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系统工程》电力工程期刊,创刊于1985年,由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是专业技术性刊物。
《电站系统工程》报道国内外电力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读者对象为电力专业的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有英文目次和英文文摘,继承《动力系统工程》。获奖情况: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本刊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电站系统工程杂志栏目设置
专题综述、火电技术、水电技术、煤燃烧技术、新能源、自动控制、测试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制造运行经验、环保技术、标准化、系统化、国内外消息及动态
电站系统工程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
电站系统工程杂志最新目录
脱汞用吸附剂在袋式除尘器内分布均匀性研究 姚跃辉;刁永发;魏忠秋
(4)燃煤锅炉不同氧分压富氧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王鹏
(7)锅炉启动过程中湿法脱硫浆液重金属含量变化实验研究 程开开;孙公钢;王琦
(10)CO2气氛下煤焦对NO还原作用的试验研究 刘一;李相鹏;邵敬爱;王贤华;张世红;陈汉平
(13)三次风浓淡分离布置对小容量锅炉低氮改造效果的影响 王伟平;张玉斌;孙树翁;李斌;张勇
(17)电站低温省煤器变工况特性分析与运行优化 宋景慧[1];李永毅[1];徐齐胜[1];韩宇[2];徐钢[2]
(21)虚拟电厂变频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吴学松[1];朱群志[1];任德刚[2]
(25)煤粉锅炉防止高温腐蚀及降低NOx排放的优化调整 贾里[1];李晓栋[1];蔡新春[2];林树彪[2];徐樑[1];金燕[1]
(29)减轻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结渣的分析及调整 刘综绪;黄永志;胡胜林;周海远;杜学森
(32)基于磨损机理的电站锅炉磨损损伤模式浅析 杨磊[1];李振庆[1];刘景新[1];赵斌[2];王涛[2]
(35)超临界锅炉TP347H高温过热器氧化皮特性的研究 李宽[1];郑媛[2];孙海天[1];贺楠[3]
(38)鲁阳电厂1号机组振动分析及处理 赵世伟[1];刁润丽[2];王培萍[3]
阅读推荐:电站辅机
《电站辅机》杂志旨在介绍电站设备的设计、制造理论和科研成果,同时涵盖许多关于调试、运行、维修等方面的专题文章,及时报道电力行业的各种情报信息。是国内唯一的关于电站辅机方面的技术刊物。可供广大从事电站辅机的科研、设计制造单位和电厂科技人员及有关高等院校师生参考。是一个关于电站辅机方面进行技术交流、探讨的平台。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电站系统工程》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电站系统工程》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电站系统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超超临界百万汽轮发电机组油膜振荡故障分析及处理————作者:许继东;王争明;许永伟;张德利;王其;王萍;
摘要:某百万新建机组在整套启动期间,多次出现发电机转子低频振动大故障。根据现场试验运行数据,分析总结了低频振动故障的现象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故障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表明为发电机轴瓦轻载导致的油膜振荡故障。对此制定了抬升发电机轴瓦标高的处理措施,并对处理后效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发电机轴瓦轻载的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消除油膜振荡故障,保障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可为同类型机组故障处理提供一定经验
双机回热机组变流器甩负荷控制策略研究————作者:余兴刚;王日成;曾俊;陈文;刘复平;
摘要:配备抽汽背压式汽轮机构成双机回热系统的机组增设平衡发电机和变流器后,可大大提升机组的运行经济性和灵活性,但也给机组的运行控制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结合国内首台采用双机回热配平衡发电机的一次再热机组在基建调试过程中发生的几起变流器甩负荷事件,对比分析了MEH自动调节和小汽轮机进汽调门快关两种控制方式的利弊,通过研究变流器甩负荷过程中小汽轮机转速、给水流量等参数的变化趋势,优化完善了变流器甩负荷工况下的运...
基于分级省煤器技术的新建660 MW机组设计与运行————作者:李民;王建梅;刘朝晖;胡念苏;
摘要:探索将分级省煤器技术直接应用于新建机组的设计上,并与其他低温省煤器技术相结合,不但可保证了机组在25%~100%的宽负荷范围内的脱硝效率,而且可降低排烟温度,提高机组效率。机组建成后的热力试验表明,实际运行完全达到设计预期
基于热重分析的蒙西地区典型煤种燃烬特性研究————作者:孙兴业;李丰泉;杨光;荣俊;蔡斌;全向;王超;韩元;
摘要:针对蒙西地区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煤种,选取三个典型电厂采集煤样,研究其着火点、燃烬温度、燃烧速率等燃烧特性参数。研究表明,着火点主要与煤的挥发分含量相关,挥发分含量越高,其着火点越低;燃烬温度主要与煤的焦碳含量相关,煤的焦碳含量越高,其燃烬温度越高;煤的燃烧速率与煤的含碳量呈正相关,与其灰分含量成负相关,其中煤的含碳量越高,其燃烧速率越大,煤的灰分含量越高,燃烧速率越小
接触式磁轭探头的关键技术研究————作者:侯兴隆;
摘要:磁粉检测技术广泛用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部件表面缺陷检验,但对于管座角焊缝等表面不规则部件检测,探头与工件接触不良,导致工件磁化效果不佳,影响缺陷检出率。通过有限元模型探究接触面积对检测漏磁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磁轭触头与工件接触面积增加,缺陷处漏磁场增加,磁痕显示宽度增宽,能够有效增加磁痕肉眼辨识率和缺陷检出率,幷进行新型接触式磁轭探头的设计,采用伸缩式弹簧接触杆,球状接触面,适用于不同结构工...
燃煤锅炉水冷壁防高温腐蚀多元化技术浅析————作者:彭文进;
摘要:从现阶段火电厂实际应用情况出发,通过分析燃煤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发生机理及其防治技术手段,对比各项技术的优缺点,为燃煤锅炉水冷壁防高温腐蚀技术路线的选用提供借鉴
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屏式过热器泄漏原因与解决办法————作者:徐春;
摘要:分析了某电厂1890 t/h超临界机组锅炉屏式过热器T91管材泄漏的原因,结合机组实际情况,通过增加屏过壁温测点、屏式过热器出口安装溶氢测量装置,严格控制机组启动专项措施、及时清理停机后氧化皮等技术方法,解决了锅炉屏式过热器泄漏问题
一次风测量的流场优化改造及不同风门开度下的验证————作者:崔体磊;刘海峰;黄敏智;
摘要:采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对一次风道的流场特性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导流板、均流板和混合器的流场优化方案。研究发现,冷热一次风门开度对流场分布有显著影响,较小开度下风门对一次风起到扰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测量准确性,通过流场优化改造,实现了不同风门开度下一次风的准确测量
一种非标再热参数的高效清洁煤粉锅炉————作者:冯玉霄;曾洁;刘宇钢;黎懋亮;潘绍成;尹朝强;
摘要:针对某高温超高压煤粉工业锅炉项目,再热系统最大温升约70℃、最小温升约20℃的特殊供热机组参数,提出一种全新的高温超高压煤粉锅炉布置型式:只设置一级再热器,并将其布置在后竖井后烟道,再热汽温通过烟气挡板调节;不设置水平烟道,锅炉“背靠背”布置,墙式燃尽风布置型式;省煤器双烟道并联布置。布置型式紧凑、经济,锅炉效率高、排放低,此种锅炉结构可广泛应用
600 MW对冲燃烧锅炉高温硫腐蚀的控制试验研究————作者:刘综绪;杨华磊;朱家英;苗文哲;程佳;贾韶琦;
摘要:高参数的对冲燃烧锅炉水冷壁普遍存在高温腐蚀。以某600 MW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为对象,依据水冷壁高温腐蚀机理,并结合锅炉实际的腐蚀状况,调整贴壁风、外二次风、煤粉细度以及风煤比,发现贴壁风对减弱还原性气氛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为有效地发挥贴壁风的作用,通过改造和试验得出不同运行氧量下的贴壁风挡板开度特性曲线
湿式电机隔热屏冷却水路优化设计分析————作者:洪长艳;谢增林;张尧;李璐;周乐天;周世杰;
摘要:为了隔离主泵高温流体对电机的影响,泵壳与电机之间设置隔热屏装置。在隔热屏下端设计低压冷却水路以带走热量。采用CFD方法,对内置4种冷却水路的隔热屏分别进行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研究,得出速度与温度分布规律,借以选用最佳结构方案,为工程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高中压合缸反动式汽轮机推力偏大原因分析————作者:李伍亮;刘世云;
摘要:阐述了高中压合缸反动式汽轮机组的推力系统设计原理,并从原理上分析了汽轮机推力偏大的可能原因。经过分析介绍,有利于解决电厂目前遇到的机组推力偏大的问题,为后续的解决措施提供借鉴意义
9F重型燃机汽轮机凝汽器小循环化学清洗技术————作者:代飞;
摘要:燃气汽轮机组中凝汽器作为热力循环“冷端”换热器,保持其冷却管真空是提升换热效果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传统清洗方法对凝汽器的除垢效果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小循环清洗装置与电磁脉冲加药清洗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实现凝汽器高效化学清洗。在某燃机进行凝汽器性能测试试验,测试凝汽器热负荷、水阻、凝汽器压力、传热系数和清洁系数等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额定负荷下,凝汽器压力每降低1 kPa,汽轮机热耗率降低约0...
某核电汽轮机轴瓦电腐蚀问题分析和处理————作者:王保田;
摘要:某核电站#1机组汽轮机在停机后启动冲转过程中,#2轴承温度高造成碾瓦,通过故障树分析法确定原因为发电机大轴接地不良,机组运行期间轴电压升高发生电腐蚀致轴瓦面凹凸不平;在低转速油膜较薄工况下,蚀坑凸起处与轴颈摩擦致轴承发热碾瓦。大轴接地不良的原因为发电机转子接地铜编织带与轴颈表面接触差,轴电压测量碳刷和铜编织带安装在同一圆周滑道上,剥落的碳粉和碎铜屑进一步加剧铜编织带接地不良。通过增加接地碳刷、错开...
浅析油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作者:乔磊;
摘要:油田生产对于电力保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电力保障的稳定性方面,需要变电站相关技术能够提供有力支持。从目前来看,油田变电站大力推动自动化建设,通过全面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来代替二次系统,从供电性能上对整个油田电力系统形成显著提升作用。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全面阐释,并对其在油田电力保障应用做以具体说明。通过探讨,能够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具体应用由更充分了解和理解
核电站复式低加性能降低原因分析及治理探讨————作者:刘勇;周帅;陈伟;赵清森;
摘要:某核电机组复式低压加热器第1级加热器疏水管水封在机组满功率运行期间会随着运行时间增加出现水封失效,换热性能降低,导致机组出力损失2~3 MW。对水封丢失及影响机组出力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根本原因为1号低压加热器抽汽管线的布置方式导致复式低加管束只能采用上下布置形式,结构限制致使1号低压加热器排空气管线无法布置在管束中间区域,仅能布置在壳体两端。直接原因为现场排气管线直径较小,管线太长,流动阻力偏大...
某核电站汽轮机主阀门行程试验机组功率提升分析————作者:胡振煜;王保田;
摘要:为验证核电站汽轮机在跳闸、机械超速或OPC保护动作时汽轮机主阀门能可靠关闭,需要定期执行汽轮机主阀门行程试验。试验前需将机组由满功率降至较低功率负荷平台,以减少试验对核岛热功率波动的影响,因此对电站运行的经济性带来一定损失。某核电站原设计要求汽轮机主阀门行程试验降功率到95%功率执行,为提升电站运行经济性,在保障机组运行安全的前提下,电站通过技术分析及验证,逐步提升了试验功率至98%
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更换OPGW施工解析————作者:李生泽;刘伟峰;宋扬;张振宇;
摘要:介绍了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施工,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更换OPGW的施工准备和施工方法以及工程案例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立式凝泵变频运行振动故障分析以及治理————作者:魏建群;郭嘉;路通;
摘要:由于立式凝结水泵圆周方向的支撑刚度不对称,在交叉刚度的作用下,凝泵的变频运行区间内存在2个相互耦合的临界转速区。对于这类支撑刚度不对称的系统,现场采用最小二乘法的矢量优化的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原始振动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最小二乘法算计算出优化方法,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
基于烟气余热回收的氟塑料换热器换热性能分析————作者:李新义;毕战利;滕海云;郭峰;赵骞骞;薛长智;
摘要:相对于金属换热器而言,氟塑料换热管束采用改性的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尤其是抗腐蚀性能。其结构紧凑,在相同的状况下使得换热面积成倍增加,而且光管外侧比较光滑,有适度的挠性,由于烟气对换热器的冲击作用及设备自身的振动作用,使得光管表面的污垢很容易振掉。为进一步提高锅炉热效率,通过回收烟气余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某电厂分别对两台链条锅炉除尘器和脱硫塔之间的烟道部位加装氟塑料...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系统管理学报》
- 省级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安防》
- 省级中国就业
- 国家级射频世界
- 北大核心《计量技术》
- 北大核心《宇航材料工艺》
- 省级国际防伪
- 省级湖南交通科技
- 北大核心《地质科学》
- 省级《天津造纸》
- 省级印刷经理人
- 北大核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橡胶译丛
- 省级《今日科技》
- 省级21世纪建筑材料
- 省级万家科学
- 省级水利科技
- 省级《现代质量》
- 省级安阳工学院学报
- 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 北大核心《湖泊科学》
- 国家级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
- 国家级《商用汽车》
- 国家级《城市建筑》
- 北大核心《电池》
- 省级《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 国家级《声学与电子工程》
- 省级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