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铸铁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现代铸铁

《现代铸铁》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2-1112/TG
国际标准刊号:1003-8345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锡一汽铸造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一汽铸造有限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化学与生物工程》化工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无损检测》核心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现代铸铁》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金属冶金类权威刊物之一,主要报道各种铸铁及以铁为基的复合材料的铸造理论、工艺、设备、造型材料、测试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其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并报道上述内容的国内外发展动向和学术活动信息。本刊主要栏目有:专题报告、综述、试验研究、新技术、技术讲座、检测、国外情况介绍等;适合从事冶金、铸造、金属热处理及理化检测行业的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高校师生阅读。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无锡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江苏省优秀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数十家数据库刊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灰铸铁及球墨铸铁、蠕墨铸铁、特种铸铁、造型材料、设备与仪器、经营管理与技术发展、计算机应用。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390船用柴油机缸盖的铸造工艺设计 马红涛,高翔,胡发林,MA Hong-tao,GAO Xiang,HU Fa-lin

  覆砂铁型生产中小型曲轴渣孔缺陷的防止 韩清环,蒋先念,毛遂,冀建勇,李朝红,HAN Qing-huan,JIANG Xian-nian,MAO Sui,JI Jian-yong,LI Chao-hong

  热等静压工艺生产高强韧球墨铸铁件 张杰,陈新玥,李子海,宫本奎,宋振科,邓守梁,ZHANG Jie,CHEN Xin-yue,LI Zi-hai,GONG Ben-kui,SONG Zhen-ke,DENG Shou-liang

  球墨铸铁中碎块状石墨的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程凤军,高顺,莫俊超,张俊新,杨志刚,CHENG Feng-jun,GAO Shun,MO Jun-chao,ZHANG Jun-xin,YANG Zhi-gang

  斜导轨床身粘砂问题的成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聂爽,刘刚,NIE Shuang,LIU Gang

  w(Cu)对灰铸铁气缸体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王永吉,乔进国,王安家,李孝艳,孙帆,吴亚平,WANG Yong-ji,QIAO Jin-guo,WANG An-jia,LI Xiao-yan,SUN Fan,WU Ya-ping

  141气缸盖铸件铸造缺陷的防止措施 潘国睿,PAN Guo-rui

  覆砂铁型工艺生产薄壁排气管件 崔炜,吴宝成,李超贵,李伟柱,李飞,CUI Wei,WU Bao-cheng,LI Chao-gui,LI Wei-zhu,LI Fei

  回火对高Ni-Cr铸铁残余奥氏体量和硬度的影响 蒋文海,罗国华,邹佳鹏,蔡启舟,杨书范,付志云,赵晚子,陈刚

  气缸体浸渗处理中锈蚀和碱渍问题的防止措施 曹瑞鹏,CAO Rui-peng

  电力机车电机悬挂筋板的工艺改进 叶海定,刘樟林,YE Hai-ding,LIU Zhang-lin

  树脂砂型流涂工艺质量控制 方世良,孟兆亚,朱守琴,FANG Shi-liang,MENG Zhao-ya,ZHU Shou-qin

  优化抛丸工艺降低刹车盘铸件抛丸返修率 杨丹丹,曹玉亭,孙悦竹,李振志,YANG Dan-dan,CAO Yu-ting,SUN Yue-zhu,LI Zhen-zhi

  工程师论文范文:蓄电池放电电路内环设计

  [摘 要]分析了双向半桥电路的工作特性,根据充放电电路的需要建立连续电流模式下的小信号模型,分析电流内环的传递函数。并使用matlab判断系统稳定性及确定PI参数。

  [关键词]工程师论文范文,双向半桥电路,小信号模型,电流模式控制

  引言

  1.电路分析及参数设计

  预期参数为:电池电压U1=48V;母线电压U2=480V;输出电压纹波ΔU2 =0.5%U2;电感电流IL=20.8A;输出电流IBUS=2.08A;输出电流纹波ΔIBUS=20%IBUS;开关频率=20kHz;

  现代铸铁最新期刊目录

燃气轮机压气缸铸件的工艺设计和改进————作者:陈洪涛;刘东;戚梦林;陈思明;

摘要:介绍了燃气轮机压气缸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铸造工艺方案的选择以及首件铸件的缩松及夹渣缺陷,通过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解决了相关的问题,完成了压气缸铸件的研发和交付。最后指出:(1)通过调整内浇道的位置和流速,压气缸顶部法兰的夹渣问题得到明显改进;(2)采用顶法兰向上的工艺方案,冒口放置在最高处,利用冷铁调整温度梯度,形成顺序补缩,可有效解决缩松问题;(3)在工艺设定的范围内,适当提高浇注温...

RE与Mg残留量对厚壁蠕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作者:王海建;郝博魁;邓小洲;蔡启舟;陈哲;

摘要:研究了铁液中RE残留量和Mg残留量对厚壁蠕墨铸铁气缸套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厚壁断面组织与性能的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1)铁液中的RE残余量和Mg残余量分别为0.010%和0.009%时,气缸套厚壁处的石墨形态为片状石墨和少量蠕虫状石墨;当RE残余量由0.010%提高至0.022%时,厚壁处的石墨形态为蠕虫状石墨,外层和内层的蠕化率为93%,而中间层的蠕化率为85%。(2)气缸套的基体组织存在...

改善铸态高强度球墨铸铁件性能的工艺技术————作者:刘旭;潘留祥;武炳焕;

摘要:在汽车铸件的性能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开发了材料牌号为QT700-10的球墨铸铁件,通过采用新型孕育剂,改进球化及孕育处理工艺,改善了混合基体球墨铸铁的组织,包括铁素体的分布和珠光体的结构,保证了材料性能达标的可能性,降低了微渣的产生倾向,提高了铸件性能的稳定性。最后指出:(1)在混合基体的高强度高伸长率球墨铸铁件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化学成分、冷却条件和球化孕育处理工艺来改善铁素体的分布和珠光...

高镍球铁涡轮增压器壳体针孔缺陷的防止措施————作者:范艳林;张同先;陈慧松;

摘要:分析了高镍球墨铸铁涡轮增压器壳体出现针孔缺陷的原因,从原辅材料、熔炼工艺、覆膜砂壳型设计、浇冒口设计、涂料工艺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高镍球墨铸铁涡轮增压器壳体针孔缺陷的防止措施。最后指出:通过多方面手段可以减少针孔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在单个控制过程发生波动时,能够有效控制针孔缺陷的产生,当防止措施失效、仍发生针孔缺陷时,可以通过添加0.2%~0.4%含锆孕育剂、加入微量铋或硼、局部刷涂激冷涂料的方法,可...

重卡后桥主减壳铸件组织异常的防止措施————作者:龚连金;黄光伟;蒋存红;许攀;

摘要:介绍了重卡后桥主减壳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针对采用原生产工艺进行试生产过程中在铸件轴承档部位出现珠光体体积分数超标以及出现莱氏体的问题,利用能谱分析仪对试块进行能谱分析,发现该区域铁液成分存在严重偏析,铸件此处的铁液冷却快,导致白口倾向加重。通过增加原铁液和浇注铁液的w(Si)量,并用碳化硅对原铁液进行预处理,控制w(Mn)量不超过0.5%,解决了轴承挡部位组织异常问题,且力学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球墨铸铁轧辊的生产工艺————作者:肖连华;曹瑞荣;

摘要:介绍了轧辊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生产高品质的球墨铸铁轧辊的工艺,通过生产实践,得出结论:(1)以废钢和回炉料为原料代替生铁,采用增碳的方法来调节碳含量生产的球墨铸铁轧辊,与普通铸铁相比,球化率由70%提高到96%,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并且力学性能波动范围不大;(2)通过采用合成铸铁工艺,采用废钢代替生铁进行熔炼,降低了生产成本;(3)减少高纯或超高纯生铁的消耗量,间接减少了...

一种地铁分体式齿轮箱球墨铸铁件的铸造工艺————作者:刘利平;苏少静;宋亮;陈孝先;

摘要:介绍了铁路用齿轮箱铸件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3种铸造工艺方案设计,采用3D打印组芯工艺制芯,利用MAGMA模拟软件对铁液的流速、热模数及缩孔缩松判据进行辅助模拟分析,使铸件各部位实现精确补缩,从而防止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的产生。通过对3种方案进行实际生产验证,发现方案三占有一定的优势:采用水平中分、底侧浇注、侧热/暗冒口补缩工艺,工艺出品率高,砂芯数量少,铸造生产操作简单,各项力学性能和无损检...

蠕墨铸铁凝固过程组织偏析的均匀化热处理研究————作者:袁贝;廖敦明;邓晗;陈璐;

摘要:研究了蠕墨铸铁中最后凝固区(LTF)元素偏析导致其基体组织异常的机理,采用均匀化退火热处理技术降低元素偏析,提高组织均匀性,使材料综合性能得到提升。研究表明:蠕墨铸铁凝固过程中LTF区Mo元素富集,使材料基体为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和铁素体混合基体组织;通过均匀化定量珠光体热处理技术,消除由元素偏析引起的异常网状结构,且珠光体体积分数控制在35%

高牌号蠕墨铸铁缸盖铸件的生产控制————作者:韩振中;杨磊;杨敏;任广昶;

摘要:介绍了OCC工艺生产高牌号蠕墨铸铁的设备以及生产流程,详细阐述了稳定批量生产高牌号蠕墨铸铁的生产控制要点,以平衡高力学性能与缩松二者为出发点,重点从凝固方式及蠕化丝线等方面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蠕化率及缩松倾向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1)原铁液碳含量的增加可以降低缩松倾向,但要保证碳含量不要超出共晶点,过共晶凝固反而增加了缩松倾向,同时大幅度降低铸件的力学性能;(2)二次补加喂丝、补加原铁液可以作为...

高炉冷却壁的消失模生产工艺————作者:崔一正;

摘要:介绍了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高炉冷却壁铸件的工艺流程及铁液处理,经生产验证,铸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均符合技术要求。对比分析了消失模铸造工艺与其他砂型铸造工艺的经济性,最后指出:(1)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高炉冷却壁的铸件质量达到客户要求,具有砂子回用率高、产生固废少、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经济效益显著;(2)消失模铸造冷却壁进出冷却水管根部的凸台及螺栓孔处的凸台尺寸比砂型铸造尺寸准确,冷却...

90 t工作台铸件地坑造型工艺开发————作者:李丹;何俊蒙;赵红霞;李志博;周桂梅;

摘要:介绍了90 t工作台的铸件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该铸件的铸造工艺:采用地坑造型、树脂砂工艺,共采用151块砂芯;浇注系统各组元的截面积比为∑F_直:∑F_横:∑F_阻:∑F_内=1.35:1.99:1:1.87,采用100个φ60 mm的补缩冒口,保证铸型的出气、集渣和补缩;在铸型上方压砂箱,有箱带的一面朝向下,与铸型接触,并保证铸件上的压箱质量为浇注质量的5倍以上;利用20 t中频感应电炉熔...

基于CAE技术的球墨铸铁箱盖件铸造工艺改进————作者:倪炳华;方其平;叶挺;

摘要:介绍了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原生产工艺及在厚大部位出现的缩孔问题,利用CAE技术辅助分析了缩孔产生的原因,发现最后凝固位置凝固所产生石墨化膨胀可将金属液补充到铸件较厚大的箱盖连接处,在这些位置再次产生二次收缩时,箱盖连接处凝固析出的石墨无法将所剩不多的液态金属挤回,因此产生了缩孔缺陷。最后通过在5个较厚位置及箱盖连接处增加了冷铁,加快此处的铁液凝固速度,均衡铸件整体的凝固时间,有效防止了...

迪砂线生产刹车盘用涂料性能和工艺研究————作者:刘文龙;李昆;吕家禹;曹玉亭;

摘要:以自配涂料和某公司A涂料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原材料粒度性能影响试验、砂芯渗透性能试验、波美度浓度的对比试验以及涂料流痕的解决试验,结合现有的生产条件,通过采取调整涂料成分、更改生产工艺等措施,解决了通风盘风道内脉纹、粘砂缺陷。最后指出:(1)浸涂后的砂芯存在一定深度的渗透性,能起到防粘砂和脉纹的效果;(2)涂层厚度越厚,防脉纹效果越好,但过厚会影响铸件尺寸,最大干态涂层厚度应控制在200~250μm;...

S系列气缸盖水道内腔烧结缺陷的防止措施————作者:蔡俊涛;

摘要:分析了砂芯结构及砂芯材料对S系列气缸盖内腔烧结缺陷的影响,指出热节部位的细薄砂芯受铁液长时间的热作用是造成内腔烧结的主要原因。经过多轮试验,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解决了缸盖水道内腔烧结问题,防止了铸件气孔缺陷的升高:(1)选用CUB复合砂,添加高效砂芯改性剂;(2)在烧结部位预刷锆英粉涂料,整体浸涂新型水基涂料;(3)优化砂芯排气通道,更改芯头结构,调整外型压砂环结构及尺寸,减少铁液封堵排气通道;(...

三维光学扫描系统在缸盖尺寸测量中的应用————作者:李玉娟;姜爱龙;李春旭;徐剑;赵庶娴;

摘要:针对缸盖毛坯尺寸测量,从扫描方式、测量能力指数和重复性再现性、与三坐标划线尺寸对比分析这3个方面进行手持三维光学扫描测量系统的相关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手持三维光学扫描系统采用蛛网扫描方式可有效提高扫描数据精度,并满足试验铸铁缸盖的测量能力要求;(2)手持式三维光学扫描系统的分辨力满足缸盖的测量要求,重复性、再现性满足缸盖毛坯尺寸的测量需求;(3)手持式三维光学扫描仪的尺寸精度和尺寸稳定性优于...

3D打印砂型的轻量化设计————作者:马秉平;张龙江;刘天平;苏少静;纳建虹;

摘要:介绍了应用在铸铁件上的3D打印仿生镂空砂型设计,对比研究了仿叶脉镂空砂型、仿蜂窝夹层镂空砂型以及仿竹子镂空砂型这3种设计方案的减重率,减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仿叶脉>仿蜂窝>仿竹子,其中,仿叶脉镂空砂型的减重效果最好,高达47.6%。最后指出:镂空砂型的设计研究颠覆了传统的砂型设计,利用3D打印的优势,结合仿生结构设计,实现了砂型的轻量化,大幅度减少了树脂砂用量

超大功率风电机组低温球铁主轴的铸造工艺————作者:陈思明;苏少静;纳建虹;

摘要:介绍了一种超大功率海上风机配套主轴铸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铸造难点,从铸造工艺和熔炼工艺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铸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技术,包括铸件的浇冒口系统设计、熔炼控制、球化及孕育处理工艺等。利用MAGMA数值模拟软件辅助分析铁液充型及凝固过程,直观地观察铁液流速及温度场情况,验证工艺的可行性。生产验证结果显示:铸件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尺寸壁厚、内外部质量等均符合技术要求,铸件一次性研发成功...

QT700-2四缸曲轴铸造工艺数值模拟及其优化————作者:刘金林;龚华林;张晓锋;

摘要:介绍了QT700-2四缸曲轴的铸件结构及技术要求,初步设计了该铸件在DISA生产线上的铸造工艺,利用MAGMA模拟软件分析铸件的充型过程、凝固过程以及HUB位置的缩孔情况,发现采用传统的圆柱形侧冒口不能消除HUB孔缩孔缺陷,后通过减小冒口颈距离和优化冒口参数且采用矩形侧冒口工艺,有效防止了四缸曲轴HUB孔位置的缩孔缺陷的产生,但是此优化工艺的浇注时间较长,影响生产节拍,通过进一步缩小矩形侧冒口尺寸...

镁对灰铸铁气缸盖性能及内腔清洁度的影响————作者:何春华;黎小春;冯伟霞;陈清锋;郭秋实;玉时炎;付赞辅;

摘要:通过采用同炉铁液、不同的孕育处理方案处理铁液,浇注相同型号、相同制芯造型工艺的气缸盖铸件,对比分析了镁元素对灰铸铁气缸盖力学性能及气缸盖内腔砂芯烧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灰铸铁中加入镁合金,改变了石墨的形状,使石墨端头变得钝化,无尖角,同时片状石墨变得弯曲,保证了铸件的力学性能;(2)在灰铸铁中加入合金镁,增加灰铸铁中的w(Mg_残)量,提高了铁液的表面张力,降低了铁液的渗透能力,减少了砂...

促进灰铸铁玻璃模具中D型石墨的形成方法————作者:徐进;

摘要:介绍了玻璃模具对材料的要求,针对500 mL小口压吹法啤酒瓶模具铸件的原生产工艺存在的石墨形态不合格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冷铁砂芯板厚度、孕育处理工艺、孕育剂选择及出炉温度等方面进行试验改进,结果表明:采用VI-370孕育剂进行倒包孕育处理,获得的铸件组织均匀性明显提高,基体组织中的碳化物和珠光体体积分数显著降低;加厚冷铁砂芯板厚度,提高铁液的过冷度,使模具在快冷条件下凝固,促进D型石墨的形成,从而...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