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研究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医研究

中医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41-1124/R
国际标准刊号:1001-6910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管单位:河南省卫生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医文献杂志》医学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医研究》杂志2004年改刊。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适宜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及各医疗、医学研究单位、医学院校师生订阅珍藏。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证书编号:ZR471),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证书编号:QB471)。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学术探讨"、"发展论坛"、"经典研究"、"实验研究"、"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医史研究"、"临床报道"、"临床经验"、"针灸经络"、"综述"、"专题研究"、"方药纵横"等栏目。

  杂志目录参考:

  1 中医现象学———传统中医哲学理念的重新构建 王瑞祥 1-2

  2 基于脑肠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研究思路 刘俊宏 汪龙德 3-5

  3 《伤寒论》中生半夏在治疗痰证的运用及研究思路 陈务华 罗仁瀚 李宝国 潘宗奇 谢雅苑 5-7

  4 疏肝解郁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与价值 周立华 崔圆圆 李娇娇 刁邵敏 刘庆乐 孙笑卫 7-9

  5 中医五行学说属性与本质探析 陈吉全 10-12

  6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肛裂防治中的运用 杨会举 孙现鹏 12-14

  7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Th17 / Treg 失衡 60 例 何冬梅 李江滨 14-16

  8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60 例 拜永宁 16-18

  9 67 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 杨兰生 18-22

  10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 31 例 王亚宽 罗清菊 徐晓雯 丁志欣 23-25

  11 糖肾宁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30 例 杨辰华 张社峰 25-27

  12 中风参芪通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40 例 张志军 王宝亮 冯来会 27-29

  13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24 例 窦晨辉 王松珍 29-31

  14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 28 例 郭国兴 陈 亮 31-33

  15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36 例 李先锋 33-34

  16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 例 王守伟 35-37

  17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 30 例 陈 曦 37-38

  18 和解化络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87 例 张惠生 郭建强 何昌研 39-40

  19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 42 例 赵志强 仝允辉 40-41

  20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运用和法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经验 韩景辉 42-43

  药学论文投稿:社区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调查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2012年1-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3 400张,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对社区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使用级别、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使用率为13.42%,二联抗菌药使用率为5.91%,三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为0.06%;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率为10.47%。结论:社区医生在抗菌药的用法用量、适应证的掌握方面需要改进,加强社区医师业务学习和增强居民合理用药意识是主要途径。

  关键词 药学论文投稿,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1]。为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我们对嘉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12月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中医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软骨下骨重塑异常探讨骨关节炎疼痛的发病机制————作者:秦艺菲;易周萍;茆敏;黄祖儿;王鼎珍;李西海;王丽丽;

摘要:骨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与年老体衰、肝肾亏虚、外邪侵袭密切相关。疼痛是骨关节炎常见的临床症状,软骨下骨重塑异常是骨关节炎疼痛的主要诱因。以软骨下骨重塑异常为切入点,探讨骨关节炎疼痛的发病机制。从骨吸收-骨形成耦联失衡、炎症介质增加、软骨下骨离子通道蛋白激活、破骨细胞分泌轴突导向因子、软骨下骨感觉神经和血管分布增加等多维度揭示软骨下骨驱动骨关节炎疼痛的病理机制,为从痹论治骨关节炎疼痛提供理论依...

《老老恒言》老年养生思想及方法探析————作者:叶莹莹;杨忠华;王文竹;

摘要: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在老年养生领域独具价值。针对《老老恒言》中丰富的养生思想,着重围绕睡眠养生、动静养生、药食养生、环境养生等方面,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和当代社会需求,深入剖析其内涵,梳理相应的养生调理准则。探讨《老老恒言》对现实老年养生实践的指导意义,明确了《老老恒言》中情志调摄、动静结合、顾护脾胃、环境养生等核心养生思想及方法

探析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肥胖的作用机制————作者:史欢欢;王淑娟;苏妆;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多病因、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肥胖既是PCOS的临床表现,又是PCOS的致病因素。西医学认为PCOS导致肥胖的机制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性激素紊乱、免疫系统失衡、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中医学认为痰、湿、瘀是该病的病因。探析穴位埋线疗法通过缓解胰岛素抵抗、调节性激素、增强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肠道...

探讨“五脏六腑皆令人心悸”————作者:郭玉凡;谷胜利;田建辉;刘泽;贾海莲;

摘要:心悸发生并不独与心相关。通过分析心悸与肝胆、脾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心和小肠、三焦之间的关系,论述五脏六腑均能导致心悸的内在机制,强调应根据其不同的致病特点审证求因。并进一步指出“悸”非心独属之症状,需仔细辨别悸动的位置,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做到识病位、辨病机、晓轻重的有机结合

桂定坤从气机升降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作者:王佳轶;桂定坤;

摘要:总结桂定坤主任医师从气机升降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经验。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认为,太阴土湿、升降反作,少阴水寒、藏化失责,厥阴木郁、疏泄受阻是该病的核心病机,临床遵循土郁夺之、水郁折之、木郁达之的治疗原则,采用健脾祛湿、调和升降,降火暖肾、固精行水,升发肝木、畅达气机的治疗方法,灵活配伍中药,辛开苦降并行,温通寒清兼施,甘缓补益,使气机升降相宜。举验案2则以佐证

孟庆良治疗免疫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症经验————作者:宋延龙;孟庆良;

摘要:总结孟庆良教授运用益肾蠲痹丸治疗免疫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症经验。孟庆良教授认为免疫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为肾虚毒蕴,病理因素为肾虚、肝虚、脾虚和血瘀,肾虚贯穿疾病始终,治疗重在补肾填精、益气养血。将该病辨证分为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血瘀气滞型,临床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以益肾蠲痹丸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举验案1则,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郭永昌分期分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作者:张鑫杰;王俊发;侯丰枝;曹玉举;

摘要:总结郭永昌教授分期分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郭永昌教授将强直性脊柱炎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分别治疗,针对不同证型采用张仲景之经方加减治疗。活动期采用六经辨证,分为寒湿痹阻型、湿热蕴结型、寒热错杂型、瘀血阻络型,治疗以攻邪为主、扶正为辅。稳定期采用脏腑辨证,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肺肾阴虚型和心肾阴虚型,治疗以扶正为主、攻邪为辅

刘又文分型分期治疗股骨头坏死经验————作者:韩崇涛;赵志强;贾宇东;范中正;刘又文;李沛;

摘要:总结刘又文教授分型分期治疗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msis of the femoralhead, ANFH)的经验。虚-邪-瘀理论由全国名中医娄多峰教授所创,虚即正虚,邪即外邪,瘀即痰浊瘀血,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刘教授以该理论为纲领,认为ANFH的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正气亏虚,外感淫邪、脏腑失调,痰浊内阻、血行瘀滞;将ANFH分为痰瘀阻络、经脉痹阻和肝肾亏虚三型进行治疗。早期以...

徐立然基于“腠理-经络-脏腑”理论外治肺结节经验————作者:刘凯新;徐立然;岳静宇;

摘要:徐立然教授基于中医学“腠理-经络-脏腑”理论提出肺结节外治新思路,认为肺结节病机始于腠理不固,外邪内侵;继而经络阻滞,气血失和;终致脏腑失调,痰瘀互结。外治以透表达里,通络散结为法,分三个层次辨治:首重腠理,采用艾灸、穴位(如膻中、肺俞)贴敷治疗,开玄府,透邪外出;次调经络,采用循经针刺(以手太阴肺经为重)治疗,通经活络,行气化瘀;终和脏腑,采用透皮给药治疗,调节肺、脾、肾功能,扶正祛邪。该外治体...

张氏松筋整复疗法联合运动干预治疗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证的研究————作者:朱铃铃;孙奇;蔡乘燕;刘婷;

摘要:目的:观察张氏松筋整复疗法联合运动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证患者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干预,包括关节活动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与稳定性训练和综合性训练,30 min/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张氏松筋整复疗法,包括筋膜松解手法、理髌手法、调筋手法、点穴手法、关节活动手法,30 ...

调气通络护脑方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的研究————作者:李林;刘良敏;

摘要:目的:观察调气通络护脑方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ACI痰热腑实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等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按0.9 mg/kg(最大剂量90 mg)给药,首剂10%于...

阴阳同治针法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作者:廖珂莹;邱志芳;李思棋;杨松;周魁明;蒋学余;

摘要:目的:观察阴阳同治针法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ANSL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ANSLB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0.2 g/次,2次/d,口服。治疗组采用阴阳同治针法联合拔罐刺血治疗。阴阳同治针法1次/d,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拔罐刺血2次/周,间隔时间≥2 d...

杜仲腰痛丸联合火龙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影响————作者:李建花;刘晏东;马冰清;张彦军;赵多明;

摘要:目的:观察杜仲腰痛丸联合火龙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DH)术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后2 h给予药物常规治疗。依诺肝素钠注射液0.4 mL,皮下注射,1次/d;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依托考昔片,12...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补肝汤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作者:贺钟;李卫民;杨旭东;杨雪莲;刘国雄;

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解析补肝汤干预骨关节炎的多靶点调控机制。方法:补肝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来源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疾病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取中药作用靶点与OA疾病靶点的共同靶点作为潜在靶点。潜在作用靶点功能分析及可视化分析由Metascape数据库完成。“中药-成分-靶点-通路”图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张仲景传说的当代价值及传承路径探析————作者:蔡丽娜;张海燕;徐立然;

摘要:张仲景传说是代代相传的张仲景有关事迹鲜活的历史记忆,应当被有效保护与传承。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从张仲景传说本质的活态性出发,充分发掘其对于丰富医圣形象、增强文化认同,弘扬医德文化、加强德行教育,促进文化资源转化、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探索以教育传承的文化认同性路径、文旅融合的资源开发性路径,以及技术赋能的创新传播性路径,促进张仲景传说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冬虫夏草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浩然;徐晓晨;孙英;赵国静;王坤;胡海波;陆学超;

摘要: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 PF)是一种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并伴有炎性损伤的终末期肺病病理变化。冬虫夏草作为我国传统补益药,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和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可通过多途径治疗PF。从抑制炎症反应、调控免疫应答、抗氧化应激、干预上皮间质转化等方面对冬虫夏草治疗PF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冬虫夏草防治PF的临床应用和新药物研发提供参考依...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者:张小娟;王正国;

摘要:梳理、总结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方法、病因及发病机制、西医治疗等西医学研究,病名渊源、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等中医学研究,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传统中医注重整体论治,在减轻副作用和提高GERD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GERD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单纯中医...

《中医研究》杂志稿约

摘要:<正>《中医研究》杂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刊物,是河南省卫生健康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推荐的二类期刊。《中医研究》杂志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证书编号ZR471)、《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证书编号HA152)、《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基于阴阳相对属性探讨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湿热证————作者:兰俊;李国臣;黄美松;张芬;

摘要:基于阴阳相对属性,从寒与热、燥与湿这两对病性的相互关联演变模式出发,探讨龙胆泻肝汤的主治证型。从龙胆泻肝汤的方药组成及配伍特点展开,探讨该方中药功效基础和作用特点;通过临床应用案例举证、网络索引和现代药理学研究分析龙胆泻肝汤对应的可能病机内涵。对比龙胆泻肝汤的主治范围(包括肝火炽盛证、肝胆湿热证),判断该方作用特点的主要倾向性。确立龙胆泻肝汤治疗范围以肝胆湿热证为主,而肝火炽盛证(燥热)非其病机适...

益气活血解郁汤联合“调心健脾,益气化瘀”针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作者:赵剑锋;朱青霞;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郁汤联合“调心健脾,益气化瘀”针刺法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20 mg/次,1次/d,晨起口服。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解郁汤(药物组成:黄芪、丹参、茯苓、郁金、当归、牛膝、川芎、地龙、桃仁、红花、柴胡、白芍、白术、陈皮、桑枝、鸡血藤、炙甘草)1剂/d...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