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3242/TB
国际标准刊号:1005-0930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粉体技术》科技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航空材料学报》科技论文

  【杂志简介】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JournalofBasicScienceandEngineering)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中国标准刊号CN11-3242/TB,ISSN1005-0930)。本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语言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本刊主要反映国内外基础理论与工程科学(含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与工程科学等等),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新成果。读者对象为从事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尤其是交叉学科研究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

  本刊是由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科学家,本着以期刊为园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的窗口为宗旨,共同提供创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所有编委均为国内外在各学科领域具有较深造诣和突出成就的,并且年龄在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本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特别是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专论、学术活动信息等。

  本刊一九九三年创刊,创刊九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广大科研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肯定。1996本刊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收录并定为核心期刊。1998年被中国期刊网指定为全文收录期刊,同年被万方数据库指定为全文收录期刊。  本刊刊登大部分文章分别是由国家基金委重点基础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省部级资助项目。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体现出本刊的办刊宗旨,同时也为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和发表论著的窗口。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2003、2004、2005年度自然科学基础性、高科技学术期刊资助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专论、学术活动信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生活污水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中电子竞争对N_2O产生的影响 李鹏章;王淑莹;刘越;彭永臻;杨庆645-655

  一步水热法制备铁掺杂钛酸纳米管对砷的同步吸附和光催化 王彦骐;刘文;王婷;倪晋仁656-668

  不同流量情景径流对水质组合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研究——以淮河流域蚌埠闸为例 吴绍飞;张翔;邵全喜;Christopher J Gippel669-679

  考虑闸坝影响的流域汇流单位线研究 万蕙;夏军;肖洋;张利平;张翔;佘敦先;张文华680-693

  三峡近坝段枯水位降幅的时空分异性及成因 孙昭华;黄颖;曹绮欣;韩剑桥694-704

  鹅头分汊河型河道演变时空差异研究 刘亚;李义天;卢金友705-714

  纤维含量特征参数对纤维沥青混凝土黏弹性力学模型的影响 高丹盈;黄春水715-727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杭州市城市生态变化 刘智才;徐涵秋;李乐;唐菲;林中立728-739

  基于投影图的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动态构建及资源储量评价 陈国旭;吴冲龙;张夏林;田宜平;刘刚740-749

  复杂工程结构非概率可靠度分析的高斯过程动态响应面法 苏国韶;郝俊猛750-762

  基于流固耦合两相介质动力模型的水下隧道结构地震反应研究 李亮;杜修力;崔智谋;王相宝763-772

  砂土地基上条形浅基础破坏包络面 范庆来;郑静;武科773-781

  成层土中管桩的扭转振动特性研究 靳建明;张智卿782-791

  桥面铺装对中小跨径PC梁桥校验系数影响分析 石雄伟;雷丹;袁卓亚;周勇军;杨敏;于明策792-804

  高压输电铁塔有限元模型的环境灵敏度分析 刘春城;徐强胜;孙铭805-814

  注水泥固井顶替的极限偏心度计算 侯婷;李晓;李明忠;王瑞和;王成文815-822

  回灌溶液盐度变化对浅层储能咸水介质热量运移特性影响 马玖辰;武春彬;张志刚823-835

  高炉熔渣喷射粒化方法及模拟试验研究 于明志;常浩;胡爱娟;范雪晶;徐帮耀;王军刚836-841

  改进渐消中心差分粒子滤波的单站无源定位算法 宋海亮;付永庆;刘学842-849

  电气自动化论文下载:发动机新型复合式单气环的结构及密封机理的研究

  摘要:本文对发动机新型复合式单气环的结构和密封机理作了研究,并指出新型复合式活塞环解决了传统活塞环气环开口间隙漏气的问题,漏气量将大大降低。同时,新型活塞环改善了传统活塞环振颤的问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共振给活塞环带来的伤害。除此以外,新型活塞环的控油和布油能力也大大增强,积碳问题也得到进一步地改善。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ucture and sealing mechanism of the new-type composite single gaseous ring of engine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mposite single gaseous ring with new pattern solves the air leakage of clearance-compre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piston ring and the air leakage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piston ring improves the vib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iston ring, and it can minimize the damage of the piston ring caused by the resonance. In addition, the ability of oil-control and oil-arrangement of the new piston ring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the problem of deposition has also been further improved.

  关键词:发动机,新型复合式单气环,结构,密封机理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考虑冲蚀特性的淤地坝溃决峰值流量预测模型————作者:王琳;王桑蓬;周兴波;苑鹏飞;

摘要:淤地坝溃决洪水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快速、准确的预测溃决峰值流量为科学评估淤地坝溃决致灾后果和应急响应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国内外学者基于土石坝溃决案例数据集,采取回归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预测土石坝溃决峰值流量的参数模型。但压实性黄土淤地坝与土石坝溃决物理机制不同,溃决峰值流量预测模型无法直接套用,且目前没有针对淤地坝溃决特性提出相应的溃决峰值流量预测模型。因此,基于国内137座淤地坝溃...

基于GAMLSS模型的元江-红河上游径流非一致性研究————作者:冷吉卫;马凯;李运刚;何大明;

摘要:元江-红河流域水文过程受山地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时空分异性明显;近半个世纪以来,其河川径流变化日趋复杂,跨境水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基于流域55a逐月径流、降水和气温站点数据,利用GAMLSS(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for Location,Scale and Shape)建立以时间、气候因子为协变量的时变矩模型,系统分析了综合环境影响下径流序列的非一致性规律及其对气...

钢管混凝土边框密肋复合剪力墙压弯性能研究————作者:朱倩;刘世垚;王苏;胡家源;冯振东;泥朝阳;

摘要:钢管混凝土边框密肋复合剪力墙是装配式建筑中的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为研究其压弯性能,基于平截面假定,结合材料本构模型和墙体各个状态下的受力机理,引入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推导出此类装配式复合剪力墙在开裂状态、屈服状态、峰值状态和极限状态下的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理论力学模型和相关设计规程在预测此类组合墙压弯承载力上的表现,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钢管混凝土密肋复合剪力墙的数...

黄河下游典型滩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牛超杰;胡彩虹;全李宇;和鹏飞;韩沙沙;刘尚彬;李想;李铭;赵连军;

摘要:黄河下游滩区兼具着行洪滞洪和居民生产生活双重功能,滩区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体现,其动态变化影响着滩区防洪安全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黄河下游典型滩区兰东滩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多样性指数、转移矩阵、桑基转移图、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兰东滩1980~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迁移特征,探讨影响滩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兰东滩主要以耕地、水...

基于RIC准则的水文气候过程短/长相依变异特性识别与分级————作者:牛静怡;谢平;桑燕芳;张利平;吴林倩;霍竞群;陈斐;袁苏;

摘要:水文气候过程受到多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常常表现出明显的短/长相依特性.分数整合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FARIMA)可以综合描述短/长相依特性,但如何准确地确定分数差分阶数d、自回归阶数p和移动平均阶数q是一大难题.相关系数准则(RIC)基于相依成分与原序列间的相关系数指标,计算其均方误差以反映模型的拟合优劣,并构造惩罚项以衡量模型的不确定性及复杂程度,因此可以合理地确定FARIMA模型阶数....

预应力钢带-外包钢复合加固混凝土方形短柱轴压性能研究————作者:谢剑;刘家旺;王梓旋;徐福泉;

摘要:为提高混凝土柱的延性和承载力,提出预应力钢带-外包钢加固混凝土柱的复合加固法.通过2个未加固柱和36个加固柱(2个预应力钢带加固柱、2个为外包钢加固柱、32个复合加固柱)的轴压试验,对比研究复合加固相对于预应力钢带加固和外包钢加固的优势,同时研究钢带配置(间距、层数)、外包钢配置(强度、壁厚、半径)和初始轴压比等参数对复合加固柱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钢带-...

陕北风沙滩区地表植被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作者:聂卫波;农晓星;范玉露;马孝义;吴久江;王永强;

摘要:为探究陕北风沙滩区地表植被覆盖度和优势种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关系,以陕北风沙滩区2004~2019年地下水监测井数据和遥感影像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地表植被覆盖度和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特征,提出了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植被覆盖度影响较为敏感的范围,以及典型优势种适生的地下水埋深.结果表明:2004~2019年研究区域地表植被覆盖度由中低向中等覆盖度转变,整体呈现由WS向EN递增趋势;研究区域地下水埋深整体呈...

预应力连接UHPC预制拼装管廊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作者:朱三凡;胡超;夏樟华;许有胜;姜绍飞;

摘要:相比于钢筋混凝土(RC)管廊,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管廊可以减小结构板厚,获得更大使用空间,并可以提升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为比较两种管廊在受力情况下的损伤机理和破坏模式,以及开裂荷载、刚度、极限承载力和接缝张开量等指标,进行了预应力筋连接UHPC管廊和RC管廊的静力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试验,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预应力度对UHPC管廊纵向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纵向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

基于水流对冲的狭长型上引航道非恒定波流改善研究————作者:乾东岳;王鑫;冯小香;郭涛;李君涛;普晓刚;许海勇;杨阳;

摘要:狭长型引航道受距离长、水浅和边界狭窄的限制,内部水流条件对边界扰动敏感,遭遇超大型船闸灌水波作用,引航道内发生复杂的非恒定流长波运动且无法快速、充分扩散,形成典型碍航水流条件.某大型水利枢纽为适应万吨级船舶通航、提高通过能力,拟扩建船闸.扩建船闸双线并列布置、共用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单线船闸灌水峰值流量可达748m3/s,较该水利枢纽已建船闸增大约65%,且上游引航道是长为1 ...

基于PSO-HT算法的桥梁振型车辆扫描识别研究————作者:史康;杨永斌;莫向前;赵永帅;

摘要:受阻尼影响,采用车辆或接触点响应识别的桥梁振型往往会发生扭曲,影响了振型识别的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与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 transform, HT)相结合的PSO-HT算法,该算法不仅实现了桥梁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的同步自动识别,还剔除了阻尼对振型识别的干扰.首先,推导了考虑桥梁阻尼影响下移动车辆经过简支梁...

基于VMD-KPCA-LSTM的桥梁监测应变数据预测————作者:张希望;朱前坤;王宪玉;杜永峰;

摘要: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采集数据时会受到各种干扰,数据异常时有发生,难以反应桥梁真实的健康状况.针对数据异常情况,提出了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以及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

基于日光诱导荧光叶绿素估算的全球陆地植被总初级生产力————作者:黄跃飞;夏中帅;宋天华;张硕;陈世鎏;

摘要:全球尺度陆地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估算的过程机理模型参数复杂、难以确定,数据驱动模型和光能利用效率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性强,陆地生态系统显著的空间差异使得已有的3大类GPP估算模型在地面观测数据相对缺乏的地区存在明显的应用局限性.通过日光诱导叶绿素(SIF)的连续观测数据和土地覆盖数据,对不同植被类型分别构建了GPP-SIF经验关系,并验证了GPP-SIF关系在相同植被类型中的稳定性和不同植被类型...

中国民用汽车润滑油全生命周期物质流分析————作者:韩凌;孙文昊;田甜;方艳茹;童昕;戴瀚程;曾现来;

摘要:作为受管制的危险废物,废弃民用汽车润滑油具有资源再生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属性,给管理造成一定挑战.采用全生命周期物质流分析方法计算得出,2019年废弃民用汽车用润滑油中的23%通过不同的耗散途径进入环境,各地废润滑油再利用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再利用能力强的省,其企业数量多,竞争激烈,无资质企业非法回收处理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并且在空间上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领先的局面.在2030年汽车电动化实现30%市场渗透...

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和超声导波的锈蚀钢筋直径评估方法研究————作者:孙祥涛;俞承序;杨霞;马彬;孔庆钊;

摘要:锈蚀引起的钢筋直径缩减显著降低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可靠性.本研究采用同步挤压小波变换(SWT)技术获取超声导波的群速度,进而评估钢筋的直径变化.首先,基于导波的传播特性选取L(0,1)模态作为探测波,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140kHz为最优探测频率.随后,通过频散方程计算得出不同直径钢筋中L(0,1)导波在140kHz的理论群速度.利用SWT的高时频分辨率特性,精确提取L(0,1)导波信号在1...

考虑界面热阻效应的成层饱和土地基热固结分析————作者:闻敏杰;王宗琴;涂园;刘开富;

摘要:热排水固结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方法,可以明显地加速软土地基固结效率.但软土固结过程中热阻效应会降低热量的传递速率.为了预测成层饱和土地基界面的接触热阻,提出了一种广义非完全热接触模型.基于热-水-力耦合理论,建立了变温度荷载作用下成层饱和土地基固结的计算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得到了温度增量、超静孔隙水压力和位移的半解析解.讨论了界面4种不同热接触模型下两层饱和土地基的热固结特性,考察了接...

盐渍土环境下陶瓷再生梯度混凝土加速锈蚀试验————作者:乔宏霞;彭宽;陈克凡;冯琼;朱翔琛;

摘要:针对钢筋再生混凝土结构在西部盐渍土地区易产生钢筋锈蚀导致再生混凝土开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陶瓷再生梯度混凝土.采用恒电流加速法对埋置于盐湖土壤中的试件进行通电,当试件开裂后测定钢筋的极化曲线,利用电镜扫描(SEM)和X射线能谱仪(XPS)分析钢筋的锈蚀产物,计算各组锈蚀产物的质量分数,并利用Eighted-Averaging法推算试件开裂时锈蚀物的体积膨胀率.研究结果表明:N-60组陶瓷再生梯度混凝...

“三水统筹”进展及未来挑战————作者:王可昳;李兵;商放泽;韩京成;武晓峰;黄跃飞;

摘要: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系统治理,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关乎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本研究阐述了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从水污染防治向“三水统筹”系统治理转变的背景和“三水统筹”治水理念的深刻内涵,总结了水环境保护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取得的阶段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未来中长期水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建议,以期为2035年美丽中国水环境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黄河下游平滩流量的影响因素与复杂响应————作者:吴保生;郑珊;沈逸;马子普;

摘要:在分析黄河下游1950~2021年水沙条件与河床冲淤演变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时期平滩流量与来水来沙、河床边界及下游基准面之间的复杂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滩流量与汛期滑动平均来水量和来沙系数的4年滑动平均值之间分别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对平滩流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与单位河长累计淤积量及床沙中值粒径之间分别呈较好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体现了平滩流量与河床边界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利津同流量水...

三角洲河道发育演变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作者:李薇;朱乐红;胡鹏;

摘要:为揭示三角洲上河流改道后新河道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阐明其地貌演化特征,采用充分考虑水-沙-床相互作用的平面二维全耦合数学模型,在概化扇形三角洲上开展“散乱-归股-单一”的河道地貌演变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初始高低起伏的滩面地形是复演初期河道散乱发育的关键.发育过程中的河道地貌形态演变特征及时间尺度与三角洲坡度和水沙边界条件密切相关.在恒定来水来沙条件下,小底坡或小流量情况更易形成前期散乱游荡的河道...

非轴对称情况下圆形隧洞锚杆参数优化设计的解析方法————作者:吴庆良;吴顺川;王惠贤;

摘要:锚杆支护方案的优化设计是隧洞施工及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首先在非轴对称应力场假设下,基于锚杆均匀化理论,采用弹性力学半逆解法,推导了非轴对称应力场下含锚杆支护体的深埋圆形隧洞应力解析解;然后以虚拟支护力最小为准则,以开挖边界附近的变形量为约束,构建锚杆优化目标函数;最后通过两种方法对锚杆支护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研究表明:(1)优化目标函数的构建是锚杆支护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目标函数构建...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