬时受...

偏振光皮肤镜在黑变病与皮肌炎异色症皮损诊断中的特征比较————作者:孔祥君;侯淑萍;王惠平;

摘要:目的 通过偏振光皮肤镜分析黑变病与皮肌炎的临床特点,并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比对,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4年8月间22名患者,包括12例黑变病和10例皮肌炎。使用台式偏振光皮肤镜观察皮肤色素沉着区域及异色症区域,记录角栓数目、扩张血管数目及色素沉着区域比例,并进行组织活检。结果 两组在角栓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扩张血管数目和色素沉着区域比例上存在差异,皮肌炎组扩...

肠道菌群与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者:尹柔;郭芸;

摘要: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引起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研究表明,除了环境因素、皮肤屏障、遗传因素和免疫反应外,肠道菌群紊乱也可能参与其中。本文对AD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进行了文献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研究进展————作者:王贻芳;蔡梅;杨惠琴;

摘要: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免疫细胞过度激活和调控异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炎性反应综合征,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噬血细胞综合征也称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罕见,但噬血细胞综合征早期症状与狼疮疾病活动及感染的临床表现相似,易延误临床诊疗并导致极高的病死率。本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进行系统性综述,旨在为及早诊断鉴别和治疗提供参考和借...

云南省2021~2023年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效果分析————作者:黎萍;韩瑜;李佑芳;徐诺雅;杨志敏;安晓静;张小波;廖若冰;牛瑾;霍俊丽;施玉华;

摘要:目的 分析云南省2021~2023年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China AIDS Fund fo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CAFNGO)项目开展情况,为有针对性地提高社会组织工作能力和提升项目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CAFNGO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21~2023年云南省各项目完工报告数据,分析整体和不同类型实施机构项目开展情况,并将主要指标与...

非编码RNA在婴幼儿血管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喻丽;舒虹;

摘要:婴幼儿血管瘤(infant hemangioma, IH)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血管性肿瘤,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随着基因芯片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不断应用,在人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中筛选出大量差异表达基因。研究证实,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能在表观遗传学、转录前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在IH发病进程中发挥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ncRNA(...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作者:于凌爽;李佳轩;卢青;郭峻娜;赵艳霞;

摘要:目前部分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与白癜风的发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本文通过近年来由病毒感染诱发白癜风的临床病例,综述了肝炎病毒、疱疹病毒、HIV、SARS-CoV-2等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并分析病毒感染诱发白癜风可能的机制,以期能够为白癜风的病因与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白癜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底细胞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作者:周耀辉;曾招林;张祥银;黄鑫源;蓝月珑;

摘要:基底细胞癌是人类常见的皮肤癌,全球发病率不断上升。传统治疗手段对早期或局部病变颇为有效,但对于无法通过手术或放疗治疗的晚期病例却往往束手无策。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来满足这一患者群体的临床需求。近年来,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靶向和免疫治疗为改善晚期基底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就目前基底细胞癌靶向及免疫疗法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17~2023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作者:李子建;陈烨亮;

摘要:目的 分析2017年至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传染病系统中收集2017年至2023年泗阳县梅毒的报告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至2023年泗阳县共计报告梅毒病例1559例,年均发病率为25.66/10万。2017年至2023年发病率分别为27.87/10万、25.36/10万、23.33/10万、23...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