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双月刊,1936年于北平创刊。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出版。抗战胜利后,刊址迁到南京。1952年与《中国地质学会志》合并为《地质学报》,在北京出版。1957年复刊。1961~1962年、1967~1978年曾两度停刊,1979年再次复刊至今。
《地质论评》设有学术论文、科研简讯、问题讨论、科研述评、书刊评介、通讯资料及消息报道等栏目,内容涉及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及其边缘学科。主要文章之后附英文摘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是中文核心期刊,曾多次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等称号。被国内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国际上被JICST、BIG、Biological Abstracts、Geographical Abstracts等专业检索机构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位居前列;在2004年中国核心科技期刊遴选中,按多因子加权统计排序,《地质论评》位列地质类期刊的第一位;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问题讨论、科技述评、研究进展、通讯、资料、消息报道。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根据形成地质作用对中国大陆岩石圈作构造分区 杨文采,于常青,YANG Wencai,YU Changqing
关于火成岩常用图解的正确使用:讨论与建议 邓晋福,刘翠,冯艳芳,肖庆辉,狄永军,苏尚国,赵国春,段培新,戴蒙
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十字铺组与牯牛潭组的划分与时空分布 樊茹,邓胜徽,张学磊,张师本,卢远征,李鑫,FAN Ru,DENG Shenghui,ZHANG Xuelei,ZHANG Shiben,LU Yuanzheng,LI Xin
柴达木盆地北缘宗务隆构造带早古生代锆石SHRIMP年龄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孙娇鹏,陈世悦,彭渊,邵鹏程,马帅,刘金,SUN Jiaopeng,CHEN Shiyue,PENG Yuan,SHAO Pengcheng,MA Shuai,LIU Jin
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变质变形及构造意义 杨帆,宋传中,任升莲,李加好,刘欢,黄鹏,王微,YANG Fan,SONG Chuanzhong,REN Shenglian,LI Jiahao,LIU Huan,HUANG Peng,WANG Wei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铜城断裂带的构造演化特征 马洪坤,王新新,商琳,戴俊生,陈世悦,MA Hongkun,WANG Xinxin,SHANG Lin,DAI Junsheng,CHEN Shiyue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部阿登锡勒大队一带早石炭世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肖中军,王振强,赵春勇,吴煜,XIAO Zhongjun,WANG Zhenqiang,ZHAO Chunyong,WU Yu
黑龙江多宝山—大新屯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 韩振哲,刘娜,公凡影,李永胜,李仰春,姚磊,HAN Zhenzhe,LIU Na,GONG Fanying,LI Yongsheng,LI Yangchun,YAO Lei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金铜多金属成矿系统和地球动力学 张栋,路彦明,葛良胜,王治华,李波,范俊杰,张玉杰,ZHANG Dong,LU Yanming,GE Liangsheng,WANG Zhihua,LI Bo,FAN Junjie,ZHANG Yujie
桂北苗儿山地区高岭印支期花岗岩及石英脉型钨成矿作用 张迪,张文兰,王汝成,储著银,龚名文,蒋桂新,ZHANG Di,ZHANG Wenlan,WANG Rucheng,CHU Zhuyin,GONG Mingwen,JIANG Guixin
深部矿井水煤共采水文地质数值分析 杨东东,李文平,李小琴,乔伟,林玉祥,YANG Dongdong,LI Wenping,LI Xiaoqin,QIAO Wei,LIN Yuxiang
建筑工程师论文发表:基于钢筋结构质量检测问题探讨
摘 要:钢结构钢筋是工程中常用的主要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当中。其中钢筋连接最常规的是焊接,但是因为焊接工作人员水平不到位以及环境恶劣造成的工作要求不达标等失误。基于此,就钢筋在进行焊接试验中对钢筋质量进行检测的重要性展开了讨论,希望以此能够引起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钢筋结构,质量检验,结果,原因分析
一、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在进行钢筋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会出现会因为钢筋材料、实验过程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误差造成各种各样的失误,以下就几种比较明显的失误进行分析。
地质论评最新期刊目录
钒的元素性质及其表生地球化学行为————作者:成永生;黄宽心;周瑶;李向阳;曾德兴;
摘要:<正>钒(Vanadium)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V,银灰色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属VB族,原子序数23,原子量50.9414,体心立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5、+4、+3、+2。世界上已知的钒储量98%产于钒钛磁铁矿中(滕彦国等,2007)。除钒钛磁铁矿外,钒资源还部分赋存于磷块岩矿以及含铀砂岩、粉砂岩、铝土矿和含碳质的原油、煤、油页岩以及沥青砂中。钒属于中等活泼的金属,化合价+2
内蒙古高原红碱淖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作者:郝一;毛琛;茉丽梅;袁帅;高利敏;杜银龙;刘晓峰;李瑞嘉;
摘要:<正>水资源是支撑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水资源的质量状况及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乌梁素海湖区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作者:李蓉;茉丽梅;郝一;毛琛;袁帅;杜银龙;刘晓峰;李瑞嘉;
摘要:<正>乌梁素海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区域水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该湖泊面临富营养化加剧、湿地萎缩、生态功能退化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关注(刘旭华,2023)。笔者等通过对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及湖泊水样的对比分析探究水化学成因,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
地表基质空间异质性研究的理论范式及其生态意义研究————作者:裴小龙;
摘要:<正>地表基质作为地球生态系统基础物质,其空间异质性对生态过程影响深远(骆占斌等,2022;裴小龙等,2024a)。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虽该研究受广泛关注,但当前多聚焦内涵界定等方面,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仍存显著空白。本文综合生态学、土壤科学等多学科理论,深入剖析生态系统与地质过程相互作用、地表过程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采空塌陷区地质修复驱动下矿区碳汇增效机制研究——以准格尔旗为例————作者:孙宇飞;柴晨晖;李朋元;辛凯;张鑫;秦越强;
摘要:<正>准格尔旗煤炭矿集区之煤层采空区生态修复需求与碳汇功能协同提升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地质修复技术方法学作为核心驱动力,系统性地揭示了采空区地质结构损伤现象对于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衰减所产生的影响机制。地质调查结合InSAR监测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采空区地质构造破碎状态、水文网络阻断特征以及土壤地球化学失衡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得以明确;实例表明
山西义兴寨斑岩型金矿U-Pb年龄及地质意义————作者:杨晓旭;李瑞红;李明军;公为鑫;梁凡;韩小伟;郭新建;田旭鹏;刘旺;
摘要:<正>义兴寨金矿是山西省境内最大的金矿之一,截至目前为止发现了石英脉型、引爆角砾岩型和斑岩型金矿化(刘效广,2022)。前人通过锆石U-Pb定年(141±1 Ma;张立中,2018)和矿体中绢云母40Ar/39Ar测年(138~139 Ma;刘效广,2022)限定了深部河湾斑岩体成矿时代,但是浅部斑岩型矿体的形成时代目前还缺少限定
无人机航磁全张量梯度系统及其补偿方法研究————作者:周文纳;禅永康;徐柏虎;吴云梦;李强;
摘要:<正>磁测是发展最早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之一,其在矿产资源勘查、军事目标探测、地质构造研究等领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快,以及新一轮找矿战略的提出,对复杂地表条件以及覆盖层地区找矿提出了新的要求。覆盖层对下伏地质情况的屏蔽作用以及成矿区域地表条件的复杂性,给地质调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乔中坤等,2023)。传统地面磁法勘探方法难以胜任这些区域的大深度、高精度细...
关闭煤矿CO2封存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作者:彭一轩;陈尚斌;王阳;丁艳青;张卫强;杨鑫芋;杨国斌;钱静;刘爱斌;
摘要:<正>能源结构转变过程中,中国大量煤矿因产能过剩和安全生产问题相继关闭,这些关闭煤矿仍有大量潜在资源可供开发利用,这些埋深超过800 m的封闭空间(地下空间资源和未采煤炭资源)是CO2封存的理想场所。然而,在煤矿关闭前的开采阶段,长期的开采使采空区上覆岩层发育不同程度的孔裂隙,在闭坑后这些孔裂隙系统继续发生演变
丘陵海岸带地下咸水的垂向分布规律及对地下水循环的指示意义————作者:郝奇琛;李亚松;刘春雷;肖勇;马永君;李彬杰;董亚飞;
摘要:<正>东南沿海丘陵区是典型的海陆交互带地貌单元。该区域地形起伏显著,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与花岗岩风化壳共同构成复杂的地质结构,塑造了独特的水文地质环境。海岸带地区受海平面波动、古海水入侵及现代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地下水系统常呈现咸淡水交互的复杂特征(贾正阳等,2023),其循环机制与资源潜力尚未被充分认知
东营凹陷陡坡带砂泥混积岩相组合类型及含油性————作者:安天下;刘瑞娟;秦峰;马存飞;房贤旭;
摘要:<正>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混合沉积的深入研究,其富含的油气资源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它是连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勘探中的的重要一环~((1)(2)(3))。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泥混积区,钻探效果较好,在页岩和砂岩中均试获工业油流,展示出较大勘探潜力。但该区岩相在空间组合方式复杂,不同类型岩相组合中油气赋存状态、含油量不清楚,含油连续性特征不明确,资源潜力不落实,制约了该区域油气勘探部署进一步拓展...
致密砂岩储层精细油藏描述研究——以龙虎泡油田T区块扶余油层为例————作者:史亚宁;丛琳;
摘要:<正>精细油藏描述是指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油藏开采程度的提高和动静态资料的增加所进行的精细地质研究与剩余油描述,并不断完善已有的地质模型和量化剩余油分布(陈欢庆,2019,2021)。开发初期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是在油田开发方案实施后对油藏地质进行再认识,进一步落实构造、沉积、储层、油气水分布状况等主要地质特征
岩芯数字化技术在黄羊山石墨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作者:何燕萍;任云生;孙珍军;官梦凡;岳海欣;
摘要:<正>综合应用全岩芯CT扫描、QEMSCAN矿物定量分析与背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BSE-SEM)技术,构建多尺度矿物解析体系,探讨新疆黄羊山石墨矿床成因。通过石墨矿石岩芯CT扫描,结合QEMSCAN元素分析,识别出金属硫化物(20%)、石英—长石基质(40%)与石墨—暗色矿物(40%)的含量及密度分带特征。BSE—SEM高分辨率成像显示,石墨呈束状穿切硫化物
黔南早二叠世珊瑚礁特征及其环境背景————作者:王立芙;巩恩普;张永利;关长庆;
摘要:<正>晚古生代冰期是地史时期全球气候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期,由多个冰期—间冰期组成。冈瓦那大陆冰川消长可以控制低纬度地区古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海平面变化、古海洋温度变化、大气pCO2浓度变化和碳酸盐岩沉积等,进而影响着生物礁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和沉积模式(巩恩普等, 2021)
广东省河源盆地晚白垩世蜥脚类恐龙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作者:黄志青;
摘要:<正>广东河源盆地的晚白垩世“红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化石,特别是世界上少有的恐龙蛋化石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方晓思等,2005;吕君昌,2005)。目前,河源盆地已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种类达5科11属12种,数量达两万枚之多(王强等,2022)。Tanaka等(2012)对河源盆地恐龙蛋的研究认为恐龙蛋所反映的恐龙种类至少有鸟臀类、蜥脚类、镰刀龙类、窃蛋龙类和伤齿龙类。...
柴北缘中奥陶世含笔石地层————作者:邓丽婷;李明;李梦碧;刘广虎;
摘要:<正>奥陶纪是地球历史上重要的地质时期之一,其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笔石作为奥陶纪海洋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具有分布广、演化快、数量丰富等特点,是划分和对比奥陶纪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柴北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奥陶纪地层和古生物的经典地区
山东鱼台盆地孢粉化石组合特征及地层时代意义————作者:刘凤臣;陈孝峰;宋香锁;仵康林;陈军;杜圣贤;杨斌;
摘要:<正>前人对鲁西南地区的煤田或含煤地层进行过较为全面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王明镇等,2004;宋香锁等,2009;李守军等,2014;陈军等,2020),如滕州、兖州、济宁、新汶等煤田,建立了系统的孢粉组合,并进行了地层横向对比和地质时代划分。然而,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发现对鲁西南地区的鱼台盆地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煤
鲁西地区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生命微量元素的富集亏损层位与重要生物演化层位关系————作者:田兴磊;陈诚;杜圣贤;王景云;辛浩;郑建业;赵伟;夏传波;闫诚;梁吉坡;倪永进;
摘要:<正>生命微量元素是联系生物界和无机界的重要纽带,其在深时尺度上的富集亏损影响生物演化。在深时尺度上,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生命微量元素主要包括砷(As)、钴(Co)、铬(Cr)、铜(Cu)、钼(Mo)、镍(Ni)、铷(Rb)、硒(Se)、锡(Sn)、锶(Sr)、锌(Zn)和钒(V)等
雪峰隆起西南缘深部构造特征————作者:张鹏辉;何梅兴;王通;刘建勋;何大双;
摘要:<正>雪峰隆起处于华南陆内复合构造系统,以多种多期多层次穿时推滑和冲褶构造为特征,不同于其他以冲断叠瓦状构造为其典型标志的造山带,因此,该区域长期是地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学者围绕雪峰隆起的深部构造、成因机制和资源环境效应等等问题已取得大量的成果认识(张进等,2010;颜丹平等,2018),但由于雪峰隆起西南缘地区缺乏地球物理资料,对造山带深部结构、构造变形等问题的研究...
广西丹池成矿带大厂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叠加耦合控矿作用————作者:赵元元;周志辉;江耀丹;张立川;王崧朴;李业正;马超;刘伟杰;
摘要:<正>长期以来,关于大厂矿田的成矿作用与成矿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对理解多金属矿物元素富集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也为指导矿山找矿勘查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大厂矿田内构造是十分重要的成矿与控矿因素,对于矿山资源的进一步开拓以及深部隐伏矿的定位预测至关重要。围绕构造控矿问题,我国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中亚造山带东段的地壳生长演化:前寒武纪vs. 显生宙————作者:孙晨阳;许文良;龙欣雨;井佳浩;徐冰;
摘要:<正>地球区别于其它类地行星的重要特征在于其独特的长英质大陆地壳组成。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为揭示大陆地壳的生长演化过程和机制提供了关键研究场所。该造山带东段广泛发育的多期次花岗质岩体,因其显著高的正εNd(t)值和低的初始87Sr/86Sr(ISr)值特征,被视为显生宙地壳生长的重要证据(Jahn et al., 200...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 国家级交通工程杂志
- 国家级中国航空旅游
- 省级大众用电
- 北大核心电网与清洁能源
- 省级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中国炼油与石油化工
- 省级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西北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光电子激光
- 国家级内燃机车
- 北大核心煤化工
- 国家级中国会展
- 北大核心天然气工业
- 国家级水利发展研究
- 省级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省级科学之友
- 国家级 石油工程建设
- 北大核心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省级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省级现代测绘
- 国家级水泥技术
- 省级河南电力
- 省级科技资讯
- 省级广州化工
- 省级 兵器
- 省级文物建筑
- 北大核心生物学通报
- 省级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省级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