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用菌》(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经浙江省食用菌协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于2011年起更名为《食药用菌》。杂志办刊宗旨是兼顾普及与提高,注重实用技术与信息的传播,以满足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对技术和信息的需求,服务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升级。主要介绍中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刊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创新性的食、药用菌应用科学研究论文,以及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试验研究报告、科普文章和产业信息,为广大食药用菌科研、生产、经营等一线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平台。
食药用菌杂志栏目设置
台湾地区菇类产业纵横谈、产业信息、药用与营养保健、专题讲座、栽培技术
食药用菌杂志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阅读推荐:食用菌
《食用菌》农业技术杂志征稿,创刊于1979年,由上海农科院主办,是一份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专业性技术期刊,主要报道食用菌科研成果,广泛交流生产经验,宣传普及食用菌知识。主要读者对象为食用菌行业管理人员、食用菌科研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生产经营人员和生产专业户。
食药用菌最新期刊目录
羊肚菌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作者:彭卫红;闫世杰;周洁;罗建华;王勇;
摘要:自2012年以来,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迅速,但当前的研究仍然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目前,羊肚菌产业发展所需的育种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病害防控技术欠缺,连作障碍问题突显,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本文对上述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花脸香蘑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邓力;冯慧;赵辉;何雪梅;孙传齐;马洁;李彪;
摘要: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粗脂肪、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糖、萜类、甾醇类、酚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护肝、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本文从花脸香蘑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花脸香蘑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促进花脸香蘑产业的发展
祁连山大型真菌种质资源调查研究进展及问题与路径分析————作者:李汶玲;韩菊学;汤琴文;方杰;宋利茹;
摘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研究的重点地区。本文在概述我国大型真菌种质资源调查历程及其成果的基础上,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梳理,探讨祁连山大型真菌资源保护和利用中面临的法律法规缺失、资源家底不清和公众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强化法律保障、系统调查与数据共享以及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等解决路径...
四川乐安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研究————作者:杨双昱;赵昕;何志强;满家银;肖银波;曾全;王新;贾玉珍;
摘要:于2018年7月—2020年8月期间,采取样线踏查的方式调查四川乐安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结果:共发现大型真菌93种,隶属于2门7纲15目45科68属,其中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资源价值方面,食用菌27种、药用菌12种、食药兼用菌18种、毒菌12种、未知种24种;生态分布方面,阔叶林中大型真菌数量最多为44种、针阔混交林中24种、草甸中15种、针叶林中10种;生态类型方面,木腐...
基于ITS序列的16个茯苓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廖靖;张荣澳;江天远;温家敏;李林峰;程飞;
摘要:为明确我国不同栽培区域间茯苓(Wolfiporia hoelen)菌株的遗传关系,以16个茯苓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ITS基因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对测序获得的序列使用Clustal W和MEGA11.0软件进行比对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和遗传距离表。研究结果表明:16个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1 023~1 239 bp,...
蛹虫草米酒的发酵工艺研究————作者:张贵合;穆小容;王名炜;周光燕;贺栾劲芝;马林;
摘要:为拓展蛹虫草应用空间、延长产业链,以糯米、蛹虫草菌丝及其大米培养基为原料,通过混合发酵酿造米酒,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蛹虫草米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加曲量6.7 g/kg,物料比(m/m)0.249︰1,发酵时间118.27 h。在此条件下,蛹虫草米酒的虫草总糖含量为463.39 mg/mL,总酸含量2.14 g/L,酒精度0.6%vol,总酯含量0.011 g/10...
真姬菇新菌株GT5生产性能及应用价值评价————作者:张海洋;
摘要:真姬菇GT5系以闽真3号和白玉菇-01为亲本,通过单孢杂交选育方法获得的新菌株。为了解其品种特性,评判其生产性能及应用价值,以GT5及其亲本菌株、近似种FB4及当地主栽品种HX-1为材料,进行菌丝生长特性、DUS测试及多点出菇试验,同时测定了GT5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GT5菌株在PDA平板上菌丝洁白浓密,最适生长温度为25℃;子实体簇生,黄白色,菌盖纵切面平形、表面“大理石斑纹”较清晰...
不同原料部分替代棉籽壳栽培茶树菇配方试验————作者:林铃;
摘要:为了有效降低茶树菇栽培原料成本和减少菌渣污染,以银耳菌渣、海鲜菇菌渣、鹿茸菇菌渣、棕榈丝颗粒、玉米芯、杉木屑等6种古田当地易得的廉价原料部分替代传统配方中的棉籽壳进行茶树菇栽培试验,探究茶树菇菌丝生长性能和出菇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工厂化海鲜菇栽培主要配方((6)棉籽壳58%,杂木屑10%,玉米芯10%,麸皮12%,豆粕2.5%,玉米粉5%,石灰2.5%)用于茶树菇栽培效果较好,菌包理化性状和菌丝生...
利用现有设施改造栽培猴头菇技术————作者:徐珣;陆娜;
摘要:通过对现有普通大棚和农业设施用房的改造提升,配备双层覆盖材料或空调、加湿器等智能控温控湿设备,并配套适宜的品种、优良的培养基配方和科学的环境调控等措施,可实现猴头菇的多批次乃至周年化生产,经济效益提升显著,适合小规模生产主体选择应用
羊肚菌栽培理论、技术进展及未来热点————作者:赵永昌;柴红梅;刘萍;赵子悦;
摘要:近十余年来,中国羊肚菌栽培在理论和技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总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未来也将在乡村振兴中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在综述羊肚菌栽培理论涉及的基础概念及研究难点基础上,结合研究和生产经验,从栽培设施与栽培模式两方面,分析我国羊肚菌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瓶颈,并展望未来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趋势,为其后续研究和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说明事项
摘要:<正>《食药用菌》兼顾普及与提高,注重实用技术与产业信息的传播,服务与指导产业的发展。刊稿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在科学技术上有一定原创性的试验研究报告;二是在技术上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文稿;三是对行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经营管理经验总结及国内外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动态的综述、述评文章;四是食药用菌的特殊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文化知识;五是产品贸易信息、科技简讯,以及优新品种...
青海省首次系统全面完成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
摘要:<正>青海省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其复杂的地形(海拔跨度大、生境多样)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低温、强紫外线)孕育了高度特化的真菌群落,但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调查研究。2022年,青海省林草局联合多个专家团队、20多名国内权威真菌分类专家,启动了青海省大型真菌资源专项调查。这是青海省首次全面系统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填补了该省较多区域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研究的空白。三年来,联合科考组累计野外调查300...
研究揭示竹荪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炎症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摘要:<正>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作为药食两用真菌,其多糖成分因抗炎、免疫调节等活性备受关注。然而,竹荪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通过肠道菌群调控炎症的机制尚不明确。近日,福建农林大学潘磊团队在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IF=10.7)发表研究成果,首次解析了竹荪多糖的精细结构,并揭示其通过重塑肠道菌群缓解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为竹荪多糖在功能性食品和医疗领域的应用...
鄂西地区水稻与羊肚菌轮作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作者:肖艳;索昊;李世华;杨晓星;王璐;罗义;李军;蔡婧;李扬;刘杰;
摘要:利用冬闲稻田发展羊肚菌栽培,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及农户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在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及减轻土传病虫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轮作要点、水稻栽培管理、羊肚菌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总结鄂西地区水稻―羊肚菌轮作栽培技术,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助力该模式推广
羊肚菌远销多国,金堂县致力于打造“世界羊肚菌之都”
摘要:<正>近日,全国最大羊肚菌交易市场——金堂县赵家镇迎来交易高峰。2025年春节后至3月中旬,该镇羊肚菌交易量达2 000吨,部分商家单日交易量超500千克,交易盛况空前。依托成熟的产业链体系,金堂羊肚菌产业已构建起涵盖菌种培育、标准化生产、加工、物流及营销的完整链条。全年交易量占全国羊肚菌总交易量的90%,交易额约80亿元,产品远销法国、瑞士、日本等国,为本地农业发展和农户增收注入强劲动力。早在2...
3个食用菌区域品牌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摘要:<正>2025年2月24—2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示了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涵盖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四大行业,包括企业品牌93个、区域品牌43个。其中,“东宁黑木耳”(黑龙江省东宁市)、“靖州茯苓”(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那曲冬虫夏草”(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三个食用菌区域品牌凭借卓越的产品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赋能力荣登榜单,被评为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
2024年我国食用菌及制品累计出口19.19亿美元
摘要:<正>据中国海关统计,2024年我国食用菌及制品累计出口19.19亿美元,同比下降33.05%;出口数量为55.03万吨,同比下降2.63%。其中,食用菌罐头出口数量为22.8万吨,同比下降21.2%,金额为5.8亿美元,同比下降60.7%,平均单价2 531.8美元/吨,同比下降50.2%。市场方面,2024年我国食用菌及制品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越南(3.30亿美元,同比下降26.8...
数智技术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发展困境及路径分析————作者:刘航;颜廷武;秦江楠;
摘要:随着数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应用,其在强化食用菌产业基础建设和提升产业链韧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我国食用菌产业目前存在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契合需求难度大、数智化内生发展受限、产业集群存在区域差异等问题。为了推进数智技术在食用菌产业的应用,亟需搭建支持市场培育与场景应用的专门平台,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本文在系统分析食用菌产业数智化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数智技术在经济、文...
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提质升级对策研究————作者:郭乐;秦洪卫;
摘要:食用菌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林区经济转型、拉动农民增收等具有重要作用。介绍黑龙江省食用菌发展现状,指出现已取得产业政策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品牌建设效应显著等成效,但也存在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产业链条发展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出要发展食用菌产业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格局;创...
芦苇主产区产业转型 年产芦菇30万吨
摘要:<正>湖南益阳市沅江市是芦苇主产区,近年来,以芦苇为原料的造纸厂因污染问题陆续退出产能。失去这一重要经济价值的芦苇,如何创造新的价值?芦菇产业成为当地利用芦苇资源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第一步。芦菇是以芦苇作为基质培育出的食用菌的统称。从2017年开始,益阳当地相关专家开始尝试栽培驯化野生菌,并在2019年实现突破。目前,已有胶状鳞伞、春生田头菇、大球盖菇等优势芦菇品种,发展前景广阔。沅江市现有芦苇种...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农村牧区机械化》
- 省级林业勘察设计
- 省级《黑龙江环境通报》
- 省级农药译丛
- 省级青海农技推广
- 国家级《农机科技推广》
- 省级《河南农业》
- 国家级畜牧兽医杂志
- 国家级《农业工程》
- 省级《辽东学院学报》
- 省级安徽农师院学报
- 省级农业工程
- 国家级《中国马铃薯》
- 国家级《林业劳动安全》
- 学报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 省级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省级《云南环境科学》
- 北大核心《西北植物学报》
- 省级《现代畜牧兽医》
- 省级《河北农业》
- 北大核心《茶叶科学》
- 国家级《商品与质量》
- 北大核心湖南农机
- 国家级《南方水产》
- 省级《南方国土资源》
- 北大核心《河南农业科学》
- 省级《新疆林业》
- 国家级《中国农机化》
- 省级《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