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科学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当代经济科学

当代经济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61-1400/F
国际标准刊号:1002-2848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查看当代经济科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财税前沿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金融经济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科学,全方位塑造自己的精品品牌,突出特色——原创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坚持把“学术质量第一”和双向匿名审稿作为编选稿件遵循的基本原则,积极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鼓励理论与经验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刊物学术质量,努力使之成为广大经济与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学术思想畅通交流的平台。

  《当代经济科学》经济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经济期刊收录:

  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当代经济科学》经济期刊栏目:

  主要栏目:改革纵横、经济学和经济理论、西部大开发、证券与投资、金融研究企业经济、商贸研究、财税研究。

  阅读推荐:财会研究

  《财会研究》自一九八○年创刊以来,荣获多项荣誉,深受全国财经界人士好评。为进一步拓展《财会研究》品牌,扩大《财会研究》影响,《财会研究》杂志创办了这个网站。该网站集成了在线投稿系统和会员稿件自助管理系统,方便广大读者作者阅读、投稿、发表、查询。希望全国财经界人士积极支持《财会研究》网站的发展,相信明天我们将做的更好!

  当代经济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中国地区经济追赶空间缩减的机制研究————作者:杨万平;黄若滢;

摘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背景下,统筹“量增”与“质升”的高质量追赶型经济模式成为后发地区缩小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技术前沿,以产出差距定义地区经济追赶空间,系统探究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地区经济追赶空间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地区经济追赶空间呈递减趋势,北方地区缩减幅度较南方地区更大;南北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均实现了显著增长,但北方地区增长仍显滞后;新质生产力对地区经济追赶空间...

先行还是后发:数字化转型时机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作者:李勇;孙佳莹;魏婕;

摘要:在分析数字化转型时机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基础上,以2011—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先行和后发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后发优势,原因在于先行转型企业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摸着石头过河”式的转型存在研发效率损失和资金约束加剧等问题,并抑制其企业绩效;后发转型企业则可以通过学习观察先行转型企业行为,培育更成熟的转型能力,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从而对企业绩...

大数据税收征管与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金税三期政策的准实验证据————作者:王钺;

摘要:如何推动重污染企业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是当今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采用三重差分模型研究金税三期政策对重污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金税三期政策显著推动了重污染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机制分析表明,金税三期政策通过建设效应和征管效应增加企业数字化投资,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助推企业实现人力资本升级,从而对重污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正向促进作用,金税三期...

住房公积金制度如何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作者:郭润东;尹志超;

摘要:中国家庭经济风险复杂多变,如何改善家庭在应对住房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时的金融脆弱性不容忽视。采用2015—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缴存住房公积金能够显著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进一步分析表明,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为家庭提供较低成本的住房融资方式,提高家庭住房还贷能力并缓解家庭住房还贷压力,从而显著改善家庭金融脆弱性;异质性分析显示,住房公积...

长期护理保险、劳动就业与个体收入不平等————作者:金双华;高冉冉;

摘要: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国家补齐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一环,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亟待深入探讨。基于2011—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从微观个体收入不平等视角考察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能够促进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和社会阶层跃升,有效缓解个体间收入不平等。这主要源于长期护理保险能够分担低收入家庭的照护责任并释放劳动力资源,同时能够拉动养老护理产业就业,更大程度改善低收...

区域一体化何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分析————作者:匡小平;李超龙;

摘要:区域一体化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评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并验证其政策机制,对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格局最终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13个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政策评价。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显著降低了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政策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中下游、经济较发达、经济发展不平衡较严重的城市更为明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通过市场一体化体系建设引发...

智能制造与新质生产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作者:王文;孙迎雪;

摘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智能制造将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层面详细考察智能制造如何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显著提高了新质生产力水平。影响机制方面,智能制造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两业融合发展提升新质生产...

公共数据开放与全国统一技术大市场建设——基于城际专利转移数据的分析————作者:张贵;孙晨晨;黄旭;

摘要:以公共数据开放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21年110万余条专利转移数据构建城市间面板数据,探究公共数据开放对全国统一技术大市场建设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显著推动全国统一技术大市场建设,通过消弭信息壁垒、打破行政壁垒、削减贸易壁垒实现。在城市互动结构方面,“中心—外围”和“外围—外围”城市组合分别借助“辐射效应”和“互补效应”促进技术流动,缩小城市间创新差距,且对高技术质量发明...

稳经济目标下中国双支柱政策的协调配合策略————作者:金春雨;刘鹏宇;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基于Metropolis-Hastings抽样规则的时变系数结构向量自回归(MH-TVC-SVAR-SV)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最大概率有向图算法(PC-max算法)的有向无环图设定其短期约束矩阵,通过三维累积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中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对传统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和资产价格的影响,探索双支柱政策的协调配...

《当代经济科学》连续入选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

摘要:<正>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三家管理科学领域国家一级学会联合研制的《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2025》正式发布。《当代经济科学》再次成功入选该高质量期刊榜单,实现了自该列表2020年首次发布以来持续入选

资源税改革如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作者:王震;韩超;

摘要:资源税是中国为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以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征收”改革为准自然实验,探究资源税改革如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研究发现,资源税改革对原油天然气产业链上游企业的环境绩效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了下游企业的污染排放水平。聚焦下游企业的污染治理行为,资源税改革显著提升了下游企业的绿色技术水平以及组织管理效率,改善了下游企业的清洁生产过程,但并未推动资源...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研究——生产函数变革与要素协同匹配视角————作者:曹玉平;刘竟威;郑展鹏;

摘要: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源泉,是催生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性通用元技术。在识别新一代人工智能全新技术—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性探究其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一方面,基于生产函数变革视角,全面阐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对现代经济增长方程的投入要素、函数关系和经济产出等环节的深度变革效应,揭示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传统产业系统性优化重组的理论机制。另一方面,基于要...

数据要素市场化何以释放资源红利——基于商业信用融资视角的考察————作者:徐怀宁;刘莎莎;田亚男;

摘要:数据要素市场化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能够重塑资本配置格局,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以2007—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数据交易平台设立准自然试验,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有效增加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信息赋能与创新驱动是数据要素市场化影响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核心逻辑;外部信息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生命周期均会对数据...

市场一体化对本土市场规模引致数字技术创新的强化效应————作者:尹丽丽;王庭东;

摘要:国内需求规模和市场一体化建设是当前中国推进数字技术创新的特殊优势。利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研究本土市场规模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基于市场一体化探讨市场制度建设对两者关系的强化效应和实现机制条件。研究发现,本土市场规模能显著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市场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了“本土市场规模引致数字技术创新”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通过信息共享、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

中国碳市场投资组合优化策略——基于可能性均值—半绝对偏差模型的研究————作者:董馨月;吕亚男;张金良;

摘要:选取2017—2021年中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碳价数据,构建了考虑现实约束的可能性均值—半绝对偏差投资组合模型,运用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对投资组合模型求解,分别计算出投资者在不同预期收益率和不同风险厌恶程度下的最优投资比例。结果表明,中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收益和风险存在明显差异,投资者在碳市场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预期收益、风险大小以及碳市场动态,以实现最优的资产配置策略。样本外检...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机制研究————作者:姚芳;赵锴;夏俊馨;

摘要: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和协同转型是加快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实现途径。虽然国家已形成协同推进“美丽中国”和“数字中国”的顶层政策设计,但是不同地区在具体落实层面的扶持和激励政策尚不完善。基于2011—2019年中国25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考察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及门槛效应,旨在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布局“双化”协同政策,梳理重点领域实...

区域一体化、创新力社会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长三角的经验证据————作者:师博;魏倩倩;

摘要: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共建“数字长三角”是其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政策文本量化方法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指标,遵循创新力社会理论的分析框架,探索区域一体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一体化能够显著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长三角一体化具有省内异地化效应和省外异地化效应,省内异地化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显示,长三角一体化通过与创新要...

地区间信任与流动人口创业————作者:郭萌萌;雷文杰;

摘要:支持流动人口创业既是稳就业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激发经济活力的主要抓手之一。利用2011—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及2000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信任环境调查数据,探讨地区间信任对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入地省份对乡籍地省份的信任会显著提高流动人口创业概率。机制分析表明,地区间信任主要通过增强社会认同、扩展社会网络、推动信息传播等方式促进流动人口创业。异质性讨论发现,地区间...

人工智能、劳动力市场摩擦与货币政策“稳就业”调控效应————作者:杨柳;彭海根;易宇寰;冯源;

摘要:人工智能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就业调控效应带来挑战。在引入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机制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纳入人工智能因素,着重探究其对货币政策“稳就业”调控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使就业受到双向影响;收入效应的滞后性致使短期内就业被明显挤出,还加剧了“高增长、高投资、低消费”并存态势;其资本偏向性导致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倾向于投资扩产...

产权司法保护与“专精特新”民营中小企业培育————作者:马新啸;

摘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法治保障是“专精特新”培育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求。立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时代背景,研究产权司法保护对“专精特新”民营中小企业培育的影响,发现产权司法保护不仅能够缓解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而且能够抑制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政府干预,还可以坚定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由此对当地“专精特新”民营中小企业培育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以2...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