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科技》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4-1278/S
国际标准刊号:1007-5739
主办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主管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湖北畜牧兽医》农业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农村经济》核心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为客户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渠道的中介服务。本站是《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的依托网站,《现代农业科技》杂志是本站的主体杂志,直接负责该杂志的的推荐、征稿、信息整理收录等工作。网站本着用心为客户服务的原则,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推荐最适合您的论文栏目,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现代农业科技》期刊简介
  
  《现代农业科技》于1972年创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优秀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国内刊号:CN:34-1278/S、国际刊号:ISSN:1007-5739。
  
  《现代农业科技》系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全国农业领域职称评定认定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4期目录
  
  沼液对莱阳梨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贺红
  蔬菜园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研究..............................伍斌生
  不同种植技术对中药莪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梁菊秀
  叶菜型甘薯在北方水稻育秧大棚的引种研究..................唐傲
  鹰嘴蜜桃引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张新华
  民乐县大蒜"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范宏伟
  滇西北冷凉山区苹果套袋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彭德青
  南通地区大棚甘蔗套种毛豆高效栽培技术....................周福余
  优质薯蓣地方品种糯米薯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陈体员
  黄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邢霁
  西平县晚秋黄梨引种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伊娟红
  桂中甘蔗+马铃薯+生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杨祖丽
  九龙镇烤烟地套种秋马铃薯生产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陈利书
  茄子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苏彩霞
     
     1.期刊推荐
  网站所有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省级、国家级、核心正规刊物,具有国内国外双刊号。凡增刊、假刊、各类专刊、版权有争议的未经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非法刊物均谢绝合作与发表。
  
  2.写作指导
  我们拥有众多来自各领域专业知识过硬、写作经验丰富的的论文编辑团队,并拥有一批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您的论文发表把脉献策。如果您有需要,我们将以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标准竭诚为您服务,直到您满意为止。
  
  3.投稿保证
  对于收到的论文稿件,本公司会有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处理,保证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意见,并根据发表要求以及您的需要负责审核、润笔等工作!
  
  4.客户投诉及建议
  鸣网专门设立了客户投诉电话,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不满之处,或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我们的相关负责人会第一时间为您解决和答复。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服务人员满意,请转告你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现代农业科技》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现代农业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滴灌春小麦对不同灌溉定额的响应及最优灌水量研究————作者:何毅;张敏;陈永伟;徐灿;杨波;马文礼;

摘要: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宁3015适宜的灌溉定额,设置5个灌水梯度(1 911.0、2 644.5、3 688.5、4 728.0、5 779.5 m3/hm2),探究不同灌水量对滴灌小麦生长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对小麦生育期、抗病性、农艺性状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指标表现为随着灌...

2023—2024年度枞阳县小麦新品种展示与示范试验————作者:何孔格;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在枞阳县推广的小麦品种,加快该县小麦新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特于2023—2024年度在枞阳县藕山镇开展了小麦新品种展示与示范试验,对各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穗层整齐度、穗型等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结构及产量,抗赤霉病及冻害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枞阳县当年的气候条件下,各品种在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最终的实际产量排在前6位的小麦品种分别为扬麦39、扬麦33、扬...

云南省饲料大麦品种区域试验————作者:蒋彦华;董林波;胡家权;王勤方;朱玉芬;唐永生;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曲靖市种植的优质高产饲料大麦新品种,对2023—2024年度云南省饲料大麦品种区域试验曲靖点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保饲麦20BJ-35、保饲麦20-J15和凤21-15这3个品种(系)2年的平均产量高于对照V43,建议通过区试并推荐品种登记;云大麦23YD(六)-3、云饲麦MF22-7和云饲麦MF22-16这3个品种(系)较对照减产,建议淘汰;保饲麦20BJ-31、凤22...

2024年金寨县优质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作者:祝尊友;伍倩倩;台金鹏;马克双;陈莉;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金寨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推动水稻产业高效发展,2024年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集中展示,综合调查分析各品种对稻瘟病、稻曲病和稻粒黑粉病的抗性和结实率、丛有效穗数、抗倒伏能力、生育期、理论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易两优311、桃两优33、N两优8424、缘两优968、玮两优1019、源两优600、筑优钰禾、晶两优534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金寨稻区推广种植

复杂生物样本体系中甘油磷脂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作者:马会芳;陈丽;潘晓威;刘丽丽;潘政;叶剑芝;

摘要:甘油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种类繁多且含量极低,加之其结构中缺乏易于电离的官能团,直接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颇具挑战。通过衍生化技术,甘油磷脂可被转化为更易于分析和检测的化合物,这不仅提升了离子化效率,还改善了色谱分离度,并增强了质谱(MS)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衍生化技术在甘油磷脂的定量分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鉴于此,综述了甘油磷脂的纯化与富集方法、衍生化定量分析技术以及衍生化试剂...

中国与东盟墨鱼及鱿鱼产品标准比对分析————作者:陈姿竹;黎天勇;麦晨;李志勇;聂丹丹;陈少杰;

摘要:为了提升中国墨鱼和鱿鱼产品的质量,提高中国出口东盟国家的市场准入率,从感官要求、等级、理化指标、重金属限量、微生物指标和兽药残留限量共6个方面对比分析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墨鱼及鱿鱼产品质量标准的异同。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相关国家墨鱼和鱿鱼产品标准在6个方面的质量要求均有差异。中国的产品标准整体上更详细;理化指标方面,中国对墨鱼挥发性盐基氮有更细致的要求,仅中国对组胺作出要求,仅柬埔寨和菲律宾对添加剂...

家蚕肠道益生菌功能研究进展————作者:范仕弘;邵榆岚;李玲利;张永红;白兴荣;

摘要:家蚕(Bombyx mori)是鳞翅目蚕蛾科(Bombycidae)昆虫,具有遗传背景稳定、生命周期短、生长迅速的特点。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和重要的经济昆虫,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从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免疫健康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家蚕肠道微生物中益生菌的多种功能,其通过产生各种消化酶来调节家蚕代谢,起到辅助消化、防御病原菌、维持菌群稳定等作用,同时可以提升家蚕对...

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分析————作者:梁娥;金睿;唐婷婷;黄系伦;朱正美;张来;

摘要:以竹节参根、茎、叶、果实和根状茎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基于IT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期为后续研究竹节参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探寻能够产生竹节参皂苷类活性物质或促进该物质积累的菌株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高通量测序25个样本共获得2 668个ASVs,被注释到10门35纲98目242科475属714种,竹节参5个组织内生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表现...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育种利用现状综述————作者:刘忠贤;刘军化;胡景涛;黄世炎;黄成志;

摘要:稻瘟病作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生在我国各个稻作区,严重制约着我国粮食安全。在深入解析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子生物学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抗性基因定位、克隆及育种利用现状,预测了抗稻瘟病未来研究方向,对选育抗稻瘟病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指出培育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是解决水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深度学习的番茄叶片病害检测研究————作者:龚昌智;郭丹丹;

摘要:为了提升番茄叶片病害检测准确性与模型泛用性,采用SSD、Fast R-CNN、YOLOv7和YOLOv8这4种目标检测模型,对番茄叶片的早疫病、晚疫病和灰霉病进行了检测效果对比。结果显示,4种模型均能实现对番茄叶片病害的有效检测,尤以YOLOv8表现卓越,其检测效果精细,对小病害特征分辨力强,且相比Fast R-CNN和YOLOv7减少了对早疫病和晚疫病的漏检情况。考虑到样本数量对模型训练的影响,...

植物单细胞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研究进展————作者:张旭东;孙善文;

摘要: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ory network,GRN)推断在系统生物学中占有核心地位,近年来单细胞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研究者能够在单细胞分辨率下获取基因和细胞的调控信息,推动了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基于此,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单细胞基因调控网络推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的模型,包括互信息法、回归模型、贝叶斯网络、布尔网络、常微分方程和深度学习方法。此外,还探讨了部分现有方...

基于深度学习的森林遥感影像碳汇计量与效益分析方法综述————作者:顾雨素;汪润;陈明阳;陈静;蔡海涵;宋雅嵚;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碳汇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碳汇计量是评估碳汇项目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深度学习技术在碳排放管理上显示出了强大的潜力。在此背景下,聚焦于遥感数据采集与碳汇计量方法,涉及Landsat、高光谱、雷达等多种遥感数据,以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碳汇计量方式,详细阐述了各类数据的特点、应用及其对碳汇计量的贡献,并介绍了深度...

草莓病虫害智能检测与治理装置的研究————作者:孙宇航;郝传柱;李晓菲;

摘要:随着草莓产业规模化发展,病虫害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草莓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传统人工检测依赖经验判断,存在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基于此,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物联网技术的草莓病虫害智能检测与治理装置。系统由核心处理单元、图像采集模块、雷达定位模块、显示与交互模块、行进模块、侧倾微风灭杀消毒模块和环境检测感知模块7个部分组成,将环境参数、病害数据及施药轨迹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

彩色小麦新品种蒙紫麦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作者:刘娟;吴晓华;叶君;张海斌;赵轩微;王小兵;

摘要:蒙紫麦2号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以漯055为母本、宁春46号为父本培育而成的新型彩色小麦品种,于2024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麦2024004号)。蒙紫麦2号植株紧凑、茎秆强壮,富含铁元素和花青素,对叶锈病和条锈病免疫,并且对白粉病表现出极强的抗性。探讨了蒙紫麦2号的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介绍了特征特性,阐述了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金香优301选育及制种技术————作者:蔡海辉;贾兴娜;李新昌;杨毅;

摘要:金香优301是由肇庆学院和中种华南(广州)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利用不育系金香A与恢复系中种恢301经杂交筛选而成的香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分蘖力强、结实率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好、米质好等特点,于2023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220025)。阐述了金香优301的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以期为金香优301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浙南地区草莓智能玻璃温室栽培管理技术及栽培表现————作者:林婷薇;王颖;岳雅妮;高贤义;江景勇;王云冰;

摘要:草莓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草莓智能化和精准化生产对提高草莓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了浙南地区草莓智能玻璃温室栽培管理技术,具体包括温室设计、基质及草莓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环境调控和植株管理,并从叶绿素相对含量变化、平均单果重、果实横纵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总结了草莓栽培表现,以期为草莓智能化和精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浙南地区温郁金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作者:许聪蕾;潘陈祥;周继洲;吴文庆;

摘要:温郁金为温州地区特色道地药材,因质量高和应用广泛而被选为“浙八味”之一。温郁金生长周期约240 d,传统种植中培土、除草、收获等生产关键环节需要耗费大量人力,长生长周期与高人工成本影响了温郁金的种植效益。为此,从播前准备、播种覆膜、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全面收获、加工方面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浙南地区的温郁金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温郁金栽培提供参考

速效化肥减量配施缓释肥在迟播密植油菜上的施用效果————作者:朱秋丽;周欣;赵月;张淋翔;胡要方;

摘要:为探究速效化肥减量配施缓释肥在迟播密植油菜上的施用效果,设置不施肥(F0)、常规施肥(F)、缓释肥750 kg/hm2一次性基施(F50)、缓释肥900 kg/hm2一次性基施(F60)、缓释肥750 kg/hm2基施+尿素135 kg/hm2基...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郓豆1号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作者:邵友伦;

摘要:为了筛选出郓豆1号大豆在宿州市种植适合的播期及密度条件,设置5个播期、5个密度处理,比较了郓豆1号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底荚高度、百粒重、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郓豆1号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底荚高度、产量等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百粒重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播期6月16日、23日处理产量分别为4 011.6、3 987.7 kg/hm2,明...

大豆油脂品质改良的遗传基础与育种策略研究进展————作者:竹梦婕;朱倩;

摘要: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大豆油脂品质改良成为育种学研究的重点。在介绍大豆油脂组成与品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大豆油脂品质的遗传基础、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基因组选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指出了未来大豆油脂品质改良将持续依赖分子育种技术,多学科合作和跨领域研究对于育种策略的实施至关重要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