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1.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简介:
宗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在于反映国内外该领域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报道
报道有创造性的最新科研论文和研究简讯。包括学科有:人工器官和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效应,生物信息与控制;生物力学;生物医学仪器;中医工程;临床工程等。
读者
是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
栏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设有:生物力学、生物医用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效应等栏目。
2. 投稿须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反映国内外该领域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本刊文字以中文为主,附英文文题及摘要,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刊载栏目
1.1 论文:字数不超过8000字为宜。除正文外,包括中英文的文题、作者和单位、摘要及关键词(3~5个)。
1.2 研究简讯:字数不超过3000字为宜。报道具有原始性、创造性,但工作量不大或阶段性的成果。不需要英文摘要,但要附有中文摘要,中英文的文题、作者和单位及关键词(3~5个)。
1.3 综述:字数不超过6000字为宜。
欲投综述者请将电子版发至编辑部邮箱预审,其他形式的论文不需预审,请按2.2办理投稿手续。
来稿要求
2.1 文稿应为作者创作的首发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文责由作者自负。作者享有文稿的著作权。(论文写作要点请见附件1)
2.2 暂不接受网上投稿。投稿时请邮寄打印稿一份并附单位介绍信(证明无一稿多投、无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再附另页,提供作者信息和推荐审稿人(示意模板见附件2)。投稿时需交纳审稿费150元(邮局汇款,收到后会向作者提供发票)。编辑部收到纸质投稿后,会通过Email给作者回执,告知论文编号并通知作者按论文编号寄论文电子版。
2.3 论文采用通栏排版的格式, 1.5倍行距。
2.4 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类型及编号。
2.5 来稿需标明通讯作者,并在首页脚注中提供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2.6 要求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精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书写规则。外文需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
2.7 论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字数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内容须与中文摘要一致。(对摘要的写作要求请见附件1)
2.8 文中作者单位的英文部分要求提供标准译名,作者姓名的英文部分采用汉语拼音。
2.9 论文插图应为清晰的激光照排图,图题需中英文标注;照片应具有高清晰度和适当地反差效果,照片题目需中英文标注。图和照片的尺寸要求规范化,双栏图和照片宽度以6~7 cm为宜,不超过7 cm;通栏图和照片宽度以13~14 cm为宜,不超过15 cm。同时应标明图和照片的确切位置。插图和照片图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2.10 论文中表一律采用三线表格式,并标明在文中的确切位置。表题需中英文标注。
2.11 名词、术语请用统一正规的学术语言,如系新的术语名词,应在译名后附外文原名。
2.12 文中引用他人文献,只择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编排,并在文中相应位置用方括号标出(格式要求见附件3)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论文发表目录:
骨内微管中流动电位的实验研究…………………………………………王轶涵 徐莲云 富东慧 侯振德
基于体模和反卷积算法的 PET 呼吸运动模糊校正………………………………孟祥宏 陈仰纯 郑冬琴
一种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的癫痫脑电识别新方法………………………………庞春颖 王小甜 孙晓琳
基于咬合力中心重建力学模型的种植定向设计方法研究…………………戴 宁 赵 巍 汤春波 刘思玉
轴流式左心辅助泵的出口管道流场 PIV 实验研究……柳光茂 周建业 胡盛寿 孙寒松 陈海波 张 岩
驾驶人背部肌肉负荷定量研究………………………………………张非若 陶 鑫 王 波 王文军 成 波
鸣网郑重承诺:
1、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各类杂志的官方网站或杂志社,是快速高效发表论文的中介机构,谢绝投递杂志社的稿件。
2、本站提供服务全面,包括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等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取维持网站正常运转的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无其他额外费用。
4、本站所合作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www.gapp.gov.cn)认证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凭借多年的论文发表经验,审核、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轻量级多尺度CNN-Transformer网络的鼻咽癌诊断方法————作者:任宇;杨鹏;范小琴;汪天富;聂国辉;雷柏英;
摘要:深度学习(DL)技术是辅助临床医生进行内窥镜图像中鼻咽癌(NPC)肿瘤物的诊断重要手段,但其面临两个挑战:1)图像局部区域的视觉信息相似而冗余,可能会导致低效的计算效率;2)全局信息和局部特征之间的长期的动态交互往往会导致无效的学习,同时增加冗余计算。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级多尺度CNN-Transformer网络,称为L-MTransNet。该网络由多尺度的卷积神经网络(MCNN)块和具有...
改进型密集递归残差U-Net的皮肤病变图像分割————作者:赵德春;袁杨;秦璐;韦莉;叶昌荣;
摘要:皮肤病变区域的准确分割对计算机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皮肤病变图像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并存在噪声干扰,给皮肤病变区域准确分割造成了困难,极大影响了分割的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密集递归残差U-Net模型(IDR2U-Net),实现皮肤病变区域自动分割。首先,将编码层和解码层中的原始卷积块优化为递归残差卷积模块,并且使用密集连接,缓解了梯度消失问题;其次,引入特征自适应模块,通过加强有效特征...
联合可变形特征和多尺度注意力的结核杆菌图像检测————作者:周梦丽;钟铭恩;谭佳威;袁彬淦;邓智颖;杨凯博;
摘要:结核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且较为凶险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主要采用痰涂片人工镜检。由于结核杆菌在显微场景下具有尺度小、菌体粘连和形态不规整等特点,易造成漏检和错检。为此,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种痰液显微图像结核杆菌的自动检测算法MTDet。首先,构建轻量化的基础特征提取网络,以全局注意的方式捕捉菌体堆积粘连时的空间关系和个体局部特征;其次,利用自主设计的可变形特征聚合模块DC2f和高效多尺度注意力EMA来...
肿瘤源外泌体的微流控传感芯片分析技术进展————作者:杨创;何红;葛闯;徐溢;
摘要:外泌体作为纳米级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携带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活性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通讯,在多种生理调控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在肿瘤诊疗领域,外泌体作为独特的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以及预后评估中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微流控分析技术凭借其高集成度、高灵敏度和快速分析能力,逐渐成为外泌体富集与检测研究的核心工具。综述了免疫吸附、纳米过滤、侧向确定性位移分离、介电泳分离和...
基于异质性微血管树的毛细血管生长算法研究————作者:黄文杰;沈黄荟;方路平;宁钢民;潘清;
摘要:微血管网络在机体生理功能的实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生成研究为受损微血管网络的修复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方向。目前,已有研究完成了虚拟异质性微血管树的生成,但由于显微图像无法清晰呈现毛细血管分布,开发符合真实生长规律的毛细血管生长算法成为微血管网络生成领域的关键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异质性微血管树的毛细血管生长算法。研究首先获取3个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网络结构,剔除网络中的毛细血管,并分别提取独立的微...
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的虚拟现实晕动症检测研究————作者:化成城;周占峰;柴立宁;刘佳;
摘要: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掣肘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的因素,为解决VRMS引发的不友好体验和健康安全风险,检测用户是否出现VRMS是前提。本研究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从大脑皮层各区域协同作用的角度解释VRMS相关神经活动机制,并提供检测VRMS的有效指标。使用频域溯源、相位滞后指数(PLI)计算和图论量化脑功能网络的方法,提取20位受试者的VRMS脑电特征。PLI结果表明VRMS发生时受试...
3D打印双交联丝素/海藻酸钠/矿化胶原骨修复支架材料的构建及性能研究————作者:王迪;甘芳巾;连小洁;黄若希;张斯若;徐睿;
摘要:骨修复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成骨活性和力学性能,为骨再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3D打印技术可制备具有一定孔结构、生物活性和一定力学性能的支架材料。本研究将丝素蛋白(SF)通过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得到SF-GMA引入光聚合基团,再与海藻酸钠(SA)复合构建双交联体系;同时,为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和力学性能,材料复合了矿化胶原(HAC)和纳米丝素纤维(SFF),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骨缺损修复支架...
脑肌电联合识别在脑卒中后运动康复中的应用进展————作者:王语鹏;姚远;雷海霞;曲睿昊;王坤;许敏鹏;
摘要: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其导致的痉挛性瘫痪严重损害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亟需有效的康复手段。近年来,脑-机接口(BCI)技术为脑卒中后运动康复训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较于单模态的头皮脑电信号的BCI,基于脑肌电联合识别的BCI,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运动意图从产生到行为控制的神经传递过程,为解决传统BCI识别准确性低和模式类别少等问题带来突破,为运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思路。综述...
基于光学原理的无创血糖检测方法及装置研究————作者:杨粟瑞;刘子嘉;谢鹏飞;季忠;
摘要:光学原理的血糖检测方法,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水平时生理及心理的痛苦,对于无创血糖检测及监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红光660 nm、近红外光850和940 nm的LED作为检测光源,3个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接收器,构建了无创血糖检测装置。通过筛选后的15个特征值构建了基于飞蛾扑火优化算法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15-MFO-BP)血糖预测模型。利用12位志愿者(7名男性,5名女性)为期1~3 d...
基于因果特征的卒中死亡预测模型————作者:王梓阳;杨林;李姣;
摘要:应用因果学习的方法选择因果特征,以提高卒中死亡预测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性。选取MIMIC重症数据库为数据源,提出融合因果特征的卒中结局预测方法。该方法应用贪婪等价搜索(GES)生成因果图,通过马尔可夫边界理论选择因果特征,并将特征用于分类器以获取最终的死亡风险概率。选择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F1分数等分类指标对比因果特征与基线特征选择方法的性能。从MIMIC数据库中选择了6 021...
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应用进展————作者:郭加正;姜丰;朱镇宇;史建刚;徐锡明;李翔;
摘要:椎间盘退变(IVDD)作为高发的退变性疾病,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常导致慢性腰腿痛甚至功能障碍,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并构成重大的健康挑战。IVDD的传统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及严重情况下的手术治疗,但均难以有效预防和延缓IVDD的进展。随着纳米技术和再生医学突破性发展,特别是基于纳米药物输送系统(NDDS)的应用,可构建高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药物载体,并精确地将药物输送到目标区域...
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的前沿进展————作者:万佳欣;徐杏;谢传奇;周昕;王星博;朱寅初;李彩燕;吴越;周卫东;
摘要: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日益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开发兼具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准确诊断以及易于操作的病原体检测技术成为当务之急。等温核酸扩增(IANA)技术以其独特的恒温反应优势、显著的成本效益比以及高效简便的检测能力,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梳理了IANA技术及其在病原体现场快速检测(POCT)中的创新应用;解析了酶介导和无酶介导两类技术体系的核心机制;阐述了IANA技术的原理;探讨了其在病毒和细菌等病...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迁移学习的诱导神经细胞分化阶段分析————作者:黄星烨;韦国超;郭云霞;沈嘉豪;毕昆;张泽群;黄炎;赵祥伟;
摘要:随着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发,神经干细胞治疗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的技术在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评估方面存在挑战。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结合迁移学习技术的方法来对非标记神经细胞分化阶段图像高效分类,并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更精确地检测细胞分化阶段,以及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明场中采集1 026张不同分化阶段的PC12细胞图像,合并公开数据集中的HEK-293A细胞、HT1080细胞图...
基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的脑电情绪识别方法————作者:彭磊;魏国辉;马志庆;冯今瑀;李延军;
摘要: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在人机交互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脑电信号的时变性(不同时间段的特征可能会显著不同)和多尺度特性(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展现出不同的特征),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往往难以全面捕捉和提取脑电信号中与情绪相关的各种特征。为了提取脑电信号的时间-频率-空间特征所蕴藏的丰富情绪信息,提出一个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和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的脑电情...
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轻量化Transformer医学图像分割研究————作者:王骁崴;邢树礼;毛国君;
摘要:UNet网络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编码器搭配解码器的U形网络结构已经逐渐成为医学图像分割的主流构架之一。然而,传统UNet属于纯卷积神经网络,由于其定位准确性受制于卷积的局部视野,所以缺乏利用全局依赖关系的能力。Transformer作为目前大模型的核心支撑技术,具有优秀的捕捉全局依赖关系的能力,可弥补传统UNet的不足。本研究构建一种新的医学图像分割模型MoFormer。该模型以UN...
基于多频段排列熵的脑电信号复杂度分析————作者:牛焱;高凯;丁茹男;温昕;周梦妮;相洁;
摘要:复杂性分析在脑电(EEG)信号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多元熵方法是有效的信号复杂性分析技术,但已有多元熵研究将变量设置为多通道时间序列,从多频段分析角度对大脑动力学的复杂性量化尚未得到广泛探索。对多元排列熵(mvPE)算法进行改进,本研究提出多频段排列熵(mFPE),从时频维度上对大脑的复杂性进行更为细致的衡量。研究基于模拟数据和3组真实EEG数据对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1/f噪声和高斯白噪声以及M...
经皮无线传能的柔性可穿戴发射天线设计————作者:徐琦;冯辰语;孙源;
摘要:双向外周神经接口有助于截肢患者的感觉功能重建。本研究设计的柔性可穿戴发射天线可为植入式外周神经接口进行中场聚焦无线供能。采用在尺寸60 mm×60 mm对称四馈天线表面开槽得到最优表面电流分布的方法,实现聚焦传能。仿真结果表明,天线谐振频率为1.524 GHz,绝对带宽为1.385~1.726 GHz,天线弯曲(曲率半径60~110 mm)的谐振频率偏移小于0.2 GHz。采用同相位、时间反转相位...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微针裁剪过程研究————作者:谭心玥;倪常茂;程霖远;杨邓飞;童贝;黄玉钊;黄立;
摘要:在高密度阵列型微针植入大脑的过程中,由于尖端覆盖面积较大,为避免植入时刺破大血管,需要对阵列中相应位置的微针进行裁剪,同时确保其余微针不受影响。为确定裁剪机构最佳的放置点、推动速度等参数,采用实验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裁剪过程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三点弯曲实验,获取仿真计算需要的微针力学参数;其次,基于实验结果,在仿真软件Abaqus 2021中建立简化的阵列型微针与裁剪机构模型,探究了裁剪机...
基于脑电信号的任务诱发疲劳监测的关键挑战与展望————作者:王韬;何峰;
摘要:随着脑电信号采集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基于脑电的疲劳监测模型在交通运输、外科手术和高危作业等高风险领域已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成为保障安全和提高效率的关键工具。这些模型通过实时监测个体脑电活动特征,能够客观评估疲劳状态并早期预警,有效降低人为错误和事故风险。然而,将此类模型有效应用于实际场景仍存在4个核心挑战。其一,现有脑电采集设备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不足,制约了长期佩戴的可行性;其二,运动和肌电伪迹等干扰...
人手关节运动学与抓握接触力的生物力学研究分析————作者:刘晓杰;张绪树;郭媛;文云鹏;王瑞雪;张明;
摘要:本研究主要进行手指关节运动学和抓握接触力的生物力学分析,为假肢手的运动和力反馈控制提供设计参考。共招募50名大学生受试者,设置人手抓握不同质量砝码、不同盛水体积水杯和不同直径球体等3种工况,对受试者进行手部运动学数据采集和抓握接触力数据采集。手部运动学实验使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采集粘贴于受试者手部各标记点的运动学数据,依据空间向量夹角公式,计算手指各关节角度;手部接触力实验采用薄膜压力传感器...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 省级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 省级河南外科学杂志
- 省级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 北大核心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军事医学
- 北大核心中国消毒学杂志
- 国家级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 北大核心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儿科杂志
- 省级中外妇儿健康
- 省级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辐射卫生
- 北大核心中国肺癌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职业医学杂志
- 省级抗癌
- 北大核心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国家级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 省级安徽医药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数字医学
- 省级长治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河北中医药学报
- 北大核心生态毒理学报
- 省级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省级医学文选
- 省级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