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当代经济

当代经济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2-1430/F
国际标准刊号:1007-9378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主管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管理工程师河南省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宁波经济丛刊省级经济期刊

   《当代经济》是当代经济杂志社出版发行的关于当代经济形势及发展状况的理论性刊物。研究市场经济走势,探索改革开放方略,服务企业全面建设,参谋经济管理决策。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湖北经济管理》现用刊名《当代经济》

  湖北经济管理栏目设置主要栏目:经典要论、专家箴言、经济大视角、经济运行、区域经济、经济茶座、经济了望、当代企业家。

  湖北经济管理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中国城市经济

  《中国城市经济》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重要经济期刊,是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参阅的重要报刊之一。以突出权威性、理论性、典型性、实用性的特色,受到党政领导同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城市的重要窗口之一,成为中国城市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当代经济最新期刊目录

湖北省区域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测算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作者:李丽霞;夏华丽;吴丽慧;

摘要:旅游业在推进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寻区域旅游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路径意义重大。本研究在构建区域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EBM模型对湖北省17个市州2012—2022年的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了湖北省区域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湖北省2012—2022年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总平均值基本呈现稳步上升的...

独立董事网络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作者:李丹;王婷婷;

摘要: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构建高效治理机制以增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基于2013—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独立董事网络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引入动态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机制检验。采用双重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两步法”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发现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独立董事显著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企业的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其中发挥关键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机制在东部...

农业绿色发展的数字内生驱动效应:效率测算、区域差异及收敛性————作者:刘明月;杨格;田逸飘;

摘要: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本研究基于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将数字要素作为内生驱动因素纳入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框架中,测算农业绿色发展的数字内生驱动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绿色发展的数字内生驱动效应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演变特征。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区域间数字内生驱动效应存在差异。数字内生驱动效...

人工智能与高科技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中介作用————作者:陈家乐;王小兵;李依纯;

摘要:以2011—2023年中国A股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重点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新质生产力在两者关系中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效应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高、高管环境注意力高、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更明显...

新基建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作者:郑凯心;吕韬;

摘要:产业链韧性和安全事关产业现代化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新基建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于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基建和制造业产业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新基建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基建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产业链韧性,且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新基建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和产业链韧...

中国智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基于2017—2023年智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作者:袁峰;张科研;李楚瑶;

摘要:依据国家政策文件将智能制造业产业链划分为9条子产业链,基于2017—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将时间加权向量引入动态组合赋权-TOPSIS法中,构建了智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测度模型,并利用Kernel密度估计与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其空间差异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智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轨道交通装备、下一代信息网络以及电子核心产业链的韧性较强,而互联网与云...

ESG表现、供应链配置与金融错配————作者:肖强;尹家栋;

摘要: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聚焦于企业供应链配置视角,研究ESG表现对金融错配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提升ESG表现能够降低金融错配程度。企业通过降低供应链中客户企业和供应商企业集中度,可提升ESG对金融错配的抑制效果。企业ESG表现与供应链商业信用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企业可以通过提升ESG表现或商业信用水平降低金融错配程度。异质性检验发现,客户集中度低于供应商集中度...

数字化驱动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基于TOE框架的动态QCA分析————作者:马玉洁;王小兵;

摘要:采用“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和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探究了数字基础设施、技术应用深度、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支持服务、电商交易规模、数字政策环境和数字金融7个前因变量对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提升的协同效应,揭示其对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非线性驱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一要素均非制造业高质量竞争力形成的必要条件,验证“技术—组织—环境”多维要素耦合的必要性;通过面板数据分析识别出七条充分...

数实融合如何赋能农业产业链韧性?——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分析————作者:郭颖梅;周雪莹;

摘要:农业产业链韧性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基石,数实融合为破解其脆弱性提供了新路径。本研究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双重检验框架,实证分析数实融合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实融合有效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且结论通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的严格验证;第二,科技创新是数实融合赋能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键中介路径;第三,数实融合的驱动效应受...

连锁股东、绿色创新与企业ESG表现————作者:彭晓莲;廖可欣;

摘要:以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显著促进了企业ESG表现,且绿色创新在连锁股东影响企业ESG表现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数字化转型正向调节这一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稳定型连锁股东、环境规制强度宽松的企业和非重污染的企业中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连锁股东的经济效应与企业ESG表现的驱动因素的相关...

绿色基金对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作者:赵梦瑶;朴松美;

摘要: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基于2010—202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绿色基金持股情况和碳排放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绿色基金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低碳转型。随后进行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得出:绿色基金推动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的过程中,融资约束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则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从异质性检验结果来看,绿色基金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低碳转型,且...

环境治理绩效的关键因素组合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动态QCA分析————作者:马天赐;

摘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内容,环境治理绩效是检验政府环境治理成效的关键性指标。本研究以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动态QCA和NCA方法,从组态视角研究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差异背后的多因素联动效应,探索影响环境治理绩效的组合效应,及其等效性与时空差异性。必要条件分析显示,无单一因素能单独促成高水平环境治理绩效,但数字化与产业约束的影响与日俱增。充分...

经济虚拟化与货币化率攀升路径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作者:曾小艳;廖妍;邢慧茹;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的货币化率持续上升并超过诸多欧美发达国家,成为国内各界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从经济虚拟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虚拟经济部门影响货币化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虚拟化对货币化率的影响不仅在于货币需求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其特殊的GDP创造机制。同时利用2004—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虚拟化对于货币化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

CEO认知、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高质量创新————作者:王锋正;杜千;刘曦萌;

摘要: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培育企业主动创新的内驱力,急需突破“注重外力”的现有研究局限,从高管认知视角构建企业高质量创新的驱动机制。本研究基于高阶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126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Stata16.0实证检验了CEO认知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直接影响以及数字技术应用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CEO的环境认知与资源认知均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高质量...

企业竞争力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数据资产的新视角————作者:潘艺;

摘要: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数据资产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对企业经营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2011—2023年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使用收益法构建了数据资产规模的测度模型,实证检验了数据资产规模对企业竞争力的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总体上,企业数据资产规模的扩大有助于竞争力水平的提升;(2)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据资产规模的扩大能激发企业重视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企业创新水...

财政压力下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宏观与微观的证据————作者:涂训华;鄢杰;王月异;

摘要:从地方财政的视角出发,将财政压力与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利用2009—2022年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结合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以及强度双重差分法等实证分析了财政压力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重点从宏观层面的财政支出结构与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等两方面分别探讨了财政压力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财政压力越大的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这是由于地方财政压力不仅...

数据资产质押的规则纷争与整合:理论反思与实现机制————作者:王敬勇;丁澄;薛丽达;

摘要:在资产质押视域中,数据资产质押是利用和实现数据生产要素价值、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法律层面上对其按照知识产权或传统的动产进行界定,会计层面上按照存货或无形资产进行处理,这导致数据资产面临着权利模糊、理论混乱和质押规则体系冲突等问题;数据资产质押的规则体系适用于质押范围、质押主客体、质押设立规则与登记规则以及质押公示制度等,合理地反映了数据资产市场多元化的诉求和现状;数据资产质押的实现需...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减污降碳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增效”和“减源”双重视角————作者:王圣杰;张智羽;

摘要:数字经济为推动城市减污降碳提供了重要机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和环境污染程度即发挥减污降碳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降低能源强度即“增效”和“减源”两条路径来提高城市减污降碳效应。异质性分析...

数字鸿沟如何制约农民共同富裕——基于生计资本中介————作者:王森洋;夏龙;

摘要: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探究数字鸿沟如何制约农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21)数据,采用基准模型分析数字鸿沟如何制约农民共富,同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在数字鸿沟与共同富裕中的桥接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一是数字鸿沟对共同富裕存在负向性影响;二是数字鸿沟对生计资本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整体上通过生计资本对共同富裕产生负向性影响;三...

工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时空演进————作者:徐佳祺;乔美华;

摘要:从过程与结果双重视角构建指标体系,测度2013—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结合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Markov链模型揭示主要经济区域的差异及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呈平稳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发展水平最高,大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相对滞后;沿海与内陆、南北区域间差距显著,部分区域内部呈现显著极化特征;邻近省份间存在空间协同效应,地...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