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学进展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心血管病学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51-1187/R
国际标准刊号:1004-3934
主办单位:成都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上一本期杂志:《胃肠病学》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心血管病学进展》是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主办,其宗旨是反映本专业领域内最新、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成果与展望,为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医生和相关工作者提供快速、准确、客观、便捷的医学信息,主线由国内权威专家综述与评论,致力于促进临床医生诊断、治疗和研究认识水平的提高。刊物的宗旨矢志如一,坚持以综述、编译、节译、消息为主要内容,力求为本专业领域的临床工作者搭建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桥梁。杂志自创刊以来,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经过编辑部门的不懈努力,逐渐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在业界也颇受好评。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被各家数据库收录情况

  (1)1981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国家科技出版社选入全国科技资料目录。

  (2)1984年被收入“国家卫生年鉴”。

  (3)1991年被美国Urich’s国际期刊目录(Urich’s Intem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录。

  (4)1996年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中国期刊网”收录并发行。

  (5)1999年为国家科技部“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据化期刊群”收录并发行。

  (6)2001年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收录。

  (7)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8)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将《心血管病学进展》作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Joumal Full-Text Database)全文收录期刊。被中国医科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学卫生”收录。

  历年受到上级部门好评与奖励

  (1)1992年《心血管病学进展》被选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成为“首届全国医药卫生类中文核心期刊”。

  (2)1990—1993年获“四川省首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加工奖”;“四川省第二届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加工奖”。

  (3)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首届优秀期刊,并获“优秀期刊奖”。

  (4)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编辑学会向刘运德同志颁发“优秀编辑金牛奖”。

  (5)1999年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联合领导小组按国家“五类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的要求,对《心血管病学进展》的考评结果为:学术质量一级期刊,评分91分。

  (6)2000年获四川省优秀期刊三等奖。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技厅联合向主编杜传礼,编辑部主任刘运德颁发了表彰荣誉证书。

  (7)2001年被评为四川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并获“优秀期刊奖”。

  (8)2001年被成都市新闻出版局评为“编,校质量优秀期刊奖”。

  (9)2004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高密度脂蛋白组分:心血管疾病诊治的新靶点 赵慧,刘红(综述),李一石(审校)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进展 章伟,陈亮(综述),秦永文(审校),ZHANG Wei,CHEN Liang,QIN Yongwen

  胚胎发育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李晨(综述),王宏宇(审校),LI Chen,WANG Hongyu

  QRS波时限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李承治(综述),殷跃辉(审校),LI Chengzhi,YIN Yuehui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及无创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段雪飞(综述),曾智(审校),DUAN Xuefei,ZENG Zhi

  冠心病药物支架术后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王洁(综述),苏立(审校),WANG Jie,SU Li

  高甲状腺素与心房肌细胞凋亡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郑甲林(综述),郭涛(审校),ZHENG Jialin,GUO Tao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何超杰(综述),殷跃辉(审校),HE Chaojie,YIN Yuehui

  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应用 皮强中(综述),罗素新(审校),PI Qiangzhong,LUO Suxin

  肺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 徐萍芳,周伟英(综述),姜衡(审校),XU Pingfang,ZHOU Weiying,JIANG Heng

  Kv1.5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唐雪娇(综述),肖骅(审校),TANG Xuejiao,XIAO Hua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研究进展及疗效 徐莉(综述),马依彤(审校),XU Li,MA Yitong

  溶栓治疗在现代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 阚通(综述),陈亮,秦永文(审校),KAN Tong,CHEN Liang,QIN Yongwen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何莉(综述),陈明(审校),HE Li,CHEN Ming

  核因子 E2相关因子2内皮功能与心血管保护 赵然尊(综述),何国祥(审校),ZHAO Ranzun,HE Guoxiang

  破碎 QRS波在心血管疾病中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李庆(综述),赵玲(校审),LI Qing,ZHAO Ling

  心房总传导时间研究进展 范建华(综述),陈弹(审校),FAN Jianhua,CHEN Tan

  心血管病学进展最新期刊目录

甲基转移酶14介导的m6A甲基化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叶芙蓉;廖旺;王辰晔;

摘要: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细胞中最普遍、最丰富的内部转录后RNA修饰类型,METTL14是m6A甲基化修饰中一种关键的甲基化修饰蛋白,本文旨在探讨METTL14介导的m6A RNA甲基化修饰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机制,并综述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冠心病相关机制的理解,也对其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潜在的干预靶点,并有可能引领新的治疗方向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作者:刘蕊;刘永铭;

摘要:心力衰竭作为全球性的重要卫生难题,因其复杂多样的发病机制,当下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对匮乏。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因其可通过和受体结合,选择性地介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关注。近些年来,研究发现TRAIL不仅能发挥抗肿瘤作用,在心力衰竭相关的心肌细胞死亡和心室重塑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综述TRAIL介导的信号通路及其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

蛋白质O-GlcNAc修饰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损伤作用————作者:周媛媛;梁羽;

摘要:心脏蛋白质O-连接β-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修饰的激活通常与细胞代谢的改变有关,其急性升高可保护心脏免受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但O-GlcNAc修饰持续激活会对心血管造成不利影响,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心肌病和血管疾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其主要与心肌钙信号、心肌蛋白、转录因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微RNA的改变等有关。现主要讨论蛋白质O-GlcNAc修饰对心血管的损伤效应及机制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陈钲;韩红亚;刘晓丽;曾欣艳;吕顺;陈钰;徐永胜;闫振娴;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表明,OSAS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间歇性低氧、睡眠片段化、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高血压。近年来,针对OSAS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对OSAS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系统综述,为OSAS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主动脉弓部小弯侧动脉瘤的非分支支架重建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顾沅芮;于存涛;

摘要:分支支架重建技术能很好地重建主动脉弓部小弯侧动脉瘤,但其技术难度较大、支架型号有限并且有缺货的风险。非分支支架重建技术的技术难度较小,能在必要时进行补救性治疗,且使用的支架型号较多,缺货风险较小。在开展主动脉弓部的分支支架重建前,应先掌握非分支支架重建技术。现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主动脉弓部的非分支支架重建技术进行介绍

导管消融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地位————作者:郭小雪;孙颖;王锡姝;徐冬阳;刘光辉;张志国;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心房颤动(AF)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二者共享多个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常共存且通过多重途径相互加重。导管消融作为治疗AF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愈发广泛。现总结HFpEF和AF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并深入探讨导管消融在该人群中的潜在临床获益及未来发展方向。希望为临床医生和研究...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的预测因素研究进展————作者:刘晓彤;芦颜美;

摘要:尽管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治疗电学失同步心力衰竭方面的有效性已被公认,但一部分患者仍未能达到当前手术指征所预期的结果。为了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同时减少医疗不必要的支出,通过术前基线指标筛选出更适合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至关重要。现综合分析和总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影像学评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心肌亚临床损伤的研究进展————作者:杜方;姜程;

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内分泌原因。临床发现醛固酮过多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以及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心脏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现总结近年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早期心肌损害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进展,包括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相关的定量技术

秋水仙碱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作者:周桐羽;田蜜;王中素;曾祥烨;杜晓诗;高梅;

摘要: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过程,这一认识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新机会。越来越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可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特别是反复血运重建、新发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风险。现总结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潜在副作用和禁忌证,以及其循证医学证据,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哮喘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作者:唐春容;乔卫龙;夏茏;罗琳;罗义钢;

摘要: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哮喘与多种心血管事件相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二者之间的共病机制可能涉及全身性炎症、氧化应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遗传因素。目前,治疗哮喘与心血管疾病共病尚无特效药物,但一些药物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tezepelumab等可能不增加心血管风险,而罗氟司特、度普利尤单抗等药物可能同时对哮喘和心血管疾病有益。现阐述哮喘与心...

OGG1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陈洪侨;吴子君;吴铿;

摘要:糖尿病心肌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独立于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等具有明确病因的特异性心肌病。引起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OGG1)能使受损的线粒体功能恢复正常,从而维持生命体正常的能量供应,目前许多研究已证实其在癌症、免疫、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领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OGG1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特征分析————作者:黄静涵;樊晓寒;刘方;廖中凯;黄洁;郑哲;

摘要:目的 分析心脏移植术后心脏去神经化患者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移植术后患者60例,比较移植前后心电图、血压变化特点;选择60例正常人群和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随访血压和心率监测结果。结果 三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移植术后窦性心律比例、射血分数、血压及心率均显著高于术前;心房颤动发生比例、起搏器植入比例显著降低。移植组平均心率、QRS...

卡格列净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作者:沈鐲钰;黄丹;赵淑红;马振国;

摘要:目的 研究卡格列净(CANA)对阿霉素(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1μmol/L DOX构建原代大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构建CANA浓度梯度(1、5、10、20和30μmol/L)与DOX共刺激后,利用CCK-8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结果显示当CANA浓度为10μmol/L时细胞活力恢复最明显,后续实验CANA浓度均采用10μmol/L;将原代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

双对吻拘禁球囊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应用————作者:张俊奇;周世奇;王锋剑;王仲朝;

摘要:目的 介绍一种冠状动脉分支保护技术——双对吻拘禁球囊技术(DK-JBT)在冠状动脉介入中的应用及其优势。方法 纳入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心内科226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其中117例使用DK-JBT,109例使用标准拘禁球囊技术(JBT),分析手术相关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 (1)与标准JBT组相比,DK-JBT组手术操作简单,需穿主支网眼再次处理分支的比例更低(P<0....

围生期心肌病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者:赵小卫;蒋璐;

摘要:围生期心肌病是一类罕见的围产期恶性心脏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但总体的相关研究报告较少。现对目前针对围生期心肌病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进行综述,从临床已开展检测的标志物和临床未开展检测的标志物两个角度进行描述

糖尿病血管重构中miR-126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黄桢奇;周艳林;柯婷;肖洋;

摘要:糖尿病(DM)是一种以高血糖、慢性炎症为特征的代谢系统疾病,DM所引起的代谢异常可引发大血管、微血管病变,导致DM血管重构。miR-126作为非编码型RNA,其在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广泛参与细胞分化、增殖等过程,对于治疗DM血管重构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对miR-126在DM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机制作进一步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参与心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作者:胡艺千;杨波;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谷氨酸是一种能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播的神经递质。谷氨酸受体是一种离子型受体,存在于神经系统、心脏及部分外周器官,主要介导兴奋性递质的传播,与钙内流、炎症发生、氧化应激等一系列反应相关,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现综述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对心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作者:麦五久代·吐尔逊;阿尔祖古丽·麦麦提;冯艳;

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1—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老年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生存情况的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NLR与老年NVAF患者死亡率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评估NLR与死亡风险的影响,...

精神心理障碍诱导生物钟紊乱对心脏功能影响的机制————作者:周艳妮;王淑美;王铭;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生物钟研究的深入,精神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具有密切关系的另一关键机制逐渐披露。研究者们提出精神心理障碍通过影响大脑神经递质这一关键途径诱导生物钟活动和节律紊乱,进而造成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不良后果。然而,关于生物钟视角下精神心理障碍对心脏生物钟机制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在未来,针对心脏功能活动中的生物钟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明确情绪影响生物钟在心脏疾病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双心疾...

经桡动脉途径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喻佳丽;谭洪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经导管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传统经股动脉途径与血管入路相关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仍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及研究表明,经桡动脉途径作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或辅助血管入路是可行和安全的,其手术成功率高,且出血和血管并发症较少发生。现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