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中国土壤与肥料》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
《中国土壤与肥料》主要刊登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水资源、农业微生物、分析测试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及国内外发展动态等。
期刊栏目:
专家论坛、专题综述、研究报告、分析方法、研究简报、技术讲座、经验交流、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动态、信息窗等栏目。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中国土壤与肥料最新期刊目录
南方丘陵区典型柑橘园不同坡位土壤固持磷的特性————作者:潘俊羽;周雨舟;廖文娟;刘福;周卫军;崔浩杰;
摘要:本文探讨了南方丘陵区柑橘园不同坡位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特征,旨在为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差异化施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重庆、湖南、广西典型柑橘园坡上坡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磷吸附解吸试验,结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明确了不同坡位柑橘园土壤吸附磷的最大容量(Qmax)、吸附反应常数(K)、最大缓冲容量(MBC),磷的解吸率(PDR)等特性。结果表明,(1)通过Langm...
园林废弃物堆肥对‘帛玉’萱草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作者:王帆;种培芳;王霞;李海龙;高莉莉;郑燕;
摘要:研究园林废弃物堆肥不同施加量对‘帛玉’萱草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可为实现园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帛玉’萱草的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指导。通过不同堆肥施用量(CK、T1、T2、T3、T4)对‘帛玉’萱草的生长(根长、叶宽、叶长、株高等)、生理指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OD、SOD、CAT等)及土壤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蛋白酶、磷酸酶)的不同效应,探究促进‘帛玉’萱草生长的园林废弃物堆肥施...
牡蛎壳粉结合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酸化改良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作者:张天赐;白玲利;马怡斐;游雪芸;黄丽玲;张江周;
摘要:长期过量施肥造成了稻田土壤酸化,而改良酸化土壤对提升水稻产量和促进土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设置农户常规施肥(FFP)、优化施肥(OPT)和优化施肥+牡蛎壳粉+秸秆还田(SHM)3个施肥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FP 相比,OPT和SHM均显著提升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降低了交换性酸和铝含量。在土壤细菌群落方面,SH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细...
秸秆还田调控红壤酸化的效应————作者:杨昌富;张璐;覃双结;陈波浪;文石林;蔡泽江;
摘要:研究秸秆还田下红壤酸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为红壤酸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的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加秸秆还田(NPKS)处理,分析了土壤pH、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离子、有机碳组分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与CK相比,NPKS和NPK处理土壤pH分别显著降低0.83和1.01个单位,与NPK相比,NPKS显著提高0.18个单位。与CK相比,NPKS和NPK土壤交换性酸含...
有机肥施用方式对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组分的调控效应————作者:王朝慧;李希来;杨鹏年;高佩;柴瑜;佘延娣;周怡志;
摘要:为探究有机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斑块化退化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特征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条施(R)、撒施(B)两种施肥方式,三种施肥水平(M1=1500 kg/hm2;M2=7500 kg/hm2;M3=13500 kg/hm2和空白对照M0=0 kg/hm2),通过对植被土壤特征进行分析和...
微生物菌剂与钾长石配施对烤烟根系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作者:曾文龙;张瑛;林润英;沈平;林正峰;梁开彬;谢彩燕;姬小明;杨晓朋;吴树松;
摘要:探究钾长石土壤调理剂与不同用量的胶质芽孢杆菌配施对翠碧一号烤烟根系生长及烤烟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长汀烟区土壤改良及提高土壤微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施加不同用量的胶质芽孢杆菌菌剂(T1、T2、T3处理)、钾长石土壤调理剂(T4处理)、钾长石土壤调理剂+不同用量的胶质芽孢杆菌菌剂(T5、T6、T7处理)的烤烟根系发育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
土壤改良剂对红壤活性铝形态及甜玉米铝吸收的影响————作者:李婷婷;边忻阳;陈红梅;严小连;李清华;刘丽华;刘珠;王飞;
摘要:为明确配施酸性土壤改良剂对红壤活性铝形态及甜玉米铝吸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单施化肥(F)、化肥配施有机肥(OMF)和化肥配施牡蛎壳粉(OSF)4个处理。结果表明:(1)配施改良剂显著降低了甜玉米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铝含量,分别降低15.54%~39.61%和24.48%~36.72%;同时,植株干物质量分别提高28.97%~35.24%和66.52%~83.26%。(...
麦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棉田土壤氮素及棉花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作者:邹宇傲;周乾顺;杨凯;黄富春;吴启侠;朱建强;
摘要:为研究麦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棉田土壤氮素及棉花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为麦秆还田条件下棉花的氮肥运筹提供理论参考。于2023年采用裂区设计,以麦秆不还田(T0)与麦秆还田(T1)为主区,5种氮肥运筹(不施氮肥(F0)、常规施肥(F1):施用普通复合肥,花铃期追施尿素,基追比:6∶4、减氮处理1(F2):较F1基肥和追肥都减氮20%、施用控释尿素(F3):树脂包膜尿素,控释期为90 d。减氮处理2...
种植年限对设施菜地土壤理化特性及供肥能力影响研究————作者:陈亮亮;张鸿龄;孙玲玲;段运思;张金鑫;刘鑫仪;陈奕阳;马国峰;
摘要:中长期设施菜地因高频连续种植造成连作障碍,土壤存在供肥能力下降、养分失衡、土壤酸化和盐渍累积问题。为阐明设施菜地土壤理化特性和供肥能力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规律,以沈阳典型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采集种植年限分别为1~5、6~10、11~15、16~20和21~25年的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壤,分析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肥力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规律及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
不同有机物料对草甸土理化性质、有机碳组分及腐殖质的影响————作者:罗卓云;贺婉莹;佟师师;王庆阳;曹殿云;陈温福;兰宇;
摘要:分析不同有机物料对草甸土理化性质、有机碳及腐殖质的影响,为防止草甸土肥力退化、提高草甸土生产力做理论支撑。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单施化肥(CK)、生物炭与化肥配施(BF)、秸秆与化肥配施(SF)、有机肥与化肥配施(OF),各处理等量肥料添加,BF、SF、OF处理等碳量添加。结果表明:(1)3种有机物料添加均可增加土壤速效钾、碱解氮及土壤pH,其中生物炭添加对于土壤速效钾和碱解氮增加较多,分别可达17...
红壤性水稻土无机磷形态周年内变化及与磷肥利用率的关系————作者:黄晶;周玲红;高菊生;李冬初;刘立生;邹平;刘淑军;张会民;
摘要:红壤区稻田土壤磷素有效供应是保障水稻丰产的关键,土壤磷素有效性与磷形态转化密切相关,但目前对于不同施肥下双季稻关键生育期无机磷形态的变化及其与水稻磷肥利用效率的关系仍不明确。基于1982年开始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定位试验,选择不施肥对照(CK)、单施有机肥(M)、单施化肥氮磷钾(NPK)和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NPKM)处理,监测双季稻关键生育期无机磷组分变化以及磷肥利用率,并解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
间作甘薯对烤烟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作者:张书豪;王玉洁;何冰;宋正熊;张治国;王悦华;温烜琳;崔钰杰;姬米源;焦念元;高佳凯;王艳芳;和梦颖;刘领;
摘要:为探究间作甘薯对烤烟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以烤烟(LY1306)和甘薯(普薯32)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田间种植方式的盆栽受控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种植方式(M:烤烟单作;I:烤烟甘薯间作)和施氮水平(N1:不施用氮肥;N2:正常施用氮肥,N 0.80 g/盆)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群落组成及群落结构的影响,并结合烤烟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烤烟根际土壤细...
微藻生物肥对大豆生长及其土壤氮转化功能基因的影响————作者:罗建平;杜晨璐;王雪姣;唐海洋;王红雷;韦革宏;
摘要:为缓解化肥过度施用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选取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GY-D12)进行规模化培养以制备微藻生物肥料。研究设置微藻生物肥(MF)、尿素(U)和对照(CK)3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探究微藻生物肥对土壤养分、大豆生长以及土壤氮转化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处理相比,MF处理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降低土壤硝态氮...
徐紫薯8号优选栽插密度与氮钾施肥方案研究————作者:刘明;靳容;于永超;赵鹏;张强强;朱晓亚;王静;唐忠厚;
摘要:为筛选徐紫薯8号适宜的栽插密度和氮钾肥施用水平,选取栽插密度(D,5.25万、6.00万和6.75万株·hm-2)、施氮量(N,0、45、90 kg·hm-2)和施钾(K2O)量(K,0、120、240 kg·hm-2)作为影响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评价不同处理组合对...
连作土壤高温处理与摩西球囊霉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作者:黄欢;樊娅萍;宋柏权;王倡宪;
摘要:为明确连作土壤高温处理与摩西球囊霉对黄瓜幼苗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对黄瓜连作土壤分别进行50与55℃处理,然后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分别于高温处理与未处理的土壤上培育黄瓜幼苗,育苗时接种摩西球囊霉,并设立相应不接种对照,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经高温处理后,土壤质量明显改善,表现为高温处理土壤的碱解氮与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未处理的土壤,其中,55℃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
铅胁迫下北苍术幼苗生长生理响应及耐铅性分析————作者:张赛;张明慧;孙成龙;张煜彬;赵文君;赵思源;范圣此;郑金双;
摘要:探究不同土壤浓度铅(Pb)胁迫下北苍术幼苗生长、生理和Pb含量的响应特征,以期为北苍术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试验在不同时间(0、5、10、15、25 d)挖取施入不同土壤浓度Pb(0、66.67、133.33、200.00和266.67 mg·kg-1)处理的北苍术幼苗,分析北苍术幼苗在生长、生理和Pb含量等方面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b处理条件下,北苍术幼苗生长相关...
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环境友好型包膜缓释材料的研究————作者:张佳慧;邹洪涛;苏沛瑶;韩艳玉;
摘要:为了实现农业废弃物利用最大化,提高化肥利用率,采用菌渣、枯枝落叶和玉米秸秆3种农业废弃物作为原料,加入聚乙二醇、甘油和浓硫酸制备了一系列环境友好型生物基包膜缓释材料。为了提高膜材料缓释性能,利用纳米二氧化硅构建网络互穿结构,提高了膜材料的致密性。利用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改性后的膜材料表面,进一步提高膜材料的疏水性能。研究表明:(1)菌渣和枯枝落叶的最佳液化条件为每克菌...
江汉平原稻虾种养体系水稻施肥状况调查与分析————作者:张欣蕊;徐鸣爽;张万洋;马天桥;齐振宏;李小坤;
摘要:为明确湖北省江汉平原稻虾种养体系下水稻施肥的特征及其与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的差异,为稻虾种养体系的施肥进行科学指导并为其推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选取9个稻虾种养体系规模较大的县(市、区),以两种水稻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两种模式下水稻施用肥料的类型、养分用量、施肥时期、施肥方式等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江汉平原稻虾种养体系水稻施用的主要肥料品种是复合肥和尿素;N、P 轮作对植烟土壤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及烟叶化学成分影响的Meta分析————作者:矣小鹏;廖永琴;韩天华;赵应辉;施竹凤;普特;何永宏;李学卫;杨佩文;贺彪; 摘要:为了探究轮作种植模式对植烟土壤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及烟叶化学成分影响,揭示影响烟叶化学品质的关键因子,在Web of Science、Springer、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Google Scholar等中英文数据库,以长期定位试验、烟草轮作、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烟叶化学成分为关键词,筛选代表性文章51篇,涉及轮作试验194个,非轮作对照试验51个,提取有效田间数据1008组,通过Meta分析、... 整合分析秸秆还田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作者:宫志锋;吴泽璐;丁可欣;佘文静;柴如山;王擎运;汪建飞;马超; 摘要:为明确秸秆还田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磷肥利用率的影响,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和农业措施下作物磷肥利用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秸秆还田对作物磷肥利用率影响的27篇文献163条数据,利用整合分析,探究作物磷素吸收量和磷肥利用率对秸秆还田的响应。结果表明,整体上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升磷素吸收量(效应值的范围为7.78%~16.44%),但对磷肥利用率无显著影响。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高磷(全磷含量0.7...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