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科技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环保科技

环保科技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2-1143/X
国际标准刊号:1674-0254
主办单位: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主管单位:贵州省环境保护厅
上一本期杂志:海洋学报杂志中国海洋学会主办刊物
下一本期杂志:环境影响评价杂志换进该研究人员论文

   《环保科技》杂志简介

  《环保科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y(双月刊)曾用刊名:贵州环保科技,1979年创刊,立足贵州,面向全国,是开展环境科学领域学术交流、学术讨论的园地。刊载环境科研,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环境评测,论述等。适合广大环境部门工作者,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广大科技人员与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环保科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环保科技》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环保科技》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475;总被引频次:236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505;综合影响因子:0.274

  《环保科技》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应用技术、环境评价、环境论坛、监测调查、论述。

  《环保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环保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重力式无阀滤池的若干设计及运行问题探讨————作者:李斌;

摘要:随着农村供水保障行动及城乡供水一体化等民生工程的推进,重力式无阀滤池在农村供水等小规模水厂中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云南某县农村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深入分析重力式无阀滤池的工作原理,整理重力式无阀滤池遇到的运行问题及解决措施。经过理论计算及现场调研剖析,解决了部分老旧水厂的运行不畅及出水不达标问题,满足滤后出水浊度<1 NTU。总结问题并提炼关键技术,以期为重力式无阀滤池的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建议...

乡镇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实施对策分析——以贵州纳雍阳长镇为例————作者:杨极;陈守应;孙财远;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各乡镇的集镇化建设也在迅速地推进,在乡镇的发展中,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贵州阳长镇已建污水管网现状,对已建污水管网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为后期同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及提升改造,优化管网设计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典型商业综合体屋面设备隔声降噪设计与应用————作者:陈頔;嵇严;王凡;胡小明;

摘要:商业综合体周边通常紧邻住宅及高档办公建筑,综合体附属的室外建筑服务设备所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普遍。本文针对某商业综合体屋面设备噪声影响周边办公楼的问题进行隔声降噪改造,提出排油烟风机和冷却塔的隔声、消声方案。改造后办公楼区域背景噪声均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室内声环境良好,原有的噪声问题得到解决。该项目噪声治理结果表明:排油烟风机采用隔声罩进行隔声降噪有明显的效果;冷却塔顶部风扇对高层建筑产生影响时...

MOFs/COFs复合材料处理环境中有机砷的研究进展————作者:龚妍;周天昕;曹书慧;霍丽娟;

摘要:有机砷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其去甲基化过程中会转变为更具毒性的无机砷,加剧环境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有效去除有机砷具有重要的环境和公共健康意义。金属有机骨架(MOFs)和共价有机骨架(COFs)材料因具有合成简单、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优异、易于改性等优点,成为去除有机砷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MOFs和COFs材料在去除环境中有机砷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吸附有机砷的MOFs和COFs材料的...

华南地区城市人工湖生态修复治理技术应用——以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公园景观湖治理工程为例————作者:程冰冰;

摘要:针对华南地区城市人工湖富营养化治理中存在的技术碎片化、生态修复长效性不足等难题,本文以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公园景观湖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生物-生态协同调控技术体系”(Bio-Ecological Synergistic Regulation, BESR),通过构建“沉水植物-功能微生物-水生动物”三级自净系统,实现水体生态功能的全链条修复。治理后湖体水质由劣V类提升至Ⅱ类,且关键指标(TP≤0....

基于STIRPAT模型的港口碳中和发展路径研究及建议——以北方某大型港口为例————作者:孟琪;赵鲁华;周亿迎;邓红梅;

摘要:本研究以北方某大型港口为例,基于STIRPAT模型深入探讨了港口碳中和的发展路径及建议。STIRPAT模型将港口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吞吐量引入到模型中,并设定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核算港口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分析了港口的碳排放特征和水平,设置了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对港口未来的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在低碳情景下,港口总体碳排放可于2030年达到峰值...

武汉某医疗废水处理系统优化运营实例————作者:王伟龙;张蒙纳;朱倩;王铸;李骎;龙少鹏;

摘要: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应急医院废水病毒充分消杀及水处理系统高效运行,同时也为类似多级处理药剂投加互相制约、多级药剂余量有精确控制需求的水处理场景提供经济可行的参考案例,以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武汉某医疗废水应急处理运营项目为例,通过优化多级连锁逻辑、设定缓冲控制范围及强化内回流传质,提高稳定性、精度、安全性、经济性,结果如下:(1)运行平稳性提高,COD、氨氮、余氯等全面达标,出水余氯精确调控至6.5~...

改良剂对砷、锑污染土壤作用机理及效果研究进展————作者:何雪莲;梁凌;韦超前;段明宇;

摘要: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毒元素砷(As)、锑(Sb)在土壤中富集累积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农业安全与人体健康。然而,关于As、Sb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众多,不同的技术有着不同特点,其中改良剂原位钝化因高效快速、成本低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为全面了解不同改良剂对As、Sb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进展,本研究系统梳理了As、Sb污染土壤修复常用改良剂,重点探讨其修复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常用改良...

2010—2017年漳江水域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作者:席英玉;杨妙峰;郑盛华;林娇;姜双城;林永青;许翠娅;

摘要:根据2010—2017年漳江的环境质量调查资料,对漳江水域中Cu、Pb、Zn、Cd、Hg、As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Cu含量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Pb含量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Zn含量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Cd含量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Hg含量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As含量平水期>丰水期>枯...

贵州省发电行业碳氧化率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分析————作者:陈遂;

摘要:本研究旨在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对碳减排进程构成的严峻挑战,针对燃煤电厂碳排放精准计量这一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需求,深入分析了贵州省发电行业碳氧化率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碳氧化率与碳排放强度呈显著正向关联机制,即氧化率升高将导致碳排放量增长,反之则产生减排效应。(2)实测数据校正对履约成本影响显著,A电厂因实测碳氧化率显著低于缺省值,导致其碳排放偏差量达39.57万吨,将使企业在202...

盐城市典型农田灌区退水对下游水质的影响————作者:邵楠;魏高磊;王学涛;

摘要:为研究农田退水对下游水质的影响,厘清影响下游水质的主要因素,达到改善灌区退水水质目的,于2022年对盐城市典型农田灌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农田退水水质变化的化学因子有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不同灌区有所差异。汛期7-8月是灌区污染物出现次数最多的月份,相比4-6月,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污染物浓度最高分别增加365.5%、862.5%、377.7%、43...

贵州省六盘水市英武水库工程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作者:彭乾乾;吕承胜;熊斌梅;朱来英;刘时城;

摘要:为了解英武水库工程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运用ArcGIS和FRAGSTATS 4.2软件,定量分析了英武水库工程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英武水库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区景观空间格局;工程建设对农田和湿地景观影响较大,建设后农田景观依旧是优势斑块类型,湿地类型PLAND、CONTAG、IJI和AI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探索工程建设对评价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典型工业城市大气VOCs分物种清单溯源研究:以洛阳为例————作者:张莹莹;周兵利;陈建新;刘献辉;王永震;阮方;刘婧冉;沈永锋;王锐;

摘要:基于本地污染源调查,建立了洛阳市城区VOCs排放清单及组分清单,并评估了VOCs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2020年洛阳市区VOCs主要排放自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和移动源,其排放量分别为17 424 t、8 081 t、6 753 t和6 240 t,占比分别为43%、20%、16%和15%。各VOCs组分中,间/对二甲苯的臭氧生成潜势最大,其OFP值为18 ...

台风“泰利”外围下沉气流对贵阳市臭氧浓度的影响分析————作者:赵晓韵;钟敏文;张春辉;徐鹏;

摘要:为探究台风过程对贵阳市臭氧(O3)浓度的影响,选取2023年7月14—18日台风“泰利”过程,结合气象要素资料和空气质量数据对此次过程贵阳市臭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台风“泰利”外围下沉气流影响,贵阳市维持晴热天气,紫外辐射强,高温低湿的气象条件利于O3的生成,15-18日O3_8浓度分别达到125、127、145、134μg/...

大连市大气降水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作者:冯诗婧;郑仁丹;陈建宇;

摘要:采用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大连市大气降水的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大连市降水个数及酸雨等级正在得到改善,酸雨类型为混合型。利用富集因子法、端源贡献法分析各离子的潜在来源,SO42-和NO-3受人为源的影响较大;Ca2+、Mg2+和K+主要来自...

2002—2023年长江流域植被和干旱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作者:向昭;杨子寒;陈威;张灯灯;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和经济区域,研究该区域植被变化对干旱事件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2002—2023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数据的结果显示:(1)长江流域植被在过去21年间整体呈变绿趋势,但局部地区如江汉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植被呈现出褐化趋势;(2)长江流域分别在2006年、2011年和2022...

土壤类型对喀斯特山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的影响——以贵阳周边某未开发地块为例————作者:李培林;杨雨嘉;

摘要:喀斯特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土壤类型变化较大,部分类型土壤感观相似,鉴别较为困难,在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时如果未精确掌握土壤类型将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以贵阳市某城市周边未开发地块为例,探究土壤类型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的影响。在调查中识别出污染物为重金属及石油烃,土壤类型为黄色石灰(岩)土,通过8个点位23个土壤样品的分析,发现该项目出现砷超过筛选值的情况(最高54.4 mg/kg)...

改造工艺对积存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研究————作者:金勇;李力;

摘要:针对目前城市面临着卫生生活垃圾填埋场内积存的渗滤液处置困难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实验探究,探索合适的处理工艺。通过采用“酸化破乳+微电解+类Fenton+耐盐菌生化”工艺进行降解积存的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了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对积存的渗滤液降解效果的影响。积存的渗滤液处理前后的COD和可生化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1.5,该方法对COD去除率最高达到了99.11%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用于肉类加工废水的工程设计————作者:刘海超;张宝中;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用于某肉类加工废水的工程设计,采用“预处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AO生化系统+消毒”工艺对北方某肉类加工废水进行处理。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6 000 m3/d,出水水质满足《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1992)中B类肉制品加工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中B等级标准,该工艺具有出水效...

PVA-SA提高玉米芯作为反硝化碳源的缓释性能研究————作者:苏苑君;谢舒婷;王跃昌;刘爽;

摘要:为了解在植物碳源中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对低C/N条件下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制备了PVA-SA-玉米芯和玉米芯缓释碳源,分别在静态试验条件和动态试验条件下,了解两种缓释碳源的释碳性能及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显示,PVA-SA-玉米芯Cm为10 000 mg/(g·L),而玉米芯仅为666.67 mg/(g·L),表明在玉米芯中添加PVA和SA能提高释碳能力,即PVA-...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