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针灸临床杂志

针灸临床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3-1354/R
国际标准刊号:1005-0779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骨伤》骨科医生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中医药学报》医生评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针灸临床杂志》是国内唯一以针灸临床为主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主办。本刊着重反映全国针灸领域研究进展和成就,及时向国内外读者传播最新的针灸临床学术信息,辟有丰富的临床内容,融学术、普及为一体。为从事中医临床、针灸临床及科研、教学人员及中医针灸学员、广大中医针灸临床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实用刊物。

  【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期刊为国内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栏目设有:理论探讨、名医经验、临床报道、特种针法、腧穴应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并可根据广大读者需要随时增设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不同留针时间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于川,申斌,许世闻,YU Chuan,SHEN Bin,XU Shi-wen

  针刺放血结合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30例 马广昊,MA Guang-hao

  针刺结合电鍉针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陈明星,程光宇,郭文庆,于志顺,程为平

  欢迎邮购

  针刺配合音乐疗法和芳香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 侯慧先,杨明,张健梅

  普通针刺在下尿路症状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李春雨,金龙涛,LI Chun-yu,JIN Long-tao

  电针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 周彩霞,张鹏,张学文,ZHOU Cai-xia,ZHANG Peng,ZHANG Xue-wen

  电针百会、风府治疗脑梗塞后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唐晓敏,丁锐,TANG Xiao-min,DING Rui

  火针点刺联合三棱针刺络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焦召华,高晖,田苑,王剑歌,李瑞超,徐家淳,李岩,JIAO Zhao-hua,GAO Hui,TIAN Yuan,WANG Jian-ge,LI Rui-chao,XU Jia-chun,LI Yan

  《针灸临床杂志》关于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

  电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女性肥胖患者临床观察 韩燕萍,李翊,杨光,王玲姝,HAN Yan-ping,LI Yi,YANG Guang,WANG Ling-shu

  治疗相关的针灸歌赋中腰部病证治疗用穴分析 张翠红,刘占文,纪军,洪珏,刘婕,ZHANG Cui-hong,LIU Zhan-wen,JI Jun,HONG Jue,LIU Jie

  国家级论文发表:社区居民对舒缓疗护的认知和态度调查

  摘 要 目的:了解华泾镇社区居民对舒缓疗护(即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自编的舒缓疗护认知调查表对华泾镇250名18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平均得分为((3.92±2.05)分。学历高组好于学历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70岁年龄组的认知好于≤40岁组和≥71岁组。社区居民普遍能够接受生命末期的舒缓疗护,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舒缓疗护服务持赞成态度。结论:社区居民对于舒缓疗护的认知水平较低,但对舒缓疗护普遍接受。今后要加强居民的宣传教育,使舒缓疗护为居民所接受。

  关键词 国家级论文发表,舒缓疗护,临终关怀,认知,态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疾病谱向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的转变,居民舒缓疗护的需求逐渐增加。舒缓疗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利于维护患者尊严及保障患者的基本权利。但舒缓疗护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及老年患者对舒缓疗护概念也较陌生。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上海首批开展舒缓疗护的试点单位之一,为了解本社区居民对舒缓疗护服务的认知和需求状况,我们进行了居民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针灸临床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证书

摘要:<正>~

“调神畅志三六九”针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作者:谈太鹏;侯佛兰;孟祥蕾;张丽丽;张静;郭晓;温媛;王顺;

摘要:目的:探究“调神畅志三六九”针法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9月在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针灸七科住院治疗且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常规针刺得气即可;治疗组采用“调神畅志三六九”针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及治疗12周后中医老年颤证手部动作迟缓积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血清Aβ...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作者:汪菲;汪英杰;李迎春;朱俊琛;

摘要:目的:观察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药物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针刺治疗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接受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因子水平、西安大略和麦克马...

皮部浅刺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作者:贾鲲;马建强;申慧贞;杨燕;

摘要:目的:探究皮部浅刺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2月9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皮部浅刺及捏脊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症状缓解时间、胃容受性、胃电图参数、血清胃泌素(GAS)及5-羟色胺(5-H...

电针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股四头肌生肌标志物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作者:富昱;董宝强;盛泽伟;王垒钞;田昀昊;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大鼠股四头肌生肌转录因子、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起效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膝关节制动法制备KOA模型。电针组取KOA大鼠患侧“足三里”“阳陵泉”,1次/2 d,共干预14次。干预后,测量各组大鼠Lequesne MG评分、湿重及肌湿重体质量比值;采用步态分析技术测量各组大鼠最大爪印面积、最大压强以及摆动...

电针调控p38/MAPK通路抑制贝尔面瘫大鼠面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研究————作者:赵梦竹;郭慧;丁钰;胡瑞先;李永凯;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贝尔面瘫(BP)大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s)通路介导的面神经元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指标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2-AssociatedX蛋白质(Bax)、细胞色素C(Cyto-C)、活化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与白介素-6(IL-6)的影响...

基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理论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作者:付白天;罗宁;曾熠晨;方剑乔;

摘要:基于《素问》“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理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针灸治疗思路。DPN属消渴、痿证范畴,基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治痿原则,从古代各家对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理论及治痿思路,结合DPN的中医病机,为针灸治疗DPN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探讨针灸取穴与针灸操作方法,为临床针灸治疗DPN提供思路

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的理论及特色针法探析————作者:赵明斗;王伽松;朱琪;李学佳;王红丹;汤蔓珊;田欣欣;黄旭薇;陶文轩;马育轩;

摘要:颈源性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综合征,其疼痛程度较重,病程长且病情反复迁延,甚至可以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归纳临床常见治疗该病的针刺理论以及特色针刺方法,对颈源性头痛病因病机、治疗思想及针刺技术特点展开阐述,以期为针刺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开拓新思路

子午流注开穴法对不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作者:周晓天;何宝;邓晨;鲍毅梅;

摘要:目的:分析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7月—2024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不寐患者6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30 d)。在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下丘脑-垂体相关激素水平、中...

浮针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表达影响的临床研究————作者:鄢承元;王梅;王勇;郭太巧;罗叶;

摘要:目的:观察浮针在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学中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两组患者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比较疼痛...

三通平衡法针刺联合动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作者:耿君;陈洋;刘刚刚;赵亚;孙钰;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CSR)采用三通平衡法针刺结合动伸推拿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4年3月符合标准的CSR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三通平衡法针刺联合动伸推拿治疗)和对照组(动伸推拿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中医症状(颈部疼痛、颈部压痛、肢体麻木、眩晕、肌肉紧张与活动受限)评分、疼痛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疼痛评级指数(PRI)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李禹洋;尹洪娜;李乐天;田洪昭;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IS)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肠道菌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进展和预后有显著影响。肠道菌群在脑-肠相互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肠道微生物引起的肠道和大脑变化的反应有助于研究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研究表明,通过针灸调肠治脑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症状,相比于药物治疗,其副作用小,起效快,但作用机制还有待探讨。本研究基于肠道菌...

从知热感度诊法角度探讨巨刺法治疗痛症————作者:田聪;陈安坤;饶彤;娄雅婷;饶泽华;刘欣;岳增辉;

摘要:知热感度诊法用于评估患者对热的感知灵敏度,有助于判断神经功能状况。巨刺疗法作为一种古代中医针灸治疗方法,通过在疼痛对侧的特定经脉上施针来缓解或治疗疼痛。这两种方法可相辅相成,知热感度诊法可辅助判断疼痛是否适宜采用巨刺疗法和疼痛的病位、病性以及病势,而巨刺疗法则在实际的干预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对知热感度诊法与巨刺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潜力进行了初步讨论,旨在为临床疼痛治疗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手十四针联合E-LINK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手功能恢复的影响————作者:李斗;魏嘉;田伟;游伟;

摘要:目的:分析手十四针联合计算机辅助训练与评估系统(E-Link)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1月—2023年11月以前瞻性研究方式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E-LINK训练策略,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十四针疗法。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手功能指标、运动功能和生...

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研究————作者:刘春招;曾庆明;万来平;魏东;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并与单纯针刺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11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5例和针刺联合热敏灸组56例。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大小、质地及其分布范围,并记录复发情况。结果:针刺联合热敏灸组总有效率96.43%(54/56),显著高于针刺组的83.64%(4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维筋相交与针刺合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理论探讨————作者:申艳;李媛媛;任毅;邹忆怀;

摘要:维筋相交首见于《灵枢·经筋》,为经筋体系之一,经筋实质主要倾向于筋肉学说和神经学说,在循行分布上是经脉系统的延伸。维筋相交病候特征为“病左伤右,病右伤左”,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理表现为阳缓阴急、阴缓阳急,与中风痉挛性偏瘫病变部位、机制及症状如出一辙,针刺治疗穴位以单刺阳陵泉、曲池或配合取穴,针刺部位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并辨其阴阳属性决定患侧、健侧先后顺序。维筋相交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有经...

芒针温针灸辅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对结肠传输功能、胃肠激素的影响————作者:赵嘉莹;高悦;吴静;刘继朋;

摘要:目的:观察芒针温针灸辅助莫沙必利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疗效,并分析对患者结肠传输功能、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02例STC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联合组给予芒针温针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每组51例,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主症积分和粪便性状评分、结肠传输功能(结肠标记物排出数量、排出率)、胃肠激素[胃动素(MTL)、P物质(SP)与生长抑素(SS)]水平...

针刺调控mTOR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杨俊驰;王东岩;谭信哲;王益言;

摘要:针刺对脑卒中后痉挛患者具有突出疗效,但目前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对机体内正常细胞生理功能的维持起到关键调控作用,激活mTOR相关信号通路可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和血管生成。研究表明,针刺可能通过调控mTOR相关信号通路来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本研究梳理相关文献,从改善神经系统微环境、调控神经元自噬、调控神经递质、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突触可塑性及调控神经胶质细胞极化方面来...

电针改善老年慢性疼痛经历小鼠诱发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作者:杨琳琳;袁海光;李永丰;

摘要:目的:制备老年慢性疼痛经历模型,观察其是否会诱发抑郁样行为以及电针是否具有改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是否通过调控内侧前额叶、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突触蛋白1(Syn-1)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实现。方法:选取24只1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CI组)以及电针组(EA组)3组,各8只。在实验操作中,CCI组与EA组通过结扎...

芒针透刺联合隔药灸治疗枕神经痛患者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作者:张艳云;李彦瑶;张国贤;

摘要:目的:探究芒针透刺联合隔药灸对枕神经痛(ON)患者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100例O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常规治疗组和针灸组,每组5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普瑞巴林进行治疗,针灸组加用芒针透刺联合隔药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症状评分[麦吉尔疼痛量表(McGill)、疼痛分级量表(PRI)、现有疼度强度(PPI)及视觉模拟量表(VAS)...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