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测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论、报道、测绘文化、边走边看、精彩掠影、艺苑英、期刊博览、测绘单位动态。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依法统一监管 主动高效服务为地图市场健康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赵继成
地图审查 重任在肩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
新疆:强化地图市场监管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杨世军
广东:维护国家版图尊严加强地图市场监管 祝桂峰
江苏:重监管 强宣传 龚越新,田薇薇
海南:地图服务经济发展 唐颖斌,路志鸣
地图行业的裂变 李东楼
地图厂商频获投资揭示三大明显趋势
竞争:地图行业主题
地图厂商商家用户荣辱与共 郭静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等关系的再思考 雷德容
开展三江流域测量标志专项保护工作对策建议 黄小娟,洪瑛
帕米尔之鹰 高振南
群贤登用长良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中的地图故事 范俊劼
一幅穿越2000年的地图
微信推开放地图API
工程师论文投稿:溶剂对导电聚吡咯防腐蚀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在含吡咯+NaClO4的乙腈中和水中,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聚吡咯(PPy)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Py膜的表面形貌,用四探针法测量了PPy膜的电导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在1 mol/L H2SO4中PPy膜对不锈钢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两种溶剂中制备的PPy膜都由球状粒子组成,但在水中制备的PPy膜结节较多.在乙腈中制备的 PPy的电导率和对不锈钢的防护性能都显著高于在水中制备的PPy.由于乙腈的给电子性较水的小,与吡咯聚合中间体的作用小,链反应较难终止,使得PPy 聚合链共轭度长,膜的缺陷少,电导率大,防腐性能好.
关键词:工程师论文投稿,聚吡咯,不锈钢,防腐蚀,电导率
研究聚吡咯(PPy)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在金属防腐蚀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PPy膜不仅能依靠膜层的物理隔离作用阻挡腐蚀性物质到达金属表面,而且还能作为氧化剂使金属钝化[2],从而起到防腐蚀的作用.许多研究都表明,覆盖在金属表面的PPy膜能使可钝化金属表面形成钝化层.如 Hermas A A发现,在硫酸水溶液中制备的PPy膜保护的不锈钢表面就存在稳定的钝化层[3],Tallmand D E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证实了在3.5%NaCl中的不锈钢/PPy界面存在钝化层[4].在电化学制备PPy时,吡咯先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然后发生阳离子自由基偶合,形成PPy[5].
中国测绘最新期刊目录
卷首语————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10周年、我国首次精确测量珠峰高程50周年。本期杂志特推出纪念珠峰高程测量50周年专刊,回顾、解读中国人攀登地球之巅、探寻自然密码的非凡征程和重大意义。50年前的1975年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员首次在珠峰峰顶竖起红色测量觇标,世界最高峰从此镌刻上东方印记——8848.13米。这不仅打破了西方对珠峰高程数据的长期垄断,更成为中国测...
攀上地球之巅 探寻自然密码————作者:高慧丽;
摘要:<正>在地球漫长的演化历史长河中,曾经发生过多次大陆碰撞,而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引起的地表隆起最为显著,塑造了高耸而广阔的喜马拉雅山脉。其中,海拔8848.86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中尼边境上。古往今来,无数登山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探寻于此。在时光流转之中,世界“第三极”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不只是珠峰的“身高”,还有人们对地球演化、生态变迁与人...
三测珠峰————作者:郁期青;
摘要:<正>我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测绘人。1953年,我考取了南京地质学校,就读大地测量专业,3年后被分配到国测一大队,从事大地测量工作。毕业那年,我17岁。请缨出战1965年底,我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参与珠穆朗玛峰高程测绘项目,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项是测量珠峰高程,另一项是绘制珠峰北坡地形图。当时的国家测绘总局局长跟我们说得非常清楚:这项任务十分艰巨,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与队友都觉得能参...
大家抱在一起哭了————作者:薛璋;
摘要:<正>1975年的珠峰高程测量,是我第二次参与测量珠峰,我曾参与过1968年的测量工作。我和郁期青是老队员,有经验,1975年初我俩再次接到测绘珠峰的通知,立马赶赴北京参与训练。3月8日,我们抵达绒布寺大本营。参与本次珠峰高程测量的共有49人,其中总参测绘局38人,陕西测绘局11人。测量分队下编4个三角组、1个水准组、1个重力组、2个天文组、1个微波测距组。我在三角组,主要负责东绒布冰...
再为珠峰“量身高”————作者:徐永清;
摘要:<正>200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组织复测珠峰高程,以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我国首次精确测量珠峰高程30周年。踏上征途2005珠峰高程复测设计制定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实施方案,采用多种新测绘技术手段,由专业测绘人员和专业登山人员联合组建珠峰登山测量队,把先进的测量仪器带到珠峰顶峰,在峰顶设置GPS观测设备,竖立测量觇标和观测棱镜,并利用声波探测技术测量峰顶雪深...
一辈子干成这件事,值了————作者:王新光;
摘要:<正>珠峰高程测量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也是中国测绘实力的展示。当我们接到2005珠峰高程复测的任务后,非常认真地准备,对队员的选拔很严格,包括政治素质、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全队几百人,最后选出44名队员,个个都是精兵强将。除了普通测绘队员外,当时还准备选拔预备登顶队员,要求不是独生子女、没有结婚、父母健在,因此虽然很多人报名,但最终只确定了任秀波、刘西宁、柏华岗和白天路4人为预备登顶...
发扬优良传统 再攀科学高峰————作者:李国鹏;
摘要:<正>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时,这是一个永载中国测绘史册的辉煌时刻,万众瞩目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名冲顶队员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成功地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圆满完成了峰顶测量任务。接受任务精心准备2020珠峰高程测量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测绘工作者,能够参加珠峰测量任务是一生中的至高荣誉,但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我在接到这项国家任务时,倍感荣光,异常兴奋,也...
科学演算珠峰新高度————作者:郭春喜;
摘要:<正>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向世界公布了珠峰新高程8848.86米,这个数据将载入史册。这不仅是我国测绘工作者继2005年后再次重返世界之巅测量珠峰高程,也是中尼两国联合开展数据处理后得出的珠峰新高度,开创了友好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的典范。在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下,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承担了此次珠峰高程测量数据处理工作。数据中心积极支持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对重点环节的对算...
珠峰的礼物————作者:王伟;
摘要:<正>回顾2020珠峰高程测量整个过程,有付出也有回报,有开心也有遗憾,所有的辛苦都得到了最好的回馈。这段经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这是珠峰送给我的礼物。萌芽于大学时代的珠峰情结作为一名测绘专业毕业的学生,犹记得刚上大一时学习《测绘学概论》,第一次上课就被老师讲的珠峰高程测量的故事所吸引。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大家耳熟能详的珠峰高度就来自我所学的专业,一时间对于测绘专业产生了更多的敬...
世界屋脊光影记录
摘要:<正>~
珠峰高程测量50周年影像展在京举办————作者:陆芬;周飞飞;赵蕾;
摘要:<正>5月29日,“巅峰足迹生态之镜——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珠峰高程测量50周年影像展”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以时间为轴、以脚步为尺、以攀登为魂、以光影为媒,生动展现了我国1975年、2005年、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的光辉历程,以及珠峰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景象。展览将持续至7月27日
行业资讯
摘要:<正>“爱国报国勇攀高峰”测绘精神进高校首场宣讲报告会举行近日,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办的“爱国报国勇攀高峰”测绘精神进高校首场宣讲报告会在西安科技大学举行。报告会上,大家集体观看了1975年国测一大队首次精确测量珠峰高程的珍贵纪录片,珠峰高程测量亲历者任秀波、国测一大队青年队员徐伟航、测绘一线科技工作者南卓3位宣讲团成员,分别以《把忠诚奉献镌刻在地球之巅》《丈天量地...
征稿启事
摘要:<正>《中国测绘》杂志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与中国测绘学会联合主办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综合性月刊,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发布部门重大决策和工作动态、交流测绘科技创新和测绘工作经验、反映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弘扬测绘精神、彰显测绘文化等重要职能,是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变迁的记录者、思考者、传播者,是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
致敬英雄
摘要:<正>~
珠峰百科
摘要:<正>第三女神的由来珠穆朗玛,这是我国藏族人民对世界最高峰的传统称谓,藏语意思是“第三女神”。它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岸边是一片森林,飞禽走兽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有一天,海里突然来了一只巨大的五头毒龙,把森林捣得乱七八糟,又搅起万丈浪花,摧毁了花草树木。正当飞禽走兽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飘来了5朵彩云,变成5位仙女。她们施展无边法力,降...
珠峰之巅镌刻“中国高度”——我国珠峰高程测量历程回顾————作者:赵越;梁珂;
摘要:<正>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10周年、我国首次精确测量珠峰高程50周年。1975年5月27日,红色的测量觇标第一次竖立在珠穆朗玛峰峰顶,从此珠峰有了中国人精确测量的“身高”。此后,中国测绘人用跨越50年的接力,在世界屋脊镌刻下属于东方的印记
珠峰高程测量见证测绘科技跃迁————作者:易慧;吕苑鹃;
摘要:<正>珠峰高程测量的历程,是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缩影,更彰显了我国测绘科技半个世纪的跃迁升级。中国测绘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在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作出历史性贡献,让珠峰的“身高”越来越精确。首次将测量觇标立于珠峰之巅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就提出了“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绘制珠峰地区地形图”的要求。1975年1月1日,国务院给西藏自治区发文:“中央已批准国家体委登山队提前于一九七五年攀登...
了不起的中国“智造”————作者:刘站科;柏华岗;张党魁;
摘要:<正>珠峰高程测量是国际测量技术的竞技场。我国在1975年和2005年两次测量珠峰高程时,使用的都是进口测绘仪器设备。到了2020年,在珠峰高程测量中全程使用的都是自主研发的国产高精度测量仪器,如峰顶冰雪探测雷达、GNSS接收机、超长测距全站仪、峰顶觇标、峰顶温度气压计等。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南方测绘、上海华测、广州中海达、北京奥地等国内众多单位...
300年来的珠峰测绘————作者:徐永清;
摘要:<正>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地形地貌、准确高度,素为世人瞩目。人类认知珠峰的历史,最早是从仰视其高度、描绘其地形地貌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历史也是一部测绘史。十八世纪初期《皇舆全览图》上的珠峰1930年9月,著名地质学家、地理学家翁文灏在中国地学会的会刊《地学杂志》第18卷第3期发表了一篇文章《清初测绘地图考》。这篇文章以相当篇幅谈到了西藏测绘,也涉及此背景下的珠穆朗玛峰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自然资源数智变革分论坛举行————作者:王少勇;
摘要:<正>4月29日下午,由自然资源部主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自然资源数智变革分论坛在福州举行。本次论坛以“数智治理赋能管理升级数字发展绘就资源新篇”为主题,交流自然资源领域数字化建设的前沿技术、创新模式和实践经验,探讨数智化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庄少勤,福建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魏晓奎在论坛上致辞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生物学杂志
- 北大核心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包装工业
- 国家级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 省级东南亚南亚信息
- 国家级船舶
- 北大核心地质力学学报
- 北大核心火灾科学
- 省级云南消防
- 北大核心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 北大核心焊接学报
- 国家级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 北大核心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化学世界
- 省级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 省级山西水利科技
- 国家级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 国家级航空计测技术
- 省级家庭生活指南
- 北大核心地球化学
- 北大核心资源科学
- 省级职场
- 省级安全生产与监督
- 省级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
- 国家级录井工程
- 省级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山西焦煤科技
- 省级淮阴工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