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关注()
期刊周期:旬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CN11—1984/S
国际标准刊号:1000-6850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农业与技术》农业期刊火热
下一本期杂志:《安徽农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期刊简介 

  《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学会主办,两院院士、著名农业科学家石元春先生主编,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重点农业大学的校长、院士、知名专家为副主编,以刊载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论文为主,综合性反映国内外农业科技进展和创新水平,被农业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认知、推崇、信赖和跟踪,独具学术魅力与品味的学术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08期目录

  蜥蜴体色两性异形的研究进展........................................付晓宇
  壳聚糖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脂肪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王际英
  磺胺类药物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条的研制及在水产品中的应用............张敏
  安徽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孙雁冰
  红壤低丘岗地区优化种养结合模式的能值分析..........................屠人凤
  天山北坡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李成圆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小麦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孔凡玲
  浙江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其对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分析..................王文婧
  产学研结合培养广西木薯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思考......................罗兴录
  宁夏青铜峡灌区管道自流引水畦灌初探................................高翔
  日光温室揭帘时间农业天气预报指数的确定............................孙智辉
  密集烤房优化升级改造对烤后烟叶品质影响研究........................王芳
  生物炭对土壤N_2O和CH_4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颜永毫
  以发展沼气工程为纽带的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思路........................陈香元
  扎龙湿地叶绿素a浓度的协同克里格插值...............................张晓庆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吉丽娜
  怀化市郊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梁娟
  一组混合菌群还原硫酸盐的特性......................................马忠友
 

  
  

  中国农学通报最新期刊目录

不同播期对三江平原水稻大田营养生长期秧苗素质及分蘖动态的影响————作者:褚春燕;李辰晖;王艳;庞云超;韩俊杰;王萍;翟墨;姜丽霞;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不同播期对水稻大田营养生长期秧苗生长性状和分蘖动态的影响,为科学选择水稻生产的播种和移栽日期提供依据,以促进稳定高产。以三江平原主栽品种‘龙粳31’为试材,设置4个播期,相邻播期间隔时间步长10 d,将当地多年平均播期设为第2期(T2),向前设置1期(T1),向后设置2期(T3—T4)开展试验...

广东丝苗米品种萌发幼苗期及苗期的耐盐性评价————作者:梁嘉燕;孔雷蕾;胡晓丹;杨旭健;杨武;白嵩;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广东丝苗米品种在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为丝苗米的品种选择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选取15个广东丝苗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盐胁迫处理,观察这些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现,具体评估指标包括发芽率、苗期存活率等。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对丝苗米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在萌发幼苗期,杂交稻相较于常规稻表现出更强的耐受性,其中‘青香优19香’和‘软华优金丝’尤为突出,表现出...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间作大豆生长发育及抗倒伏的影响————作者:刘萍;毕海滨;杨云峰;卓玛;赵晴晴;文廷刚;陈昱利;

摘要:为明确间作大豆抗倒伏的有效途径,于2023年夏大豆生长季,在山东淄博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田间试验,大豆品种选用‘齐黄34’,玉米品种选用‘登海710’,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种植模式,M1模式(大豆玉米6:4模式)和M2模式(大豆玉米6:3模式),副区为生长调节剂处理,设R1(硅肥)、R2

‘公谷’系列简化栽培品种及其配套生产技术综合评价————作者:安亚明;赵文庆;赵宇;刘会静;高洋;刘猛;付博文;李顺国;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公谷’系列谷子简化栽培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综合效益,探索谷子高效生产技术,推动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东北地区102份农户3 a的调研数据,运用密切值模型对‘公谷’系列简化栽培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的综合效益展开评价。结果显示,在同期品种间,‘公谷’系列品种于2021、2022、2023年的密切值分别为0.0167、0.1146、0.1674,均低于普通谷子品种和玉米,表明该系列品种的综...

薄荷中薄荷醇的检测、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作者:田玉洁;王志;李文姗;陈能飞;于春欣;杨柳;

摘要:中国有悠久的薄荷食用和医用历史,薄荷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薄荷全株具香味,是著名的香料植物之一,也是有名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薄荷含有挥发性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薄荷醇是关键成分,具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薄荷醇因其清凉香气和药理作用而受到关注,文章综述了薄荷醇的检测、提取和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其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同时也介绍了检测技术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

AM真菌对桑树类胡萝卜素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作者:杜念芝;

摘要:为探究在未灭菌的土壤条件下接种3种AM真菌对桑树生长发育及其活性物质的影响,以‘特优2号’桑树品种为试材,自然泥土为基质,设置对照组(CK)和接种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4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生长120 d测得...

耐盐促生菌发酵对黑水虻虫粪组成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作者:黄欣;谷青青;吴玲;曹凡;金雨晴;陈燕;郭聪;柯裴蓓;李玉娟;

摘要:餐厨垃圾饲养黑水虻产生的虫粪往往盐分较高,这使其作为有机肥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研究通过耐盐促生菌发酵的方式,探究其对虫粪组成的变化及施用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减轻施用此类黑水虻虫粪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参考。首先,将从盐生植物分离得到的4株耐盐菌株制成混合菌悬液,按10%(v/w)的接种量接种到黑水虻虫粪中,在30℃条件下进行28 d的有氧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虫粪组成。接着,把经过发酵(F)和未发酵(U...

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对设施土壤盐分、养分含量及后茬蔬菜生长的影响————作者:沈建国;倪进庄;楼玲;邵玉静;王京文;杨文叶;马良浩;

摘要:为探索不同作物轮作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效果,以设施蔬菜连作模式作为对照,比较研究了蔬菜—水稻、蔬菜—茭白和蔬菜—莲藕3种不同水旱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改良效果和对后茬青菜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旱轮作处理后次生盐渍化的土壤盐分显著减少,整个土层盐分含量平均下降了29.3%,与对照处理相比,各水旱轮作处理的表层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平均降幅高达56.6%;水旱轮作处理土壤pH有所提升,而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

叶面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作者:侯晨薇;郭亚晴;程诚;王琪;

摘要:本研究旨在梳理叶面施肥对农作物的影响,综述了叶面肥的发展,对不同叶面肥的类型与特点进行了概述,总结了不同类型叶面肥在促进植物生长、缓解植物逆境胁迫方面的作用,并以叶面气孔和角质层为切入点归纳了叶面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植物体内活性氧大量积累时,会降低光合效率,影响作物生长,通过叶面施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氧化活性,调节光合活性、能量代谢和养分同化等生理过程来促进作物生长。最后对叶面肥在实际应用中...

马铃薯新品种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作者:吴志岐;王亚婷;王鲜丽;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宁夏大田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在大田环境下,采用双垄侧面穴播,选择‘冀张薯8号’和‘虎头’2个品种,设置不同膜色及覆膜方式等10个处理。数据结果用方差分析及重复比较。结果表明:黑色膜比露地0~20 cm土壤含水量高5.1%,比覆白色膜高2.3%;块茎膨大期秋覆黑色膜0~20 cm地温比露地高0.6℃,比秋覆白色膜田块低1.5℃;黑色膜马铃薯平均产量达27000 kg/hm2

葡萄孢属菌株HY-021对藜的侵染机制研究————作者:朱海霞;李欢;程亮;

摘要:为了明确除草活性菌株HY-021对藜(Chenopodium album L.)的侵染作用机理,利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该菌株接种藜后对藜叶片的侵染过程,并使用生理指标测定法对接种后藜植株体内活性物质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Y-021菌株的菌丝通过气孔侵入叶片组织,并寄生繁殖产孢,逐渐破坏组织,同时叶片表面开始失绿并伴随着病斑的形成,最终导致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HY-021菌株接种于藜...

山东地区加工型辣椒品质特征鉴定与综合评价————作者:王静静;李腾飞;张禄祺;段青青;常培培;王友平;张自坤;

摘要:研究旨在筛选适合山东地区种植的高辣度、高红色素含量等优异特性的加工型辣椒品种,以61份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为材料,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其关键品质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在辣椒红色素、辣椒素、干物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等品质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如辣椒红色素含量变化范围为0.88~14.85 g/kg,变异系数很高。聚类分析将61份材料分为...

镉胁迫下岗梅内参miRNA与基因的筛选与验证————作者:周新裕;仇梓杰;黄金恒;乜晓凤;杨全;廖沛然;

摘要:本研究旨在从岗梅根中筛选出镉胁迫下稳定表达的内参miRNA和基因,以测定岗梅根中镉胁迫响应miRNA及其靶基因表达量。本研究提取了不同镉胁迫时间处理的岗梅根的总RNA进行逆转录后,通过RT-qPCR实验,测定了9个候选内参miRNA和8个候选内参基因Ct值,并通过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等工具进行了综合系统分析,筛选出最佳内参miRNA和基因。之...

近40 a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研究进展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作者:顾宗丽;姜春前;黄兴召;刘建中;臧毅明;白彦锋;

摘要:分析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人员开展杉木人工林土壤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基于CiteSpace软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知网(CNKI)中1994—2024年国内关于杉木人工林土壤研究的目标文献3163篇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知识图谱。结果显示:发表的期刊以《生态学报》《林业科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等林学和生态学期刊为主;研究机构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为主;排名前10名的...

外源物对多环芳烃抑制厌氧消化的缓解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孙喜圆;敖国旭;王兆轩;葛菁萍;凌宏志;孙珊珊;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厌氧消化作为一种高效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能够兼具减少排放和回收能源两项优点,但厌氧消化由于过程涉及多种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多环芳烃(PAHs)作为一类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厂排放废水、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及汽车尾气排放等人类活动,具有高生物毒性和吸附性。在厌氧消化过程中,PAHs常与污泥或其他物料相混合,影响水解、酸...

“苔——藻—SJP”对沙化土地生物结皮恢复的影响————作者:秦欣科;李琪;李宇航;张慧媛;何昌龙;黄欣瑞;张威振;雷泞菲;裴向军;

摘要:近年来,土地沙漠化已然成为全球最重要且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生物结皮能够形成具有一定覆盖面、覆盖厚度和发育较好的保护层,这对沙化土地的生态恢复有益。然而,“生物—化学”联合结皮对沙化土地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了新疆和田地区沙土,添加SJP有机材料,并搭配不同种类与浓度的苔藓(朵朵藓、星星藓、翡翠藓)以及藻类(固氮鱼腥藻、小颤藻、土生绿球藻)构建沙土结皮层,结合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

生物炭基肥料减量基施对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作者:肖卓熙;张智;刘东海;乔艳;李世涛;胡诚;

摘要:为探讨生物炭基肥料在中低产田水稻生产上增产提效的应用潜力,在湖北阳新和沙市地区以中低产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CK)、习惯施肥(F)、习惯施肥+生物炭(FB)、生物炭基肥料(BF1)、生物炭基肥料减量10%(BF2)、生物炭基肥料减量20%(BF3) 6个处理,研究生物炭基肥料减量基施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基肥料增加了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和秸秆...

氮肥减量配施生物刺激素对甜叶菊氮素吸收及糖苷含量的影响————作者:赵玺;宿翠翠;谢忠清;

摘要:研究减氮配施生物刺激素黄腐酸和壳聚糖对甜叶菊生长发育、糖苷含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为甜叶菊生产优化施肥方案及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以甜叶菊为供试材料,设置常规施氮量(300 kg/hm2)、减氮20%(240 kg/hm2)、减氮40%(180 kg/hm2)及不施氮(0 kg/hm2) 4个施氮水平,分别配施生...

声明

摘要:<正>当前有个别网站及个人非法盗用《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名义,以接收投稿为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利益和本刊的声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刊在此郑重声明:《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不接收邮箱投稿,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代理接收本刊稿件。两刊的投稿网址为http://www.casb.org.cn/,http://nxxb.caass.org.cn/,敬请广大作者注意...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修复研究进展:聚焦细菌趋化性机制与应用————作者:刘远彤;石悦琪;敖国旭;王兆轩;孙珊珊;

摘要: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浓度高达几千微克每千克,已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不仅成本高昂,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生物修复已被证明具有清洁、可持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PAHs污染的土壤修复中。重要的是,细菌趋化性机制可使得更多的PAHs降解菌主动地移向...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