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通信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广西通信技术

广西通信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5-1225/TN
国际标准刊号:1008-3545
主办单位:广西邮电科技情报中心站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上一本期杂志:《江西通信科技》通信工程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电子技术》电子科技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广西通信技术》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广西通信技术》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广西通信技术》是广西通信学会与广西通信技术杂志社联合出版的综合性通信技术性刊物。该刊主要反映广西通信建设的最新成就,交流国内外先进通信技术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最新通信技术的发展及趋势等。该刊内容新,信息量大,技术实用。其宗旨是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立足广西通信事业现状,瞄准通信发展趋向,积极开展通信科技的研讨,加强通信理论及新技术、新业务的交流,为广西通信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国内外科技、通信建设及发展等信息,促进广西通信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更好地为通信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主要是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论·综述、经验交流、经营管理、行业动态。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广西电信多媒体客服系统建设研究 蒲 翼 1-6

  2 提高网络类公告信息发布效率的探讨 黄 夏 7-10

  3 信令监测系统共享平台业务订阅模块的设计 陈 式,宁 丹 11-15

  4 信息技术在通信行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叶瑞英 16-19+56

  5 DRZ 编码在 DWDM 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梁 强 , 何 宁 20-22

  6 北斗车载行驶记录仪设计与实现 陈石平,杨晓明,史哲英 23-25

  7 浅析 SQL 注入漏洞与防范措施 冯 昀,黎洁文 26-31

  8 网络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探讨 杜新安 32-35

  9 基于 Web Service 光传输监控系统的应用 韦国富,徐明阳,吴林印 36-38

  10 WCDMA 网络软容量提升优化 郭 威,蒋国权 39-42

  11 提升 EDGE 网络性能的无线网络优化方法探讨 余玉广,邹 洁,倪 俊 43-49

  12 乡镇 WCDMA 网络基站覆盖能力提升手段探讨 徐 锋,闫台喜,陈晓华,莫学思 50-56

  通信期刊投稿同步录音录像工作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5年出台了《人民检察院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试行)》,从2006年3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经过数年努力,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在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规范检察机关办案、固定办案证据和减少被告人当庭翻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是一项新兴的检察业务,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当前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长足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

  一、检察机关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性质和意义

  同步录音录像是侦查机关在刑事侦查活动过程中,以同步录音录像方式记录侦查讯问过程的诉讼活动;它是以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硬盘、光盘等为载体的,用于刑事诉讼为目的的视听资料。司法实践中,同步录音录像资料记录的侦查活动主要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同步录音录像是记录侦查机关自身侦查活动的行为。

  广西通信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人工智能的千里眼平台视频数据防泄露安全管控实践————作者:钟磊;黎峰;兰世战;谭彬;盘晓颖;

摘要:随着智慧城市和智慧校园建设的加速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愈发凸显。针对视频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的挑战,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千里眼平台视频数据防泄露安全管控实践方案。通过集成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视频数据防泄露安全管控系统,涵盖多因子视频权限管理、泄露溯源告警、不良内容监控及水印防泄密等功能,以期为智慧城市和智慧校园构建视频安全防护体系,有效应对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风险

数字孪生在5G承载网路由策略下发场景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陈超梅;梁睿;温爱群;梁思达;孔德宇;许承海;

摘要: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算力网络等多种先进技术的不断融合和发展,为5G承载网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可能性。为应对5G承载网网络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手段,创建承载网网络的虚拟孪生体,实现5G承载网网络路由策略的高效下发和路由的调优选择,提高5G承载网的确定性。同时,研究将数字孪生网络作为网络的基础运维平台,实现低成本试错,提高网络智能运维水平

基于指令编排的双机备份BRAS承载用户数均衡自动化研究————作者:莫彩网;

摘要:BRAS用户数均衡对网络性能至关重要。传统双机备份方案虽能分担负载,但依赖人工调整,存在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基于指令编排的自动化方案通过预定义策略和智能脚本,实现了自动监控BRAS负载状态、动态调整用户会话分配、实时执行无感迁移。该方案能提升运维效率,降低错误率,有效保障网络稳定性。相比人工操作,自动化均衡能更快响应流量波动,使各BRAS设备负载偏差控制在5%以内,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5G-A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刘勃兰;咸雪琼;

摘要:低空经济作为目前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对网络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而5G-A作为5G网络的演进版本,具备通感一体化、3CC载波聚合、Red Cap轻量化等关键技术,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重点阐述5G-A技术如何助力低空经济发展,并进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同时,探讨了5G-A技术在低空经济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5G专网质量感知系统架构设计及应用研究————作者:李银;廖丽华;

摘要:5G专网是基于5G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业务,已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交通运输、能源电力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随着5G专网业务快速发展,业务质量感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探讨构建一个提升5G专网质量感知的系统,首先在业务需求分析上提出系统应具备网络性能监控、服务质量监控等能力;其次对需求进行功能规划,提出数据中台、业务性能监控、告警关联分析及工单管理四大功能,并进一步阐述数据中台及定制化关键能力...

校园信号升格与感知升格方案研究————作者:叶健涛;梁盛铭;卢筱;

摘要:随着5G时代到来,原有的用户模型、终端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校园特殊场景的4G网络已无法满足学生用户的需求。因此,根据现网实际校园用户的数据采样和经典数据模型,总结出一套将原有的4G网络快速、低成本地升级为5G网络,并兼顾业务特征变化带来的容量需求变化,精准地投资5G网络建设的方案,以供各运营商参考借鉴

5G+大语言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探索————作者:李佳歆;

摘要:在工业领域中,5G与大语言模型的结合,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能耗、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优势。首先,阐述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与优势,研究5G+大语言模型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其次,探索5G+大语言模型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分析大语言模型在未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工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推动大语言模型与5G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助力工业实...

基于通用视觉大模型轻量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者:施海莹;刘铁;唐福林;

摘要: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广泛应用,通用视觉大模型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这些模型通常存在参数量大和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导致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难以部署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运用参数剪枝、知识蒸馏、线性量化技术及轻量化模型架构设计的通用视觉大模型轻量化技术,通过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在不明显降低识别精准度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通用视觉大模型运行效率...

广西邮政信息网网络改造的实践与思考————作者:韦旭;

摘要:广西邮政信息网通过扁平化网络改造项目,优化全区网络结构,提升传输效率与稳定性,降低运营成本。项目坚持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等原则,利用MPLS VPN等技术实现流量隔离与高效传输,强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维护效率。改造后,网络性能显著提升,成本大幅降低,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强,为邮政服务创新及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智能体演变路径研究————作者:陈雨祥;黄家柯;李佳歆;卢兆隆;邹轶;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智能体正从单一工具演变为连接人与数字世界的核心流量入口。通过技术、社会学与传播学交叉视角,提出智能体的三层模型(交互层—服务层—生态层),揭示其重构流量入口的逻辑,并通过案例梳理研究通用入口、垂类入口、嵌入式入口等三种智能体演变为流量入口的路径,以期为理解大模型时代的流量入口形式的演变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云平台的AI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陈江山;

摘要:随着运营商移动网业务的飞速发展,无线基站能耗占运营商总能耗的50%以上,亟待提高网络能效。首先介绍基站设备的能耗现状,并利用云平台AI节能技术对基站进行智能分析,以获取节能增益评估;其次在现网中开展实证研究,覆盖3G/4G多制式混合组网场景,通过符号关断、射频通道智能关断、载波智能关断等关键技术,结合AI方法自动寻找最优关断策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云平台的AI节能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单站日均能耗,...

基于保险蓄客销售穿透式管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模型————作者:廖文进;吴迪;覃江丽;李桂梅;梁杰;黄蓉;

摘要:广西邮政代理保险业务面临蓄客质量低、撤单率高等问题,制约了业务发展。为此,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穿透式管控模型,通过精准营销与全流程管理提升业务效能。研究整合金融、邮务等多源数据,构建包含110多个特征的客户画像,采用随机森林、XGBoost和Light GBM模型进行训练与评估。结果表明,Light GBM模型性能最优,其保险潜在客户预测和犹豫期撤单客户预测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其他模型。通过创新数据填充...

基于IPA平台的AI摄像千里眼设备智能运维方案研究————作者:谭瑛;甘康宁;董世龙;陆春富;谢璐雅;

摘要:由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摄像千里眼设备在上线开通和维护过程中的数据存在系统壁垒,系统间的数据无法通过特定标识进行关联,导致当前对于AI摄像设备离线问题的根因定位和处理需耗费大量时间,极大地影响了客户的使用感知。因此,基于中国移动的IPA平台研究AI摄像千里眼设备智能运维方案,通过组件编排方式实现数据自动采集、自动溯源和维护系统的资源关联以及千里眼离线点位...

基于智能算法的政企专线接入自动测算的探索与实践————作者:何玉莹;吴阳军;李春林;周速;罗匀岭;

摘要:聚焦运营商政企专线接入痛点,探索了基于地图技术和路径规划智能算法,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政企专线接入自动测算的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精准赋能一线,在提升资源勘察效率、降低设计费率、节省建设成本、促进业务发展和提升网络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运营商提供了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对通信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参考价值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网割接方案稽核应用研究————作者:范捷飞;陈励峰;陈清元;何林海;张诚辉;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核心网割接在保障网络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受限于割接方案的复杂性及人员操作的差异性,设备与版本信息易出错,增加了重大故障与网络风险的可能性。传统稽核方法难以全面、准确地发现此类问题,存在明显局限。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网割接方案稽核方法,结合通义千问大模型、思维链与提示词工程,构建智能化稽核系统。该方法能够自动比对割接方案中的设备和版本...

光AI与RFID融合在光通信中的应用探索————作者:王鉴;黄燕森;

摘要:针对光通信网络中纤芯质量、跳纤路由及资源占用管理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应用光AI与RFID进行数智化改造和人工智能化处理的方案。探讨光AI与RFID在传输哑资源中的融合应用,并分析技术优势、应用场景、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旨在为提升传输哑资源管理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基于LSTM话务预测实现电信DSS-800M智能网络编排的探索————作者:尹晔;梁鳕;杨津任;邓贤恩;

摘要:基于LSTM预测算法提出一种智能网络编排系统的频谱共享方案。通过预测和分析4G/5G载波的负荷情况,自适应调整4G/5G载波的频谱使用,提高5G载波的可用带宽和小区流量,从而提升5G用户体验,同时确保4G用户体验不下降。通过分析5G的无线接入技术标准新空口(New Radio,NR)载波和4G的核心技术标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载波的负荷规律,半静态地调整两者对...

基于Red Cap物联网的用户感知评估体系研究与应用————作者:黄展;张忠欣;

摘要: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应用场景涵盖众多高价值领域,拓展新的增长空间。然而,用户体验问题日益突出,包括终端设备类型繁多、用户质量参差不齐以及缺乏有效的用户级监控手段进而导致用户投诉频发、网络问题难以及时发现等,严重影响物联网用户体验。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一种基于Red Cap物联网的用户感知评估体系,通过收集和分析诸如延迟、吞吐量、丢包率和连接稳定性等关键指标,实现对物联网用户网络感知的实时监控,填...

5G边缘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阙中元;刘铁;李雨欣;

摘要:探讨了5G边缘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的架构、关键特性及其在不同交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引入5G网络的低时延特性和边缘计算的分布式处理能力,智慧交通系统在实时性、安全性和效率上得到了显著提升。以典型智慧交通项目为案例,论述了5G边缘智能技术在实时路况监测、路径规划、车辆间通信、交通管理及信号优化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比分析了该技术在不同场景下应用的效果差异。此外,还讨论了当前5G边缘...

校园5G网络健康度评估体系研究及应用————作者:李永光;覃德林;陈流伟;周凌霞;郭越红;

摘要:5G网络因其高速率、大连接等特点,深受广大校园用户欢迎。随着校园5G网络用户增长,校园场景5G网络面临高负荷、高重叠覆盖率、高干扰、高投诉量等多重挑战。通过单一类型问题开展网络质量评估难以全面体现校园5G网络用户体验情况,缺乏针对校园5G网络的综合评估手段和方法。因此,提出一种校园5G网络健康度评估体系,以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校园5G网络健康度,帮助及时发现并解决校园5G网络问题,提升校园...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