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3155/R
国际标准刊号:1004-8812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主管单位:北京大学
上一本期杂志:《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血栓与止血学》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93年,双月刊,是我国第一本以心血管介入诊疗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学术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与科研工作者,特别是介入心脏病学的临床及基础理论研究人员。

  本刊刊载内容反映了我国心血管介入诊疗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国际研究动态及国内发展方向。杂志编辑委员会汇集了国内该学术领域众多知名老中青专家,在其指导下,《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顺应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科蓬勃发展的需求,不断加强办刊力量,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心脏疾病介入诊疗领域技术推广和规范的主渠道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8年起入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现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

  【栏目设置】

  辟有临床论著、基础及实验研究、述评、病例报告、讲座、新技术介绍、综述、会议纪要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球囊后扩张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张奇,张瑞岩,胡健,杨震坤,丁风华,朱政斌,杜润,朱天奇,张建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莫合塔伯尔·莫敏,李建平,张岩,贾佳,霍勇,Mohetaboer · Momin,LI Jian-ping,ZHANG Yan,JIA Jia,HUO Yong

  完全血运重建有助于改善多支病变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后心率恢复 刘燕娥,赵威,祖凌云,白瑾,郭丽君,张福春,高炜,LIU Yan-e,ZHAO Wei,ZU Ling-yun,BAI Jin,GUO Li-jun,ZHANG Fu-chun,GAO Wei

  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 田庄,李剑,吴炜,陈未,张抒扬,方全,TIAN Zhuang,LI Jian,WU Wei,CHEN Wei,ZHANG Shu-yang,FANG Quan

  替格瑞洛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高敏C反应蛋白和短期预后的影响 李文铮,李世英,吴铮,吕媛,朱小玲,柳景华,LI Wen-zheng,LI Shi-ying,WU Zheng,LYU Yuan,ZHU Xiao-ling,LIU Jing-hua

  信息动态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34例临床分析及长期随访 王玉珏,黄毕,高展,WANG Yu-jue,HUANG Bi,GAO Zhan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疗效 郭晓华,李俊萍,张昕,张格日乐,GUO Xiao-hua,LI Jun-ping,ZHANG Xin,ZHANG Ge-rile

  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在原发性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差异 吴炜,张抒扬,方理刚,陈未,WU Wei,ZHANG Shu-yang,FANG Li-gang,CHEN Wei

  第十八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会议纪要 李建平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唐群中,张学频,陈学智,唐强,TANG Qun-zhong,ZHANG Xue-pin,CHEN Xue-zhi,TANG Qiang

  医学论文发表:固定长骨干骨折钢板术后愈合

  【关键词】 骨折,长骨干骨折钢板,医学论文发表

  【摘 要】 根据作者提出的骨折愈合一元论学说,在钢板固定条件下,骨折间隙的愈合强度会存在梯度变化,远离钢板的部位,即钢板对侧愈合强度最佳,而钢板下部位由于缺乏弹性而愈合最弱。当骨折愈合达到一定的强度,即能够承受正常生理活动的强度时,骨折愈合的动力就消失了。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因素————作者:白瑾;谢鹏昕;李延广;井然;李宗师;周公哺;刘书旺;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因素,并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预后差异。方法 本研究持续入组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通过医院住院系统收集患者一般数据。MACE收集通过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进一步按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组1(<65岁)、组2(65~75岁)、组3...

经皮穿刺插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应用于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徐俊杰;徐承义;刘成伟;宋丹;鄢华;马小静;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建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路径的安全性和VA-ECMO辅助下行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HR-PCI)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VA-ECMO辅助下行HRPCI的患者,研究主要终点是经皮穿刺建立VA-ECMO路径的安全性,特征主要是体外膜肺氧合(ECMO)相关并发症,包括伤口严重出血...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的临床效果评价————作者:谢小菲;左生鑫;许金鹏;韩小亮;孙光成;李亮;

摘要:目的 探讨经远端桡动脉入路逆向开通闭塞桡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4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操作的桡动脉闭塞患者35例,且经远端桡动脉尝试开通闭塞桡动脉,主要观察目标为经远端桡动脉开通闭塞桡动脉的成功率,次要观察目标为经远端桡动脉开通桡动脉失败的影响因素、术后穿刺并发症以及桡动脉开通3个月后随访的通畅率。结果 按照是否经远端桡动脉成功开通闭塞桡...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电极导线与三尖瓣反流的相关性研究————作者:晋宇阳;王建华;徐健;李述峰;曹威;

摘要:目的 探讨现阶段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电极导线的操作方式、电极导线的粗细及数目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次植入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并在(10±4)个月内门诊随访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前和门诊随访超声心动图等各项指标。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分为递送鞘组、支撑钢丝组及递送鞘联合支撑钢丝组。在仅1根电极导线跨...

CT血管造影与X线透视融合技术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作者:赵诗垚;韩国栋;陶婷;孙守刚;

摘要:目的 评估心脏CT血管造影(CTA)与X线透视融合技术在左心耳封堵术(LAAC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LAAC的患者82例,并根据是否接受图像融合进行1﹕1匹配。融合组(41例)为在CTA和X线透视融合技术支持下接受LAAC的患者;非融合组(41例)为在没有此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接受了手术即传统手术方式的患者。记录两组的术中各项指标、围...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出分层斑块的临床意义————作者:张阿莲;范例;卓杨;王敏;范虞琪;顾俊;张家毓;王长谦;张俊峰;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出分层斑块的相关风险因素、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并行OCT检查的患者。根据分层斑块检出情况,分为分层斑块组和非分层斑块组。收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造影及OCT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层斑块...

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静息全周期比值与定量血流分数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准确性的研究————作者:张瑞涛;田振宇;何立芸;米琳;郭丽君;徐昕晔;

摘要:目的 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对比剂诱导的跨病变压力比值(cFFR)、静息全周期比值(RFR)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接受c FFR、RFR、QFR和FFR检测的143例患者(143支病变),收集患者的临床和CAG病变解剖学资料以及靶血管c FFR、...

心室辅助装置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作者:李盛华;柳梅;李涵泺;雷雅岚;尚小珂;

摘要:心室辅助装置(VAD)作为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经历了从气动搏动式血泵到连续流离心泵的技术革新。本文详细介绍了HeartMateⅢ、EVAHEART 2、Heart Con等多款VAD的产品信息,第一代VAD虽并发症频发,但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代VAD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但仍存在心室塌陷的风险;第三代VAD体积小,采用无接触悬浮技术显著提升了耐用性和血液相容性。未来VAD将更好地致力...

沉痛悼念黄永麟教授!

摘要:<正>黄永麟教授(1929.4.22-2025.3.9)中国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终身教授《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副主编(第一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学术顾问医者仁心,光辉永存2025年3月9日下午1时30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终身教授黄永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6岁。黄永麟教授的逝世,不仅是我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重大损失,更是医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主动脉瓣Lambl’s赘生物1例————作者:叶孟奇;杨帮国;张紫微;王奖;白洁;

摘要:Lambl’s赘生物(LEs)是长条形的瓣膜状突起,具有移动性,通常位于心脏瓣膜间的闭合处。这些丝状的突起细长而柔软,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附近最为常见,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位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用于检测LEs。左心瓣膜闭合线的高压力可能导致内膜撕裂或损伤,从而引发LEs。本病例报道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的无冠瓣上发现LEs。这种特定的解剖位置给经皮冠状动脉...

主动脉瓣狭窄与混合性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逆重构及预后的比较研究————作者:孙猛;陈璐琳;白景云;严丽洁;刘静静;范宪伟;李雪洁;胡娟;吴金涛;杨海涛;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混合性主动脉瓣疾病(MAVD)和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TAVR的患者149例(AS组79例,MAVD组70例)。1﹕1倾向性评分匹配用于控制患者选择偏倚。经胸超声心动图用于监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其他结构参数。研究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和心血管相...

低剂量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预后的预测价值————作者:王春燕;李建辉;范芳芳;王鹤;

摘要:目的 旨在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日至9月30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LDCT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2例。记录其临床特征、LD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LDCT冠状动脉钙化...

糖尿病合并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症状和生活质量的益处————作者:朱伯达;禹天同;韩鹏;张博辉;张玺;袁平;王刚;杨易;朱惠莉;孙盼盼;李彤彤;赵帅;李成祥;廉坤;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否改善合并糖尿病的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的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并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症状以及生活质量[分别采用Rose呼吸困难量表(RDS)和西雅图...

心肌桥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作者:寇晓庆;甘义荣;张云龙;谢定雄;冒锐;梁天香;杨小丽;王延震;

摘要: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心肌桥的两种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关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肌桥松解术的应用仍存在争议。本病例报道1例心肌桥患者在CABG后发生心肌梗死。患者因持续胸痛、胸闷、呼吸短促2 h就诊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阳性征象。心电图显示广泛的前壁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肌红蛋白140.1 ng/ml;肌钙蛋白I为2.59 ng/ml。未发现其他异常。初步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

原位心脏移植术后5年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1例————作者:李柳;刘国楹;邓岐;钱杰;王硕;随永刚;

摘要: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属于不可逆的心脏失代偿阶段,药物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也无法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原位心脏移植术是切除受体病变心脏后在原位植入供体心脏的手术方式,随着外科移植技术和免疫抑制治疗的进步,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心脏移植术后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是心脏移植术后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病例报道1例68岁男性,因扩张型心肌病反复发作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于5年前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

经导管缝合卵圆孔未闭的研究进展————作者:栗政伟;胡海波;潘湘斌;

摘要: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已被证实与隐源性脑卒中、先兆性偏头痛、减压病等多种疾病有关。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已经成为PFO患者的首选技术。传统的PFO闭合术多采用金属盘状封堵器,虽然手术效果很好,但是与器械相关的并发症不可避免。因此,急需一种无需永久置入封堵器的经皮PFO封堵策略,实现“介入无置入,置入无残留”的绿色理念,以克服传统PFO封堵器的局限性。经导管PF...

经导管电外科治疗:新兴的心脏病介入技术————作者:姚晶;邵兴慧;

摘要:经导管电外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该技术利用射频能量通过导管系统对心血管组织进行穿刺、切割或消融,为一些复杂的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该技术从最初的简单瓣膜穿刺发展到现在的复杂瓣膜改形,开发出多种创新术式用于解决介入治疗中的关键临床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能量加热和气化目标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本文综述了经导管电外科治疗的基本原理、技...

Edward’s SAPIEN 3瓣膜系统在接受经房间隔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的外科手术高危患者中的效应评估:一项中国多中心研究————作者:陈翔;王斌;许翌炜;彭小平;乔帆;梁祥文;韩克;姜小飞;马翔;杨文艺;傅国胜;苏茂龙;王焱;

摘要:目的 评估使用瓣中瓣(ViV)技术进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在二尖瓣外科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瓣膜退化且外科手术高危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于9家医疗中心,应用Edward’s SAPIEN 3瓣膜系统(Edward’s SAPIEN 3 transcatheter heart valve,Edward’s SAP...

一种新型血管内冲击波球囊用于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预处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作者:张瑞涛;田振宇;曾勇;傅国胜;徐立;刘健;李建平;张志辉;胡信群;程翔;路雯;崔鸣;唐熠达;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血管内碎石术(IVL)球囊——Vesscrack冲击波球囊,在重度冠状动脉钙化(CAC)患者支架置入前进行血管预处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研究,于2022年6—10月在中国10家医院招募重度CAC患者,均采用Vesscrack冲击波球囊进行预处理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33例患者接受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主要终点是手术成功率...

冲击波球囊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血栓负荷患者急性支架膨胀不全应用1例————作者:余东彪;马礼坤;胡昊;孔祥勇;华锦胜;潘健源;杨光耀;陈鸿武;

摘要: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常贯穿于各种复杂病变,增加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度,尤其是重度钙化病变通常不能被充分扩张,导致手术成功率降低,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率增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IVL)在钙化病变中使用越来越多。目前临床证据主要集中在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应用有限,国外仅有个别病例报道,而...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