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财经论丛》杂志是浙江财经学院主办的财经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刊发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其中有不少文章已被国内权威的文摘类期刊全文转载(摘), 如《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等,而且发表了许多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科研课题成果,它们均得到了有关经济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理论界同仁的极大关注,有的甚至还被作为决策咨询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参考资料,为期刊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更多的作者与读者的青睐,同时也获取了更好的期刊声誉和社会美誉度,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发挥学报的学术“窗口”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刊宗旨
本刊坚持学术至上、精品是求的办刊宗旨,以学术研究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强调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和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现实,敏锐关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追踪经济领域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推出新的选题、组织高质量的稿件,刊发优秀科研成果和改革经验总结,介绍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为经济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依据和咨询决策资料。
期刊荣誉
《财经研究》入选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核心期刊。《财经研究》也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财经研究》,并多次在华东地区、全国获奖,1997年被评为第二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1998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1999年9月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1年12月被新闻出版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2002年被如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现已系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连续三年(2003、2004和2005年)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3年4月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6月被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收录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7月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确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2004年11月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并被收录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2005年1月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正式选入“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2006年5月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选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区域经济、财政与税收、金融与投资、财务与会计、工商管理、经济法、产业经济、 民营经济、 经济史、 金融与保险、投资与证券、财政与税收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出口失败经历对企业是“长痛”还是“短痛”? 杜威剑;李梦洁3-10
服务关联对国际分散化生产地区集聚的影响——基于中国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臧新;王静11-17
浙江省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一个财政支出结构的视角 方霞;益智18-26
地方政府债务、产权属性与公司税负 杨华领;宋常27-36
我国城乡统筹居民大病保险:模式设计与模拟测算 张颖;刘晓星;许佳馨37-44
非寿险业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波动性及结构性差异分析 吴杰;粟芳45-53
制度环境、供应商关系与现金持有市场竞争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王勇;刘志远;赵振智54-64
社会腐败、企业经营状况与商业信用融资——基于我国大陆地区与香港地区零售业的面板数据检验 左月华;雷娅雯;许飚65-73
海外并购与财务风险——基于会计数据的小样本分析 项代有74-80
R&D投入、技术外溢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基于知识资本积累模型 韩亚峰;樊秀峰;周文博81-88
弱势企业对多重非对称联盟的管理战略——一个双案例比较研究 詹也;郭京京89-95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新加坡经验及其启示 陈刚96-104
中国省区环境规制效率研究:基于制度约束的视角 吕新军;代春霞105-111
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测度与预警研究》介评 董亚娟112-113
统计师论文发表:如何有效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摘 要:公路交通是推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公路统计牵动着公路管理与公路建设工作的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公路管理中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目的,并就统计工作的特点进行了划分和总结,分析了在公路管理工作中展开统计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如何有效发挥统计在公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统计工作,公路管理,重要性,作用
一、公路统计工作的内容及其目的
综合分析公路建设工作和公路管理工作,总结其特点为线长、点多、面广,在此前提条件下的公路统计工作,主要包含了采集公路信息、整体公路数据资料、分析和研究公路整体情况,同时针对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在其发展进程中的地点条件、具体时间等方面的数量体现,换种说法,也可以将公路统计工作视为对整体公路现象的一种研究和调查活动,以及对于公路发展情况的认识活动。
财经论丛最新期刊目录
“协同共生”还是“此消彼长”: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的空间交互影响研究————作者:马露瑶;何剑;
摘要: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对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验证二者的空间交互作用。研究发现,在本域内,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相互促进,而在邻域内二者相互抑制,但这种相互抑制作用在实施创新型省份试点政策的地区和高技术市场发展水平的地区能够被修正。具体来看,在创新型省份试点地区,经济主体的创新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形成本地与邻地的双向赋能效应;在高技术市场发展...
公共数据开放、产学研合作与关键数字技术突破————作者:金环;牛子恒;岳中刚;
摘要:本文利用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制造业数据,以地级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上线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关键数字技术突破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后,企业在关键数字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数显著增加;公共数据开放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关键数字技术突破,且信息化和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建设水平提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公共数据开放更能促进知识吸收能力较强、经济政策不确...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业水平影响效应研究————作者:李晓钟;彭俊鹏;
摘要: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影响城市创业水平的提升且存在异质性,对中小型企业、第三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创业水平的促进效应更大;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影响城市创业水平的提升并具有门槛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营商环境跨越门槛值的地区,该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数字...
政府引导基金、技术多样化与企业双元创新——兼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调节作用————作者:付馨苇;谢家智;
摘要:本文利用2006—2023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探究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技术多样化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进入和投资规模均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政府引导基金分别通过促进相关技术多样化和非相关技术多样化激励企业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政府引导基金对技术多样化的提升效应,同时突出技术多样化在政府引导基金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的传导作用。因此,在有序...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与企业ESG表现————作者:柳光强;孔令尧;
摘要: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本文借助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有助于改善企业ESG表现。机制路径分析表明,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对企业ESG表现的改善作用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改善商业信用融资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予以实现,即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外部关税冲击与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来自美对华加征进口关税的经验证据————作者:洪金明;刘晗;
摘要:美对华加征关税作为重要的外部关税冲击加剧了微观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影响到契约方的决策行为。本文从审计师的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美对华加征关税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部关税冲击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2)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的上升是上述效应的重要传导机制;(3)在高科技和有出口业务的上市公司、女性和经验丰富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更具行业专长和拥有更重要的客户时,外部...
董事长选拔方式与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管理————作者:孙光国;胡媛媛;
摘要:借助手工收集的国有企业董事长履历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了董事长选拔机制对投融资期限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外部调任董事长,内部选拔董事长通过优化债权人信息甄别效率、强化管理层风险承担意愿,显著提升了企业长期投资对短期债务的敏感性。通过动机检验发现,这种敏感性增强本质上是内部选拔董事长主动实施债务成本管理策略的结果。进一步分析表明,强化外部监督和完善内部控制能有效抑制内部选拔董事长的敏感性增...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作者:邓若冰;马莹;吴福象;
摘要:本文采用2011—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数据交易平台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促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创新风险承担能力三条路径增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企业吸收能力和政府知识产权保护在一...
数字治理与上市公司异地投资————作者:靳取;张艺龄;詹新宇;
摘要:数字治理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对资本跨区流动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7年上市公司异地子公司数据,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为外生冲击,对政府数字治理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异地投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惠民试点建设后,企业异地投资数量显著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治理对企业异地投资的促进作用在同一城市群内部、市场分割程度较低的地区中更大,且仅在规模较小的城市中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信...
数字赋能、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作者:魏荟茹;张杰;
摘要: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助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在深入阐释企业绿色转型内涵的基础上,将数字赋能和环境规制纳入同一理论框架,探讨数字化赋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机制与环境规制引导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方向”作用。研究发现,数字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赋能主要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增强信息透明度以及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
长期护理保险对照护产业发展的影响————作者:李民;王震;朱凤梅;
摘要: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29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评估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对照护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通过提升失能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显著扩大了照护的有效需求,试点城市平均新增照护从业人员6805人,照护机构年均新增167家。同时,政策通过加速市场竞争,倒逼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年均新增照护专利39项,专利占比提升0.047个百分点。机制分析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与长期护理保险形...
社会信用环境、金融效率与新质生产力——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作者:李晓龙;魏启帆;郑强;
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厚植新质生产力的生长土壤,而优质的社会信用环境恰可作为牵引生产力蝶变的统领轴心,为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增势赋能。本文利用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借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信用环境改善能够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机制检验发现,社会信用环境改善通过提高金融效率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进一步分析显示,...
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技能结构升级与劳动收入————作者:刘青;肖柏高;
摘要:本文以AI大语言模型识别的劳动节约型专利为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指标,研究发现上市企业的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并未降低员工总数、工资水平和劳动收入份额,但优化了员工技能结构,具体表现为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在替代低技能员工的同时刺激高技能就业岗位的增加。机器人进口这一典型的劳动节约型技术给我国就业和劳动收入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外部引进与自主研发二者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机器人进口以“购买替代研发”,没有促进甚至还抑制...
高管海外经历与企业进口产品质量升级————作者:金友森;曹世健;冯连月;
摘要:研究如何借助海外人才加速回流的契机推动中国进口产品质量升级,对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协同推进人才强国与贸易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进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海外经历对企业进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进步是高管海外经历提升企业进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
企业ESG表现与外资流入: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作者:刘建;张梓卿;
摘要:采用2009—2023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ESG评级数据,研究了企业ESG表现对外资流入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增加外资投资概率,提升外资投资水平;企业良好的ESG表现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声誉、吸引分析师关注、提升财务绩效等方式推动外资流入;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ESG表现对外资流入的影响存在动态效应,且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强化ESG表现的引资作用;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对外资流入均存在积...
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作者:杨海军;邹银;袁嘉慧;
摘要:基于2011—2021年的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定量模型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显示,农业经济韧性呈波动增长态势,地区差异性较大并出现多极分化现象;农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分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创新显著提高农业经济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农业技术创新通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农业技术创新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较强,...
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与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来自上市公司数字专利的证据————作者:管考磊;付梦婷;朱海宁;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产品市场表现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价值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且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通过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内部控制和增强企业声誉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产品...
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品牌价值——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作者:郭家琛;王凤;刘珊;王东阳;
摘要:有效激发数字经济对企业品牌价值的“源头活水”作用,对打造中国制造品牌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上榜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该提升效应有效纠正了“属性错配”和“模式错配”问题,主要体现在非国有...
国际化与数字化如何协同驱动价值创造——资源编排视角的双案例研究————作者:刘慧倩;李雪莹;蔡琬琳;
摘要:国际化与数字化已成为中国企业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动能。然而,现有关于国际化与数字化如何协同驱动价值创造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本文基于资源编排视角探究国际化与数字化协同驱动价值创造的机制及演化路径,对华立与均胜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首先,核心驱动机制在于企业通过对海外资源和数字资源的组合、捆绑形成特定能力,嵌入全球网络激发资源价值,推动企业和产业的双层价值创造。其次,涌现出“成人达己”与“...
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与共同富裕————作者:赵德昭;韩宁;余泳泽;陈可佩;
摘要:本文从财政收入目标约束视角展开共同富裕研究,构建分析框架梳理了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在运用县级政府的工作报告数据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进行界定、以及对样本区县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财政收入目标约束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收入目标约束显著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较大的财政自主权和较弱的目标约束强...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 国家级经济生活文摘
- 省级《商周刊》
- 北大核心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 省级武汉商务
- 省级《宁波经济》
- 国家级《煤炭经济研究》
- 北大核心《产业经济研究》
- 国家级《冶金管理》
- 国家级企业研究
- 国家级《中国城市金融》
- 省级《广西经济》
- 国家级财经界
- 北大核心《人口与经济》
- 省级竞争力
- 省级《国际经贸探索》
- 国家级山西财税
- 国家级《首席财务官》
- 国家级《商业经济》
- 省级企业技术开发
- 省级新商务周刊
- 省级商业周刊中文版
- 省级《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省级经营者
- 省级广东合作经济
- 省级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 北大核心《地方财政研究》
- 国家级金融电子化
- 省级市场论坛
- 国家级全球商业经典
- 省级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