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2434/R
国际标准刊号:1001-4497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

  【杂志简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刊物。是以胸心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专业期刊,适合于临床胸心血管外科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医学大专院校师生等阅读。主要报道我国在胸心血管外科领域中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经验体会,胸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罕见病例及胸心血管外科相关的临床试验和实验、指导学科方向的综述等内容。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经验、短篇报道、技术交流、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病例报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主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详细解读 刘宏宇,孟维鑫,孙博,刘宗泓,吴丹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潘俊,宣煜龙,陈小芳,王强,周庆,范阜东,王东进,Pan Jun,Xuan Yulong,Chen Xiaofang,Wang Qiang,Zhou Qing,Fan Fudong,Wang Dongjin

  孕期主动脉疾病的治疗 刘愚勇,黄琦,姜文剑,王晓龙,朱俊明,刘永民,孙立忠,张宏家

  989例胸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方微,陈东,商建峰,武迎,滕飞,付稳,崔亚艳,连国亮,梅少帅

  信息动态

  闭式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加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早、中期疗效 迟立群,张健群,周其文,孔晴宇,谢宜旭,肖巍,梁林,陈辛亮,马力

  OPCABG同期肺切除术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徐屹,尤斌,李平,陈长城,高峰,许李力,刘硕,李光

  单侧肺动脉起源异常的双源螺旋CT造影诊断价值 熊青峰,马小静,陈艳,陈鑫,王黎,陈浩,彭志远,Xiong Qingfeng,Ma Xiaojing,Chen Yan,Chen Xin,Wang Li,Chen Hao,Peng Zhiyuan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早期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 黄蕊,徐卓明,张明杰,朱丽敏,龚霄雷,Huang Rui,Xu Zhuoming,Zhang Mingjie,Zhu Limin,Gong Xiaolei

  淋巴结跳跃转移对食管胸中段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郑庆丰,柳硕岩,朱坤寿,王枫,王镇,Zheng Qingfeng,Liu Shuoyan,Zhu Kunshou,Wang Feng,Wang Zhen

  食管癌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对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李剑,周福有,耿明飞,宋清荣,胡崇明,孟宏伟,曹建伟,付东宏,朱东山

  癫痫患者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龚启华,刘秀伦,向道康,李业涛,张文斌,范永峰

  医师职称论文:正确认识尿毒症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哪些

  摘要:由于部分患者发生促红素抵抗,有时需要临床治疗使用较大剂量的促红素,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有时甚至存在难以纠正的贫血,需反复输血来解决患者的贫血问题。输血对尿毒症患者既无大的帮助,因为输入尿毒症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很快就被破坏,而且也增加患者获得血行传播性疾病的风险。所以针对促红素抵抗发生的因素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情况稳定。排除标准[3]:①透析不足3个月,透析不充分,促红素使用剂量不足;②入选前一月内发生过急性事件(急性感染、消化道出血、手术、创伤、新发生的心脑血管意外)的患者。③既往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合并结核感染,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病毒感染等。导致肾衰竭的原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36.1%),高血压肾损害19例(26.4%),糖尿病肾病23例(31.9%),慢性间质性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根据有无发生促红素抵抗而将患者分为抵抗组21例,对照组47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孤立性房颤的射频消融策略与效果————作者:严弢;翁凡;朱仕杰;赵达君;过常发;王春生;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不停跳双心房消融术在治疗孤立性房颤患者时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改良的不停跳双心房消融术的孤立性房颤患者。首先, 按照既往描述的Dallas线消融方案, 对患者进行左心房消融, 其次, 在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右心房中点进行荷包缝合, 并在中心切开, 沿切口向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三尖瓣环以及右心耳方向进行4条消...

血液炎性标志物对心外科术后ECMO支持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研究————作者:吴婷婷;王奕文;王妍;侯晓彤;董哲;

摘要:目的探讨心外科术后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患者的炎性标志物的动态变化特征, 及其对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12例心外科术后静脉-动脉ECMO支持患者, 收集基线资料及ECMO支持期间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纤维蛋白原(FBG)等炎性...

醛基化改性普朗尼克F127包载雷帕霉素制备纳米粒抑制小鼠腹主动脉瘤————作者:王颖;陈文;祁荣;

摘要:目的制备雷帕霉素纳米粒抑制小鼠腹主动脉瘤。方法醛基化改性普朗尼克F127包载雷帕霉素(rapamycin, RAPA)制备纳米粒(AMPF@RAPA nanoparticles), 对其进行表征检测。使用弹性蛋白酶对C57BL/6J野生型小鼠进行腹主动脉瘤造模, 进行雷帕霉素腹腔注射给药和AMPF@RAPA纳米粒静脉注射给药, 苏木精-伊红染色与伟郝夫范吉森染色对小鼠腹主动脉瘤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

成人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恶变为黏液腺癌合并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1例————作者:温丽君;马广贞;

摘要:1例成人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恶变为黏液腺癌、合并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PMN)患者, 79岁男性, 体检发现肺结节8年后手术切除。病理结果为CCAM, 部分区域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并恶变为浸润性黏液腺癌。免疫组化结果(CK7和MUC5AC阳性, TTF-1、NapsinA、P40和P63阴性)支持黏液腺癌, 并观察到基底细胞标志物(P63)在恶变区域丢失的连续变化过程。此外, 在邻近肺组...

A型胸腺瘤并发双侧孤立性肺内转移1例————作者:蒋薛伟;沈飞;吴松;

摘要:70岁女性患者, 因外伤于我院行胸部CT检查, 提示双肺结节, 肿瘤可能。进一步完善PET-CT检查, 提示双肺结节, 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前纵隔钙化结节, 考虑良性灶。先后行胸腔镜下左肺结节切除术、胸腔镜下右肺结节切除术, 病理均提示肺内A型胸腺瘤。与家属商议后行开胸胸腺扩大切除术, 病理示A型胸腺瘤, 术后恢复良好。胸腺瘤肺转移临床罕见, 且无典型影像学特征, 确诊有赖于病理

婴幼儿主动脉缩窄修复后全生命周期心血管监测的研究进展————作者:施旭聪;翁建彬;马良龙;石卓;范祥明;

摘要:主动脉缩窄是一种遗传相关的弥漫性主动脉病变, 即使在成功修复和血压正常的状态下, 患者远期的心血管事件也显著增加。主动脉缩窄占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6%~8%, 尽管手术和介入治疗效果满意, 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较正常人偏低, 且有较高比例的再干预率,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伴发疾病、遗传特性、再狭窄、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神经发育障碍、肥胖、心理等。因此主动脉缩窄患者需要全生命周期的心血管监测, 目...

西北地区A型主动脉夹层转运专家共识————作者:西北A型主动脉夹层转运专家组;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

摘要:A型主动脉夹层(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TAAD)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急症, 手术治疗目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北地区TAAD发病率高, 开展主动脉开放手术的中心有限, 使得TAAD患者转运成为一种常态。西北TAAD转运专家组荟萃国内外TAAD转运经验, 结合西北地区地理、人文、经济、交通等特点, 针对TAAD转运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制订地方特色的转运专家共识, 为规范...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卒中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文献荟萃分析————作者:张雨;王永婷;庞静;牛慧;刘闪闪;张文明;

摘要:目的系统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卒中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JAMA、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9个中英文数据库, 纳入评价ATAAD患者术后卒中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文献,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 采用Stata...

主动脉夹层TEVAR手术模拟仿真的研究进展————作者:唐力;陆清声;

摘要:系统性回顾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仿真研究进展。概述B型主动脉夹层的病理特征与TEVAR治疗的基本原理, 指出手术效果与主动脉解剖结构适应性密切相关。介绍基于患者影像数据建立三维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的方法, 强调仿真技术在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和并发症预测方面的优势。分析当前仿真研究存在的计算耗时长、模型过于简化、缺乏临床验证及标准化等问题。提出未来仿真研究应关注快速算法的开发...

全腔镜下超声刀获取乳内动脉在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作者:张秀秀;王培松;宋义昌;王浩;肖雨鑫;杨茜;于大鹏;

摘要:目的利用超声刀高频振动切割及低温冷凝止血的原理, 结合3D胸腔镜放大作用及创伤小的优势, 在全胸腔镜下使用超声刀获取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LIMA), 探索其在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CABG)中的可行性和早期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 ...

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和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的临床效果比较————作者:滕鹏;戴骁意;赵海格;李伟栋;吴胜军;倪一鸣;马量;

摘要:由于右前胸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的适用局限性, 经右胸入路的微创主动脉瓣置换相较于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是否有优势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本中心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和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的围术期结果和早期临床效果, 以期为这一议题提供参考。连续性纳入2020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本中心接受单纯主动脉瓣置换(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和正中开胸入路)的患者, 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并进行比较...

右侧肋间小切口再次主动脉瓣、升主动脉及根部置换手术————作者:李静;赵长缨;周和平;张永健;钟亮;李勇新;闫炀;

摘要:探讨经肋间小切口再次行主动脉瓣、升主动脉及根部置换手术的早期效果及经验总结。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12月期间, 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右侧肋间小切口微创手术的38例既往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 患者包括20例再次主动脉瓣置换、7例再次升主动脉置换和11例再次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Bentall手术)。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正中开胸。体外循环(138.6±44.0)...

2023年度中国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统计及未来发展思考————作者:王尧;杨晔;陆树洋;郑哲;董念国;郭惠明;薛松;刘立明;郭应强;徐学增;魏来;王春生;

摘要: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下属的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Chinese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ovascular Surgery Committee, CMICS)每年都会针对全国心血管外科领域开展的微创手术进行汇总分类, 内容涉及各类微创术式的总量、各地区以及不同医院分布的详尽调查。自2020年CMICS首次发布2018年至2019年度中国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数据以来, 该...

胸腔镜微创一站式射频消融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作者:蔡杰;许绍航;孙伊人;童琪;Mahamoud Oumar Abdel;钱永军;

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微创一站式射频消融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外科2019年9月至2023年10月接受胸腔镜微创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夹闭治疗的孤立性房颤患者87例, 其中男47例, 女40例;年龄(60.5±9.0)岁。阵发性房颤12例, 持续性房颤75例, 14例曾接受过内科导管射频消融, 11例存在短暂性脑缺血/卒中病史。收集并分析患者术前基本资料...

微创腋下小切口与正中部分劈开胸骨小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比较研究————作者:王辉;王刚;蒙强;朱昆奥;衣慧;宋林宏;周更须;

摘要:为探讨微创腋下小切口和正中部分劈开胸骨小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 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的患儿, 根据切口将患儿分为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入路组(A组)和经正中部分劈开胸骨小切口入路组(B组)。收集两组患儿术前基础资料、手术效果相关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

1 073例左胸小切口多支CABG围手术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手术安全性研究————作者:宫一宸;凌云鹏;杨威;孟鲁豫;崔仲奇;吴松;傅元豪;郑辉;

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造影结果及并发症情况, 探讨左胸小切口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通过双向队列收集2015年12月到2024年6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左胸小切口多支CABG的1 0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745例(69.4%), 女328例(30.6%);中位年龄65(58, 71)岁, 中位射血分...

微创技术在升主动脉置换术后主动脉弓部新发/残余病变中的应用经验————作者:谢毅;杨鹏;张洪伟;卢晨;刘宇;张煜;郎乾镭;李雯帆;徐振圆;王晨昊;肖正华;胡佳;

摘要:目的评价升主动脉置换术后弓部病变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4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升主动脉置换术后弓部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经过多学科评估高危风险不适合传统开放手术, 采用不同微创主动脉腔内修复方式, 包括Ⅳb型杂交, 医师改良支架及一体化创新支架。研究终点为技术成功率、住院和随访期间的死亡、卒中、内漏和弓上分支通畅情况。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 男32例, 女8例, 中...

全胸腔镜下改良双孔法矫治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的早期结果————作者:邱海龙;陈天钰;陈泽文;苏展豪;田苗;陈钊;卿洪琨;温树生;岑坚正;陈寄梅;李晓华;

摘要:目的总结标准化的全胸腔镜下改良双孔法矫治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相关治疗经验和分析术后早期结果, 探讨此手术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缺点。方法入组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并接受全胸腔镜下改良双孔法矫治的患者, 收集并分析其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例患者, 其中男6例, 女8例, 年龄(32.9±15.5)岁, 体质量(55.1±11.6)kg...

"四步法"解剖修复术治疗二叶主动脉瓣反流的临床疗效————作者:李军;左政;赖颢;董丽莉;朱铠;翟骏宇;孙勇新;丁文军;洪涛;王春生;

摘要:目的探讨"四步法"解剖修复术治疗二叶主动脉瓣(BAV)反流(AR)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8月至2024年11月, 连续298例BAV-AR患者在我院行解剖修复术(AVr)。其中男266例, 女32例, 中位年龄39(29.5, 48.5)岁。其中129例(43.3%)患者行胸骨上段小切口入路, 169例(56.7%)采用传统胸骨正中切口。所有患者均采用"四步法"对主动脉瓣膜及瓣叶进行三维立体...

梅氏微创房颤消融术治疗房颤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作者:王超;姜兆磊;马南;刘浩;蔡捷;丁芳宝;丁士骜;梅举;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房颤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function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FTR)患者接受梅氏微创房颤消融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FTR变化情况, 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新华医院接受单纯左侧胸腔镜辅助房颤消融术(梅氏微创房颤消融术)治疗的房颤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80例, 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消除混杂因素后, ...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