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通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246/P
国际标准刊号:0494-0911
主办单位:测绘出版社
主管单位:国家测绘局
查看测绘通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化学通报》化工科技核心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地震地质》工程师核心期刊

  【杂志简介】

  《测绘通报》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在测绘技术类科技期刊中,位居第一;2002~2004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目前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执行优秀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维普资讯网、“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测绘论坛、学术研究、技术交流、测绘市场、国外测绘、行业管理、知识窗、新书介绍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GNSS天线阵列接收机数据采集与解码的实现及应用 邹进贵,李勇,ZOU Jingui,LI Yong

  移动测量平台在线对准方法研究 张亚男,张震,赵桂玲,朱红,ZHANG Yanan,ZHANG Zhen,ZHAO Guiling,ZHU Hong

  不同星历下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赖允斌,赵春梅,李子申,LAI Yunbin,ZHAO Chunmei,LI Zishen

  国内首个无人系统专题展览将于11月在深圳举办 本刊编辑部

  GPS与MODIS数据融合的D-InSAR大气延迟改正方法研究 张杏清,周元华,ZHANG Xingqing,ZHOU Yuanhua

  超宽巷组合下的北斗三频TurboEdit方法研究 邵奎,白征东,SHAO Kui,BAI Zhengdong

  众源GPS浮动车数据中城市道路中心线分级提取的栅格化方法 王振华,胡翔云,单杰,WANG Zhenhua,HU Xiangyun,SHAN Jie

  灰度共生矩阵和模糊分类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欠发达村落提取 梁晓莉,李利伟,程钢,高连如,LIANG Xiaoli,LI Liwei,CHENG Gang,GAO Lianru

  不同场景的地面激光点云配准方法研究 郑敏辉,臧玉府,梁福逊,杨必胜,ZHENG Minhui,ZANG Yufu,LIANG Fuxun,YANG Bisheng

  广义交叉准则与有偏估计下的坐标重心化转换模型 王仁,赵长胜,WANG Ren,ZHAO Changsheng

  一种公共点坐标系转换中的粗差探测方法及其应用 杨福芹,戴华阳,邹定辉,杨国柱,马旺猛,YANG Fuqin,DAI Huayang,ZOU Dinghui,YANG Guozhu,MA Wangmeng

  三角高程网严密平差全新方法的研究 达乾龙,刘成龙,何林烜,杨雪峰,DA Qianlong,LIU Chenglong,HE Linxuan,YANG Xuefeng

  国家级电力期刊投稿:高压试验中的断路器拒动故障和绝缘故障分析处理

  摘 要:本文以断路器的基本特性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高压试验中的断路器故障,主要包括由拒分而引起的拒动故障、由拒合而引起的拒动故障、由断路器本体而引起的拒动故障、绝缘故障等,进而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压试验,断路器,故障,处理对策

  1 断路器的基本特性以及具体分类

  断路器的结构共分四部分,即是导流结构、绝缘机构、操作机构、灭弧结构。断路器属于低压电器的范畴,主要作用是对线路与电源进行有效保护。在断路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时,其额定电流与额定电压是基本相等的,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也是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如常运行的关键前提之一。

  测绘通报最新期刊目录

乌梁素海水生植物生物量遥感估算————作者:龚良琛;徐东坡;匡箴;凡迎春;董佳慧;

摘要:水生植物在河流湖泊的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生物量作为水生植物的重要生物理化指标,不仅是初级生产力的重要体现,还在评估水体中氮、磷储量及固碳量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针对乌梁素海复杂湖泊植被环境下水生植物生物量难以全面实地调查,并充分考虑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的光谱响应差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遥感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的生物量估算模型。结合Landsat-8影像和32个实地样点数据,基于EN...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长江沿岸水闸沉降监测————作者:王轶虹;石一凡;吴勇锋;梁文广;

摘要:水闸在防灾减灾、航运交通及农业灌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水闸沉降监测,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采用PS-InSAR技术对东新港闸和东夹江闸进行沉降监测,提取闸站2016—2020年的时序沉降结果,并与SBAS-InSAR方法取得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对闸站沉降原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东新港闸和东夹江闸分别以-5.0、-3.37mm/a的速率沉降;对比PS-InSAR与S...

高山峡谷地区SAR角反射器定位精度研究——以某巨型水电站库首区为例————作者:范进勇;廖海生;陈舰;何鑫;罗惠恒;黄荣;杨磊;李林泽;陈尧文;江利明;黄荣刚;

摘要:角反射器(CR)作为高精度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监测的关键工具,其反射性能与定位精度对InSAR形变监测及结果解译具有关键性影响。现有CR定位研究聚焦于平原场景,缺乏针对复杂地形环境的研究。据此,本文构建了一套结合SAR定位和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分析的CR定位精度分析方法,并采用地形高陡的某巨型水电站库首区CR阵列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该水电站库首区CR阵列10个CR中,8个精度良好...

基于NCC动态调整协方差的视觉惯性里程计定位方法————作者:隋心;白建洲;王长强;史政旭;高嵩;赵宏超;

摘要:视觉惯性里程计(VIO)在无人机和机器人导航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VIO系统在应对特征点匹配质量不一致的情况时稳健性较差。大多数VIO算法通常假设观测模型的噪声项协方差矩阵为常量,忽略了不同特征点匹配质量的差异。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多状态约束卡尔曼滤波(MSCKF)提出了一种利用归一化互相关(NCC)动态调整协方差的VIO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种新的观测模型,在像素值上引入特征点的跟踪误...

复杂场景下基于关键帧选取与回环约束的视觉/惯性导航算法————作者:郝春霆;刘飞;王坚;韩厚增;李艳东;

摘要:针对无人车在复杂场景下长时间运动时,前一帧图像误差会传播到下一帧中,导致视觉/惯性里程计算法出现误差累积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键帧回环约束的多状态约束卡尔曼滤波视觉/惯性里程计算法。首先,保留固定时间间隔关键帧的位姿,充分利用图像信息,有效地限制状态增长;然后,利用词袋模型进行回环检测,确定发生回环的关键帧,并将回环约束的观测量添加至特征追踪中进行测量更新;最后,在公开数据集和真实环境下进行验...

基于动态场景的实时语义SLAM算法————作者:符强;钟振;纪元法;任风华;

摘要:针对传统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在动态环境下定位精度较低、稳健性较差、结合深度学习后实时性较差及无法构建稠密地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RB-SLAM3的改进算法。首先,采用轻量化SegFormer语义分割网络,对图像中存在的动态物体进行识别后,添加掩膜图像自适应膨胀方法,根据特征点数自动调整掩膜膨胀范围,更有效地保留静态特征点...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网设施振动模态的运动放大提取方法————作者:张可;童旸;黄文礼;胡尚;陶庭叶;戴菊;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检中,电力基础设施的模态健康监测至关重要,而机器视觉方法因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灵活可靠等优势逐渐成为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手段。针对常用的机器视觉运动放大方法中所存在的频率通带经验设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盲源复杂度追踪算法的振动模态提取方法,实现对微小运动信号的自主提取;为解决监测视频图像中存在的偏移、模糊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图像均值减损对比度归一系数矩阵作为图像模糊评...

室内动态场景下融合语义信息的视觉SLAM方法————作者:王一哲;张瑞菊;王坚;谢欣睿;黄启承;

摘要:视觉SLAM作为实现智能设备自主感知与导航的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当场景包含移动物体时,传统视觉SLAM算法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显著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室内动态场景下融合语义信息的SLAM方案。该方法基于ORB-SLAM2框架,通过引入GCNv2网络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并利用YOLOv5进行语义分割,以识别动态物体。结合运动一致性分析,有效剔除了动态干扰...

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作者:范启亮;丁度坤;

摘要:视觉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在室内服务机器人中被广泛应用,但基于点云、平面和语义的视觉SLAM算法存在地图构建单一、定位不准等问题。本文基于经典ORB-SLAM2算法,引入平面和语义信息,提出基于多特征信息定位的视觉SLAM算法(MFIL-SLAM)。该算法通过从视觉和深度图像中提取特征点、平面和语义信息,与地图中的相应路标关联,更新相机位姿,并通过因子图优化多层级地图。试验结果表明,本...

面向漂流胶囊机器人图像的管道缺陷检测————作者:朱松;陈安泰;华远盛;姜文宇;元鹏鹏;朱家松;

摘要:城市地下给排水系统的安全运维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管道漂流胶囊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化检测工具,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然而,管道内流水扰动、设备自热等因素会导致胶囊机器人采集的图像存在水雾干扰,严重影响病害识别精度。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支特征融合去水雾的轻量级缺陷检测网络,以提高低质量胶囊机器人的图像质量和缺陷识别的准确性。其中,双支去水雾模块自适应提取...

融合升降轨SBAS-InSAR技术的冕宁县滑坡隐患识别与分析————作者:尚依炜;熊俊楠;贾倩;罗思远;王启盛;曹依帆;

摘要:针对单一轨道InSAR技术在滑坡隐患识别中的漏判、错判问题,本文提出了融合升降轨数据的SBAS-InSAR技术。以四川省冕宁县为例,利用2019—2021年Sentinel-1A的90景升轨和80景降轨数据反演二维形变场,结合光学遥感影像,共识别出30处滑坡隐患;在垂直形变场中,识别滑坡隐患增加至34处,其中25处为已知灾点,9处为新增隐患。试验结果表明,垂直形变监测在滑坡隐患识别中具有更强的观测...

基于高分影像和改进YOLOv7模型在输电线路走廊的建筑物识别————作者:杨国柱;孙诗睿;田茂杰;孙华敏;胡伟;李俊磊;

摘要:输电线廊道内的灾害预警与安全评估是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掌握输电线廊道区域内聚落的所在位置及其分布情况等信息对于做好山区防灾减灾工作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目标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所应用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而遥感目标检测作为其中的一个应用场景,因为其覆盖范围广、涵盖目标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信息提取。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建筑物识别分割上的识别精度和检测速度都存在局限。针对此类问题,...

双重注意力机制的电力走廊点云语义分割————作者:李建;王健;王雷;李敏;杨立克;赵艺龙;

摘要:电力走廊的点云场景具有独特性,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语义分割时面临诸多挑战,场景中存在严重的数据倾斜问题。此外,在处理架空电力线和杆塔时,由于局部半径内点数量不足,模型难以提取足够的局部特征,从而降低了对相似对象的分割精度。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两阶语义输电线路语义分割方法。首先,在数据精简阶段,利用电力传输设备与背景之间的高程差异,通过非深度学习方法有效去除大量背景点,加速训练过...

一种基于影像直方图匹配的Brovey融合方法————作者:刘超群;余顺超;顾祝军;何颖清;赵敏;何秋银;

摘要: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影像直方图匹配的Brovey融合法(IHM Brovey)。该方法解决了Brovey融合法限制多光谱波段数量,以及融合影像色彩亮度和地物光谱特性变异大的缺陷。试验表明,相比Brovey融合影像,IHM Brovey融合影像的各波段平均相关系数降低了2.60%,平均信息熵提高了0.25%,平均梯度提高了6.02%,更好地保留了原多光谱影像的丰富光谱信息和全色影像的精细地物空间纹理信...

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在既有铁路提质改造中的应用——以陇海铁路宝天段为例————作者:陈富强;魏域君;马邦闯;李丹;刘雨鑫;张占忠;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该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并以陇海铁路宝天段提质改造为研究对象,从无人机航测制图、无人机LiDAR既有铁路复测、无人机三维建模与LiDAR点云辅助地质灾害分析及无人机航拍辅助调查等4个方面详细地梳理了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技术优势。总结了该技术目前在作业效率、智能化水平、绝对精度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同时认为硬件发展、数据处理、扩展应用是其未来的...

街景影像交通标志牌限速限高信息提取————作者:季辰;刘磊;蔡栋;程亮;

摘要:针对端到端识别模型对样本稀疏交通标志牌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在街景影像中先检测交通标志牌,再提取限速限高语义信息的方法,以实现对标志牌所在道路限速限高属性的更新。首先,融合公开样本数据集,训练基于4种典型网络的检测模型,对比选用效果最佳的Faster R-CNN作为标志牌检测模型;然后,分割全景街景影像,在子图像中检测限速限高标志牌;最后,引入PP-OCRv3文字识别模型提取限速限高值,...

联合机器学习与SBAS-InSAR的青藏高原冻土形变监测————作者:杨洋;贾洪果;柏铮航;刘宇辰;

摘要: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青藏高原冻土退化和地表失稳问题不断加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近年来,SBAS-InSAR技术已在冻土地表形变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失相干现象,导致形变监测结果出现空间不连续性,进而无法获得全面且精细的监测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机器学习与SBAS-InSAR的冻土形变监测方法,选取西藏阿里门士乡为研究区...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地表沉降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作者:邵亚璇;马晶;韩莉莉;姚冠宇;

摘要:万柏林区被太原市列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为探究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地表沉降情况,针对传统测量方法难以获取长时序、大范围的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本文以太原市万柏林区为研究区,基于36景降轨Sentinel-1A影像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了研究区2017年7月—2020年6月的累计沉降量及变化速率等形变数据,并分别采用LSTM神经网络模型和GM(1,1)模型对地表特征点的监测结果进行模拟预...

基于粒子群优化和互信息的特征优化与油菜倒伏识别————作者:王克晓;李波;

摘要:为实现倒伏油菜可见光遥感高精度提取,本文基于试验区的可见光植被指数、可见光主成分波段纹理和数字表面模型(DSM)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和互信息(PSO-MI)的特征优化与油菜倒伏集成学习识别算法。通过提出粒子群随机循环搜索方法,引入互信息阈值自适应策略和确定适用度函数进行油菜倒伏特征筛选;随后通过逻辑回归元学习器联合K最近邻、随机森林及支持向量机3种基学习器构建了基于优化特征的油菜倒伏识...

基于U-ConvHDNet模型的戈壁砾幕层提取————作者:马于博;张爱国;王浩宇;刘帅琪;靳镜宇;沈占锋;李均力;

摘要:砾幕层是戈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尺度的砾幕层遥感监测对戈壁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砾幕层结构松散、异质性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ConvHDNet语义分割的砾幕层自动信息制图方法,利用2023年8月的哈密全区域的Sentinel-2影像提取戈壁砾幕层信息。结果表明,U-ConvHDNet模型的F1分数为0.918,优于参与对比的7个主流语义分割模型,消融试验表明骨架网络的改进与...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