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心血管病学进展》是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主办,其宗旨是反映本专业领域内最新、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成果与展望,为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医生和相关工作者提供快速、准确、客观、便捷的医学信息,主线由国内权威专家综述与评论,致力于促进临床医生诊断、治疗和研究认识水平的提高。刊物的宗旨矢志如一,坚持以综述、编译、节译、消息为主要内容,力求为本专业领域的临床工作者搭建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桥梁。杂志自创刊以来,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经过编辑部门的不懈努力,逐渐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在业界也颇受好评。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被各家数据库收录情况
(1)1981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国家科技出版社选入全国科技资料目录。
(2)1984年被收入“国家卫生年鉴”。
(3)1991年被美国Urich’s国际期刊目录(Urich’s Intem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录。
(4)1996年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中国期刊网”收录并发行。
(5)1999年为国家科技部“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据化期刊群”收录并发行。
(6)2001年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收录。
(7)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8)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将《心血管病学进展》作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Joumal Full-Text Database)全文收录期刊。被中国医科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学卫生”收录。
历年受到上级部门好评与奖励
(1)1992年《心血管病学进展》被选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成为“首届全国医药卫生类中文核心期刊”。
(2)1990—1993年获“四川省首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加工奖”;“四川省第二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加工奖”。
(3)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首届优秀期刊,并获“优秀期刊奖”。
(4)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编辑学会向刘运德同志颁发“优秀编辑金牛奖”。
(5)1999年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联合领导小组按国家“五类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的要求,对《心血管病学进展》的考评结果为:学术质量一级期刊,评分91分。
(6)2000年获四川省优秀期刊三等奖。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技厅联合向主编杜传礼,编辑部主任刘运德颁发了表彰荣誉证书。
(7)2001年被评为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并获“优秀期刊奖”。
(8)2001年被成都市新闻出版局评为“编,校质量优秀期刊奖”。
(9)2004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高密度脂蛋白组分:心血管疾病诊治的新靶点 赵慧,刘红(综述),李一石(审校)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进展 章伟,陈亮(综述),秦永文(审校),ZHANG Wei,CHEN Liang,QIN Yongwen
胚胎发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李晨(综述),王宏宇(审校),LI Chen,WANG Hongyu
QRS波时限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李承治(综述),殷跃辉(审校),LI Chengzhi,YIN Yuehui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及无创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段雪飞(综述),曾智(审校),DUAN Xuefei,ZENG Zhi
冠心病药物支架术后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王洁(综述),苏立(审校),WANG Jie,SU Li
高甲状腺素与心房肌细胞凋亡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郑甲林(综述),郭涛(审校),ZHENG Jialin,GUO Tao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何超杰(综述),殷跃辉(审校),HE Chaojie,YIN Yuehui
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应用 皮强中(综述),罗素新(审校),PI Qiangzhong,LUO Suxin
肺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 徐萍芳,周伟英(综述),姜衡(审校),XU Pingfang,ZHOU Weiying,JIANG Heng
Kv1.5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唐雪娇(综述),肖骅(审校),TANG Xuejiao,XIAO Hua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研究进展及疗效 徐莉(综述),马依彤(审校),XU Li,MA Yitong
溶栓治疗在现代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 阚通(综述),陈亮,秦永文(审校),KAN Tong,CHEN Liang,QIN Yongwen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何莉(综述),陈明(审校),HE Li,CHEN Ming
核因子 E2相关因子2内皮功能与心血管保护 赵然尊(综述),何国祥(审校),ZHAO Ranzun,HE Guoxiang
破碎 QRS波在心血管疾病中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李庆(综述),赵玲(校审),LI Qing,ZHAO Ling
心房总传导时间研究进展 范建华(综述),陈弹(审校),FAN Jianhua,CHEN Tan
心血管病学进展最新期刊目录
铁缺乏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作者:褚和瑜;吴少军;顾蓉;
摘要:铁缺乏是心力衰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其发生受多种病理生理机制的影响,且与运动耐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及临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近年来,对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的定义和分类已有新的认知。与口服铁剂相比,静脉铁剂在临床上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疗效。现通过综述已有文献资料及临床试验结果,概述铁缺乏在心力衰竭中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及治疗等,为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巨噬细胞在肿瘤治疗相关心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宋书扬;方纬;汪蕾;
摘要:肿瘤治疗相关心肌损伤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副作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均可引起心肌损伤。巨噬细胞是心肌组织中主要的免疫细胞,参与肿瘤治疗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在不同治疗方法引起的心肌损伤中,巨噬细胞的作用有所不同。现对巨噬细胞在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相关心肌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对肿瘤治疗相关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提供帮助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管理————作者:王慧怡;雷常慧;王静;刘丽文;
摘要: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亚型,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稳定,进展为心力衰竭的风险较低,因此这一亚型易被临床忽视。然而部分NOHCM患者将进展到药物难治阶段从而进入心脏移植队列,需接受临床干预以延缓病情发展。目前NOHCM的治疗方法多借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缺乏针对性的治疗策略。现就近年来NOHCM的临床管理策略做一综述,为将来制定完善的NOHCM患者管理策略提供临床参考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和心电图特点————作者:聂晓宇;钱来军;刘晓龙;任雨萌;胡志耕;
摘要: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APH)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心肌病,以左心室心尖部肥厚为解剖特点,与经典肥厚型心肌病相比,APH更加散发,临床特点不明显,患者常以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为首诊,再结合其心电图表现,极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如不能早期识别,多发生低血压、晕厥、栓塞、心房颤动等严重临床事件。因此了解及掌握APH的特点及心电图特征有助于更快地识别并开展临床诊治工作
成人院内心搏骤停的流行病学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作者:陈斌;李芳;
摘要:院内心搏骤停(IHCA)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是住院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现对成人IHCA的流行病学特征、治疗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提升临床医师对IHCA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以及有效防治IHCA提供参考
心率与高血压致主动脉夹层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朱健飞;孙帅;
摘要: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因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循环系统的心率及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的重要表现窗口能提供丰富的临床信息,在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提示作用。现主要从组织病理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分子机制三个方面,对心率与高血压致主动脉夹层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非药物治疗进展————作者:陈品曳;王一鸣;郭俊芳;芮涛;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是心血管治疗领域中一个重大挑战,因其死亡率高,需要临床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血运重建是AMI合并CS患者最重要的治疗策略,明显降低了其早期死亡率。但AMI合并CS患者远期死亡率并没有明显改善,提示AMI合并CS患者的预后还与众多因素相关。对于药物治疗难以纠正的严重CS患者,短期使用机械循环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对于选择机械循环支持具体措施仍缺...
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术后复发预测指标的最新研究进展————作者:吴品铎;尤玲;
摘要:心房颤动(AF)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易引发心力衰竭、卒中和猝死等并发症。近年来,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以及消融技术的成熟使得冷冻球囊消融术成为AF治疗的首选。然而,术后AF的复发问题备受关注。现综述近年来预测AF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指标,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AF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僵硬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作者:胡可;朱业;汪华玲;
摘要:射频消融术目前是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仅能有效控制心室率,还能帮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从而缓解临床症状。然而,在治疗心房颤动的过程中,射频消融术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的左心房功能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左心房功能的改变,并引发左心房僵硬综合征。现就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僵硬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人工智能在心电图心脏年龄评估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者:王超;齐灵垚;安成月;陈子怡;邓国勇;余志慧;余思芸;秦地茂;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结合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既往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依赖于实际年龄,然而利用人工智能从心电图中预测心脏年龄有可能成为评估和管理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心脏年龄是心脏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心脏的实际年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差异。人工智能心电图评估心脏年龄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识别和个性化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年龄评估有望...
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重构的研究进展————作者:赵珮璇;黄红琴;王丽萍;黄卿;徐敏;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AMI后心脏的自适应改变常导致左心房重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和预后。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左心房结构、功能的首选无创检查方式,心脏超声新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在评估左心房重构的应用中也展现出广阔前景。现就AMI后左心房重构的机制、超声心动图评估,以及相关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预后和临床治疗展开综述
氧化三甲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组分的关系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作者:郑梦;郭建强;
摘要:氧化三甲胺(TMAO)是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既往研究显示TMAO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MAO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参与内皮功能障碍、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和血栓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TMAO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一定的关联。TMAO可能通过调控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表达,激活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下游信号通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现围绕TMAO促进动脉粥...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在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岳永芳;吕晓波;
摘要:定量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起着重要的作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MR-FT)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运用多维成像对心脏的整体和局部心肌的力学变化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现旨在对目前CMR-FT技术在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蛋白质泛素化在心肌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李际楠;周萍萍;黄樟欣;丁凤枝;
摘要:心脏在受到缺血、缺氧、炎症等刺激后可发生心肌损伤,导致心脏功能下降,甚至诱发心力衰竭。成年人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的细胞,难以再生。因此,如何防止心肌损伤是治疗心脏疾病的关键。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负责蛋白质降解的主要系统,通过降解错误折叠或无功能的蛋白质来维持细胞内稳态,从而起到调节心肌损伤的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可通过影响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途径来调控...
Ⅺ因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者:熊中山;罗素新;黄毕;
摘要:抗凝药物在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干扰凝血级联反应的关键环节,有效控制血栓形成。然而,传统抗凝药物在减少血栓的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出血风险的增加。以凝血因子Ⅺ为靶点开发的新型抗凝血药——Ⅺ因子抑制剂可通过抑制Ⅺ因子来阻断凝血酶的生成,进而抑制血栓形成,且对生理性止血的影响较小,已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型抗凝血药之一。现对以Ⅺ因子为靶点的抗凝药物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
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富含脂质斑块特征及炎症指标变化————作者:毕静婷;姚泽旭;余超;邢磊;
摘要: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富含脂质斑块(LRP)特征和炎症指标变化。方法 纳入77例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检测筛选出77个LRP进行分析和相关测量。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浓度,结合患者影像学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CT影像学...
P2X7R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作者:张舒红;唐艳红;
摘要:目的 探究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在体实验部分,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MI组及MI+A740003组。记录各组大鼠心电图并进行在体心脏电生理分析。HE染色及Masson染色评估梗死周边区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p62、L...
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剥脱术围手术期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作者:张丽娟;熊峰;郭静;王淑珍;严霜霜;张莉;肖秋雨;李倩;王钟海;刘梅;
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行心包剥脱术的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探讨其围手术期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24年3月行心包剥脱术的164例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统计其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1周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房横径(RAD)、右心室前后径(RVD)、左室射...
冬凌草甲素缓解脂多糖诱导的脓毒症心肌损伤————作者:王丹;张旭涛;卢艳雨;戴东普;孟心国;刘永荣;张彬彬;
摘要:目的 探索冬凌草甲素(Ori)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将6~8周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LPS组、Ori组,每组8只小鼠,通过LPS诱导脓毒症心肌损伤。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的心功能变化。血清生化检测各组小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水平。HE染色评估小鼠的心肌损伤与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参数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价值————作者:王海宇;单裕清;王超;穆乃文;王耿;侯志辉;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参数在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日照市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4年8月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9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164)与非冠心病组(n=126),对两组临床资料、检验指标、PCAT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 省级医药界
- 省级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省级《福建中医药》
- 北大核心《上海口腔医学》
- 北大核心《国际骨科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公共卫生》
- 国家级传染病信息
- 北大核心《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国家级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北大核心《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 省级《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药房杂志
- 北大核心《河南中医》
- 省级《旅行医学科学》
- 北大核心《药学学报》
- 省级《医古文知识》
- 北大核心《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 省级《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 北大核心《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省级《武警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国家级中西医结合研究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省级《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 省级吉林医学信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