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简介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双月刊)曾用刊名:四川医学院学报;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59年创刊,以反映四川大学的医药学科研成果为主,并接收校外来稿,反映国内医药学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办刊宗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法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医疗技术的创新与改进,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法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医疗技术的创新与改进,设有论著、技术与方法、研究报告、临床医学等栏目。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化学文摘(网络版)、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检索系统、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669;总被引频次:1832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687;综合影响因子:0.496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荣誉: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和四川省十佳科技期刊称号、2006年获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0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栏目设置
论著、技术与方法、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个案报告、简讯。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投稿须知:
1、文稿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内容翔实,数据可靠,图表规范,标点正确,文字准确通顺。论著类文稿字数一般限6000字以内(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和中英文摘要),个案报告等短篇报道限500~1000字以内。论著类文稿还应有250字左右的结构式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和3~5个关键词,以及与之相应的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用英文撰写的稿件投稿时应附上中文稿。
2、作者姓名排列在文题下,名的右上角标注单位序号(仅一个单位者不标注),在作者姓名下依序标注作者单位,第一作者还须注明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地址。
3、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可选1-2个。
4、文内一级标题序号用1,2,3……;文内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文内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2……;余类推。各级序号均左顶格打印,后空一字距后再接标题。
5、文中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应准确。人基因缩写符号用大写斜体,人基因相关产物如蛋白质的缩写符号用大写正体;动物基因缩写符号用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动物基因相关产物的缩写符号用正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需用斜体字的外文,应直接打印成斜体,例如生物的属名、种名、常数等用斜体。量符号也必须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温度)、c(量浓度)、p(压力)、v(速度),F(力),E(能量)等。统计学符号用斜体,如t检验,F检验,P值,x±s(均数±标准差)等。拉丁词如invitro,invivo,insitu,etal等以及内切酶如EcoRⅠ,HindⅠ等也用斜体。5
6、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系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为准。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文内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应使用全称。
7、计量单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
8、图表力求简明,避免与正文重复,并置于文内相应处。正文与图表中数据须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相互一致。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图需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不加注文字及符号,以备制版,另一份放文内,并在图下列出图序、图题和图注,图内还应注明应有的全部文字和符号。照片图请提供原始照片。
9、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再在文末依次列出参考文献,一般论著限15条以内。参考文献的作者为1~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其后加“等”(日文加“他”,英文加“etal”,俄文加“цкр”)。
2018年《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06期投稿论文目录: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甘涛;吴俊超;杨锦林;
EUS及ME-NBI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分析王一岚;严海琳;吴俊超;甘涛;
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大面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疗效评价王瑾;王淑妍;朱肖男;吴俊超;
食管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特点及病理转归分析朱林林;董培雯;粟兴;刘新冰;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切除组织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分析朱肖男;董培雯;向玲亚;王瑾;
浅表浸润性食管鳞状细胞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的病理分析何度;江丹;陈桃林;张文燕;
收录论文:口服糖皮质激素预防大面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探索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大面积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因早期食管癌行ESTD治疗的患者(单一病灶占据食管管腔≥3/4周),并根据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ESTD+口服强的松)及对照组(单纯ESTD),分析两组食管狭窄发生率、顽固性食管狭窄发生率、吞咽困难症状缓解率及食管狭窄发生时间。结果共10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98±7.52)岁;对照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67±8.04)岁。试验组顽固性食管狭窄率低于对照组(6.25%vs.20.75%,P0.05);试验组非顽固性狭窄患者的平均内镜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1.85±0.27)次vs.(3.24±0.49)次,P0.05];且试验组发生食管狭窄的平均时间为术后51.06d,晚于对照组(29.12d,P0.05)。结论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大面积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程度,明显减低术后顽固性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减少非顽固性食管狭窄患者内镜治疗的次数,可作为预防ESTD术后狭窄的措施之一。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牙周疾病动物模型复制研究进展————作者:王霏扬;马语卓;吕雪蓉;张可为;王悦;盛佳琦;曹煜;韩香;王晓茜;
摘要:啮齿类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牙周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探索牙周骨缺损的病理机制提供关键证据,相关研究涵盖基因表达、炎症调控机制、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以及疾病消退与愈合过程。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牙周炎症模型和手术缺损模型。前者通过诱发牙周病模拟牙周缺损,后者则通过手术手段人为移除牙周组织,构建模拟临床牙周缺损的形态。但现有牙周疾病动物模型存在难以同时满足疾病复杂性模拟、动态修复过程追踪及临床转化需求...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中盆腔缺陷诊疗中的应用————作者:罗舒予;孙雨辰;雷玉琴;孙天一;彭程;赵志伟;苗娅莉;
摘要:中盆腔缺陷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中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子宫或阴道穹隆的脱垂。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凭借其高软组织分辨率和无电离辐射等优势,在PFD的诊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MRI在PFD的应用现状,涵盖了测量方法、三水平结构缺陷的表现、术后疗效评估、阴道轴向评估及网片...
新时代中国特色护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作者:谢小凤;张凤英;尹怡;崔金波;李建华;徐家壮;胡晓林;田亚丽;周文;吴旋涛;李栓久;李卡;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护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本文回顾了中国护理学的发展历程,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护理学概念,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护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护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肩负的使命与面临的挑战,从建设中国特色护理学思政育人理论新内涵、构建“护理+X”多学科交叉科教育人新格局、打造适应人机共融时代的护理人才培养新生态等方面,提出了...
内异停方通过TREM1/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作者:陆黎娟;曾薇薇;王靖雯;张露蓉;刘迎;孙薛亮;徐雯;方晓慧;严毅超;夏亲华;
摘要:目的 探讨内异停(Neiyiting, NYT)方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术后复发的机制。方法 分别建立了EMs术后复发动物模型以及子宫内膜间质细胞(hEM15A)与巨噬细胞(RAW 264.7)共培养实验模型,以进行体内外实验。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后,依据给药分组(每组6只):模型组(Model组,蒸馏水)、孕三烯酮组(Gestrione组,孕三烯酮...
PD-1/PD-L1抑制剂致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其疗效预测价值————作者:林思屹;刘燕扬;赵凤;江秋晓;杨舒羽;张禾;冯彬;干伟;
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在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 PD-1)以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ligand 1, PD-L1)治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其疗效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3月–2022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肺癌...
生物学衰老可影响中老年群体认知功能的下降速度——基于CHARLS数据的队列研究————作者:贺绘宇;魏孟伶;钟娇;王娟;黄磊;兰亚佳;张洋;
摘要:目的 探索中老年群体中生物学衰老与认知功能下降率的关系。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获得纵向的认知功能追踪数据,采用Klemera and Doubal method(KDM)算法估计生物学年龄(biological age,BA),并计算生物学衰老指数(biological aging index, BAI)和衰老类型(biological aging type, BAT)。...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究循环中的免疫细胞与自身免疫性肝炎之间的关系————作者:冷松;王克芬;石毓君;邓成;
摘要:目的 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阐明特定免疫细胞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了大型公共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库,进行了双向MR分析,以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
宫颈癌多组学研究进展————作者:王建红;肖雪;姚远;
摘要: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深入了解CC的分子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肿瘤的多组学研究涉及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和CC患者的生物样本进行多组学分...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毕业后发展研究————作者:马骏;邵莉;
摘要:目的 探讨当前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成效与问题,结合新医科要求,提出八年制医学教学改革初步建议与思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全国近10年毕业的680名八年制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八年制毕业生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并在其中选取30名毕业生开展访谈。结果 本研究收回有效问卷676分,回收率为99.41%,研究对象中女性占比57.40%(388/676)略高于男性,二级学科选择中占比...
缺氧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者:徐一帆;周陈晨;刘希成;郭维华;周建;
摘要:缺氧相关疾病(包括高原病、急性肺损伤、心力衰竭等)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与显著的死亡风险密切相关。这些疾病通常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或组织不能有效利用氧气,导致多脏器的功能损害与结构变化。为了加深对缺氧相关疾病病理机制的理解,并探索有效的治疗策略,研究人员利用动物模型开展了大量的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工作。本综述总结了不同类型缺氧相关疾病的典型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详细评估了各类模型的优缺点、适...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在高海拔地区扩张型心肌病的初步研究————作者:王哲涛;王春华;尹红科;赵思斯;索靖航;王磊;陈榆舒;周鹏;郜发宝;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 CMR-FT)技术在高海拔地区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患者心肌应变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回顾性搜集高海拔DCM患者(patients with DCM at high altitude, DCM-H)、平原DCM患者(pa...
人工智能在男性不育领域的应用进展————作者:陈益民;胡希;刘洋;
摘要:近年来,男性不育患者数量持续上升,精子质量的快速、精准评估已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的重要挑战。然而,传统精子分析方法在分类效率、客观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存在明显局限,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人工智能(artificial ntelligence, AI)技术的引入为该领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本文系统综述了AI在男性不育诊疗中的应用进展,重点关注其在精子浓度、活力、形态学及脱氧核糖核苷酸碎片指数(DNA fragm...
四川省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城乡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宋婷;许欢;唐雪薇;张雪莉;黄琳雅;郭冰;张菊英;
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城市和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第七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资料,纳入7 369名60岁及以上的城乡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四川省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为17.7%,高于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率13.8%。多因...
心肾代谢综合征0-3期人群胰岛素抵抗替代指标与新发心血管疾病的关联: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作者:赵亚杰;王乐乐;李佳蔚;郭冰;张菊英;郭小林;罗玉英;吴功华;赵星;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肾代谢综合征(cardiovascular-kidney-metabolic syndrome, CKM)0-3期人群中8种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替代标志物与新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的关联,并选出预测性能最佳的替代指标。方法 基于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成都...
奥塔戈运动对老年肌少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作者:梁玉祥;王任杰;蒋佼佼;王丽琼;张龙;淳雪丽;魏全;
摘要:目的 评估奥塔戈运动对老年肌少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平衡及躯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比较其与常规运动干预的差异,为老年肌少症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120例临床诊断为肌少症的老年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奥塔戈运动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运动干预组(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进行奥塔戈运动干预和常规运动干预,每次持续45 min,每周3次,为期12周,干预前、后对患...
软骨-骨交互作用的病理机制:动物实验研究骨关节炎的新视角————作者:吴嘉宁;周雨萌;刘懿瑾;刘肖珩;张平;张德茂;
摘要: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以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老年性慢性疾病。传统上,OA研究主要集中于关节软骨本身的病理变化及其修复,但随着近年来动物疾病模型的发展,尤其是时空特异性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广泛应用,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软骨下骨在OA发生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即关节软骨与骨病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OA的进程,涉及血管侵入、异位钙化、神经生长及疼痛发生...
淫羊藿次苷Ⅱ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及对线粒体分裂的影响————作者:刘正芸;文娟;陈国丽;于万;罗果;龚其海;王欢;
摘要:目的 探讨淫羊藿次苷Ⅱ(icariside, ICSⅡ)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作用及对线粒体分裂的影响。方法 采用HBV阳性的肝癌细胞HepAD38作为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ICSⅡ的细胞毒性,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CSⅡ以及ICSⅡ联合恩替卡韦(entecavir, ENT)作用细胞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
骨-血管轴共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者:李佳阳;周雨萌;罗钰雯;黄雪琳;张德茂;刘肖珩;
摘要:骨质疏松与心血管钙化是当今中国社会常见的两个重大老年性慢病,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现有研究表明,这两种疾病在病理进程和分子机制上存在交叉联系,尤其在炎症、氧化应激以及矿物质代谢失调等方面,往往有共同的致病因素。然而现有研究对两种疾病的共病机制探索不够深入和广泛,限制其深入研究的因素可能是缺乏被广泛认可的共病动物模型。本文分析了血管钙化和骨质疏松共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侧重总结当前广泛应用的动物疾病模...
小鼠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的高分辨率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作者:范晓丹;周黎明;
摘要:目的 通过高分辨率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小鼠次级卵母细胞与第一极体的蛋白质组差异进行分析,筛选出调控胚胎发育的关键特征蛋白,为优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单细胞质谱仪(timsTOF HT)对5组配对样本(次级卵母细胞与第一极体)进行蛋白质组检测,通过定量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完成差异蛋白筛选及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该技术实现单样本3 000余种蛋白质的检测灵敏度,并成功...
子宫内膜癌中PIK3CA突变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作者:谌清渝;田晨帆;罗筱筱;杨帆;蒋鹏;郑云峰;
摘要: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4, 5-bisphosphate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 PIK3CA)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中的表达水平和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EC淋巴结转移之间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2022年6月期间提交至重庆医科大...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武汉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 省级中老年保健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省级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 省级黑龙江中医药
- 北大核心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 省级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 国家级大医生杂志
- 国家级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新医学
- 国家级中国卫生资源
- 北大核心中国骨伤
- 省级眼视光学杂志
- 省级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
- 国家级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 国家级解放军医学情报
- 国家级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北大核心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精神科杂志
- 国家级中华麻醉学杂志
- 省级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 北大核心新中医
- 北大核心肿瘤研究与临床
- 国家级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 省级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 省级医学美学美容
- 省级健康必读
- 省级健康天地
- 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